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菲斯托大人
从第一部《情人节游戏》成功之后,王奈杰就和保利影业签了三部电影的导演约,到现在刚好结束。
随着王奈杰表现越来越耀眼,保利影业赚到盆满钵满。徐东为了稳定他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包括破天荒地把他纳入保利影业的私有化项目,成为前列的重要股东。
按道理说,拿着股份的王奈杰没理由撇下保利吃独食。但财帛动人心,像亿达、al这样能量巨大的企业,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手段半道截胡
所以徐东不想给人可趁之机。
等到两人单独坐下来,闲聊几句之后,他笑着对王奈杰说道:“《大话西游》这一仗,赢得非常漂亮。我这里也有一个好消息,公司计划发起a轮融资,总规模大约在30亿左右,所以王导,你的股份份额可能会有一定的稀释,可得有心理准备……”
“这么多”
王奈杰精神为之一振。
保利从美股退市,肯定要重新在国内a股上市,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最终实现上市之前,还要视情况进行一轮甚至多轮融资,不仅为筹集发展资金,也是逐步提升估值的必经之路。
按照徐东所说,这一轮融资完成后,保利影业的总估值大约会达到180亿左右。这么一来,王奈杰本人所持有的保利股份稀释之后,大约还会下降到3.72%。看似损失了,但计算一下估值,却上涨到6.69亿。
距离2.7亿参加私有化,仅仅过去了八个月,就赚了一倍还有多!
这还只是刚开始,以保利影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180亿的估值远远没有达到最高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资本之所以诱人,能够横冲直撞,就在于这股神奇的魔力。
高兴之余,王奈杰心里也在揣摩着徐东这个时候告诉自己融资消息的用意。尽管被一堆人变着法子吹捧,但他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
&nb
第275章 踏足北美第一步!
“当然不能简单粗暴搞拼接、打补丁,靠忽悠国内观众,是玩不下去的。而且我们做合拍片可不是为了让好莱坞赚国内的钱,最终目的还是为华语电影真正走出去趟路子、做积累。”
王奈杰认真地说道。
“就算是极少数正儿八经的合拍片,也很难调和两国观众口味。这几年国内推出的合拍片不少,可要么就是国外反响不错国内不待见,要么就干脆不伦不类,两头不讨好,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作品。”
保利影业发行和制作产业链相当完善,也曾经参与过合拍片的制作与发行,所以在这方面,徐东很清楚内情,是国内少数真正有发言权的人。
他还特意举了个例子:
“去年大导演张一谋制作的《防线》,堪称大制作大投入,几乎请遍了两岸三地的明星,还找来好莱坞大牌、专业团队加盟。负责主控主投的亿达影业本来寄予厚望,结果连本钱都没赚回来,还亏了不少。就是因为风格太混搭,东西方元素强行融合,结果国内国外口碑全部扑街。”
“不能因为电影失败了,就否定了这件事本身的意义。至少这些电影的尝试,给了我们这样的后来者很多启发,让我们知道如何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王奈杰说的是心里话,他始终认为合拍片本身并没有错,错的只是很多人急功近利、方法不够灵活而已。“我们不能永远躲在家里,自己玩自己的吧”
为什么华语电影拍不起一两亿美元的顶级特效大制作因为缺少海外观众,撑不起庞大的票房。总不能指望每部大制作都破影史纪录吧破釜沉舟也只能偶尔为之,不能次次都这么干。
光靠国内单一市场的票房,华语电影永远谈不上真正的走出去。
王奈杰总觉得,做人要有追求一些。上天安排自己穿越一回,不应该就是为了躲在家里苟且,按部就班赚钱。要是自己有系统傍身,还只敢窝里横,未免太 low逼了点。
但是具体如何操作,也要讲究技巧。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指望一次就能取得多大的突破,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所以我的考虑,是从合拍片做起,而且要从创意源头和发行端开始介入,而不是后期意义上简单的加入国内演员和投资。可以先用一部中小成本的制作试水,争取拿出一个双方观众都能看懂且接受的故事,积累口碑。”
王奈杰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剧本和风格定位,才能扩大受众,打破东西方文化的壁垒。
所以前边他才会认真地与众人探讨这个问题。
答案很明确,就是大众化、以东方化普世价值为核心的电影。
但是这其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必须先经历培养海外观众观影习惯的阶段。说的再直白点,就是要先让海外观众习惯华国人面孔出现在大荧幕上。
好莱坞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让全世界看习惯白人、黑人演员,更不用提英语本身的传播优势。华语电影想迎头赶上,就绕不开这个环节。
“既然你已经考虑过了,那我就等着看剧本了!”
