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强婚:重生回来当学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锦红鸾
她很好奇,对自己父母的这些行为,应有容知不知道。
“时间差不多了,有容会来接我们的。”
这一点,应奶奶很是骄傲。
自己的儿子这么有了出息,成了村里唯一一个当官儿的。
可就算是这样,儿子依旧非常孝顺他们。
这么好的儿子,是她给老应家生的呢。
“这样啊,那我就不让毅煊送你了啊。”
所以,应有容是知道的
应有容不管管吗
自己的父母这么关心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却有些不闻不问,应有容没意见
应先明站起来:“不用送了。”
人家唐大姐的年纪比他们大,又上过战场,是流过血的女英雄。
真需要照顾,也该是唐大姐,而不是他们夫妻俩。
等应有容找到应先明夫妻俩,将他们接上车后,唐颂雅和应有容打了一个照面。
见到唐颂雅,应有容有点心虚,但在心虚什么,他又说不清楚,反正就是想躲着唐颂雅,不想跟唐颂雅有太多的接触。
应有容的车子开远了,唐颂雅才跟冷毅煊聊到:“今天这事儿,别跟早早聊起,早早不太喜欢应家的人。她应该不知道,应先明夫妻俩是应如羽的爷爷奶奶。”
“嗯。”
奶奶不说,他也不准备提。
 
第625章 考得很好5
三人回到家的时候,应如羽一脸的兴高采烈,任晓闻也早早准备好了一大桌丰富的菜,意思是想庆祝一下。
见到爷爷奶奶回来了,应如羽高兴地像是一只兔子跳到了两位老人的面前:“爷爷奶奶,你们去哪儿了,我还以为我回来第一个见到的人会是你们呢。爷爷奶奶,你们不用替我担心了,我觉得自己这次中考考得还挺对的。”
“老师帮我估过分了,总分六百四,我差不多应该能考六百分左右。虽然我做题的时候,觉得挺容易的,每次考完试,还有四十分钟的检查时间。但我们老师说了,其实这次中考的内容偏难。我这个分数要上校的高中部,没问题,说不准还能进重点班呢!”
她就说,自己之前的学习成绩那么好,怎么可能一掉掉那么厉害。
她好几次考试都没有考好,其实都是因为她那会儿的状态不怎么好。
看,现在的她调整过来了,中考小意思!
任晓闻眉开眼笑:“行了,别跟你爷爷奶奶吹了。我们之所以担心你,还不是因为你之前的表现太差了。”
中考前的最后一次摸底考,任晓闻都快对这个女儿绝望了。
让任晓闻满意的是,到了关键时候,她女儿还是挺靠谱的,这发挥多好啊,都超水平了。
应有容只是知道女儿说不错,具体的情况,还真不知道。
参加中考前,学校里的老师觉得女儿中考能考个五百分就不错了,谁知道,这整整多了一百分。
应有容:“说得这么高兴,真确定能考六百分”这么高
哪怕是女儿之前保持着最好的状态的时候,总分六百四,女儿都很少能考到六百分。
更何况,女儿的老师不是说,今年中考的内容偏难吗
&nbs
第626章 考得很好6
“爸,还是你对我最好。”
对,她爸其实这个时候拿出来给她才是最好的。
冲她喜欢吹牛的毛病,她靠着这些练习卷把成绩提上来,一定会忍不住把考卷分享给别的同学。
她成绩退步了,也不见有什么人帮助她。
凭什么她有好东西,被人哄一哄就拿出去,大家一起共享
“爸,这么好的练习卷,你上哪儿弄的。这个出版社有没有出高中练习卷的,有的话,你一直帮我买吧。我觉得,它出的高中练习卷,质量应该也有这么高。”
应先明一听,眉毛皱起来了:“你这是投机取巧了吧”
考得再好,听上去也不像是自己的真实实力啊。
“爷爷,押题是一种考试技巧,不管哪个学校,老师都会给学生押题的,又不是只有我们学校才会这样。更何况,这次又不是老师帮我押的题,是我爸找的练习卷好,所有的题目,正好都让我做熟了,这怎么叫投机取巧,这也是一种本事。”
应如羽觉得,最后能考好,自己才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
“爸,你赶紧帮我把高中的练习卷啊册的也买了吧。我想趁着暑假的时间,好好预习,争取等开学后,考进重点班。”
估计是成绩好了,应如羽的学习兴趣又被提了起来。
现在不需要应有容和任晓闻要求了,应如羽自己就有这个自觉。
任晓闻笑得特别高兴,这才对,只要学生有这样的积极性,成绩怎么可能不好。
哪怕她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为什么前一段时间,女儿突然变成那个样子。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女儿变好了:“有容,如羽这么说了,你就去买吧,记得多买点,买全点。我看着,是挺有用的。”没用她也愿意买!
