盖世唐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凌云松
能够将绣衣卫渗透到这种地步,除了那个曾经掌握了绣衣卫十余年权柄的那个老家伙,其余无论任何人与势力都没法做到了。
“奴婢明白!”
王崇古深深躬身:“化清坊一案,奴婢这里虽无什么进展。却查得韩章等逆贼偷运的伏火,与前些时日运奴船爆炸案中使用的伏火,系出同源。二者的配方相同,硫磺、硝石与炭的比例,都是毫无二致。所以奴婢想请陛下,将二者并案调查。”
“运奴船爆炸案?”
天子一阵愣神,陷入回思:“是几日前,炸死了你们绣衣卫百余号人的那次爆炸案就不能追根溯源吗这是哪家送往洛阳的运奴船”
王崇古眼神微有些迟疑,他注意到下方宇文述投过来的殷切视线,要摸到摸袖子里面的一张银票,于是再未迟疑:“陛下,这艘运奴船的买家,乃是一家号为魔龙八部的江湖组织。奴婢之前,曾与陛下提过,这组织神秘莫测,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其目的也是未知,极度危险。奴婢虽极力追查,可因绣衣卫内鬼牵绊,至今所知有限。”
下方的李渊,不禁抬了抬眼皮。他一看就知道,王崇古一定是收了朱粲的重金贿赂,而且是通过宇文述中介。
不过这与他们武功李氏无关,他也懒得去管。
而跪在堂中的刘灹,却是鼻尖冒汗,眼神郁怒。他知道这位绣衣大使,是想要将私运伏火案,从司隶台的手中抢走。
可这个时候,他也无可奈何。绣衣卫无论职权,还是现在掌握的线索,无不都凌驾于司隶台之上。
再旁顾左右,之间的诸多大臣,也不会主动得罪王崇古为他说话。
“魔龙八部?贩奴大隋的朗朗青空之下,竟还有这等耸人惊闻之事。堂堂隋律,竟如同虚设。”
杨广微眯着眼,神色莫测:“并案处理也好,你们绣衣卫可以把此案涉及到的所有线索都移交司隶台,由刘卿来详查究竟。我给你们三天,三天之后,我要知道这些伏火来自于何处,是何人所造,与魔龙八部,还有这次图谋不轨的匪类,到底有何关联”
王崇古闻言,不禁一阵愣神,随后只能无奈的躬身一拜:“奴婢领命!”
刘灹则是神色兴奋:“臣定当戮力以赴!”
在他看来,这就是白捡的功劳。只要韩章能够开口,那么无论是幕后主谋也好,还是这些伏火的来源也罢,都可可以查清楚。
“那么朕就静候爱卿佳音!”
杨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随后就再次把那冷冽的目光,转向了眼前的群臣:“这可真有意思,还以为朕返回东都之后,这东西二都的牛鬼蛇神,能够稍微安宁一些。可如今先是一群胆大包天之徒,将化清坊武库里面的那些东西放了出来;之后又有人试图将小半船的伏火,运往朕的东狩之地,这是不肯消停了。真是可笑,朕是直到今日才知,朕的脚下,竟然有着这么多的魑魅魍魉,妖魔鬼怪,猖狂至此。说说吧,如今之计,朕该如何应对。”
“以臣之见,陛下以不变应万变足矣!”
纳言苏威语声洪朗的抬头答道:“此间内外,有大军十二万,名将如云,术师如雨!任是当世的神阶联手齐至,也难以接近陛下十步之内。若是为此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反倒是折了朝廷的威严,让那些鼠辈小看。”
杨广闻言,不由微微颔首:“爱卿此言有理。”
&nbs
第两百八十二章 一鸣惊人
当李渊走出御帐之时,才发现自己里面的亵衣,都已经湿透了。
可此时他心情,却很是放松。方才御帐中的一切,都如他与妻子的所料,并无半点差错。
当然,才刚经历了那惊心动魄一幕。李渊的脸上,可不敢有丝毫的笑意,依然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不过他刚走出数步,后面就传来的王崇古的呼唤声:“唐国公请留步!”
李渊顿时剑眉微扬,回望自己身后。
他对这位绣衣大使的情绪很复杂,忌惮,防备,鄙薄,也曾有心亲近,可于此时,则是恼火居多。
这些天子鹰犬,还真是一如他妻子所言,都是些养不熟的。
不过李渊为官数十年,向来与人为善,哪怕是面对不共戴天的仇敌,也极少恶言相向,此时他的面上,依然是笑意和煦。
“王大使,不知是有何事吩咐。”
“不敢!”