看到王奈杰思路还是很清晰,徐东放心不少。
只要不是拍脑袋一时冲动,以王奈杰的实力,还真值得期待。
……
王奈杰不会天真到以为,自己有了系统,就能够无所不能了。
他先做了一个假设。
如果抛开宣发、原著影响力等其他因素不谈,直接把《侏罗纪公园》里的所有角色,全部换成国内演员,能够拿到和原版一样的全球票房吗
答案是不能。
要征服海外,就绕不开最大的北美市场。而以北美为代表的国外观众,对华人面孔出现在电影里、特别是担纲主角还很不习惯,更别谈熟悉了。电影海报和宣传预告一出来,估计就要推开一批本来喜欢这个题材的观众。
上来先砍断一条腿,还怎么比。
所以如果简单地以为照抄好莱坞大片,就能取得相同的成绩
第276章 影史第一!
2月11日元宵节,近半个月没有变化的各大影院放映名单上,终于出现了两部新片。
一部好莱坞大片《超级特工》,一部国产中小制作喜剧《麻辣厨房》。
后者表现平平,上映首日报收3218万,评分也只有五点几分。倒是《超级特工》,借助周末节假日观影高峰,首映日拿下了16488万的亮眼数字,成功登顶票房榜第一。而上映半个月的《大话西游》,终于让出榜首宝座,以13889万的单日票房屈居第二,排在第三的《西游之火焰山》只剩下5312万的单日票房。
这样的局面,终于让很多人悄悄松了一口气。
《大话西游》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尽管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了半个月,超过它的是一部新片,但在某些人看来,输了就是输了。不管《超级特工》和自己有没有半毛钱关系,反正总归是掀翻了这座大山!
可见有的时候,同行间的仇恨足以超越国别和族群的界限。
然而这些人心目中的“好现象”没有持续多久,《超级特工》口碑只能说一般般,虽然电影拍的相当热闹,各种特技、打斗、枪战让人眼花缭乱,还邀请了国内大牌帮忙站台宣传,却没有超级大作横扫票房的气势。《大话西游》依旧异乎寻常地坚挺,周末三天单日票房始终在1亿以上。
甚至2月13日第一个工作日,《大话西游》反而以7061万的票房,压过了《超级特工》的6692万,重回榜首!
无数盼着这部电影就此一蹶不振的人,瞠目结舌!
2月14日,不对……是情人节,各大影城再次爆满。
多部主打爱情题材的电影觑准了这一天上映,而《大话西游》依旧拿到了15619万的单日票房。
至此上映整整18天,总票房高达30.8亿!
早就虎视眈眈的各大媒体,纷纷迫不及待将准备好的通稿拿出来,填上最新的票房数字,点击发布!
“《大话西游》横扫春节档,累积票房30.8亿破华语电影最高记录!”
“上映18天火力不减,《大话西游》单日报收1.56亿,总票房破30亿,刷新华语电影影史纪录!”
“华语电影新篇章!单片30亿时代开启!”
“《大话西游》靠什么打动无数人观影人次破9000万,荣登影史第一!”
《大话西游》电影官方微博,实时更新了一条博文,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张海报加上数字:
3000000000!!!!
孤零零的数字“3”后面一长串零,看的人眼花缭乱、面红心热。
新纪录的诞生,不仅是媒体的狂欢,也把更多人的目光吸引到这部电影上。
电视节目、媒体报纸、社交网络,到处都能听到《大话西游》的名字。
苏江卫视《全民大讨论》里,某影评人侃侃而谈:“一部商业电影能够引发如此大的社会关注度,实属罕见。《大话西游》已经超越电影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华西都市报》:“《大话西游》为什么火到街知巷闻”
微博当日话题:“《大话西游》荣登影史第一!”
