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尔街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陶良辰

    香江老李去年排在第二十名,暗地里藏着多少钱不好统计,但明面上差不多只有叶冬青的三分之一多。

    今年叶冬青的排名很可能超过巴菲特先生,不过盖茨那边都快五百亿美金了,而且还是捐赠一部分出去之后剩下的财富,今年能不能登顶现在还说不准,主要看脸书的市场开拓进展、以及苹果公司的业绩,其他的产业加在一起也是一大块蛋糕,就像绿山咖啡,它已经开始发力,随着广告的推出,销量暴增三十多倍!

    种下的树苗已经开始结果子,人们除了难以置信以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他的成功历程,这还只是刚开始而已。

    商业版图这一块不用多愁,个人生活方面有点小麻烦,但是正在一件件地被他解决,红颜知己有了,女儿也有了,安抚好劳拉后约她有空来纽约玩,随即挂断电话

    当天就在小岛上,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植物园,设备正在调试中,几棵从非洲运输过来的巨大猴面包树,正被工人们栽进泥土里,周围还生长着不少沙漠植被,最大的仙人掌高度足有七米多,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外形美观的那种,差不多还要四个月准备才能对外开放。

    热带园那边养了群金刚鹦鹉,菠萝蜜、芒果什么的都有,以后估计是不用去市面上买了,为了这片植物园花掉不少钱,但叶冬青觉得弄出这么个后花园很值得,这就够了,总不能只赚钱不花钱,那样还有什么赚钱的动力。

    第二天白天,分别跟苹果公司的几位高管,以及亚马逊的执行官贝索斯先生谈了谈,itouh的批量生产事宜已经提上日程,跟零部件生产商商谈过,预计的全球销量大约在八百万部到一千两百万部之间,毕竟ipod音乐播放器已经




第384章 对冲那些事(四)
    说话时候还挥了挥手里的支票,真的花钱了。

    别人不好说什么,虽然嘴里没说,眼神里已经透露出许多,主要是鄙视这老头吃独食。

    能花得起三千美金买门票,只为听一次研讨会的人,多半也不会太在意那五十万美金,现场身价上亿的知名传统基金、对冲基金经理人可不少,还有些是手里握着一大笔现金,正到处寻找理财渠道的投资方,过来听着学习学习,也能多跟行家们进行交流。

    干金融行业,赚钱速度超乎人们想象,相对于金融行业的绩效提成、律师行业的合伙人制度,倒是让医生这种白领职位逊色不少,论起职业带来的上升空间,也是金融圈最大。

    身价过亿的金融人士比比皆是,但放在律师以及医生圈子里,可谓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还有就是it行业,不少人梦想着成为第二位比尔盖茨,最后却混成了普通码农,整天被上司臭骂,随时可能丢掉工作的那种。

    只能说选对行业固然很重要,可运气和机遇、以及个人能力,才是决定某个人能不能真正成功的关键,有的人当了大半辈子数学老师,某天忽然厌倦那种教书生活,选择来到华尔街闯荡,没花几年就成了亿万富豪,这是真事。

    发生在这位犹太人老头身上的事。

    华尔街的各类基金经理人不会告诉人们他们正在变得越来越有钱,也不会告诉人们他们赚钱的秘密并不是通过炒股盈利,更多机构只是在盯着投资者们的手续费而已。

    能不能投资成功决定了他们赚多少,比较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出名,让更多投资方关注他们,并且心甘情愿把钱交给他们投资。

    所以虽然各类基金公司相当多,但真正出色的其实也就那么点,叶冬青迅速筹集到七十多亿美金的奥秘在于他免除许多管理费,只靠盈利抽成赚钱,这使得不少投资者相信他会更用心地把钱用在最该用的地方,并且认真管理。

    自己随口一说,没想到犹太老头真答应了,这让叶冬青有点小郁闷,不过也没出尔反尔,说道:“行吧,等结束之后过来找我,这笔钱随便捐给哪所教堂都可以,嫌麻烦也可以让詹姆斯西蒙斯先生帮忙,跟这次的门票一起捐出去。”

    “ok,那我等着你。”

    犹太老头目前手上管理着二十多亿美元,前段时间刚跟风投了谷歌以及亚马逊、思科,没想到突然听见叶冬青看空谷歌公司的消息,并且做空捞了一笔,这让他陷入两难境地,既想割肉,却又舍不得,想从叶冬青这边找点灵感。

    至于那五十万美金,反正是做慈善了,真没把这笔小钱当一回事。

    旁边的人们。

    发现居然用五十万美元买到了跟叶冬青取经的机会,不少人开始心动起来,尤其是最近有投资需求、以及管理着投资者资产的那帮人。

    就在大多数人犹豫时候,接二连三传出声音。

    “我也要捐五十万美金,明天一起吃顿饭吧随便吃什么,想跟你聊聊!”

    “这种事怎么能少得了我我愿意捐出五十万美金,吃饭时候带我一个!”

