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医流圣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问西东

    汤素梅似是受到提醒,道:“小远,昨天你二舅妈过来,要为你说亲,正好逢元旦节假日,明天你去相相亲。听说女方是一名会计师,家里办着工厂,就管着自家厂里的财务,人很能干又长得漂亮。”

    何海燕不乐意了,嘟着嘴道:“妈,雪雁姐姐才貌双全,家里更是有钱,对哥哥那是百依百顺,你想将这么好的媳妇,往外推呀。再说了,两位舅妈以前可是瞧着咱家穷,从不上咱家的门,怎么这么好心帮哥介绍对象还不是瞧哥出息了吗”

    “就你话儿多。”

    汤素梅嗔怪地横了女儿一眼。她想到自己一家人以前不受娘家人待见,如今儿子出息了,一向眼高于顶的娘家嫂子,都要主动跑来为他说媒,这还真让她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何鸿远从车里拿出一条中南海香烟,这是他特意为父亲何建明买的。父亲喜欢抽烟,家里经济不宽裕,只能买些两三块钱一包的劣质烟。越是劣质烟,含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越多。何鸿远医生出身,自个儿不喜吸烟,劝不了父亲戒烟,只有给他买些稍好的烟抽。

    何建明走到门口,见儿子手上的香烟,心里高兴,口中却道:“小远,你当了副乡长,可不能因为我喜欢抽烟,收受他人送的香烟呀。”

    “爸,现在买香烟送礼,有谁会送中南海至少也得大中华,更有甚的送黄鹤楼和天下,一条就要好几千块钱呢。”

    何鸿远将烟塞到父亲手上,拉着何海燕的手进屋。

    “一条烟好几千块钱。这烟是用来抽的吗这烟就是用来送的。国家应该禁止这样的烟出厂,这是助长不正之风呀。”何建明唠叨道。

    “你懂啥叫不正之风你就懂种好咱家的一亩三分地,没事抽抽烟,拿着录音机听新闻……”

    汤素梅不忘刺上老伴几句,刷刷存在感。儿女在家,就是一家人拌拌嘴也是这么欢愉。

    华灯初上,汤素梅将准备好的菜肴端上桌,没有大鱼大肉,都是地道的农家菜,菜色却很精致。

    何鸿远直接伸手抓了块油煎香芋在手,狼吞虎咽地品味着妈妈的味道。何海燕和哥哥挤坐在一起,拿起酒瓶乖巧地为父亲和哥哥倒酒。何建明迫不及待地掏出一支中南海,点上火放进嘴里吱了一口,连喷出的香烟都带着喜气。

    汤素梅去坛子里勺了一碗杨梅酒,分了何海燕小半杯。农家出身的人,哪个从小没偷喝过家里酿的酒何海燕嘟着樱唇道:“妈可真小气,也不多给点酒。”

    “小妮子,六岁时偷喝家里的米酒,晕睡了差不多一整天,我真怕你脑子喝坏了。现在可不能让你多喝酒。”

    汤素梅扒出女儿的糗事,后者悻悻地扁扁嘴,嘟囔道:“你女儿

    在学校里,是让人难望项背的学霸,这若是喝酒喝坏了的脑子,这聪明脑瓜哪儿来的”

    何鸿远端过母亲的酒碗,为妹妹何海燕倒满一小杯,道:“小妹都是大姑娘了,在自己家里喝点酒没啥,在外边可不能喝酒,如今坏心眼的人太多,得提防着外人一些。”

    何海燕应承了一声,喜滋滋地道:“就哥哥最好。”

    汤素梅瞪了女儿一眼,道:“妈还生你养你呢,就没落着你一声好。”

    何鸿远兄妹默契地对视一眼,起身敬酒道:“爸妈辛苦啦,敬你们一杯酒,祝你们身体健康……”

    何建明夫妇注视着一对儿女,儿子当了官,光宗耀祖啊,对他们农家子弟来说,副乡长已是了不起的大官,那是祖坟冒青烟呀。女儿学习成绩在县一中拔尖,考重点大学没问题,以后也会有大出息。对于夫妇俩来说,儿女有出息,就是他俩最大的出息。

    夫妇俩喝着碗中酒,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一家人围在一起,谈谈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杂事,其乐融融。何鸿远偷偷打量着父母笑容中展现的皱纹,想到他在鸿雁投资那占着股份,期待着温泉度假村开张后财源滚滚,以后也能让父母少些操劳。

