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重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硕
杜邦是聚酰亚胺材料的发明方之一,早在美帝六十年代就已经对这种材料投入研究。到八十年代,杜邦已经是pi材料的全世界主要生产者。
胡文海的这个要求。不啻于是在挖杜邦的根子。
然而话又说回来,pi再怎么性能优秀,终究产量就在那里。这东西价格高是高,但生产成本和产量产量同样都很成问题。
也就是说,它的市场总量是有限的。
而三代水锂电,在理论上这东西甚至能对石油动力造成威胁。
这就太厉害了,水锂电理论上的应用市场,是远远超过了pi的市场。能够为杜邦带来的利润。更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选手。
要知道在中国,企业是属于国家的。而在美国。国家则是属于财团的。
像杜邦这样的两百年老字号,几乎是与合众国同辉的选手,想操纵国会通过一种技术出口给蜜月期的中国,真的不要太容易。
还是那句话,中美蜜月战略期中,不是美国人封锁不卖。而是就算肯卖中国也只能摸着兜里的小钱钱蹲墙角画圈圈。
太t穷啊!
胡总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买东西从来不自己掏钱
一般来说,对方还得倒找他钱,然后还得握着他的手,无语凝噎。最后再来一句
好人哪!
莱昂纳德西蒙克雷比尔休特利
反ib联盟的一群人都在目瞪口呆的看着胡文海操作的这个东西,就在洛伊尔公司的会议室里,一整面墙上都堆满了一格格的框架机柜。
只见胡文海从墙角提起一个不超过二十厘米的扁平长方体金属盒,然后像是用抽屉一样,小心的塞进了框架机柜里。
只见塞进去的金属抽屉上的指示灯闪了闪,然后就开始常亮起来。在会议桌上的显示器顿时出现一排排的代码,坐在显示器前的西蒙克雷敲打一番,兴奋的挥了挥拳头:好了,系统已经载入新的‘抽屉’,可以进入并行计算网络了!
这间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拿到外面去,都是能在计算机行业跺跺脚就产生一次地震的大人物。
然而他们此时就好像一群孩子,振奋的看着这占据了一整面墙的机柜。此时的机柜墙不过用了四分之一的面积,绝大多数地方都还是空着的。
然而即使如此,这些大人物们,仍然笑的好像一个孩子一般。
从机柜的抽屉口看进去,密密麻麻的连接线出现在机柜的背板上。随着数据的流动,这些背板上的指示灯仿佛星星一样不停的眨着眼睛。
这些数据的星星,最终在这里汇成了数据的银河。
我把这种服务器组成模式称为抽屉服务器,将最基础的pc功能集中到一块主板上,这样可以将计算资源集成化,并且极大的降低增加计算资源的成本。
胡文海侃侃而谈,介绍着这个他自己亲自动手,花了一周时间鼓捣出来的东西。所谓的抽屉服务器,其实说白了就是刀片服务器的八十年代版本。
因为还做不到刀片服务器的集成度和体积,所以计算单元只能做成抽屉一样的体积。但是这并不影响抽屉服务器的灵活部署优势,它和刀片服务器一样,是低成本大计算量商业服务器的最佳选择。
这东西看着好像挺高科技,但说白了还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负责数据预处理的是dec的小型机,数据传输的技术是思科提供的,惠普贡献了低成本的主板和计算架构,苹果则贡献了68000架构下的丰富计算资源。
胡文海自己的贡献主要就是两点,一个是把各家反ib联盟成员的力量集成起来,另一个则是贡献了热插拔技术。
当然,热插拔本来也不是什么新技术,在大型机领域这项技术是早就被广泛应用的。不说别的,传说中艾尼阿克每分钟爆三个真空管的水平,要没有热插拔,大型机还要不要工作了?
胡文海要做的,就是把热插拔技术移植到抽屉服务器的pc体系上来而已。
如果什么基础都没有,给胡文海十年的时间他也搞不出这个寨版的抽屉服务器来。但有着几乎整个美国计算机行业的支持,他的工作真是不要太简单。
抽屉服务器,这是胡文海对ib的致命一击。
嗯,虽然很不好意思,不过也是对西蒙克雷向量机体系的致命一击。
不过八十年代西蒙克雷也早就已经意识到了向量机的局限性,在向并行计算方向考虑了。也正是因此,他反而是在场众人里,对胡文海的成果感到最为震惊的人。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有的技术并不是水平多么高超,而是思路没有打开。没人点醒,恐怕永远也想不通。
显然,胡文海这个抽屉服务器的设计,将会无比深刻的改变整个计算机行业。
刀片服务器的出现,让超算的硬件设计成了刀片的堆积和挑战交换机带宽的游戏。这样一来,超算军备竞赛的序幕,就算是彻底拉开了。
接下来的世界,肯定是一个超算不断挑战计算速度极限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里,超级计算机之父西蒙克雷将会如鱼得水!