王崇古抱拳于胸,神色郑重的俯身一揖:“方才老奴职责所在,不得不然,对国公多有得罪,万请见谅!化清坊示警一事,老奴还是很承情的,日后必当酬报。”
李渊面色微变,忙侧身让开:“王大使何需如此这次其实是李某的过错,未能将实言相告,白白让王兄挨了天子的一顿训斥。”
“那只能说是老奴自作自受,与国公无关。这两年,老奴辖下的绣衣卫,确实不太像话。天子未发作老奴,就已是恩典隆重了”
王崇古依旧是一板一眼,面色严肃:“此番老奴之所以搅扰国公,一是为告于国公知晓,我王崇古并非忘恩负义之辈;二则是为打探消息,方才天子御前,国公大人应该还有些未尽之言吧老奴万请国公将您所知的一切细节,都巨细无遗的告知于老奴。”
“这个——”
李渊的神色迟疑:“的确是有一些细节,未能在御前言明。比如那齐王府内,有一位名叫司马云帆的供奉客卿。我家的部属,曾亲眼见到这位与青魔神刀孙彦携手,进入这片御苑。如今此二人都踪迹未知,可以本公所料,他们多半就潜伏在这十余万禁军当中。”
“司马云帆”
王崇古的瞳孔,明显一阵收缩:“轮回天眼是么”
“他在江湖中,确有轮回天眼的匪号!”
李渊微一颔首:“除了司马云帆,还有库狄仲锜、陈智伟两人,平时与齐王过从甚密。不过,我也没有确凿证据就是了,更不知这两位是否参与齐王府之谋。”
王崇古的面色,却已是铁青一片。
库狄仲锜与陈智伟,俱为禁军虎贲郎将,手中都掌握着一镇之军,六千将士。
如果这两人也参与谋逆,那么这次陛下与三位皇孙的安全,就真的很可虑了。
就在李渊与王崇古说话之时,距离几十丈外,楚国公杨玄感站在一个隐蔽的角落,注目着远方的二人。
王阶级别的强者,莫不灵觉敏锐。而绣衣大使王崇古,正是天下有数的超品武修,身御神甲,名震九州。至于他旁边的李渊,虽是修为稍逊,可因武功李氏的家学秘传,神甲神弓,这位亦是可跻身隋境之内前十位的顶尖神射,心念感应之能,亦非常人所能及。
可让人奇怪的是,这两人却偏偏对杨玄感那肆无忌惮的目光,毫无所知,
“这位唐国公,还真是后继有人。我却是真未想到,天子对那位李家二郎,居然就宠信了这个地步。怪不得人都说,有此子在,可保武功李氏百年家声不坠。”
“这不奇怪,此子行事稳重周全,曾擎天保驾,又有击退突厥王子的本领,不久之前更奋不顾身,救**公主于危亡之际。换成我是天子,这个时候也会期以重望。这个时候,没有比这个李世民更值得信任的人了。”
依然是那位穿着一袭道袍的年轻人,笑着看着身前这位:“便是国公大人,不一样,对这位欣赏有加若他日您登上大宝,御极天下,似这等样的少年英杰,怕也是要倚重有加的。”
“欣赏归欣赏,可如是这次被他拦了路,那就很让人恼恨了。天下间英杰无数,不缺他一个。”
楚国公杨玄感的面色阴沉:“还有他的父亲李渊,居然在这时候跳出来,真是出我意料。”
年轻人顿时一声轻叹:“相较而言,这次唐国公才是真正的麻烦。那位齐王殿下,这次也算是作茧自缚了。”
“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李家韬光养晦了十余年,便是我,之前又何尝将他们放在眼中身具龙肝凤髓的就只有那么多,如日中天的宇文氏与声势衰微的武功李氏,其实很好选择不是吗”
杨玄感感慨了一番,又神色为难的问到:“法主,你来猜猜这位唐国公,到底知道多少。”
“主公这可就为难属下了!”
那年轻人苦笑:“很可能已对齐王的所有图谋,都洞察无异,甚至在怀疑主公。也很可能是所知有限,到此为止。不过我以为关键不在于李渊知道多少,而是天子,是否已洞察此中究竟”
“你这句话,含意甚深——”
杨玄感眯起了眼:“法主的意思是,这位唐国公,对陛下也有着异心?”
