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帝国重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硕

    如果是这种方式。那胡文海倒是可以考虑了。

    这个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绕开了摩托罗拉的委托开发协议,也绕开了异株湖公司50股份只能自用专利,不能向外授权的弊端。作为异株湖公司母公司的新公司,天然拥有了水锂电基础专利的使用权。

    行!协议由我来定,技术来源必须干净!我什么都不知道,绝不会承认参与了杜邦的任何不道德商业计划!

    胡文海也是干脆,有钱不赚王八蛋。为了撇开摩托罗拉的委托开发协议,杜邦肯定要真刀真枪的出钱买股份和技术,这岂不是相当于自己的东西自己再掏一遍钱买下来?有这种冤大头,便宜不占白不占。

    那就请胡先生等我的消息了,我会尽快完成这些准备工作的。

    胡文海点头:我也会尽快完成我的准备工作。

    哦,对了!他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新的合资公司,名字叫做加达里怎么样?

    加达里公司的组建工作相当迅速,一家欧洲的实验室出面将离子渗透膜的工业生产技术卖给了加达里,然后他又把50的异株湖公司股份注入加达里集团。

    亨特杜邦以一定的溢价又在加达里集团手上收购了离子渗透膜技术的专利,并且出资八亿美元收购了10的加达里集团a股。a股每股的投票权是一票,而b股的投票权则是100票。这样一来,胡文海可以说是稳坐钓鱼台,根本不怕杜邦在这里耍什么花招。

    当然,这一系列动作,都是背着摩托罗拉进行的。

    等到了一月末,摩托罗拉果然加大了对晶圆厂实习生的挖角力度。劳动协议补偿工作待遇,甚至是协助入籍这些手段都用上来了。当然,工人本身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能让摩托罗拉舍得投入,自己本身也要有本事才行。哪怕这些实习生的能力不足以补偿损失,但更高级工程师的出走,必将会对胡文海晶圆厂项目造船更大的影响。失去一个蚀刻工人不会伤筋动骨,但失去一个工艺工程师,陆应龙非得吐口血不可。

    可如果说能够提供的待遇,国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美国比。就好像未来中国的高科技公司都扎堆北上广深一样,良好的城市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待遇。回国连个超级市场都没有,买东西还要凭票,就算工资报酬再多又有什么用?

    到了一月末,明显对摩托罗拉待遇心动的人数。已经上升到了四十多人。这在实习生队伍里占到了五分之一还多。已经对晶圆厂项目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直到这个时候。威廉姆斯才姗姗来迟的向胡文海发出了面谈的要求。

    对于摩托罗拉来说,这根本就是给胡文海的最后通牒。

    胡先生,请跟我来。

    艾迪逊神色有些复杂的在前面带路,将胡文海送到了一个不大的会议室里。简单的陈设,大概是随便找了一个没人用的员工会议室,威廉姆斯和几个摩托罗拉的高层在一侧坐着,胡文海进来,甚至没有人起身迎接一下。

    请坐吧。来自中国的胡先生。

    威廉姆斯指了指自己对面,充满了胜利者的骄傲。

    我想和胡先生谈谈关于异株湖公司股权的事情,现在的股权结构,我想并不符合异株湖公司继续发展的需要了。

    胡文海孤零零的在会议桌的另一侧中间坐下,并没有坐到威廉姆斯指定的那个位置。和对面的咄咄逼人比起来,他似乎并没有太过紧张,甚至还从兜里拿出了一条口香糖嚼了起来。

    箭牌薄荷味的口香糖,还挺提神醒脑的,威廉姆斯先生不来一块?

    胡文海倒是完美的扮演了一个气盛的年轻人,根本没有把威廉姆斯放在眼里。

    不用了。谢谢。威廉姆斯也不着恼,只是冷笑道:胡先生如果是这样的态度。那我想摩托罗拉也不用再有顾忌,可以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了。

    摩托罗拉也许觉得世界离了你们就要毁灭了吧?

    胡文海满不在乎:没问题,你们可以把人都拉走。大不了明年我可以找别的晶圆厂来合作这个项目,比如说ti的晶圆厂也很不错不是吗?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也很有名,金龙电池在欧洲基本是供不应求,我是从来不缺合作对象的。

    理智上胡文海这么说当然没错,不过威廉姆斯在直觉上告诉自己,胡文海对这批实习生的关注度太高了。

    能够成为跨国公司总裁的,没有一个会是简单人物。威廉姆斯看人的水平,是他走到这一步的关键。可他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这批实习生对胡文海会这么重要。

    时间。

    换成任何其他合作单位培训人手,胡文海只能另起炉灶。再有一年多的时间培训,上晶圆厂的时间就要拖到1987年年中。晶圆厂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华晶华虹的建设周期都在两年以上。

    到八十年代末的话,胡文海不觉得美国还会开放晶圆厂和晶圆厂的技术给中国。

    所以说,没错,这批实习生对他对中国都至关重要。未来中国中芯国际的设备水平也就差国外一两代,可始终亏损,宝岛人拿着高昂报酬却敝帚自珍,离了宝岛人中芯国际才发展的好。事实证明,晶圆厂技术和管理,宝岛人根本靠不住!