dec的奥尔森看到了抽屉服务器需要的数据处理小型机市场,惠普看到了抽屉服务器对抽屉的庞大需求,莱昂纳德看到了抽屉服务器并行处理对交换机市场的开拓,史蒂夫乔布斯看到了68000体系下麦金塔电脑巨大软件资源的应用方向
在这个体系里,除了没有ib的位置,几乎所有的pc厂家都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
当然最关键的是,终端用户将不再有对硬件发展的用脚投票权。服务器到终端模式下,服务器的配置将会成为行业内部分蛋糕的盛宴。
嗯,我们是为了打倒邪恶霸权ib聚集起来的自由联盟,绝对不是行业垄断协会的雏形!
话是这么说,但怎么看这群人,笑的都是这么阴险啊!
第二百二十章 联盟
ib虽然在战略上是很重视这个反ib联盟的,毕竟几乎绝大多数主要计算机公司都加入了进去。⌒,
但是在战术上,暂时来说ib并不认为他们会有什么进展。
首先,这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虽然承认每一个联盟的成员都希望ib就这么阴沟翻船才好,但各家成员之间的矛盾并不比他们和ib之间来的少。
历来参与数量越多的联盟就越不牢靠,在ib看来,这个所谓的反ib联盟,更是可以用一盘散沙来形容。
没有足够的利益和项目作为驱动,这些人也就是聚在一起拍拍广告片,喊上两嗓子而已。
更多的,ib认为还是自己不犯错误,别人就无法把它怎么样。毕竟ib作为计算机行业的巨无霸,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只要维持住在宣传领域的攻势,它暂时就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实际损失。嘴炮谁不会,喊着打倒美帝霸权的多了,美帝掉了块肉吗?
不过就好像面包总是有奶油的一面落地一样,中国人也有老话叫做:好的不灵坏的灵,这世界上没有谁是一定要按照ib的剧本行动。
比如说抽屉服务器。
hat a k day!
ib总裁戴夫指着大汗淋漓的业务主管乔伊,几乎就是破口大骂。
这么大的事情,你跟我说你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你这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戴夫指着报纸上的头版头条报道,面色阴沉。乔伊偷眼看过去,只见上面用加粗黑体印刷的新闻标题,赫然写着
日tial st日ke!
致命一击!抽屉式服务器将成为帝国大厦服务的一部分!
乔伊不用去看正文,因为正文他早就已经看过不止一次了。这篇报道的记者详细对比了帝国大厦即将推出的计算租赁业务,仅此一项服务,将为帝国大厦的业主每年减少上千万美元的开支。
当然,在新闻里记者是不会告诉读者,这个对比是将计算资源年租金和pc购买价格进行的比较。
而实际上计算资源年租金就好像上网费。你每年都要支出。而pc机的花费,则不必每年都换。
这样一来,一篇耸人听闻的报道就脱颖而出了。
使用帝国大厦提供的计算资源租赁业务,因为客户只需要配置一台瘦客户端电脑。再加上一年的计算资源租赁费,年成本只有区区八百美元。
这和至少三千美元以上才能购买一台的ibpc相比,真的是便宜的不止一星半点。对任何成本都斤斤计较的商业公司来说,服务器到客户端的模式,真是再方便没有了。
要知道若是可以。老板们甚至希望自己的老婆都是租来的这样,他们就不用为老板娘的折旧付费了。
当然,帝国大厦是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租金收入的,虽然有租金总比没有好。站在帝国大厦的经营角度考虑,集中化的计算机系统更加节省能源,除此之外这种高科技服务还能保持逼格。作为纽约的两大标志性建筑,帝国大厦向来标榜自己是高科技现代化办公楼,在尝试科技应用上始终走在前面。
反ib联盟人多势众,找条路子做做帝国大厦物业公司的工作真的不要太简单。
胡文海以超乎ib想象的速度拿出了抽屉服务器的概念机,在有利益驱动的前提下。美国人技术转化的脚步能让此时的中国我伙呆。
这是我的工作失误,忽略了对联盟市场动作的跟踪。乔伊无法辩解,只好低头认错。
谁让实际上做出联盟近期不会有所动作这一判断的不是别人,正是ib的总裁戴夫呢?