    饭后何海燕跑到哥哥房间里,见他坐在书桌前摆弄着一把灰黄的古锁,便趴到他床上,问道:“哥,副乡长和教育局副局长,哪个官儿大”

    何鸿远用铁丝戳着锁眼,漫不经心地道:“都是副科级干部,比什么官大小若论手中权力,应该是教育局副局长吃香一点吧。”

    “噢,原来教育局副局长比副乡长官大。”何海燕有些气馁般地道。

    权力大小跟官位大小,在老百姓眼里是成正比的,这种认识根深蒂固。

    何鸿远苦笑着摇摇头,将古锁放入胸前口袋,转头见妹妹垂头丧气的样子,好奇地问道:“怎么啦这是有人欺负了我妹妹,要我向教育局副局长反映呀”




第281章有激情
    次日,何鸿远习惯性地早起,在床上练了半小时吐纳术,然后在门前场地上打了两趟鲁式太极。

    何建明拿着锄头,提着水壶、竹篮从屋里出来,见儿子当了领导,还能勤练身体,心里很是欣慰。他放下手上东西,跟着儿子比划了一会儿,感觉自己手脚僵硬,使不出太极拳的柔韧劲,笑呵呵地重拾农具便走。

    何鸿远连忙收功,跟在父亲身后,道:“爸,对太极拳的平缓招式,使着不习惯吧”

    何建明道:“我打小就习南拳,喜欢站桩挥拳的那股威猛劲儿。”

    何鸿远笑道:“大开大合也罢,平缓柔韧也罢,练功都是为了强身健体。”

    父子俩出村,沿着河边小道走了几分钟,才上了田垅。朝阳微煦,寒风清冷,地上薄霜轻撒,田间作物上晶莹的露珠点点,沾湿了他们脚上的鞋子。

    何鸿远站在田垅间,回首转望村庄,见它三面环山,从山谷间下来的溪流成河,河道如银带般环绕着村庄一圈,又隐入视野尽头。村边一排排青翠的松柏,和清晨的炊烟一道,在薄薄的朝阳和雾霭中,构成一幅映衬在山水间的乡土画。

    他狠吸了几口带着泥土味的清新空气,见父亲何建明已挥锄挖地里芋头,便拿了水壶,去边上的水渠里装满水,为边上的自家菜地浇水。

    过一会儿,新挖出的芋头装了满满一篮子。何建明又用锄头削了一个大白菜和两个大包菜,父子俩一边整理着收成,一边唠嗑着以往种庄稼的趣事,比如何鸿远第一次插秧插成倒栽葱,要让根往天上长,比如他小时候骑耕牛身上,摔成一个小泥人。

    何鸿远在温馨的回忆中,蓦然想到周荧。这位从小就和病魔抗争,少有美好回忆的县长老婆,若是来到他家这菜地里,肯定会觉得处处透着新奇,再跟她说说他小时候的趣事、糗事,定能逗得她眉开眼笑。

    此时在京都的周荧,正和勤务员一起,挥帚清理着院子里的积雪。她身穿白色羊皮袄,搭配着咖啡色毛裤,脚穿厚实的雪地靴,容颜若冰雕玉琢,在积雪映衬下更添清幽亮丽。

    这是一座四合院,隐在单行道马路边的一排老槐树之后。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石榴树,树下有青石石勺,勺中满是积雪。院子里东边向阳的地方,用红砖头圈出一块菜地,足足占了小半个院子,地里积雪深深,却可见枯黄的大蒜叶不甘寂寞地不时冒出。

    周荧站在离她足面半尺高的菜地边上,将扫到这边的积雪,往菜地里堆去。两名年轻的勤务员过来帮忙,一会儿就和她一起在菜地里堆出一个大雪人。

    她拍着冻得通红的手,在雪人面前跳着、欢呼着,如天真烂漫的少女一般。

    周老隔窗望着宝贝孙女欢快的身影,脸上浮出慈祥而欣慰的微笑。他身形高大,背部微微佝偻,满头银白色的短发,国字脸上满是岁月刻下的痕迹,但其寿眉下一对深邃如古井的眼睛,让他看上去睿智而气势深沉。

    他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镜,反手捶捶背,然后坐到书桌前,拿起桌上的一张报纸,在秘书庞德生的服侍下,细细浏览起来。