    在晶圆厂这个产业上,设备很重要,但是人更加重要!有人才,比国际上水平低两代一样赚钱。没人才,能建晶圆厂的国家多了,就算全是最先进的设备,成功的又有几个?

    可威廉姆斯并不知道,中国和美国的蜜月期,最多也就是到八十年代末那一年为止了。

    直觉和理智,他要相信哪一个?并没有考虑太久,威廉姆斯就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他是依靠直觉走到这个位置的,当然应该继续相信下去。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谢谢胡先生了。摩托罗拉可以招募到很多优秀的员工,这与你的慷慨大方是分不开的。

    威廉姆斯目光仿佛一只雄鹰,紧紧的盯在胡文海的脸上,任何一点细微的表情都不放过。他的直觉并非毫无根据,只是根据往往来自他的亲眼观察,而不是数据资料和别人的汇报。他有这个自信,他能看透一个人的虚实。

    哦,威廉姆斯先生客气了。

    胡文海满不在乎:其实我慷慨大方的事情有很多,嗯,比如说最近花了一笔不小的开支,收购了一项技术。

    叫什么来的?英文专业名词实在是太麻烦了。哦,好像是这么念的,离子渗透膜的工业化低成本生产技术?

    什么!




第三百二十二章 援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在美国人心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恐怕并不会比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更好当然,这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完全没有关系,谁也不能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固有成见而看不起自己,这只能是那些有偏见的人的错误。⊙,

    要说在美国人眼里,华人似乎是比黑人还让人看不起的种族。或许不会宣之于口,但在心底里白人们的判断还是会受到这种形象的干扰。

    中国人不是留着猪尾巴辫子,就是举着红宝书的绿军装,最好也就是那些在机场里排队上下飞机表情刻板的一群人。

    就像中国人说到印度人,都要喊一声三哥,干一杯恒河水。说到韩国人,都是宇宙大国,说到日本人都是人前正经人后变态的死宅,说到黑叔叔都是一千发子弹交火一整天死亡零负伤零的奇迹,说到德国人都是精准的时钟一样的发条人,说到俄罗斯都是能和熊搏斗的壮汉

    偏见无处不在,并且会无声无息的影响人的判断。

    哪怕事实摆在人的面前,都比不上几十年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偏见更让人相信。

    即使心里明白对方并不是那个形象,即使已经有很多实例说明对方是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但是外表的不同仍然会让人选择无视事实。

    是黑人肯定会rap,俄罗斯人肯定喝伏特加,印尼都是屠杀华人的凶手,澳大利亚人家里都有游泳池以及。八十年代的中国人都没见过世面。

    异株湖公司值不值得百亿美元?当然值得。如果对方是一家美国公司或者是欧洲公司。威廉姆斯或者摩托罗拉的高层可以完全没有压力的坐下来和对方谈谈。一百亿美元?ok,没有问题,反正我获得的只会更多,这在商业案例上完全能传为佳话。

    可,g,给一家中国企业一百亿美元?这不是能不能上沃顿商学院案例的问题,而是会不会被脱口秀主持人拿去当笑话了!

    一个和美国全年贸易出口额不过一百多亿美元的国家,凭什么享受这样的大餐?

    摩托罗拉会成为一个笑话的。

    那是一群中国人。他们有什么东西能价值一百亿美元的?得了吧,摩托罗拉是脑袋秀逗了,还是沦落到技术研发能力连中国人都比不上了?

    可以想见,如果用一百亿美元达成这笔交易,摩托罗拉接下来披露财报的时候,那就等着全社会舆论汹汹,股价断崖狂跌吧!股民和国民们有的时候可不会看技术文件和市场分析,他们只会用自己的过往印象来判断对错。

    何况即使是威廉姆斯自己,未尝没有一雪前耻的心理因素。当初被胡文海压着签了补充协议,说是人生奇耻大辱也不为过。原因很简单。如果对手是个白人,是个美国人。输了只当是咎由自取愿赌服输。

    可对手只是个二十岁刚到的中国人,威廉姆斯竟然没有把对方耍的团团转,这怎么不是奇耻大辱?

    就好像玩魔兽争霸,greedisgoos和hosyy在手,结果一名g职业选手被最简单的电脑给平推了,会不会让人恼羞成怒的把电脑给砸了?

    理智在这个时候,下线那是一点也不奇怪。

    摩托罗拉的高层里虽然没人明说,但潜意识里,谁也不能接受一百亿美元的要价。这和商业考量无关,纯粹就是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源头,都在美国铁路的枕木底下埋着呢。

    偏见如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摩托罗拉开始对新科公司和胡文海的态度就能看的出来。不论是开始要买断水锂电专利的出价,还是合作中的小动作不断,以及现在的严重低估异株湖公司股份价值,根源上都是对中国人的蔑视。

    一群该做苦力的黄皮猴子,凭什么拿这么多钱呢?

