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重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硕
哦?胡文海吃完油条拍了拍手。点头道:孙厂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年纪不大,不好意思,不太习惯国企单位说话拐弯抹角的。
人有倚老卖老,胡文海这也算倚小卖小了。看样子就是大港船舶重工有求自己。他也就懒得去寒暄了。
孙厂长无奈苦笑,只得点头:那我就直说了,我今天来,是想向胡总请教总段造船法的。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想请胡总救我们大港船舶重工一救。
怎么,大港船重有兴趣引进总段造船法?
我们是对总段造船法比较有兴趣,早就听大港海运学院的学生说过这种技术,不过不亲眼见过很难相信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啊!孙厂长感叹一声,摇头道:不过我们大港船重现在是生死攸关之际,这个事情只能是延后了。
大港船重现在日子不好过?
孙厂长艰难的点点头。叹道:要说日子不好过也不尽然,账面上大港船重还是盈利的。但在实际上,我们已经快要维持不下去了。
胡文海放下喝了半碗的豆浆,挑了挑眉,恍然的试探问道:三角债?
哦?孙厂长惊讶的看了胡文海一眼,点头道:胡总真是敏锐,确实是三角债。我们有三条船造好了,可船运公司却给不出钱来。底下的乡镇企业不给他们结运输款,他们就没钱给我们工程款。我们也没钱给上游的企业结款。账面上虽然还有钱,可实际上却是已经一穷二白了。
嗯,那我能做什么?
胡文海话音平静,这孙厂长不会异想天开。以为我这里有钱,来找我借钱的吧?
是这么事,我听说胡总在国际贸易上的路子比较多,所以现在有个机会,想请胡总能够帮我们一把。事情是这样,日本最近有一个船舶集中订货会。世界各国的船东有很多都会参加。我们大港船重希望能拿到几艘外贸单子,这样一来
这样一来,你们就能凭借信用证贷款度过危机了。胡文海干脆利落的指出了孙厂长的想法。
所谓信用证,就是把外贸订单合同抵押给银行,借来钱进货开工,然后货物出口再还银行钱的一种运作模式。
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手里有外贸订单,哪怕他一文本钱都没有,仅凭这份合同就能从银行贷款开工。当然,在具体操作中信用证的玩法很多,有人老老实实做外贸,也有人把钱借出来之后就不一定拿去做什么了。毕竟只要外贸合同和信用证跟的上,最长18o天的信用证,生产商与外贸公司做点鬼,借个两三天的头寸,轻而易举就能变成一年两年的贷款。
孙厂长尴尬的笑了笑,连忙说道:胡总说的是,我们大港船重主要是三角债问题。有了信用证这笔钱,就能再组织生产。再说做外贸不用担心对方的付款能力,这样就有希望一点点的还清三角债了。
那你们是想让我?胡文海若有所思。
我是来向胡总取经的,这订货会上怎么和外国人打交道,我们这心里是一点也没有底啊。只要胡总能指点一二有个准备上战场。
胡文海突然摆手,挡住了孙厂长的话,干脆的说道:这样吧,我跟你们走一趟。
啊?孙厂长顿时目瞪口呆。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团结又斗争
在孙厂长心里,他最大的奢求,也就是胡文海传授一些国际竞标,和外商接触的经验。,最多最多,能在他这里借用到几个海外关系,那就是大丰收了。
胡文海的背景他虽然是不太了解,但光是目前知道的部分来看,就已经相当不得了了。
不说别的,渤船民船部分虽然不涉密,但那是普通人能承包的下来的吗?
都说全国第一份承包的案例是河北马胜利,但知道内情的,才清楚真正早就拿出这个模式的,其实是承包了渤船的胡文海。
只不过人家背景硬是要的,居然把这么大的事情给瞒了下来。
这份能量,身在体制内的人,谁不知道有多厉害,水有多深。若非是大港船重真是有了大麻烦,怎么也不会冒险来找胡文海寻求帮助。
可再怎么狂妄,孙厂长也没想过会请的动胡文海亲自动身前往日本。
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他为了能见到胡文海一面,甚至已经在绣城等了有一个多星期,满世界打听都没有消息。好不容易有消息胡文海回了家,当即第二天一大早就冒昧登门,连口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怕他又有了什么事情,行踪成迷。
胡文海没有理会孙厂长的惊讶,而是直接问道:这个船舶集中订货会是什么时候召开,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走?
