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强婚:重生回来当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锦红鸾
拿到志愿表格之后,沈早早自然是毫不犹豫地选了市二中。
第一志愿是市二中,第二志愿是市二中,第三还是市二中。
第689章 又是你4(2000字)
女记者:“没关系的,这才一个中考状元,再有半个月,高考状元都要出来了。”
与其在一个中考状元的身上花那么多的时间,她宁可把精力放在高考状元的身上。
摄像大哥:“那台长那边,怎么交待”
女记者:“我来搞定。”
“成。”不过,金记者确定,今年的高考状元一定是他们市里的学生吗
校长可不知道金记者跟摄像大哥在讨论这个问题,他领着两人到了孟老师的班上:
“孟老师,你过来一下。这是市台里来的金记者,你配合一下他们的工作,跟他们说说沈早早的情况。”
看到黑漆漆的摄像机,孟老师小小紧张了一下。
这还是他第一次对着摄像机呢。
金记者:“孟老师你好,请问,哪一位是我们的中考状元”
才问完,金记者见到了一个特别眼熟的人,她跟这个孩子只有过一次交道,但过程非常之不愉快。
第二次,不是她接手的,但她看到资料了。
看见这个在短短一年之内上过两回电话的孩子,金记者有点不太想说话。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个孩子太厉害了,不好对付,让她吃过哑巴亏。
孟老师:“沈早早,你过来一下。”
见到金记者,沈早早挑了挑眉毛,笑了:“记者姐姐你好,又见面了。”
金记者:“……你,中考状元”
“记者姐姐还跟以前一样啊。”
如果不是她自恋的话,这些人应该是来采访她的。
作为自己即将采访的对象,这位记者姐姐都不事先做功课的吗
连自己要采访的人是谁,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沈早早跟这位金记者还真是“老”交情了,因为上次这位金记者采访唐颂雅的时候,作为唐颂雅的代言人,沈早早全程应对金记者的问题。
让沈早早没有想到的是,一年没见,对方似乎没什么长进。
奇怪的是,经过上次的事情,这个女的还在当记者,冷家没追究吗
校长:“沈早早,你跟金记者认识”
沈早早:“嗯,以前有幸见过一次面。我第一次上电视,也是这位记者姐姐给的机会。我第二次上电视,还是记者姐姐所属电台给的机会。这该是第三次了。”
这也算得上是小缘分了吧
看见沈早早笑眯眯的样子,金记者可是一点都笑不出来。
如果有的选的话,她才不想跟沈早早有这么多接触呢。
她第一次遇到沈早早的时候,沈早早就给她捣蛋,害得她的事情没做完,升不了职。
亏得这事儿后来解决了,她不但不用离开电台,还往台中心的位置靠前了一点。
那一次的事情,其实没有沈早早,金记者也有可能是完不成的。
可金记者管不了那么多,她就知道,那一次的事情偏就遇上了沈早早才失败的。
对方骂自己的时候,还训她说连一个初中生都比不上,说不过一个孩子,谈话的节奏被个孩子给带跑偏了。
冲这一点,他们对她身为记者的素质表示怀疑,使得金记者在那些人面前,丢了老大的一个脸。
今天又是上电视出风头的事儿,金记者心里老不愿意了。
早知道中考状元是这个学生的话,她宁可不上这段新闻,把工作推到别人的头上去。
没办法啊,离江市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满分中考状元,而且还排到了全省去。
这是一件值得庆祝和纪念的事。
金记者要么不来,来了不好好采访沈早早就等着回电台之后被领导削吧。
大家这个时候干活,态度都是兢兢业业的。
你要不
第690章 又是你5(万更)
镜头一对准,摄像大哥就发现了,这篇作文竟然是沈早早写的。
今天采访的对象就是沈早早,摄像大哥干脆给这篇作文来了一个大特写。
孟老师看到了,跑到了摄像大哥的身边:“这是沈早早的作文。”
摄像大哥:“看到了,沈早早很优秀啊,这钢笔字写得,真漂亮。老师,您知道沈早早是打小练的钢笔字吗”
要不是写着沈早早的名字,他都以为是哪个大人帮着沈早早抄写了一遍呢。
孟老师笑了,特别骄傲地介绍给摄像大哥听:
“沈早早这个同学不但聪明,重要的是她身上有一股勤勉的劲儿。这字漂亮吧,我们学校语文组的老师都没几个写得比沈早早的字更漂亮的。但在一年前,沈早早的字顶多只能说端正清晰。这孩子有毅力啊。她突然对硬笔书法有兴趣了,就天天写天天练。”
提到沈早早这股毅力,身为老师的孟老师都佩服不已。
别说是孩子了,作为一个成年人,他都没有沈早早的这股坚持和恒心。
他可是看着沈早早的字一点一点练出来的。
摄像大哥听了也很赞同:“那真的是挺有毅力的,悟性高啊。”
才短短一年的时间就练出这样的成绩,靠的不光只是坚持和毅力,还有悟性。
像沈早早这种智商在线、毅力超人的学生,难怪成绩会好成这个样子。
这种人,才是真的可怕。
摄像大哥忍不住庆幸,幸亏他跟沈早早不是一个年代的孩子。
跟沈早早同一个年代的孩子的肩膀上的压力,一定很大。
“这篇是沈早早写的范典满分作文,从字到内容,好得都让我们这些老师没法儿挑剔她。贴在这里,也是为了方便其他学生向沈早早学习。”
在语文考试当中,作文自然是第一大难题。
沈早早的这一篇作文选材非常大众,难得的是写的方式很吸引人。
用词、造句精准,措词恰当,中心思想清晰,开头又抓人眼球。
光凭这一点,沈早早的这篇作文已经相当出色了。
加上沈早早自练的一手好钢笔字,再次为这篇作文加了不少的分。
作为一篇满分作文,这些细节的处理,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一个马虎,满分作文立马就没有了。
“是吗,那沈早早这篇范例作文对你们班上其他学生的帮助,大吗”
“还不错。我们班上的作文得分相比其他班,会高那么二、三分。”
光凭作文之一项,沈早早班上的平均分就能跟其他班拉开二、三分的距离。
如果再加上其他的点,那平均分差得就更多了。
摄像大师感叹:“你们班的语文老师,运气真好。”
遇上沈早早这样的学生,老师真的可以跟着省不少的心啊。
一个老师想努力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与其他班的人拉开二、三分的距离,那得累到吐血呢。
孟老师笑:“教到沈早早这样的学生,不管是哪一个老师都很省心。”
金记者可不知道摄像大哥跟孟老师聊得欢,她“随便”跟沈早早聊了几句之后就想走了:
“非常感谢你们的配合。”
校长:“好了”
这么快的啊!
