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李四维
缅北的雨在一直下着,下满了七月,下满了八月,又下满了九月,直到十月初才停歇。
七月十三日,卢全友和小占举行了婚礼,这是六十六团在这个雨季里遇到的唯一一件喜事。
八月四日,中美混合突击队完全占领密支那,日寇在密支那最高指挥官水上少将自杀身亡,此战历时三个多月,中美混合突击队以六千多人的伤亡为代价取得了惨胜。
八月十日,驻印军各部接到了整编命令,以新一军为基干扩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开始整补。
十月初,雨季结束了,驻印军也已整补完毕。
此时,远征军在滇西的反攻作战中已经相继攻陷松山、平戛、腾冲,正在猛攻龙陵,形势一片大好。
为了尽快打通中印公路,驻印军指挥部在十月十日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以英印军第三十六师为右纵队,于十九日前肃清和平之敌,占领长萨、因道地区而确保之,并准备尔后继续攻击;以新六军之新二十二师为中央纵队,于十九日到达和平,并于二十二日前肃清和平之敌,经摩西前进,占领瑞古地区,并准备继续推进;以新一军为左纵队,迅速向八莫推进,击灭或包围八莫至曼西地区之敌,并准备继续前进;以新六军之第十四师、第五十师以及美军第五三三二混成旅为总预备队;以暂编第一战车队为本军机动部队。
接到命令,各部立刻兵分三路向南推进,一路高歌猛进。
至十一月二十九日,左路纵队已相继攻陷了莫多和杰沙,跨过伊诺瓦底江继续向南推进,兵锋直指瑞丽江西岸的马赛;新一军也已先后渡过了伊诺瓦底江、南密河、太平江,相继袭占了莫马克、曼西、奈纳等八莫外围据点,使八莫之敌沦为了孤军;于此同时,新二十二师也已渡过了伊诺瓦底江和瑞丽江,先后荡平了摩西、瑞古、曼大西于、拉西、芒市卡据点,并接到了“向东转进攻取新维”的命令。
南坎,北距八莫一百一十四公里,南距腊戍二百一十六公里,在计划中是中印公路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占领新维便能切断腊戍至八莫的交通线。
自攻势发动以来,中印军各部进展顺利,日寇节节败退,无论战力还是士气均已跌落谷底,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所以,接到命令之后,新二十二师各部立刻将新攻占的地区交于新一军之五十师匆匆调头东进。
“在血腥的火线上,在弹药的烟味中,我们夺回了孟拱,攻占了密支那……”
夜幕初临,六十六团各部已经安好营扎好寨,高亢的歌声随即便在各部的宿营地里响了起来,“如今,我们跨过了伊诺瓦底江,我们跨过了瑞丽江,兄弟们,前进吧!兄弟们,前进吧!向着新维,向着腊戍……”
飞扬的歌声在暮色中的山峦密林间飘荡着,飘荡着……带着将士们高昂的士气直冲云霄。
“团长,”
临时团部里,李四维正坐在一颗大树根下跟着那歌声轻轻地合着,卢铁生却匆匆地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份电报,神色凝重,“师部急电……”
“急电”
见卢铁生一脸凝重之色,李四维心中一紧,连忙接过了电报,一看之下神色也凝重了起来。
“团长,”
一旁正在合着歌的郑三羊也停了下来,疑惑地望向了李四维,“咋了”
李四维没有搭话,嘴角却浮起了一丝苦笑,随手将电报递给了郑三羊,回头望向了卢铁生,“铁生,传令各部……撤军!”
“是!”
卢铁生连忙答应一声,匆匆而去。
“唉……”
郑三羊看完电报,随手递给了一旁的陈怀礼,轻轻地叹了口气,“一直想回去,却不想……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接到了命令!”
回去,回到祖国去……这是将士们做梦都想的事!
可是,这个时候回去……中印公路还没有打通,形势一片大好却不得不离开……怎会没有遗憾呢
可是,再遗憾也必须立刻赶回去!
因为,国内黔南战局正急转直下,抗战大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一九四三年国际形势急剧变化,日寇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情况每况愈下,采取了所谓“退守绝对国防圈的战略新态势”;而在中国战场上,日寇也开始丧失制空权,东海上的舰船损失急剧增多,这让日寇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在华的美国空军可以切断东海上的交通线”。
因此,日寇大本营认为,“由于在太平洋受到美军都压制,所以,无论如何也必须考虑确保西面的中国大陆和南方(太平洋战场)的联系,以防海上正面万一发生问题时,在南方的五十万军队不致陷入孤立。”
于是,日寇大本营决定“进行一场纵观中国大陆南北、连接法属印度支那的大规模野战”。
四四年一月二十四日,日寇总参谋长杉山元向天皇上奏此次作战计划并得到了批准,于当天就下达了“大陆命”九二一号作战命令,同时下达了《一号作战纲要》!