    报纸赫然是《东平日报》。这是周荧精心准备,带过来的一张报纸,首版头条刊登着温馨采写的那篇《民心民情重于一切——龙泽乡群众路线教育走访记》。她要让何鸿远和他主导的“路教”工作,在周老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昨晚,周荧被周老爷派出的秘书和司机直接接回四合院。在这座古朴的四合院内,周老不顾护理人员劝告,硬是要等着孙女到来才开饭。对于一名年届九旬的老人来说,饿肚子可不是好事,体能得不到营养补充,很可能会出大问题。周老的专职护理霍医生拗不过他,她只好拿了一块根据周老身体状况定制的营养饼干,劝他先行吃上一点。

    周老一手拿着营养饼干,一手拄着拐杖,微微佝偻着身子,坐在中堂的太师椅上,隔着门前的一道塑料卷帘,眼巴巴地望着四合院的大门。此时他就是盼着亲人归的小老头,哪有半分曾经国家领导人的形象。

    门口响起汽车喇叭声,门房执勤人员连忙打开四合院大门。周荧下车,行李自然由周老的秘书庞德生提进来,她带着寒风掀开卷帘,冲进温暖如春的中堂,半跪在周老的膝前,双手覆着他拄着拐杖的手背,道:“爷爷,我回来了。”

    周老见她气色不错,心里欢喜,乐呵呵地道:“小鸟要归巢,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周荧见他手上的营养饼干,连忙拿着它,递到爷爷嘴边,喂养他一口一口地慢慢吃完。然后拉着他的手,贴到俏脸上,道:“爷爷,你的手,还是那么温暖。”

    周老反手抚摸着她的脸蛋,低头端详着她冻得通红的俏脸,乐得哈哈笑道:“好好好,荧儿这身子骨,能经得住冻,身体果然是大有起色。”

    周荧娇憨地道:“爷爷,人家不是在电话里跟你说过,有人把我的老毛病,给医治好了吗”

    周老道:“待会儿让霍阿姨帮你检查一下身体,呵呵。”

    霍阿姨四十多岁,中等个子,白皙的脸上挂着雍容的笑,高挺的鼻梁上戴着一幅眼镜,眼角微微可见鱼眉纹,却为



第282章 说媒
    霍阿姨的指令很专业,检测速度也很快。这当然是不能让周老在

    边上久等,毕竟九十岁高龄的老人,精气神使用有度,不能太过劳累。

    她看到电脑里显示出来的检测数据,惊奇地咦了一声,道:“荧小姐,你的心肺功能比常人还要健康,可真神了。”

    周荧想到何鸿远为她摸骨按摩的感觉,身子酥酥的,起身挽着周老的手臂,道:“爷爷,我说他的摸骨术神奇,现在你相信了吧。下回我带他来给你做摸骨按摩,对你的腰椎病有很大好处。上次有一位叫王二存的村民犯了腰椎病,半身不遂,躺在床上成了半死人,就是他用摸骨术给医治好的……”

    何鸿远救治贫困村民王二存的事迹,是温馨那篇通讯报道上的亮丽一笔。这时,周荧特意带来的那份《东平日报》派上了用场,她拿它给周老看,意图并不在宣扬这件事本身,而是让周老记住何鸿远这个人,对小家伙有深刻印象。

    昨晚周老没时间看这份《东平日报》。他的阅读、作息甚至会客时间,基本上遵照霍阿姨的安排来,很有规律。到了他这样的年纪,医疗保健专家在他边的地位,似乎要比秘书高得多。

    晨读是周老雷打不动的好习惯。此时秘书庞德生帮周老拧开灯,见老首长关注一份《东平日报》上的内容,将报纸首版通讯报道逐字逐句地读一遍,还用笔在上边写写画画,似乎直接做阅读札记。

    然后他在上边签上自己的大名,向庞德生道:“将它传真给中宣部。”

    霍阿姨进书房扶周老起身在屋内散步,庞德生拿起桌上的这份报纸,细看之下,不竟对这篇报道中的主角感到羡慕,报道中这位叫何鸿远的乡镇小干部,竟是被周老用钢笔圈出名字,在边上引出一句评语:“做革命工作,就要做到人民群众心里。”