    “我也拿钱出来!”

    不远处,有人正在询问发生什么事情了,越来越多的人正围拢过来,前前后后足有七八人说是想跟叶



第385章 评级机构
    人有钱了就希望闯出名气,捐钱捐物固然有一部分避税的想法在里面,但对别人的帮助也有,功劳不能被抹杀。

    桥水联合的达里奥先生最近就有个项目,此刻他询问叶冬青说:“对了,我近期准备举办一场慈善捐赠,规模比今天这种更大些,希望富人们能够捐出部分资金,用于一些神经性疾病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阿兹海默症以及巴金森氏综合症,我父亲就是因为阿兹海默症而去世,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希望你也能来参加。”

    这是想让叶冬青捐钱了,出于慈善的目的,也算是富人们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所以并不算失礼。

    叶冬青几乎没犹豫,爽快来了句:“可以啊,不过最近我有点忙,不一定能亲自到场,实在没时间我就让人把我的支票带过去,ok对于你父亲的遭遇,我很抱歉。”

    “没关系,我比较喜欢他,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活着时候确实挺混蛋。”

    估计是因为什么被伤到了吧,达里奥先生身为美国人,对这种话题从不避讳。

    有点好奇,但是他也没追问什么,跟达里奥以及那位赛斯卡拉曼先生聊着天,到了时间之后一起走上台,老索罗斯依然没露面,直到主持人詹姆斯西蒙斯先生进行完开场白,才见到这位在华尔街叱咤风云的老头的身影。

    明明迟到了,可人们的掌声依旧热烈,毕竟是索罗斯,这位量子基金创始人身上带有太多传奇色彩,只要是在金融圈里混的人,就一定知道他的名字。

    狙击英镑、狙击里拉、狙击比索,再加上九七年那会儿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背后都有着他的身影,这老头天生就善于着眼于国家体系,从细微处分辨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是否有问题,然后抓住机会联合各国游资一起投机。

    可能赚的钱没叶冬青多,但是影响力巨大,九七年那会儿在金融市场上接连攻陷各国之后,它们到现在都没恢复元气,有种一蹶不振的架势。

    当然了,这些经济体之前原本就有问题,不然也不会被抓住机会。

    近些年来各国经济学家已经把那几次危机产生的根源研究透了,并且查缺补漏,因此这几年来老索罗斯已经没什么耀眼的战绩,只是像普通投资人那样去寻找更多机会。

    一位投机者,做到像索罗斯这样,足以算是巅峰了,直到目前为止他依旧是对冲基金界的第一人。

    其实即使他什么都不做,被他盯上的那些货币也会贬值,老索罗斯只是加速了贬值的过程,叶冬青挺佩服他,此刻从单人沙发上起身,跟这位老头笑着握手打招呼。

    ……

    研讨会什么的,本身并没有多少亮点,无非是各自阐述自己想法,大家一起交流论证,试图从别人的想法中学到点什么。

    话题范围比较开放,有什么就说什么,听不听是别人的事,赛斯卡拉曼先生此刻正拿着话筒,向人们阐述关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这个年代来看,对美国以及美国的商人们而言,总体还是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美元伴随全球化走向全球,即使是保守估计,未来三十年内



第386章 都是胡扯!
    是的。

    叶冬青在为过两年即将到来的次贷危机埋伏笔,当众发表自己的看法。

    将切入点选在了信用评级机构身上,直言这帮企业做得不到位,为了钱而放弃对客观真相的探索,将整个cdo市场置于危险境地当中。

    现在是2005年的二月份,在前面四年多时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一大帮搞金融的商人们看见利益,毅然决然地冲了进去,并且将市场炒得越来越热。

    房地产行业的次级贷款和普通贷款不同,主要针对资产和收入不够,又希望购买房产的人们,按照规定,前几年利率比较平稳,随后按照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增加或减少。

    人们觉得投资房产有利可图,再加上贷款方审核不够严格,已经在市场冷淡几十年的美国,又一次掀起了波地产热潮,其他领域的次贷市场同样过热,还由此衍生出更多种类的金融产品,吸引一**金钱涌入。

    可以预料到的是,随着接下来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多半会引起大规模贷款违约现象。

    历史惊人的相似。

    这是由于市场管理机制存在缺陷,被某些人误以为有漏洞可钻,次级贷款市场的蓬勃发展并没有随着叶冬青的到来而改变,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铤而走险的商人,这很合理。

    实际上。

    从现如今的局势来看,次贷市场确实非常不错,危机才刚刚展露出一点苗头,比如刚刚叶冬青所说的违约率上涨、信用评级机构形同虚设。

    不是没想过隔岸观火,等到时机差不多成熟时候进场捞一笔。

    然而叶冬青已经不是2002年那会儿,想发财想到睡不着觉的那位一穷二白的可怜虫了,这点利益对他来说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只会让投资对冲基金的那帮有钱人、以及他自己更有钱,但对于投资了房产的广大普通人而言,一旦像前世那样出次贷危机,他们将会损失所有。