当然,这样的判断也不算错。正常情况下来说,这个松散的联盟确实不可能有这么高效的行动和这么强大的保密能力。
反ib联盟,明明应该是一盘散沙才对。这也是历史上,为什么ib在八十年代力压群雄的原因。计算机厂商之间的矛盾,也不比与ib的小。
戴夫默然坐了下来,看向乔伊问道:现在先不说责任的问题。业务部有没有什么方案,能够对联盟进行还击,或者阻止他们推广抽屉服务器?
这个,我想我们可以继续宣传ibpc对个人用户的友好。数据传输未来很可能会无法跟上计算量的发展
我要的是能够立竿见影的策略,不能和联盟全线作战,即使是ib那也是做不到的事情!
这样,我想恐怕只有一个办法了。乔伊咬了咬牙,最后还是说道:摩托罗拉方面的策划已经失败,如果要短时间内击破联盟。只有同意中国人的出价。如果能够收购思科,掌握了最关键的数据传输技术,联盟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戴夫从来没想到,堂堂ib将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思科这个之前半年收入不过十万美元的小公司,ib却要为它50的股份付出成百上千倍的价钱。
这是敲诈,**裸的敲诈。蓝色巨人ib,竟然被一个中国人给敲诈了。
坐在办公椅上沉默半晌,戴夫最后还是问道:中国人出价多少?
上周已经是第三个月,收购价已经涨到了三亿美元。
戴夫有点牙疼,早知今天,两个月前用一亿美元买下胡文海手里的思科股份多好。一个月一亿的亏损,就算是ib也心疼的要死了。
能不能通过谈判,将价格降下来?戴夫不甘心的问道。
乔伊踌躇:这个,如果拖到下个月,我不知道中国人会不会继续涨价。
不管怎么说,试一下!时间毕竟还有,戴夫有些不甘心就这么将上亿的资金拱手相送。
业务部的工作不能松懈,对联盟方面的动作要盯紧,不能让他们继续扩大市场!
明白。
乔伊汗如雨下。
然而事情往往并不能如ib所希望的那样发展,反ib联盟足足凑了十八家计算机知名企业。这样大范围的市场联盟,哪里是ib一家业务部能够盯住的。
ib再强,毕竟双拳难敌四手。
很快,市场上接二连三的传来了更多的应用案例。而无一例外的,前后投资对比起来,单纯配置pc的成本都要远高过了配置客户端租用计算资源的方式。
给与ib最后致命一击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联盟的反ib味道反而越来越淡了。
当市场上几乎超过半数的大公司坐在一起,大家突然发现,好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摩托罗拉的68000cpu在这个体系里有了广泛应用,这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史蒂夫乔布斯,另一方面对摩托罗拉本身也产生了足够的影响。
很快,经过胡文海牵线搭桥,摩托罗拉也在考虑是否应该加入这个联盟了。
而眼看着68架构在桌面级市场上可能死灰复燃,原本稳坐钓鱼台的intel这次可是坐不住了。
西蒙克雷提出的三级超算服务器客户端架构一披露,在dsp芯片上钻研日深的德仪也坐不住了。
紧接着这股风潮就吹到了软件行业,莲花公司,novell,甚至是微软也都有点蠢蠢欲动。
服务器到客户端体系并没有那么快的推广进度,然而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真的是傻子,很多人此时都已经看到了所谓反ib联盟有了成长为行业垄断联盟的潜质。
当然,大家不会说的那么露骨。什么行业垄断联盟?没有的事儿!联邦最高法分分钟给你一张巨额罚单信不信?
然而只要有ib顶在前面,这个联盟就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是垄断集团。当然我们联盟内部的价格协商也绝不是操纵市场,那是正常的协调机制!
联盟才是正义的,联盟才是反抗ib**霸权的自由斗士!
我们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对抗强大而且妄图垄断pc行业的ib!只要打倒了ib嗯,打倒了然后再说吧。
胡文海鼓捣出来的这个抽屉服务器,可是尽可能的把联盟内厂商的利益都照顾到了。而刀片服务器的灵活,再加上路由器克服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让这个联盟有着足够开放的组成基础。
以联盟为基础,现在已经有人在讨论统一软硬件架构的问题,解决兼容机的标准之争。而一旦开始讨论这样的问题,intel和微软简直急的火烧屁股。哪怕要求公开指令集和应用程序接口,他们也不能不捏着鼻子开始正式的考虑下来。
资本是有生命的,一旦它闻到垄断的味道,就好像南方的二哈看到了雪,绝不是主人用绳子还能拽回来的了。
此时的联盟,因为它不把目光放在ib身上,反而才对ib产生了最强烈的威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