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火辣辣:神秘猎户宠翻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虞人美
第416章 大雪成灾
转眼进入十一月,天气越发冷了起来。
不仅冷,天又继续下起了大雪。
红豆去后院上了个厕所,回来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已经冻僵了。
没有温度仪可以测量温度,可是她觉得,外面最少已经零下二三十度了。
屋檐下一串串的全是冰柱,有的冰柱差不多有一米那么长了。
红豆关门的时候用力大了一些,直接将那冰柱震的掉了下来,直直的插进了地上厚厚的积雪里。
和这一场漫天的大雪相比,之前的那两场雪更像是在闹着玩儿。
即便外面冷的能把人给冻僵,但是没隔上一个时辰,红豆和顾子安还有许一白就要出去爬上屋顶清理一下积雪。
不然,这房顶肯定是要被压塌的。
不仅仅顾家如此,所有的人家都是如此。
等清理一下屋顶的雪会回到屋里是,红豆几人的脸都冻得青中带紫了。
哆哆嗦嗦的坐上炕,三人一人抱着一碗姜汤,也不管烫不烫,直接就往嘴里灌。
热的有些烫嘴的姜汤下肚,这才让人觉得自己是活着的。
喝完了一碗姜汤,红豆哆哆嗦嗦的抱起了热水袋,将烫手的热水袋贴在脸上,感受着有些疼皮的温度,却舒服的直叹气。
“冷、冷死了。”
天气再一次变冷之后,坐在火炕上也不能满足红豆了,她在超市里扒拉了一通,找到了不少的热水袋。
充电的没有办法用,但是灌热水的可以啊!
反正烧炕的时候也要烧热水,那些热水也不用浪费了。
不等红豆继续享受热水袋的温度,一旁的顾子安伸手就把她贴在脸上的热水袋拽了下来。
顾子安探头一看,果然就见红豆的脸已经被烫红了一片。
心疼又无奈之下,顾子安只能用两只大手捂着红豆的脸颊。
第417章 赈灾的来了
许一白越想越多,眉头也越皱越紧。
顾长平在一旁看着许一白愁眉不展的样子,没忍住说了一句,“现在村长可不是你了。”
许一白一怔,随即苦笑着摇摇头。
是啊!
现在他也不是村长了,这些事也不是他该操心的了。
他要是非要操心,不一定会落下好不说,说不定还会有人说他舍不得村长这个位置。
想到这里,许一白长叹一声,把刚刚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驱逐了出去。
“我炖了羊肉汤,中午你们都多喝点,也暖和暖和身子。”顾长平对红豆和顾子安道。
许一白闻言,赶忙道,“那我也要多喝几碗,这鬼天气,出去转一圈能把人给冻死。”
中午的羊肉汤里加了不少的菇类,都是之前红豆和顾子安在山里采的,一直没有拿出去卖,现在泡发了拿来煮汤味道非常的好。
红豆足足喝了两大碗的汤,还吃了一个饼,肚子吃的溜圆,觉得身上也暖和了。
她吃好了,就想到了王翠翠。
在这里,除了顾家的这几个人以外,她交好的也就只有王翠翠了。
王家人也都很好,他们相处起来也算是有来有往。
天气这么冷,要不要给他们送点羊肉过去
红豆纠结了半晌后,还是决定送一些过去。
也不用多,两斤羊肉就行了。
倒不是她小气,超市里的羊肉要多少又多少,她就是送出去个几百斤也不会心疼。
可是她不能让别人起疑心啊!
两斤羊肉对外面的人来说,就已经很多了。
红豆那道切了两斤羊肉下来,扔到院子里冻的结结实实的,这才用篮子装了,准备给王家送去。
这样的天气,顾子安是不会让红豆一个人出门的,所以最后是两人都穿上了滑板,滑雪去了王家。
滑雪可比走路快多了,虽然风会更大一些,可一来一回能省不少的时间。
第418章 记性不好
红豆穿越以来,和朝廷打过的交道屈指可数,此时也在心中赞了一声,这里的朝廷倒是不错。
这一点从上次匪徒抢劫时就能看出来,不过一两天,匪徒就给抓住了。
只希望有了赈灾粮,大部分人都能熬过这一次的灾难。
王守礼一边快步往前走,一边解释道,“今天一大早的,村长....就挨家挨户的通知了我们,让我们去打谷场那边集合,统计人数,到时候东西都是按人头发放的。我们也是道刚刚,才发现没看到你们,我爹就让我去通知你们。”
说到这儿,王守礼也有些奇怪,“怎么村长忘了通知你们了是不是太忙给忘了。”
红豆对王守礼的猜测不太信,她觉得,这应该是许自清故意的。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李红香在一旁撺掇的。
三个人到了打谷场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已经统计的差不多了。
远远的,三人就看到许自清站在一张桌子旁边,他的边上全是穿着官服的衙差。
这走的进了,红豆就见那个手里拿笔的衙差扭头看向许自清,“你们村的人都来了吗还有没有漏的”
许自清笑呵呵的,“没了没了,都在这儿了......”
