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李四维
“是!”众将纷纷起立,轰然附和,“抗战到底!抗战到底!抗战到底!”
“好!”关师长摆了摆手,示意众将坐下,又缓缓地开了口,“如今,战局虽然暂时缓和,但是,我们绝不能稍有懈怠之心!不可坐等战机,而要主动出击!”
有行动了!
众将精神一振,果然就听得关师长声音一扬,“近日来,第十二军各部不断渡河袭扰,各地方武装也奋起反击,对日寇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如今,日寇龟缩于城中,小股部队的袭扰已经难以奏效。所以,司令部决定:由第二十师、八十一师、暂五师抽调精干力量,分三路同时渡河,对盘踞在开封、中牟、尉氏的残敌发动致命一击,打碎他们的乌龟壳!”
“好!”众将轰然叫好,“渡河!渡河……打碎小鬼子的乌龟壳!”
关师长再次环顾众将,神色一肃,“我部的任务就是拿下尉氏!”
“是!”众将轰然允诺,“拿下尉氏!”
“好!”关师长点了点头,望向了左手边的李四维。
李四维连忙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一扫众将,“根据师部的商议结果,此次战斗由我指挥,参战部队会从各团抽调。”
说着,李四维拿起了面前的名单,“一团二营。”
“到!”周营长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目光炯炯地望着李四维。
“二团三营。”
“到!”何营长也满脸喜色地站了起来。
“三团一营。”
“到!”魏营长神色肃然地站了起来。
“四团二营、三营。”
“到!”廖黑牛和石猛连忙站了起来。
“预三团一营。”
“到!”陈营长满脸惊喜地站了起来。
“另外,四团的通信排、医护排和迫击炮连也将参加这次战斗。”
四团便是六十六团,在暂五师,只有六十六团有迫击炮连。
说罢,李四维放下了名单,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然后一扫六个营长,神色肃然,“现在是上午九点……日落之前,各参战
第二九四章丰收
这一夜,井关中将饱受煎熬,李四维同样没有睡好。
他可以故作高兴地告诉将士们“这一仗,我们胜了”,却无法忘记十字街口那个场景。
李四维在床上辗转反侧了大半夜,迷迷糊糊间听到“悉悉索索”的声响,连忙睁开了眼睛。
晨光从木板的缝隙中透射进来,屋子里光线朦胧。
对面的床上,宁柔和伍若兰已经起了身,正在穿衣,动作轻缓。
“再睡一阵吧。”李四维掀开薄被,翻身坐起,声音轻柔,“最近能消停一阵了,趁这个机会,你们都好好养一阵。”
说着,李四维匆匆地穿起了衣服。
宁柔笑着望了他一眼,翻身下了床,“生命在于运动,多动动对身体才好呢!”
伍若兰跟着也下了床,满脸笑容,“起床到村里走一圈,早饭都能多吃些呢!”
李四维也翻身下了床,走过去,轻轻揽住了她们,“好,那就去走走……一起去。”
“好啊!”两个女人都欣喜地点着头,“去村口吧!村口的稻子长得可好了……”
“就去村口!”李四维连忙点头,轻轻地放开了她们,“等着,我先去打水!”
说罢,李四维快步到了桌前,从桌下拿出了一个大脸盆,脚步轻快地到了门口,“吱呀”拉开了房门,将明亮的晨光放进屋来,兴冲冲地出了门。
这样也好,可以安安心心地陪她们一段时间了!
勤劳的朝阳为晨光染上了一抹金色,照耀着连片的稻田,黄灿灿的一片。
李四维一左一右地牵着宁柔和伍若兰,缓缓地走在村口的大道上,遥望着稻田,满脸惬意,“你们看,稻子长得多好!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呢!”
宁柔“噗嗤”一笑,“哪个还说‘不到黄河心不甘,到了黄河想四川’”
李四维讪讪地一笑,“那时候,这些田里除了沙子啥也没有啊!”
说着,李四维精神一振,“这都是兄弟们的心血呢!收了这季稻子,兄弟们今年就不怕饿肚子了!”
“是呢!”宁柔和伍若兰都笑着点了点头,满脸的憧憬,“要是明年还能在这里就好了……”
明年这个时候,两个娃娃应该也能吃饭了,如果还能在这里,他们也能吃上白米饭呢!
李四维怔了怔,赔笑着,却没敢点头……明年的事,哪个又说得准
毕竟,暂五师还是“暂”字打头的部队呢!