这,还有一周时间。孙厂长连忙说道。
好,那就三天之后咱们盛京见。孙厂长在大港海运学院也有关系吧?胡文海说着,还看了郑磊身边的露琳一眼。
孙厂长随即笑笑,没有多说的点了点头。
那这样,麻烦孙厂长帮我联系几个船舶制造上有真本事的老教授,不吝是海运学院还是大港理工的都行,最好是能覆盖整个造船工业的需求。另外孙厂长厂里的工程师也都带上,三天后我联系一班飞机,咱们包机去日本。
包机?孙厂长吓了一跳,问道:这钱
包机的钱我出。孙厂长不用担心。我稍微给孙厂长透露点消息,这次去日本不仅要在订货会上拿下一笔订单,重要的是考察日本造船业,我打算收购几家日本的造船厂。
孙厂长听的热血沸腾。连连点头,拍着胸脯保证把渤海省最好的船舶专业教授和专家都请到。他虽然不知道胡文海的深浅,但潜意识里却把他说的话信了个十足十。
浑没想到,胡文海的野心会有多么的大。
一大早的大发走了孙厂长和郑磊一行人,他这才有时间闲了下来。
一想到三天之后又要奔赴下一个战场。他就不由得苦笑,真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不过人生在世,总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
他之前考虑过的,造船汽车电子,渤海省如果有了这三个支柱产业,完全可以取代韩国在国际上的分工。如果能在竞争中彻底把韩国击败,宇宙大国做不成自带狗粮的看门狗,美国人将要何去何从?
光是想想,似乎就让人感觉很是振奋哪!
琢磨着难得偷了浮生半日闲,胡文海还真有点突然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好的感觉。
新科工厂那边有他爹胡解放。说实话他是一点也不担心。老爹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管理工厂这些年却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至于财务上,有萧野芹把关,胡文海更是没话说。自己老娘要是不放心,还放心谁去?说起来,新科现在是彻彻底底的家族企业,老胡家一家彻底把持了新科的上层职位,可这并没有对企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新科现在还是一个崭新的处于上升期的团体,家族企业带来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远大于家族企业对员工积极性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阶段。如果莫名其妙的硬要去推行什么职业经理人股份化改造之类的,反而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可控制的因素。
对于这一点,胡文海非常清楚。工厂方面他极少插手管理。胡解放现在正是做事业的年纪,学习实践。接受新事物新思想非常快,快的让人出乎意料。
不说别的,胡解放一年前才出过一次国。自打见识了美国人先进的工厂,他回国就开始尝试学习英语。
到了现在,新科工厂生产的水锂电产品,全都是由他亲自与摩托罗拉交接的。全程与美国人英语沟通。竟然一点障碍也没有。
有这么一个爹,说实话胡文海又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早上吃了早餐,胡文海又在院子里散了会儿步,主要是担心给王烨和秦凯增加工作量,他要是到外面去散步,早上的人群里安全工作实在是有些麻烦。
说起来把家人拉进公司也有这么一点不好,八点不到,全家人就已经都不见了人影。
对,就连老爷子胡世武现在也有的忙了。今年他老人家到了年纪退休,市里硬是给他按了个人大代表的头衔,请老爷子参政议政去了。
受了党几十年教育的胡世武,可没后世那些人大代表那么不自信,开会只会举举手。正相反,老爷子向来是有着一股工作要做就做好的精气神。
他专门在选区里搞了个办公点,平常没事就和一帮大爷大妈聊天打屁下象棋。谁家要是有了点什么事,找他一准都能解决的了。
胡文海甚至隐约听说,老爷子因为什么事,甚至还大闹过一次市教育局。
老爷子资历在那摆着,1942年入党,38年就给地下党外围组织工作了,这牌子还有个不硬?何况王以纯现在看到胡解放都得赔笑胡文海他已经等闲见不到了,市里有事也求不到胡文海头上,找胡解放就行。
老爷子自身牌子硬,身后靠山硬,简直绣城官场鬼见愁,行使起监督责任来一点也不含糊。
胡文海听说了也不禁哈哈大笑,老人退休了最怕没事干,没事干老的就快。看到爷爷每天过的这么充实,说实话他还松了一口气呢。
全家人日子过的都挺顺心。就是胡文海心里有点怅然若失。大家都很忙,难得他回来一次,却只是在早上和家人说了几句话而已。
秦哥,安排一下。咱们出去一趟。
胡文海最终还是找到了一点事情做,从帝都回来的时候周硕还拜托他给夏博洋带了礼物,正好趁着今天有时间给送过去。
夏博洋是胡文海两世从小到大的发小,关系自然是不用说。他家在市内老城区有间饭馆,算是八十年代第一批个体户。总算日子过的还相当可以。
胡文海左右无事,就想起上次和夏博洋说过的话来。除了有帮老同学发小改善生活的打算,更是为他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打个基础。
这几年国内实际上房地产市场是已经有所发展了,不说远了,省城盛京的市中心最近新建了一套欧式花园小区。整体设计仿造欧洲风格,全四五层小楼的封闭社区,社区里面的花园景观和物业配套可以说是全省都数得着。
这座小区却不是向社会公开发售,而是省里专门为引进人才而设置,专门供应给各大单位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以及政府里做出杰出贡献的领导干部。小区房屋价格低廉。物业服务更是没的说,着实是吸引了不少高级知识人才落户盛京。
胡文海也没想到,自己在这方面竟然走到了这个时代人的后面。筑巢引凤,这是吸引人才的基本手段啊!