    哪怕是屡屡被现实打脸,威廉姆斯仍然不认为对方有什么了不起的。他接触最多的,就是那些到摩托罗拉晶圆厂里工作的中国实习生。这些中国人或许足够勤劳,可贫瘠的见识和低劣的生活水平,让威廉姆斯并不能把他们当做是平等的人格对待。这些乡下土包子的形象,反而严重的中和了胡文海带给他的另类体验好了疮疤忘了疼。

    刚从计划经济的泥潭里挣扎出来,就算胡文海有点小聪明,中国人又能懂得什么叫资本主义了?商场上的手段,还不是肯定要被自己玩的团团转。稍微拿出两下散手来,肯定能把中国人收拾的服服帖帖,恭敬的将利益拱手送上。

    这就是威廉姆斯心里的想法,甚至是整个摩托罗拉公司高层的集体感觉,除了和胡文海接触最多的艾迪逊表示反对。

    威廉姆斯根本就没想过,胡文海除了投降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

    所以当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之后,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杜邦在从中作梗。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当亨特杜邦向加达里集团收购离子渗透膜工业制法专利的时候,已经是摆在明面上的阳谋了。

    不过事情进展到这个阶段,摩托罗拉也已经无能为力。

    和摩托罗拉不同,杜邦的产品线以及资本实力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面对同样的交易数额,杜邦可以用技术设备等生产的产品抵账,现金股票和债券能资金支出不过才三十亿美元。至少在交易的表面上,比摩托罗拉要好看的多了。

    杜邦公司向加达里集团提出收购请求,无疑已经是图穷匕见。在这之后,杜邦公司更是凭借其广泛的权力网络。公布了三代水锂电的研发计划。以及收购加达里集团之后将其上市。推进电池能源改革的整套方案。

    一时间,美国人的报纸广播电视上,到处都是三代水锂电的优越性能,以及推广三代水锂电之后能够带来的能源产业革命。借着这股东风,原本杜邦内部对收购加达里集团有些不同意见的势力,也逐渐偃旗息鼓起来。

    大化工设备的制造技术出口,杜邦也终于点下了头。

    而与此相反,面对上市公司年报期限越来越近的摩托罗拉。股票价格则诡异的开始了悬崖跳水。

    摩托罗拉内部,被杜邦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第一时间向联邦法院提交了诉讼杜邦违反委托开发协议,不过这种官司打起来旷日持久,根本无法撼动杜邦的战线。

    老牌财团的流氓嘴脸,尽显无疑。

    而摩托罗拉内部,刚刚上任不过半年的威廉姆斯,则要面临自己职业生涯最为艰巨的时刻。

    三十亿美元现金股票和证券,剩下的以等价方式支付五十亿美元的技术和设备。目前加达里集团的股份已经有30被杜邦掌握,一旦交易完成,我们将没有任何办法阻止杜邦进入锂电池市场。

    威廉姆斯点头:感谢凯文主管的介绍。对于目前的局面,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

    凯文是摩托罗拉的市场情报主管。打听到这些已经浮出水面的商业消息易如反掌。就连与加达里集团交易离子渗透膜工业化技术的欧洲实验室都被他查了个底掉,一条清晰的脉络将这间实验室与杜邦联系了起来。

    杜邦在渗透膜的技术上早有积累,离子膜在盐化工和氯碱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尤其是三代水锂电的离子渗透膜需要的是质子交换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在这一领域,杜邦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全美国乃至全世界八十年代只有杜邦有这种技术。

    到二十一世纪以后,日本旭化等极少数公司才能和杜邦进行有限度的竞争。

    而摩托罗拉委托开发的离子渗透膜杜邦竟然在进度上输给了欧洲的一个不知名实验室,也真是不要脸到极点了。

    已经有些慌神的威廉姆斯,只好将求助的目光送给会议室里在座的各位高管,希望他们能有什么好主意。

    然而等待他的,恐怕只有无穷无尽的坏消息了。

    总裁先生,我想作为集团的财务总监,我必须指出一个即将到来的危机。我们1985年的年报成绩并不糟糕,实际上正相反。在移动通信和充电电池领域的突出成功应该能对我们的股价形成很好的上升效力。然而近期股市上的普遍反映,却是股价连续阴跌,伴随大量的股票转手,我怀疑

    财务总监卡罗琳的怀疑没有说出口,但结论却早已在众人心中。

    不用说,这是市场上有大股东在出货了。

    会不会是在年报披露之前,打压股价收货的手段?

    留给我们提交年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要逢低吸纳,现在不会是这样不明显的阴跌和大交易量。卡罗琳摇头否定。

    消息泄露,这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威廉姆斯如果还想在执行总裁的位置上坐下去,他必须改变目前的局面。

    显然,股票下挫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上一年度摩托罗拉在充电电池市场上的强势盈利能力。正常情况下,有这样一笔优质资产,摩托罗拉的股票少说会蹿升个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今摩托罗拉在充电电池市场上面临加达里集团可能的强势竞争,一旦三代水锂电投产,目前的一代水锂电毫无优势可言,反过来对摩托罗拉的未来形成了严重的市场失望情绪。
1...208209210211212...5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