果然,没过几日,一封电报自师部拍了过来,李四维接了电报,带着苗振华匆匆地赶往了师部。
师部会议室里,各部主官齐聚一堂。
关师长坐于主位,目光缓缓扫过众将,神色黯然,“早上刚刚接到命令:预二团、预三团、预四团调归第四集团军,即刻开赴中条山防区。”
众将一愣,默然无语。
关师长也是一声轻叹,望向了言常信三人,“我也舍不得你们啊!可是,抗战是一局大棋……我们能做的唯有服从!”
“是,”三人连忙起身,异口同声,“职下不敢忘了军人的职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因为,他们明白以“大局为重”的道理!
“好!”关师长点了点头,紧紧地望着三人,“中条山贫瘠苦寒,又处于日寇三面包围之中,你们此去……多加保重!”
三人粲然一笑,“师长请放心!既然友军都能坚守下来,职部就一定能坚守下去!”
“嗯,”关师长摆了摆手,示意三人坐下,然后环顾其余诸将,缓缓开口,“防泛堤已修筑完毕,移交给了驻军……我部奉命协防尉氏西华一线,师部将南迁至荣村。”
说着,关师长神色一肃,“虽是协防,但各部仍需积极刺探对岸日寇的虚实,寻找战机,渡河袭扰。”
“是!”众将轰然允诺。
会议结束,众将纷纷散去,关师长叫住了正要离去的李四维,“四维,陪老子出去走走。”
李四维望了关师长一眼,见他神色不善,只得连忙赔笑,“要得!”
师部所在的村子叫小潘庄,新建的防泛堤自上游的毕虎村蜿蜒而来,掠过庄东口,向下游的古城延伸而去。
日当正午,艳阳高照,关师长沿着河堤缓缓而行,沉默不语。
李四维慢慢地跟在他身边走了一段,终于忍不住讪讪一笑,“师长,就我们两个这关系,有话你就直说嘛!莫得必要在大太阳底下晒着啊!”
关师长脚步一顿,回头望了李四维一眼,“你狗日的如果不长记性,老子说了有个屁用”
李四维一怔,连忙赔笑,“师长你说,职下一定谨记在心!”
“说得倒顺溜!”关师长一瞪眼,“可是,老子说过的话,你把哪句放在心上过”
李四维一滞,“师长,你说过……”
关师长摆了摆手,望向了混浊的河面,轻轻一叹,“四维呐,我们是军人,同样也是官场中人……官场,就像这河,河面看似风平浪静,可河面之下却有的是漩涡和礁石啊!”
“哦,”李四维连忙点,“师长,你讲过这句呢!”
“亏你还记得!”关师长一回头,紧紧地盯着李四维,脸上有怒气在聚集,“这次去尉氏,你干了啥”
“尉氏……”李四维一怔,恍然大悟,“师长,你是指……俘虏的事”
关师长只是紧紧地盯着李四维,满脸肃容。
李四维略一犹豫,轻轻地摇了摇头,声音愧疚,神色却是一片坚定,“对不起!”
他明白这事可能会给关师长带来不好的影响,可是,他给不了关师长任何承诺。
“你……”看到李四维神色,关师长怒气勃发,可是很快便化作了苦笑,“小鬼子的确该死!可是,你狗日的办事不能小心点吗一定要弄得全师的人都知道”
李四维心中一松,腆着脸嘿嘿地笑了,“我是个副师长嘛!”
“狗日的!”关师长忿忿地骂了一句,满脸无奈。
李四维紧紧地望着关师长,轻轻地摇了摇头,“师长,我不能怕!更不能让兄弟们放不开手脚!”
“好了好了……”
关师长烦躁地摆了摆手,“老子算是白费口舌了……算了,回去吃饭,吃完就滚回你的团部去!”
“好嘞!”李四维如蒙大赦,笑容灿烂,“我们团里的稻子快熟了,等收了稻子,一定给师部送些新米过来……”
闻言,关师长点了点头,也露出了一丝笑容,“你们团的庄稼种得确实好,得让其他三个团也学一学!我们不能光指望着从老百姓嘴里扣粮食啊!”
“是啊!”李四维点了点头,一声轻叹,“百姓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可不能真把他们压垮了啊!”