    这是身为超级富豪的社会责任感作祟,另外,叶冬青也觉得再来一次经济危机,可能会冲击到他的个人利益,收益和风险并存。

    既然钱已经多到这辈子都花不完,花钱的速度远远比不上赚钱的速度,他觉得没必要再通过这种事故实现盈利,将自己的快乐强加在众多普通人的痛苦上,所以才在这种公开场合出言提醒。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他拿起手边水杯时候,视线当中都是交头接耳议论起来的人群,就连老索罗斯、达里奥先生等人也都面色沉重,考虑到目前的次贷规模,如果这个行业并不如原先想象中安全,他们能预料到会造成多么深远的影响。

    对于花钱搞评级这些事,现场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叶冬青知道自己这样说肯定会得罪那帮信用评级公司,但他并不在意,因为现在的业务往来不算多,以后

    也不会太多,如果这些机构下调他那些企业的评级或者估值,岂不是恰好证实了这番批评他们不够客观公正的言论,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得益于滞后的政策支持,目前瓜分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全球评级市场,好日子过多了,近些年来有些膨胀。

    他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改变现在的局势,在危机诞生前就迅速遏制,不过



第387章 发酵
    在这么多空单中,叶冬青的淡水投资集团和对冲基金部门是主力军。

    他们从昨天就开始准备,就在叶冬青这位当老板的准备做一次世界经济救世主时候,尽可能借来更多三大信用评级公司的股票卖出套现,等待市场出现恐慌情绪。

    如果是其他事,比如内幕交易、偷税漏税什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这次某些人有点得寸进尺,比如几家为了赚钱不惜自毁声誉的信用评级公司,比如掉进钱眼里的次级贷款机构。

    难道除了叶冬青之外,这里面真没人看出潜在的风险吗

    当然不是,比如提供次级住房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它们并不会傻乎乎地等着用户在漫长时间里还完贷款,而是选择将这些次级贷款合同打包,请信用评级机构给予高评级之后转卖给其他投资人,转嫁风险的同时也能从中捞一笔落袋为安。

    因为不缺接盘的人,所以这些提供次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不再像以前一样严格审核贷款者的资质,就连收入极不稳定的站街女郎都能在纽约买下几套房子,这样的次级贷款合同也被标注起高评级,被其他机构买走,像是癌症一样越来越大,已经到了让叶冬青觉得相当危险的地步,规模足有上万亿美元。

    如果像是前世一样,最后酝酿出经济危机,罪魁祸首们依然还是富人,普通人中产却有可能失去一切,这让叶冬青认为有必要帮帮他们,也帮帮好不容易才有起色的世界经济,地位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变得不同起来,要是以前,他才懒得管这种烂事。

    ……

    纽约。

    人均gdp即将突破十万美金,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十分之一总部在这,美国五百强中,更是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将总部放在曼哈顿。

    将近六千栋高楼大厦,挤满街道的汽车,共同构建出一幅大都市璀璨夜景。

    叶冬青在这里出生,早已习惯这一切,此刻坐在车里从华尔道夫酒店门口离开。

    他想说的已经说完了,再待下去也没意思,临走前让人跟那位花了五十万美金的老犹太人捎句话,只有简单的一个“yes”,算是对纳斯达克互联网板块接下来的走势予以肯定,回答了对方之前提出的问题。

    回家之前拐道去一家汉堡店,以前吃过一次,挺喜欢,2016年那会儿倒闭了,但现在还在,见多了死人“复活”,也见多了沧海桑田,两年多时间过去,他知道怎么处理这种记忆和现实脱节的感受,打包买了十多个汉堡之后分发给保镖们,就在店里吃完了才继续上路。

    如果是去年,他可能会偶尔在普川大厦住住,但现在家里多了位小宝宝,看不见总是会忍不住担心……

    自己选择走到舆论风暴的中心,麻烦肯定有。

    如果只是在研讨会上说说,不进一步跟进,多半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次贷产业链中那么多既得利益者,拧成一根绳之后实力可不弱。

    既然叶冬青决定披露这种消息,当然已经想好了后招,他发表言论时候现场就有几家媒体的人,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都是平日里跟他关系很不错的那一类,遇到这种大新闻,多半会爆出来。



第388章 公关
    叶冬青抽空估算完,并且请自己手底下的智囊团成员们帮忙预估影响。

    得出的结论是破坏比较大,但还没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毕竟目前次贷违约的房产买家还不多,人们依旧沉浸在房价会继续上涨的美梦中,即使借钱也乐意去还房贷。

    这大概算是个比较好的消息,他的目标是阻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又不是非得搞出一场小型经济危机出来,那帮大企业是死是活他不关心,别把无辜中产以及穷人们的钱卷走了就行。

    说起次级贷款的危害,除了次贷本身,主要还体现在cds市场上,cds是“信用违约互换”的缩写。
1...8283848586...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