金记者甩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嗯,采访得差不多了,我们再取几个景就好了。”
还不够啊,能让沈早早在电视机前面露半分钟的脸呢。
作为一个学生,有这种机会的人,还真的是不多。
“好的,那辛苦你们了。”
校长的脸色微微有点不好,他好歹也是一校之长,对方什么态度,校长怎么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
是你们自己要来采访的,又不是他们学校请的。
&nbs
第691章 对比出伤害1(2000字)
沈早早笑着摸了摸方小喻的脑袋:“没事的,不用在意。”
不就是在冷家的时候,她没让金记者采访到自己想采访的内容,害得金记者把事情办砸了呗。
事情办不好,金记者抱上的大腿能给金记者好脸色看
一年前,她第一次上电视的时候,挡了金记者的路了。
对方见到自己没一个好脸色,沈早早早料到了,一点都不意外,也不为金记者今天的表现而气愤不已。
“乖啊,不生气。我又不是第一次上电视了。以后有机会啊,咱让她想认真采访我了,我都不睬她,好不好”
这位金记者人长得挺漂亮的,特别上镜。
可惜了,心不正,没把心思都放在正道儿上,只想走“捷径”
年轻人,轻浮了些。
“对,以后她再想来采访,咱不给她采访,枣儿,一准不能理她啊。”
方小喻强烈表示,以后肯定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到时候,就金记者没机会!
校长:“沈早早,你跟那个金记者有误会”
难怪金记者采访的时候,态度那么轻慢,就跟是他们学校请她来似的。
沈早早无辜地摊手:“这种误会应该是单方面的,校长,这个金记者小心思太多了,不算是一个合格的记者。”
记者的天职是什么,那位金记者一定不知道。
校长点头:“看出来了。本来我还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儿,现在看来,以后要再遇上这种不靠谱的,电视台的采访什么的,还是免了吧。”
本来心情多好啊,让那位金记者这么一闹腾,校长都怀疑自己学校是不是出了一个中考状元,学校因此名声大噪了。
“沈早早,这次你考得这么好,回去好好庆祝、放松一下。哪怕接下来,你要去别的学校念书了,校长还是希望你能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好好学习。”
可惜了,可惜他们学校只教初中,不教高中。
否则的话,像沈早早这么厉害又有出息的学生,他才不想让给别的校长呢。
沈早早:“校长,不管以后我上哪儿去念书,我永远都是从临江镇中学毕业出去的学生。”
校长咧嘴笑了:“对,就是这么一个理儿。不论什么时候,你都是我们临江镇中学出来的学生。”
所以,即便是沈早早以后高考考得好,考上哪儿的大学,这都是他们临江镇中学的一件幸事儿。
对于这一次的采访内容,包括临江镇中学的校长都没有抱什么希望,想着估计就是被提提名字直接过去的情况。
谁知道,等当天晚上播新闻的时候,不少人都收到了不小的惊喜。
“咱家枣儿,真上镜!”
李外公都快要蹲在电视机的面前了。
李外婆:“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家的孩子。”
李昌荣:“爸妈说得对,咱家的孩子真不一般。”
周勤:“……”
公公婆婆年纪大了,脑子不清楚,那是正常的,昌荣凑什么热闹
谁家的孩子
沈家的孩子啊!
李鹏碰了碰周勤的胳膊:“妈,有没有觉得倍儿有面子,这是我妹子。现在我们学校的人都知道,我妹子是中考状元!他们问我,早早漂亮不。我说老漂亮了,他们全不信。他们非说,像我妹成绩这么好的学生,样子肯定不好看,丑兮兮的。今天的新闻一播,看他们以后还会不会这么说!”
他好歹也念了十年的书了,他真没见过比他妹长得还漂亮的女学生。
周勤:“有面子。”
&
第693章 对比出伤害3(2000字)
有那么多的国粹,她可以学下棋,什么下象棋、下围棋、练毛笔字!
应如羽想学的,应有容不答应,应有容肯的应如羽又不愿意学。
于是,除了英语之外,应如羽并没有其他学得特别好的特长,更别说是那种能拿出来跟沈早早比的。
现在,应如羽最讨厌的就是被迫跟沈早早放在一起做比较。
沈早早是沈早早,她是她,她们两人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她非得跟沈早早比
那次无意当中听到沈早早跟任晓闻长得像,又跟自己的姑奶奶长得特别像,应如羽都慌了。
哪怕应如羽最近这一年过得一点都不好,经常被她爸要求这个要求那个,觉得压力特别大。
但应家的条件有多好,应如羽是知道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