国土沦陷,海关尽失,工业被摧毁殆尽,农业也损失惨重,加之还有无数流民需要救助,本就不充实的国库哪里还负担得起沉重的赋税只能往老百姓头上摊派,已经把百姓逼到了崩溃的边缘……可是,一旦百姓被压垮了,国家的经济体系也就崩溃了,到时候,军人只能饿肚子,抗战大业还要如何维系
此言一出,空气突然变得沉默。
黄昏时分,李四维回到了驻地。
驻马村外的大道上,望着夕阳下黄灿灿的稻田,李四维突然精神一振,“振华,老子们就要丰收了!”
“是呢!”苗振华满脸笑容,“俺都闻到稻子的香气了……”
“龟儿的,”李四维笑骂了一声,一夹马腹就走,“该开始准备了!”
收稻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收割、脱粒、晾晒、储存……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工具和场地,而这些都得提前准备!
李四维径直回了团部,刚进院门便听得孙大力的声音从会议室里飘了出来,“我们本来早就想回来了,龙组长硬要留,说是让我们指导一下他们的别动队……可是,我们除了杀人,还会指导个啥”
&n
第二九五章月夜枪声
作为古代农耕文明的五大发源地之一,中国直到抗战爆发之时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丰收时节依旧国人最期盼的日子。
六十六团的丰收场景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田野里,金色的阳光下是黄灿灿的稻子,一望无垠;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禾苗,稻香四溢,忙着收割的将士们欢声笑语不断;晒场上,黄澄澄的稻粒从稻穗上挣脱,欢快地跳到了地上,铺了厚厚一层;仓库里,晒干的稻粒成了一代代,码成了一座座小山包,让人们笑豁了嘴……
丰收的日子,六十六团的兄弟们完全沉浸在了这美丽的画卷里,几乎都忘了——这里是前线!
三九年八月二十九,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天才擦黑,村口便燃起了一堆堆纸钱,燃完的灰烬在烟火中翻腾,带起一丝独特的气味,夜空中飘荡着此起彼伏的喃呢:
“二娃,你在下面还好吧哥哥给你烧钱了……该花就花,莫要省……只要哥哥不死,每年都给你烧……”
“陈老实,你个龟儿子……在下面就莫要老实巴交的了!哪个要敢欺负你,你就整他狗日的……莫怕,俺们还有那么多兄弟在下面,整不赢,还有兄弟们帮忙呢!”
“钱三才,这辈子……老子欠你一条命,下辈子,老子一定还给你!”
……
李十六团的将士们在祭奠死去的兄弟,听不到哭声,悲伤的气氛却已浓得化不开了。
团部大院,小木屋中亮起了昏黄的灯,李四维独坐桌前。
桌子正中摆着一块黑色的绸布,绸布上放着三本册子,册子的封面虽然已经有些泛黄,却十分干净,那里面记录着那些死去的兄弟。
自太平村以来,每次的阵亡名单递上去之前,李四维都会抄誊一遍,然后在每个名字后面添上自己对他们的记忆。
到如今,他已写了厚厚的三本。
李四维怔怔地望着那三本册子,手一次次抬起,又一次次无力地垂了下去,最终化作了幽幽的叹息,“你们这些龟儿子……投胎之前都给老子看准了,再莫往这乱世闯……”
“啪嗒啪嗒……”
李四维话音未落,门口便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宁柔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缓缓地走到桌边,将手中的菜盆和碗筷轻轻地放到了桌上,声音轻柔,“四维……该吃饭了。”
伍若兰端着一盆稀饭跟了过来,望着李四维黑瘦的侧脸,满眼心疼,“早点吃完饭好休息,这几天,你都累坏了……”
李四维抬头望了两女一眼,露出了一丝笑容,“傻丫头,这几十亩地收了两万来斤稻子呢!我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累”
说着,他轻轻地将三本册子用绸布包好,拿到床前,在枕下放好,又快步走了回来,使劲地吸了吸鼻子,“这罐头汤还真香!本来说好等稻子都归了仓再吃,哪晓得赶上了过节……”
宁柔正摆着碗筷,闻言,声音轻快地劝慰着,“反正都已经收回来了,归仓也要不了几天。”
“就是,”伍若兰在盛着粥,笑容满面地附和着,“人多干活就是快……那么多稻子呢,才几天就收完了!”
“越快越好嘛!”李四维笑呵呵地坐了下来,抓起了一个白面馒头,“早些收完了,好帮对岸的老乡们收。”
两女动作一顿,疑惑地望着李四维,“帮对岸的老乡收”
“是啊!”李四维点了点头,将白面馒头掰下了一块,“老乡们辛辛苦苦地把稻子种出来,可不能便宜了小鬼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