    庞德生都四十好几的人了,从中央办公厅调到周老身边,享受的是副部级待遇,一旦有机会外放,就如他的前任——东平省委副书记夏德民一般,成为手握实权的副部级干部。他当然不乏省部级干部的那份定力,但仍然对乡镇小干部何鸿远能进入老首长的视线,而感到惊奇和羡慕。

    可以想象,这位小干部有了周老这一笔批注,只要好好把握发展机遇,不误入歧途,绝对能有一番大作为。

    何鸿远不知自己受周老关注,还被副部级大人物羡慕。此时他刚用过早餐,联系上姚大展,让对方来家里坐坐。今晚就要夜探阳光洗浴城地宫,得确定一下行动细节。

    想到妹妹何海燕在县一中受人骚扰的事,他觉得有必要了解县教育局那边的情况。他不能打电话给美女秘书赵小萍,今日他没时间和她腻歪,免得他一个电话,勾动俩人的某种心思,却要他推辞,反而不美。

    他从手机通讯录里调出县交通局局长陶俊杰的手机号,拨通后道:“陶哥,提前祝你元旦快乐呀。”

    陶俊杰接到这位背景惊人的小老弟的电话,很是高兴,笑呵呵地道:“老弟,你能想到给哥哥打电话,哥哥很高兴呀,呵呵。”

    何鸿远和他寒暄了几句,又聊了一下节后山老区连线交通工程马山岙村段测绘启动的事,向他问道:“陶哥,你对县教育局的情况,是否比较了解”

    陶俊杰作为县委委员,在昌隆县各职能部门中,自然有一批交好的朋友。他毫不犹豫地向何鸿远道:“县教育局副局长赵秋华和我关系不错,为人也仗义。老弟若是有什么事,我可以招呼他一声。”

    何鸿远见他如此热心,便将妹妹何海燕反映的事,向陶俊杰述说了一番,然后道:“陶哥,这不仅是骚扰我妹妹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她那名被神经病的同学高小凤,以及对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这事我先摸个底,等周县长从京都回来后,我向她汇报一下。”

    县教育局姓彭的副局长,只有该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彭耀贵。县教育局局长林利民本届就要到点退休,弄了个县摄影家协会顾问头衔,带着单反相机,满世界乱跑,实际上也就趁着在位,潇潇洒洒地公款旅游。

    一把手不大管局里的事,局里的大权自然落到彭耀贵这二把手手上。他在县直机关的头头们中间,也很有些份量,俨然县教育局一把手的样子。

    彭耀贵为儿子犯下的事遮掩,将受害人弄了个被神经病,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被何鸿远这位周县长眼中的红人得知。他自视有那么一点权力,罔顾党纪国法,本身就是自掘坟墓。

    陶俊杰在手机里提示道:“老弟,彭耀贵跟县府办副主任刘志超很要好,刘志超是县委副书记刘建设的人。”

    何鸿远笑道:“要怎么做,还得听周县长的指示。”

    陶俊杰暗道:你老弟的意思,十之**也就是周县长的意思,教育局这一块,周县长能借此机会把手伸进去,你还就得把这事往大里搞。

    他嘴里打了个哈哈,道:“老弟,我先和教育局副局长赵秋华通个气,让他先把那位高小凤同学到县教育局反映情况的有关事实,暗中收集到位。你放心,我那位赵老弟和彭耀贵不对路,这也是他的一个机会。我将他的手机发你短信



第283章情份
    大舅妈见到何鸿远,以一个夸张的姿态起身,谄媚地笑道:“小远,你可真有出息,才二十三岁呀,就当了副乡长,以后是要当大官的。我就说嘛,你从小就聪明伶俐,长大后肯定能有大出息。”

    何鸿远淡淡地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不努力可不行啊。”

    大舅妈眼珠一转,滔滔不绝地道;“你们家里的情况,的确是不容易。你爸妈培育你们兄妹,那是不遗余力,家境一直上不去。如今你有了出息,也该让你父母享享清福,找一个好姑娘,早点成家立业……”

    “大舅妈,我家家境为何这么清贫,你不会不知缘由吧。”何鸿远截断了她的话,“我们家被大舅工地上的建筑工人逼债逼了好几年,这两年才缓过劲儿来。我爸这人是敦厚的农民,不和谁计较,我们兄妹可是记着被人逼得大过年都无家可归的那种感觉。”
1...9091929394...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