“谁说没了,我们怎么没接到通知。”顾子安冷声道。
听到顾子安的声音,许自清如同见了鬼一样的看过来,那脸上的表情,就是想藏都藏不住。“你们怎么来了”
这话脱口而出后,许自清这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改口,“看我这记性,实在是太忙了,你们又住的太远,我就给忘了。”
说着,许自清就看到了王守礼,死死地瞪了王守礼一眼,口中却笑呵呵的道,“还是守礼记性好,还想着去找你们,幸好没错过了。”
许自清说完就看向拿笔的那人,不好意思的赔笑道
第419章 送羊肉
从个人问题上升到集体问题,那些看热闹的村民立即留坐不住了,纷纷开口。
“就是啊,村长,你这记性不好可不成,万一以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你却把大家给忘了怎么办”
“人们不是都说吃哪里补哪里吗,我看村长多吃点猪脑还是不错的。”
“别说了,我觉得村长以后一定会长记性的,不然这村长都当不成了。”
“就是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当村长,我的记性可是好的很。”
“你做梦么,大字都不识一箩筐,还想当村长!“
“我是不行,可不是有那谁的吗”
“以前一白做村长的时候,可没有把谁家给忘了,这样一对比,还是一白好啊!”
“我觉得也是......”
......
随着众人的议论声,许自清的脸色那是越来越难看。
红豆想着,若是可以,估计许自清要上去撕烂他们的嘴了。
只可惜,这只能想一想,给许自清是个胆子他也不敢那么做。
不仅不敢做,就是发火都不能。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犯众怒,不然就是捅了马蜂窝,会哲自己一身包。
不能发火,但许自清也不愿意再听这些人说这次刺心的话,只能赶忙保证道,“大家放心,这样的事情以后肯定不会再有了,天冷的很,大家还是赶紧回家去吧,等朝廷把救济的粮食和棉衣送来了,咱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话题成功被引回赈灾上后,许自清这才松了一口气。
等他想找红豆算账的时候,却发现红豆和顾子安连带着王家一家人,早就不见了。
在许自清安抚众人的时候,红豆就拉着王家的人走了。
天冷的不得了,谁有时间站在那儿听他废话。
一路到了王家,坐到了炕上,红豆这才把篮子里放在了炕桌上。
“我们得了些羊肉,拿来两
第420章 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王奶奶还是把羊肉给收下了。
两家这大半年来相处的越来越好,没必要为了两斤羊肉就生疏起来。
他们家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人多,以后总有能帮得上红豆他们的地方,因此王奶奶也不担心。
说完了羊肉的事情,众人又说起了刚刚的事。
王奶奶有些担心道,“那许自清以前看着还不错,和一白怎么说也是一起长起来的,还是堂兄弟,怎么现在成这样了”
王守义闻言哼哼道,“奶,他那叫小人得志。”
王奶奶双眼一瞪,“你这孩子,在哪儿学的词。”
说着,王奶奶自己就笑了出来,“不过感觉挺对的,可不就是小人得志。只是得罪了小人可没什么好处啊,就怕他以后耍心眼,你们日子不好过。”
最后这句话是对红豆和顾子安说的。
红豆并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许自清也就是一村之长,能做的事情就像今天这样,有什么消息不通知他们罢了。
这年头儿,无非就是吃饱穿暖过日子,他们在家里也是啥都不愁。
要不是为了不引人怀疑,她今天压根儿不会出去说那一番话。
现在知道许自清也不是个好东西更好。
知道了才能更好的防着不是。
“王奶奶放心,我们会注意的,他也就那一点能耐。”顾子安正色道。
听到顾子安的话,王奶奶笑了,“你这小子好,跟你爹一样有本事,奶奶对你们放心。”
在王家又待了一会儿,红豆和顾子安就告辞要回去了,今天的事情总要和顾长平许一白说一说。
临走前,王奶奶叫住他们,郑重的说道,“放心,等两天朝廷的人来了,我让守礼第一个去通知你们。”
王家和顾家不一样。
王家就住在村子里面,有什么事情立即就知道了,就是许自清相瞒也瞒不住。
&n
第421章 看你不顺眼
红豆和顾子安一路飞驰回到顾家,进了屋就把事情给说了。
许一白先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笑道,“朝廷心中还是记挂着百姓的。”
红豆对此不置可否,目前看起来,这个大魏的朝廷的确还算不错。
穿越到古代,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国泰民安,千万不要打仗。
吃好喝好做个小地主,就是她最大的心愿了。
感叹完朝廷,许一白就又想起了许自清,脸上的神色立即就冷了下来。
“他倒是个厉害的,我还没看出来他竟然有这份本事。”
顾长平在一旁凉凉的接了一句,“你能看出来什么谁在你眼中都是个好的。”
许一白有些尴尬的笑了两声,却没有反驳。
的确,他看着谁都觉得人家不错。
本来嘛,都是乡里乡亲,互相之间能有多大的仇
就算村子里两个妇人骂架,骂的无比热闹,骂完要不了两天,还不是能坐在一起做活计洗衣服
可这次事实却是实实在在的打了他的脸。
一起长大的堂兄弟,当年莫名其妙的抢了他的亲事,现在接替他做了村长,却开始反过来对付他了。
许一白想的脑袋都疼了也想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只能虚心求教。
“你说,这是为了啥”
顾长平笑了,“我又不是他,怎么会知道为什么不过,可能就是看你不顺眼吧。”
许一白,“......”
他不太想接受这个答案。
红豆和顾子安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两人说话,倒是觉得顾长平这句话说的挺对的。
有的时候,真的不需要有什么大仇大怨,只是单纯的看你不顺眼,就能费尽心思去对付你。
“算了,不想了,我就等着好了,看他还能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许一白说着拿起一个柿饼就开始啃,完全是一副天大地大吃东西最大的架势。
——
&n
第422章 发放
没一会儿,许自清就站出来说话了。
他先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清了清嗓子道,“......大家都安静点,不要拥挤和争抢,一会儿点到谁家的名字,就一家子都过来,领东西是按人头的!”
许自清把这话重复了三遍,确定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到了,这才走回了那衙差身边。
靠山村的人不少,二三百户人家,一家家的排队,按着人头发放东西,足足忙活了一天才算弄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