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一会儿,鬼子来了,因为听到张锐助手的撤退呼喊声音,从多条路线摸索过来,将伤兵抢就回去。
张锐被两个鬼子抬着到了战地医院。
大宅门啊,被抬进去的时候,张锐一边叽叽歪歪地哼唧,好像很痛苦,也趁机观察,这边也灯火管制,只有模糊的影像。
“快,告诉藤田军医官,这位受伤的士兵需要救护。”俩士兵丢掉张锐,马上离开,继续战斗去了。
张锐就到了鬼子的核心位置,战地医院。
他欣慰地笑了。
特种战争,不需要多少人,人越少越好,战斗中,只要能有一个人杀进对手的指挥部和核心区域,就预示着战斗胜利了。
不管你有多少兵力,只要干掉了你的指挥部,瘫痪你的指挥系统,通讯系统,甚至是篡改你的指挥命令,那么,你再多的兵力,也是枉然。
这就是气球一根针理论。
再膨胀的气球,一个针扎进去就行了!
这是小规模的战斗,张锐不过是熟悉熟悉以前的训练方案,太轻松了。
这边急救室里有两个医护人员,都是鬼子,穿着白大褂,房间里有灯光,是那种探照灯,突然从夜幕中到这里,觉得灯光很刺眼。
俩鬼子戴着口罩,胸-----张锐一眼就发现,都是女的!
张锐吃了一惊,一般来说,鬼子护士也是男卫生兵负责,女的很少,这么看见两个,稀客啊。
&n
第72章 诛心之战
李家大院本来的主人,被鬼子杀光了,借口是李家跟县城的原来政府军勾结,抵抗皇军。
这些借口,随便都能开一打。
鬼子籍此杀光了李家的所有男人,也震慑了全城的百姓,同时霸占了李家的大宅院,将李家的女人都捆绑起来,当成了慰安妇。
这些女人中,有二十几个是李家的大姑娘小媳妇,丫鬟,姨太太,投靠来的亲戚女眷,还有一些是鬼子在乡下随便抓的,一股脑儿囚禁在这里了。
三十多人。
这么豪华的大宅门,这么多年轻俊俏的女眷,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被鬼子祸害也是难免的。
据被解救的李家一姨太太说,李家本来是热烈欢迎鬼子的,主动投靠,可是,鬼子军官来宅院里一看到女眷,就翻脸了,直接刀劈了李家老爷子……
张锐简单介绍了自己和政府军的情况,要求她们先去厨房弄点吃的,等有了力气再收拾鬼子的武器弹药。
为了保证安全,防止混乱,张锐将她们分组,任命了组长。
有女人要自杀,被张锐劝阻:“姐,要自杀也得先杀光了鬼子啊,别那么没出息!”
女人们对张锐的话非常听从,乖乖地去了。
也许那几个女人真的想死是道德自觉,也许是道德绑架,做做样子,只要有人安慰,讲些道理就可以了。
就这样,张锐控制了李家,控制了鬼子的核心地点,决定以此为据点,展开伏击。
这里被打死的鬼子,只有几个有武器,其余的都是医护人员,没有枪弹,无奈,张锐将鬼子的手术刀什么的,都分配给女人们战斗。
因为女人们穿得很单薄,几个被鬼子刚祸害的还没有衣裳,就抢夺了鬼子的衣裳,在张锐的统一要求下,全体换成了鬼子的服装,少数还穿上白大褂,伪装成鬼子医护人员。
换鬼子衣裳时候,手电筒下看到那么多被杀的扭曲狰狞的鬼子尸体,这些女人吓坏了,一个个瞠目结舌,有的直接吓昏。
张锐费了一些心思才用仇恨点燃了她们的勇气,迅速活跃起来。
她们不喜欢用枪,就用家里的棒槌和木棍,只要自己趁手就行。
没多久,鬼子来了。
三个鬼子。
此时,城内外一阵乱枪,非常混乱,三个鬼子回来,直接撞进大院:“人呢”
张锐带着两个身穿白大褂的胆大的女人出来,让两个女人引导他们朝前走。
鬼子是来询问战地医院的安全性问题的。
张锐在后面和一个鬼子说话,当然,张锐也是戴着白口罩,这样说话的声音就算鬼子听着别扭,也不会太怀疑。
黑暗中,用匕首拍了鬼子肩膀一下,噗嗤,将鬼子的咽喉割断。
随后,抓着鬼子慢慢放到地上,再接着,将其他两个鬼子干掉。
两个女人吓哭了。
张锐为了锻炼她们的胆量,吩咐必须用匕首朝鬼子身上扎,手电筒罩着,看着扎。
一面锻炼女人,成为战士,一面伏击鬼子,先后将回来的七个鬼子干掉,还有两个半死不活的抬回来的伤兵。