命令下达后不久,日寇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形势更为恶化,为挽救危局,陆、海军总长及参谋总长均被撤换,并开始加速推进“一号作战”计划。
日寇“中国派遣军”经多次会议,于三月十日正式制订了《一号作战计划》,并于十二日下达到各军。
根据计划,“一号作战”将投入第十二军、第一军、第十三军、第十一军、第二十三军共计五十多万兵力,分三期实施。
为此,日寇在五月间再次进行国内总动员,征调新兵,相继编组了十四个独立步兵旅团接替各地守备任务,以便将原来负责守备的师团用于这次进攻作战;同时成立了八个野战补充队,随同作战师团,以备补充伤亡;并将原本准备调往南方(太平洋战场)作战的第三、第十三、第二十二师团仍留在中国战场;为增强空中力量,又从关东军调来了七个飞行战队投入到作战之中。
可见,日寇对这一战早已抱定了必胜之决心。
而此时的中国经过七年多的血战,已如一个耗尽了气力的巨人,部队的精锐已伤亡殆尽,部队里匆忙补充的壮丁大多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上过战场也没受过训练,而且,国内物资奇缺,将士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各部队的武器弹药不敷使用……这也是在这关键时刻,装备最为精良、训练最为充分的驻印军和远征军还奋战在滇缅的原因――一条驼峰航线根本无法满足国内战
第四四四章驰援芷江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浓缩了云南的区位优势,自两千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形成以来,一直都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和政治联系的陆路枢纽。
一九三七年,抗战全面爆发,平津及东南沿海迅速沦陷,为持久抗战计,大批工厂、学校、金融机构及沦陷区民众纷纷自华北、华中、华南等地迁入昆明,使得昆明市区的人口一度达到了三十万,让这座“南方丝绸之路”的陆上枢纽迅速成为了抗战大后方的经济、文化重镇之一。
这里有大师云集、群星璀璨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里有汇集了自平津、京沪、粤港等地内迁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经融一条街”――南屏街,这里有在昆明城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屏电影院、胜利堂等新建筑……这里诞生了中国工业史上的若干个第一: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最大的汽轮机、发电机,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最大的五百匹马力电动机、第一台三十――四十吨锅炉,自己制造的第一具望远镜、第一根电线……
一九三八年八月三十一日,滇缅公路正式通车,这里又一举成为了援华物资最重要的储存和转运基地。
这是一个对中国抗战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的城市,也是抗战军民必须誓死捍卫的城市之一。
当然,当时间一九四五年时,日寇在正面战场上已经无力再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了,就连对昆明发动空袭的力量也没有了。
日寇对这座城市的威胁虽然依旧渐弱,但战争对这座城市的影响却还在愈演愈烈:在一九三七年,中米每石值国币年均八点八元,到一九四一年涨为一百三十四点三元,到了一九四四年又上涨到六千四百六十六点三元……民生困苦已极!
当然,这场战争对每一个尚未沦陷的地区都有着同样的影响。
遥想昔日汉武帝开疆拓土何等威武,可是,正是那一场场开疆之战掏空文景两朝的积累!
再看日寇开战之初何等飞扬跋扈,可是,战到此时,他们国内同样生产萎缩,民生困苦……战争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从来都不会只停留在政治和军事层面,而会继续深入,最终影响到参战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纵使如此,这座城市依旧洋溢着高昂的抗战热情:大街小巷的墙壁上都粘贴着抗战宣传画,各种抗战歌曲在每一个军民的口中传唱,大中小学的童子军训练搞得轰轰烈烈,《全民抗战》、《社会大学》等抗战刊物办得如火如荼,各种抗战后援会的群众集会都是人山人海……每一个人都在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为抗战大业贡献着力量!
因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危亡的时刻,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责无旁贷!
六十六团驻扎在西郊,李四维等人虽然很少进入市区,却也能感受到城中百姓生活的艰辛,同样能感受到到眼前这座城市洋溢着的抗战热情。
正因为如此,休整的日子就让他们更加地觉得漫长了。
“早晓得就不急着回来了……”
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月,这句牢骚话已经成了将士们的口头禅。
但是,李四维不能埋怨,每日里紧抓着训练,忙碌之中却也少了几分焦虑,却也从未放下对滇缅战局的牵挂……友军兄弟们进展如何了中印公路啥时候才能通车呢中印公路通了车,国内抗战军民的困境就能得到改善吧
他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新一军于一月十五日攻克了南坎……南坎既已攻下,下一个目标就是芒友了!攻克芒友和畹町,中印公路也就打开了!
一月二十七日昏黄,夕阳西下,今天的训练结束了,李四维给将士们训完话便施施然出了校场,带着胡大眼朝团部方向走去,夕阳的余晖照在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
“嗞嗞……”
突然,营地里的广播里传出了电流声,随即,委员长的声音便在广播里响了起来,“全**民同胞们:今日,远征军和驻印军已经在芒友会师,驻印军官兵浴血奋战一年半、远征军将士血战八个月,终于将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了……中国三年来所遭受的封锁被彻底地打破了……”
会师了!
通车了!