当然,也不光是赞誉和惊叹。
没有任何事物能够讨所有人欢喜,连红彤彤的华币都有人骂,何况是一部电影。火到没朋友的同时,骂《大话西游》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华语电影史上最被高估的一部电影!艺术性、电影性、深度,《大话西游》哪一点都不占,何德何能占据影史第一”
“一天到晚大话西游、大话西游……大话西游给你们发工资还是发奖金了一部拿古典名著做噱头、挂羊头卖狗肉的电影,硬是被你们吹成了第一。王奈杰自己吹自己可以理解,毕竟要赚钱,观众也跟着信以为真,mdzz!我真为现在的观众智商感到捉急。”
“居然还有人吹《大话西游》是国内最牛的电影
第277章 杠精是一种神奇的物种
也不知道发这个帖子的“罗大猫”是很无聊还是特别讨厌《大话西游》,居然在每个反驳的帖子下面都回复了,相当不厌其烦。
“楼主我能骂脏话吗”
——罗大猫:骂吧,吹《大话西游》的人也就这点水平,我能理解。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罗:别拿王奈杰的话来给自己洗脑了,哪来的人民群众,我又被代表了
“你不喜欢别人喜欢,就许你说不好,不许别人说好”
——罗:就许你们说好,不许别人说不好
“狭隘至极,为了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
——罗:不赞同你们的观点就是与众不同这众未免太不值钱了。
“豆花网评分人数80万,现在这部电影9.3分!”
——罗:又一个被豆花网洗脑的,自我思考能力呢以后什么事该干什么事不该干是不是也要先问豆花网笑。
看到这个“罗大猫”一副舌战群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朱杰当时就爆炸了!
“在我并不成熟的世界观里,《大话西游》让我明白,每个人的世界都有喜有悲,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幼年时以为自己是孙悟空,长大了才明白原来只是至尊宝……无数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从一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不是经典是什么我有喜欢的权利,你也有不喜欢的权利。但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说是过度解读,这种不叫有文化,叫杠精!豆花网80万好评不算大众,那时间网、鹰眼app加起来快两百万呢9000万买票的观众呢所以说,杠精是一种神奇的物种,钢筋般的存在,为了给你添堵百折不挠。给他们一根杠杆,连地球都能翘起来!”
一口气码完大串文字点击提交,朱杰才感觉心里舒坦了。
刷新几次,不见那个“罗大猫”回复,朱杰忽然自己都笑了,都不是小孩子,居然为了一部电影争论不休,还不能说明《大话西游》的魅力吗
就在他准备关闭网页的时候,忽然一条回复弹了出来。
“法爷就是faye”:说得真好!这个人太讨厌了!
虽然只是一条回复,却让朱杰精神为之一振,脑子里浮现出一张清秀面容!
电子信息工程是典型的理工科,男多女少,统共加起来8个班近300学生,女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法爷就是faye”真名叫陈法儿,平时很文静、淑女的一个女同学,朱杰自然对她印象深刻。
“别理他,毕竟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好气!好像贬低《大话西游》就能显得他多有水平似的。而且我翻了他的发帖、回复纪录,居然全都是在批评、反驳、抬杠,什么主题都有……”
“不奇怪,杠精可能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
“哈哈!你说话好有意思,话说你也是15届电子的吗也喜欢《大话西游》”
朱杰眉飞色舞、欣喜若狂。
感谢王奈杰,感谢《大话西游》,感谢cctv!
……
尽管有很多人觉得get不到《大话西游》好看的点,但和观影主力相比,终究是少数群体。
毕竟这个年代,已经几乎没有盗版影片的空间了,特别是一部大片上映初期,想要看到电影内容,只能去电影院。买了票还非要给自己找不自在的人,远远比不上喜欢这部电影的群体庞大。
更多的还是像朱杰这样的普通人,没有轰轰烈烈的成长轨迹,也不追求杠遍全世界的快感或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英境界。看完《大话西游》,有笑有泪,感触良多,文艺一点的还会写出数千甚至上万字的随笔、感想。
不知道多少人在朋友圈、微博留下了“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亲”、“那个人好像一条狗”、“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之类的字句。
所有这一切,客观上都在为《大话西游》的票房贡献力量。
 
第278章 口袋大学
不声不响间,王毓瑶就做成了这么多事情,王奈杰也不知道自己该觉得欣慰呢,还是惭愧。
老话说的好,长兄如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