此后,枪声响了一夜。
天明以后,张锐关闭李家大院的院门,开始训话,此时的三十多个女人,已经变成了身穿鬼子军服的女兵,一个个神情严肃,冷峻,彻底变换了精神面貌。
击毙的七个鬼子身上的武器弹药,也组建了第一个战斗小组。
张锐宣布,将三十多个女兵编制为孟城妇女独立排,作为自己游击支队的特殊力量,将来战斗,还要扩充。
让她们坚守李家大院,张锐自己出发,到街道上观察。
街道上很混乱,鬼子所剩无几,还在拼命抵抗,裹挟着皇协军和少数百姓,在几个地点坚守。
 
第73章 骑兵麻雀战
张锐大喜,将情况向所有部队通报。
所有官兵士气高昂,纷纷叫嚣要和鬼子就决一死战。
孟城包围战,很多人想象中的苦战血战,变成了一场诡异的,轻松的娱乐活动,整个张锐部队,损失不超过十五人,其中特种部队五人,百姓两人,就歼灭了城内一个鬼子步兵小队五十多人,一个军医部队十多人,一个鬼子伤兵群七十多人,破降一个皇协军连中的八十多人,战果之大,损失之少,让大家扬眉吐气,自信满满。
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张锐还命令将抓获的鬼子女护士六人,全部带到部队官兵面前,声称如果功勋卓著,战斗英勇的战斗英雄,要么发给重金,要么发给女俘虏一名当老婆!
女鬼子护士长得不错,看得官兵们都很眼热,想到能尝尝洋婆子的滋味,向鬼子复仇,战士们都炸了,山呼海啸。
鬼子两路来,估计有电台联络,保证同时到达,张锐决定各个击破。
为此,他将特种部队和狙击部队在内的精华部队,加上骑兵,迫击炮部队,加上轻重机枪排,缴获的鬼子机枪和掷弹筒等,集中起来,亲自带领,伏击西南来的鬼子。
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让主力部队,进入孟城周围的战壕中,分别担任守备,重点是对付东北方向来的敌人。
他们的任务是,迟滞鬼子的进军速度,将敌人拖在城外,如果真的无法抵抗敌人的火力,则可以顺着交通壕撤退,放敌人进入孟城,再由孟城的部队进行突然袭击,依托城墙上进行守卫。
守卫县城的任务很重要,如果张锐返回之前县城丢了,一切计划都会泡汤。
张锐不知道敌人从新乡城和月山车站等据点出动的兵力到底有多少,也无法评估敌人的战斗力,自己部队抵抗的时间。
一个战术,伏击战,一个要领,减少损失,反复伏击,绝不硬扛。
肖瑶既然是军统别动队的队长,又是自己的名义上老婆,就让她担任城防司令的责任,步兵营的营长担任城外伏击总指挥,野王城的高骏县长,李威,王兴贵,赵铭等保安队,和孟城动员起来的百姓一起,作为肖瑶指挥的兵力。
张锐还调拨了一个连的步兵,任由肖瑶指挥。
总之,孟城的防御战,是正规兵力前出反复伏击,撤退以后到城外战壕坚守,等鬼子强攻消耗战以后,再次撤退。
步兵营长手下,也有三个连的兵力。
因为八十多个皇协军的补充,动员的一百多个百姓补充,步兵营扩充了。
张锐让孟城的守卫,分区进行,每人专责,谁那里丢失,谁负责,不执行军令和战术要求的,严惩不贷。
一切安排妥当,张锐才带领部队出城,此时,拥有了缴获鬼子战地医院的三辆卡车,一些县城居民的骡马车,比如李家大院的两辆马车,张锐部队的行动快速了很多,也轻松了许多。
前出孟城西南十里,张锐部队扎下营盘,开始设计伏击阵地。
距离县城不能太远,避免鬼子从不同道路前进,万一鬼子狡猾到担心被伏击,不断变换行军轨迹,有可能避开自己的伏击。
怎么办
军官们都急吼吼要求挖掘战壕,准备伏击,张锐却想得更多。
观察了周围地形,他下令在鬼子最可能行军的方向,最开阔的地带,设立了伏击圈儿。
这边一马平川,就是灌木丛和树林都很少,也没有竹园,按说,埋伏的条件最差,张锐却圈定了这里。
让士兵迅速挖掘单兵坑,战壕,利用道路两边的沟壑轻松拓宽,或者麦田里挖掘。
迫击炮和掷弹筒等也布置在这里,一挺重机枪,保证最强的火力。
张锐让迫击炮排长和一个步兵排组成狙击主力,潜伏下来。
随后,他将特种部队和狙击部队分别在两边五百米的方向,构成前后夹击的态势,使用全部轻机枪,准备侧击鬼子。