绣城如果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良的居住环境,下一步新科公司要引进人才过来落户,恐怕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来达成目的。而就算能够一时将人才挽留下来,恐怕也无法让人才落地扎根。
房地产和城市改造这种工作,早点进行早点获益。何况城市大建还能直接拉动绣城经济发展,直接改造绣城的商业氛围和城市面貌,对新科公司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胡文海选择坐车出行。这对王烨和秦凯可是松了一口气。当即把他的普桑开出来,载着胡文海按照他的指引向着市内开去。
夏博洋家里的门店位置颇为紧俏,不过今天是上班的日子,本身胡文海到来的也不是饭点。店里的人倒是不多。
胡文海熟门熟路的推开夏记饭馆的大门,大概四十多平米的空间里密密麻麻的摆放了十多套桌椅,显得有些拥挤。
听到门口被传来的门铃声,夏博洋手上抓着菜单就从后厨里跑了出来。
吃点哟,胡文海,是你啊!夏博洋抬头看到老同学。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跑出来的夏博洋身上扎着有些油污的厨师围裙,看看胡文海再看看自己,原本已经张开的拥抱不由停了下来。
不想,胡文海却毫不在意的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上下打量着夏博洋,哈哈笑道:有段时间不见,你可是胖了!
夏博洋自嘲的笑笑,无奈道:做厨子的,你看哪个瘦的了?饭店做菜用油太厉害了,非洲难民吃了想瘦都难。
来来,坐。夏博洋说着话,拉开一张椅子,让胡文海坐了下来:怎么什么时候回来的,现在想见你一面可真难,你家连你什么时候回来都不知道。
嗨,瞎忙!
胡文海摊手:忙的全是别人的事情,自己的生活却是一塌糊涂。你说我有的时候也觉得挺冤,净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
你就得了吧!夏博洋奚笑他:起码你现在不用担心自己下顿饭吃不吃得上犯愁吧?喝点什么?老样子?
老样子,麦花啤。胡文海从夏博洋手里抓过一个啤酒瓶子,熟门熟路的找到瓶起子,打开了瓶盖。
从来都极少和人喝酒的胡文海,也就是在这种时候,才会自觉的端起酒杯了。
不过也只有和这些兄弟发小们喝酒的时候,他才真的是在享受喝酒这个过程。谁也不会去想着灌谁的酒,就只是感情到了,自然会喝的舒服。
生意怎么样?胡文海小抿了一口,然后问道。
生意还不错,吃饭的人不少。不过,呵呵。找麻烦的人也很多。
找麻烦?治安不好吗?
不是。夏博洋苦笑:治安倒还好说,找了人至少人家不会来闹你的生意。不过有些单位三天两头来罚款,那才让人头疼。
胡文海恍然大悟,点头附和:个体不好干。谁都能管你两下。
是啊,过去上学时候不知道。真的经历过,才知道这个社会不是那么单纯啊。
夏博洋说着,努嘴指了指旁边的一罐灭火器,苦笑道:店里原本有个灭火器的。开饭店的,这方面总不能省。可消防队的来了,非说要用指定产品。东西倒是没贵多少,但必须在指定商家购买,只好换了一个。差不多的还有什么门前清理,占道排污计划生育,反正有关没关的总能想办法给你一张罚单。
胡文海摇头叹息,八十年代个体户表面上看着风光,好像只要肯干就能赚钱。
然而实际上,不提在整个社会供销体系中的弱势地位。社会地位的低下也是相当严重,没有一个组织遮风挡雨,社会上什么权力单位都能上来咬两口。
可也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中国未来才真正成长起来第一批有竞争力的私营企业。能在严苛环境下活下来的,肯定都是生命力顽强的。
哎,我上次说的那个你和你家里怎么想的?胡文海干脆说道:你们现在这样受欺负,说到底是规模不够造成的。生意做大了,才有讲条件的本钱。
我也知道,这不是和家里说了。夏博洋点头,又摇头:可我家里钱也不多。爸妈对借钱发展心理没底。我也才刚毕业,家里说话没什么分量
不等夏博洋说完,胡文海就已经知道了他的答案。
和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孩子一样,他们自身的话语权都有限的很。父母们宁愿相信社会上不怎么靠谱的小道消息。却不愿意相信自家孩子说的话。若非是胡文海这样用无数事例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普通人家里,儿子孙子辈的话,长辈基本上都当是放屁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