李四维怔立当场,良久才缓缓地扭过头望向了悬挂在天边的夕阳。
天边的夕阳泛着金色的余晖,那金色的余晖隐入泪光氤氲的眼帘时便化作了七彩的光晕,美得如此绚烂,以至于,多年以后他仍然记得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黄昏的夕阳,记得那一刻在他心底涌动着的喜悦和那夺眶而出的热泪。
滇西光复了!
中印公路通车了!
为之殒身异域的兄弟们可以瞑目了!
“团长……”
身后的胡大眼也惊喜地叫了起来,“俺们赢了,俺们赢了……俺们把中印公路打通了!”
他们也曾为打通中印公路拼过命、流过血!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国驻印军与滇西远征军在芒友会师,中印公路被完全打通,至此,滇西反攻战胜利结束!
二月一日,中印公路通车典礼在畹町广场举行,远征军和驻印军数十员将校或乘吉普车或乘联络飞机自前线匆匆赶来,同数千畹町军民和中外记者一同迎接着首通式的车队驶入国门。
午后,一百零五辆满载物资的大卡车和吉普车隆隆地自缅甸驶过中缅国境线,驶过了人山人海的畹町街头,驶过了万人空巷的龙陵,驶过了欢声雷动的保山,在大理数万军民的目送下向东驶去,最终在二月四日下午驶入了昆明城南门。
这一天,李四维一大早便率部进了城,奉命在金碧街两边拉起了警戒线,至午时,警戒线外已是人潮汹涌了,汹涌而来的百姓挤满了大街两旁的空档,又挤满了街边建筑物的阳台、窗户,就连一些低矮的房舍屋脊上都爬满了百姓……无论挤在街边,挤在楼上的阳台上、窗户边抑或是屋脊上,他们的脸上却都洋溢着同样灿烂的笑容,在翘首以盼。
这一天,因为豫湘桂战役的惨白而笼罩在昆明上空的阴霾已经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中印公路通车了,日寇对抗日军民的陆上封锁被彻底打破了,抗战大业的生命线被续上了……胜利离已经苦苦奋战了七年多的抗战军民们更近了。
“嘟嘟……”
一辆吉普率先驶入了城门,车上的美国大兵按下了喇叭,向夹道欢迎的军民打了个招呼便继续前行,车头前一左一右悬挂的星条旗和青天白日旗在迎风招展着。
“嘟嘟……嘟嘟……”
在它后面,一辆辆大卡鱼贯而入,同样按下了喇叭,同样旌旗招展。
“好啊!好啊……”
“欢迎!热烈欢迎……”
街边的人群里欢呼声四起,随即顺着金碧街向城中蔓延开去,蔓延到了黑林铺,蔓延到了碧鸡坊……瞬间,昆明城沸腾了!
这一天是一九四五年农历腊月二十二,立春!
一周以后,年关如期而至,这是抗战胜利前的最后一个年关,也是六十六团自称里以来过得最为寒酸的一个年关,没有酒,没有肉,每人有一碗罐头汤、两碗糙米饭、一把花生。
但,和大多数百姓比起来,这样的年夜饭已经算得上奢侈了!
&nb
第四四五章胜利了
芷江位于湘西雪峰山脉环抱之中,境内有一座机场,是中美空军的前进基地,还储存有大量战略物资,是鄂湘桂边区最重要的战略基地之一。
四月初,驻守在芷江以东沅江、滋水之间的第四方面军各部刚刚完成换装,日寇第二十军便制定出了进攻芷江的具体计划。
四月十五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根据掌握的日寇动向做出了防御调整:令第四方面军以主力于武冈、新化一线与日军决战,令第三方面军以第九十四军由靖县、道通地区,以第十集团军之第九十二军又一个师由常德、桃源地区向武冈地区以东及新化方向进击,协同第四方面军击破进击之敌,同时,令新六军先以一个师空运至芷江,为第四方面军总预备队,于四月底集结于指定区域,完成作战准备。
是夜,日寇驻宝庆的第一一六师团兵分三路,趁夜对第四方面军防区内的中原村、大桥边、崖口铺等阵地发动了突袭,与此同时,日寇驻东安的第五十八旅团也向新宁发动了攻势,日寇负责牵制性进攻的第六十四旅团亦由沅江方向攻向了益阳,芷江战役全面打响。
于是,李四维便在十六日上午接到了那道增援命令。
只是,当李四维带着六十六团先头部队抵达芷江机场时已经是四月二十五日黄昏了。
此时,日寇负责牵制性进攻的第六十九旅团已经在十八日被第十八军在桃江击溃,仓惶逃回了益阳,改为守势;随后,日寇第一一六师团右路纵队一零九联队也在二十四日被困于大黄沙至洼东一线,战至二十五日晨只余五百多人……至此,日寇数路攻击只余第五十八师团在武冈地区、第一一六师团中央纵队及左纵队在江口、瓦屋塘一线苦战,败相已生,所以,李四维率部赶到芷江之后只接到了个原地休整待命的命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