应有容笑得有点奇怪。
如果这些练习卷可以用钱买得到的话,他能舍不得在女儿的学习上花这个钱
钱,他肯定
第627章 考得很好7
哪怕手段不是特别好,但他也没有犯法啊。
等沈早早读了高中,迟早还会再搞这些卷子。
到时候,他依照画葫芦,把卷子搞过来给如羽就行了。
“好,说定了。”
应如羽有些遗憾,她想着,如果出版社也出高中的,她提前两个月学习,等正式上学之后,她的成绩一定可以甩别人几条街,成为学校里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一个。
她要向所有人证明,她应如羽才是最好的。
沈早早考年级第一有什么用,镇里学校的教学质量能跟他们市里的比吗
哪怕她以前从来没有考过年级第一,她的年级第几都能甩沈早早好几条街。
等沈早早上了高中之后,才会懂得与她有着忘尘莫及的距离。
只要有那个出版社的各种练习题,应如羽就有信心可以办到这一切。
应如羽哪里知道,被她推崇奉为“神书”的东西,其实是跟她同龄的沈早早弄出来的。
因着这个“不知道”,后来闹出了不少叫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
应如羽嘴上越是叨叨那套试卷有多好,她靠着这套试卷取得了多好的一个成绩,应有容的脸色越难看。
面对一桌任晓闻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应有容胃口全无,只觉得难受得厉害。
“有容,你怎么不吃,不喜欢,还是身体不舒服”
看到全家人就数应有容动筷最少,连应先明夫妻俩吃得都比他多,任晓闻关心地问:“是不是晚上回来的时候吹风了,还是被热到了”
“都没有。”
应有容让任晓闻吃她自己的:“可能是天气太热,我有点中暑了,所以吃不下饭。没事,现在我感觉饿了,可以吃了。大家吃,多吃菜。这天气,饭菜放不住,饭少吃点,别把菜剩下了。”
“爸爸,明天我想吃大螃蟹,要海里的那一种。”
任晓闻:
第628章 考得很好8
如羽考没考好,他爸妈只怕都不关心了。
面对这个情况,应有容心里无比窝火。
为什么他爸妈不关心他的女儿,反倒是去关心别人家的女儿。
难不成,就因为沈早早长得像他小姑姑
那沈早早还长得像晓闻呢,他是不是因为跟晓闻的夫妻感情,疼沈早早多过疼如羽
不可能!
谁家的孩子都没有自家的孩子重要,像像有什么用,得是自己生的,才管用!