张锐自己,又挑选了几名神枪手,骑马主动朝西南方向侦查敌人。
前出十多里,张锐等人分开,两人一组,相隔五百米,在那边等候。
当天下午三点钟,张锐等人发现鬼子部队,一辆卡车,十几个骑
第74章 暴烈的金属射流
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
平原上伏击,最难得是保证鬼子进入你的伏击圈儿,按照你想象的路线前进,因为平原上地势平坦,鬼子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方向,鬼子一向狡诈,善于用多路并进的策略,善于迂回包围,善于改变行踪,如果从张锐布置的伏击圈儿旁边经过,那就不妙了。
不像在山地,某些地方只有一条道儿,非经过此地不可。
张锐的策略是打草惊蛇。
张锐动人之所以从两边偷袭,不断地骚扰,好像是要吸引鬼子追杀,两边埋伏有部队似的,或者是要迟滞鬼子的进军速度,为围城部队争取时机。
这就造成了鬼子的错觉。
如果张锐部队是正面袭击,然后边打边撤,以鬼子的尿性,铁定怀疑这是诱饵部队,会分兵疾进,而且,格外小心,会派遣更多的尖兵在更远的地方侦查。
张锐特种部队的态势,好像是揪扯着鬼子的胳膊和衣衫,不让他往前走,越是这样,鬼子会加快速度,摆脱纠缠,更快地前进。
听到枪声,那边孟城下面,城外战壕里设置堵的伏兵,立刻冒出来,朝着城墙射击,还发出一阵阵呼喊,好像要强攻县城,县城也朝外面射击。
城外使用的是张锐主力正规军的汉阳造,老套筒,偶尔,捷克式机枪也突突突扫射一通,城内射击的是8大盖,将一场虚假的攻防战,演绎地活灵活现。
为了歼灭敌人,在战术上的协同,下足了本钱。
平原上的伏击战,是最难的,尤其是大量新兵蛋子和百姓参与的情况下。
张锐看着鬼子加快速度,朝着孟城的方向猴急猴急的冲去,终于幸福地一屁股坐在地上:“成功了。”
他的助手,一个老兵竖着大拇指:“司令神机妙算啊。要我们,打破脑袋都想不到这么老辣阴险的招数!”
张锐嘿嘿一笑,“走吧,咱们一会儿要收缴战利品。”
吹响尖利的口哨,还有一种随身携带的竹子做的哨子,互相联系,六个特种部队的老兵聚合在一起。
牺牲一个兵,受伤一个兵,张锐被打死了一匹马,损失还是挺大的。
不过,他们干掉了好几个鬼子,赚了。
他们迅速朝着鬼子后尾追杀。
很快,鬼子到了伏击圈内。
因为望远镜可以看清楚包围圈儿的部队,看到城内的战斗,日军加紧行军,不再担忧敌人的伏击。
因为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地带,望远镜里,全是小小的村庄,平整的小麦田,这种情况下埋伏的可能性极小,而且,埋伏者很少地利优势,日军自持有优越的机枪,掷弹筒和迫击炮火力,精湛的8大盖的射击能力,丝毫不怀疑这边有埋伏,而且,就算有埋伏,也不怕。
对于中国部队的战斗力,他们是熟悉的。
因为松树岭战斗,加藤联队陷入苦战,被斩为两端,所以,觉得中国部队的精锐都在松树岭,在孟城一带的敌人,不过是乌合之众。
敌人因为加快速度,尖兵和主力的距离不远,正在行进中,突然,正面埋伏的重机枪和迫击炮,掷弹筒部队,开始射击。
一时间,枪炮齐鸣,冰雹一样砸向鬼子。
鬼子在乡间官道上是一字长蛇阵,尖兵和伏击者相距三十多米,伏兵才突然去掉头上戴的草帽,露出武器射击。
这样,伏兵距离敌人主力一百多米。
重机枪恐怖地咆哮着,一条疯狂地金属射流朝着道路扭转,扫射,好像一把锋利的剃刀,将路上的鬼子切割。
几门迫击炮和疯狂地填塞炮弹,吞吐炮弹,路上已经标定了参照物,设计了各种射击诸元,之前反复确定,此时射击,根本不需要另外标定和试射,直接猛轰。
缴获鬼子的掷弹筒,也将全部流弹朝鬼子砸过去。嗖嗖嗖嗖。
几秒钟之内,这些子弹和炮弹就将鬼子的队伍打乱,一条长蛇阵被炸成了东扭西拐的散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