“人皆有私心,这位国公大人又如何能够例外我想对这位国公而言,最重要还是他自身的前程,
第两百八十三章 叫苦不迭
有了汤化龙的保证,李世民当即毫不客气的就接手营地防御。他首先是让三位皇孙,合营于一处。
燕王杨倓等人虽未成年,可各自都带着一大家子的人,手底下的奴婢,总计就有三五十之多——这还是因这次是冬狩围猎,必须‘轻车简从’。换在平常时候,少于一百的侍从,就算是近支宗师中较为节俭的了。
所以在这之前,这三位皇孙,都是独立一营的。可这无疑会加重他们守卫时的负担,不利于调配人手。
而集中在一处之后,尽管生活上可能有些不便,却可真正的将拳头捏在一切,
可以看得出来,三位皇孙身边的那些内侍们,对李世民的安排,是很不满的。便是越王与代王两位,也不乏微词。他们虽然是亲兄弟,可住在一起之后,还是有些不自在。可身为长兄的燕王,却对李世民的举措鼎力支持。
他是天子预定的继承人,多少能得知陛前一些旁人不能得知之事,隐隐知道现在的情况,不甚安全。而李世民之举,虽有小题大做之嫌,却绝非没有必要。
之后李世民又将自己麾下,那已扩充到一百五十人的亲军,连同自家的几位供奉客卿,放置在了燕王营帐附近。
至于那高达四百人绣衣卫精锐,则被安排到了内围的边角处,被他的亲军远远隔开。
他对这些绣衣卫,其实是不怎么放心的。所以这次得了旨意之后,直接就将这些隐患,放在远离燕王大帐的位置,减小风险。
李世民手下的这些亲军,无不都是七品以上的修为。其中绝大多数,都被樊世兴与李信一起操练了半年之久,已经足堪大用。一旦结阵而战,便是三五位一品联手,也很难突破他们的防线。
有他们作为防火墙,绣衣卫那些人无论出什么样的变故,都很难在第一时间,威胁到三位皇孙。
其实李世民,还想将三位皇孙那高达九十人的亲卫隔离,可他知道这不可能。只能让樊世兴与李信等人紧盯着,注意他们有什么异常之举。
而不出意料的是,李世民的这番安排,也将绣衣卫的人给激怒了。
这些内庭亲军,天子耳目,仗着自身的权柄,从来都是眼高于顶,拿斜眼瞧人的。平常五六品的将官,都不放在他们的眼中。
这次被李世民如此轻视,甚至是排斥防备,可想而知这些人是什么样的心情。
不过一来李世民圣眷之浓,只从这位能总掌此间守御之事,就可窥知一二;二则有汤化龙的帮助与弹压,所以这些绣衣卫虽觉不满,却不敢造次。只能委委屈屈的按照李世民的安排换防。
之后是布阵,由于三位皇孙都被他安排在了一处,两位突厥王子,也被李世民亲自请到了燕王大帐附近落脚,这让那几位敕封真君,不得不临时改弦更张,重新设计符阵。
不过这几位,对李世民的安排毫无不满,反倒都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
“李直阁此举,真是让我们省了不少事。之前这几位分布四处,真的是不好布置,不但布阵的材料,得损耗至少百六十万贯以上,还得勘定至少九处阵眼,一百三十二处灵枢,麻烦至极。且以我料来,这阵即便勉强布成了,估计用处也是有限,显不出我等的本事。一个不好,反而要因此入罪。而今有李直阁总掌,我等就只需顾及一处就可,不但服用可降低五成,布阵的时间也可缩短的一天之能,关键是此阵的防御之能,可以大大提升。”
在燕王这边,也有一位真君坐镇,此人名叫张空明,封号为五雷神烈真君。
一听这名字与封号就知道,这位正是龙虎山天师府的嫡脉,天师之祖张道陵的后人。
按照叶若给的资料,这位是一位修为一品的术师,精擅五雷正法,战力强大。哪怕是近身与武修战斗,也不会吃亏。
李世民则试探性的提出了建议:“张真君,以下官之见,此番布阵,最好是以雷法与阳炎之术为主。”
“雷法与阳炎之术”
张空明若有所思:“偏重于破邪之法是吗你有几成把握”
李世民的眼身意外,他没有想到这位张真君,灵师如此的敏锐,而他也答得毫不含糊:“九成!”
李世民说到此处,目含深意的看向了外侧:“如果是正常的敌人,我麾下这些禁军自然能够应付。可如果是邪祟之类,就不得不借重张真君等人之力了。”
这位可并非是孤身一人,而是带着一整个团队入驻。其中二到三品级的敕封真人,就有四位之多,四到五品的羽士,也有三十人左右。
且无一例外,都是出身于龙虎山天师府。
绝大多数僧道宗派,都与朝廷有着协定,他们出人为天子效力,而天子则任其传续道统。
而龙虎山天师府,虽是正一教之祖庭,却也没法例外。
“其实方才王大使,也是建议我们偏向于破邪之法。既然连李直阁也这么说,那应该就不会有错了。”
张空明说完这句,又自负一笑:“直阁可莫要小瞧了我们的本事,
第两百八十四章 明慧之谢
“这墙修的很不错!”
杨广一边说着,一边在那土墙边上捏下了一把土,再将之捏成粉状。
他发现这土墙除了两侧铺着钢板,并内嵌青石之外,这些‘土’很讲究,是一种简易的三合土,由石灰、黏土和细砂配比夯实而成。
他继位前后,屡次指挥大军征战,熟悉军事,知道这已经可以算是半永久的工事了。为此耗时用工之巨,也可想而知。
“可是毗卢遮,你这是不是有些过于紧张了”
要知道,如今宿值于他御帐之外的司马德戡与宇文士及,也只是让人在外面外面挖了一层壕沟,修了一条坚固的栅栏而已。
“末将以为,有备无患!”
李世民连一点忐忑之意都没有,在杨广的面前,也没有诚惶诚恐的神色:“陛下,兵法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臣对此句,深为推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