“你跟如羽高兴了就好。”
作为男人,应有容心里有再多的想法,这个时候也只能憋着,只为了维护家庭的和平。
平明他爸说如羽不是像他们应家的孩子,晓闻就常常觉得不舒服。
要再让晓闻知道,爸妈特意跑来住了三天,其实是为了看沈早早,不是关心如羽的话,应有容都得担心自己是不是会有婚变。
“高兴,特别高兴。有容,你说有没有可能,爸妈一直跟我们住这样不是对你也好吗”
“为什么会这么想”晓闻不是不喜欢跟他爸妈住吗
任晓闻:“我觉得,如羽这次进步这么大,说不准是因为感受到爸妈对她的关心。你知道,小孩子是很在意长辈对自己的态度的。我觉得,爸妈在,如羽的学习会好一点。”
不论是不是自己想多了,只要能让女儿的成绩一直这么稳住,直到高中三年结束,参加完高考,报上心仪的大学,不方便就不方便了,她愿意跟公公婆婆一块儿住。
“跟那个没关系。”
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羽的成绩提上去了,全亏沈早早。
“你说什么”任晓闻看着应有容,“我没听清楚。”
“我说,跟我爸妈住在这里
第629章 考得很好9
“有压力才有动力,没有这个做刺激,你说如羽能端正学习的态度吗”
任晓闻反驳不了了:“原来你是这个意思啊。但我还是觉得,咱家如羽的功劳最大。”
沈早早呸!
之前任晓闻对沈早早长得像自己的事,挺耿耿于怀的。
这会儿,应如羽的成绩好了,任晓闻又觉得,其实最像她的人是应如羽这个女儿。
“是,如羽的功劳最大,如羽最厉害,最能耐,当然,最有本事的是你,给我生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儿,行了吧”
哄任晓闻,应有容得心应手,看得出来,平时夫妻俩就是这么相处的:“如羽考完试,倒是放假了。晓闻,别忘了,你今年带的是初二,中考考完了,就该是你上班的时候。明天我也得去单位,早点睡吧。再聊下去,不够睡,明天会没精神的。”
任晓闻可不这么觉得。
知道应如羽估分估了一个六百的高分出来,任晓闻只觉得自己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特别激动和亢奋。
别说是少睡一个、半个小时了,她相信哪怕今天晚上,自己都不睡,明天她的精神也一定会非常好。
难度加大的中考,女儿超常发挥,考了个六百分出来,年级前五,还不是妥妥的。
她不否认,沈早早的成绩好是真的好,并不存在镇市差异。
不过,这次考试比沈早早以前的都要难,沈早早能保得住镇里的第一,但到底是没法儿跟他们市里的孩子比的。
想到这一点,任晓闻身心舒坦地闭上眼睛,美美地睡着了。
听到任晓闻睡前还笑了,没睡着的应有容睁一眼睛,看着老婆笑着的睡脸,越发沉默了。
夫妻同心,哪怕不说,应有容也能猜得到任晓闻睡着之前那狠吐一口气是冲着谁去的。
女儿考得好,借的是沈早早的光。
作为出卷人的沈早早,能考得比女儿差
只怕等成绩出来的时候,晓闻要白高兴一场了。
 
第630章 考得很好10(万更)
不对,爸妈现在回去也挺好的,免得露馅了。
“爸,要不这样吧。下午我请半天的假,我开车送你们二老回去。”
任晓闻劝:“爸妈,这才住了三天,别急着回去啊,多住一段时间。”
让有容送来送去的,更麻烦,还浪费有容上班的时间。
应如羽:“是啊,爷爷奶奶,你们就多住几天嘛!你们不是说了,七天之后再来吗直接住到那个时候,你们就能第一时间知道我考得多好了!”
她可以用事实向爷爷证明,她不但是应家的孩子,她跟她爸一样,还是应家最优秀的孩子。
“不用了。”应先明拒绝,不是说,孙女差不多六百分吗他已经知道了,没必要再问第二遍。
“我跟你奶奶习惯乡下的生活,住三天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还是七天之后再来。”
“对的。有容,你上你的班,我跟你爸可以自己回去,不用你送。”应奶奶早把东西收拾好了,在儿子家,她连半天都不想再多住了。
不知道为什么,住在这样的楼房里,应奶奶总觉得憋得慌,特别是爬楼梯,脚和腰老不舒服了。
看到老婆、女儿还想劝,应有容只能答应:“行,爸妈,那我直接送你们去车站,这总成了吧。”
“可以,走吧。”
老夫妻俩全都待不住了,坐上应有容的车,被送到车站后,买了最早一班回乡家的车,头也不扭一下地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