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上将先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随
办公室紧闭的门被人轻轻推开,一名参谋大步走了进来。
不及立正敬礼,参谋就兴匆匆地道:“部长,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啊!”
“我们胜利了”国防部长猛然抬头,道,“困在前线的那群叛徒被消灭了”
“嗯。”参谋兴奋地道,“前线刚刚发来消息,楚向北阁下用土工作业的方式到达反抗军阵地外围,旋猝起突袭,经半夜激战,至凌晨4点整已经全部肃清残敌,继第五大队之后,又一支叛徒部队被全建制消灭啊!”
“好,打的好!”国防部长兴奋之下,连手中的笔都跌落了下去,“华夏果然是我们最好的盟友,楚向北将军果然是年轻俊杰!”
说此一顿,国防部长又道:“我命令,你马上去安排,我要明天一早前往前线,不对,不是明天,是今天就走!”
“是。”参谋啪地立正,旋即领命去了。
&nb
第六百八十九章 故事
“阁下,您回来了。”
华夏代表的驻地中,数名军官和参谋向楚向北敬礼。
楚向北的目光扫过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不免升起一丝波澜,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
“国内来了不少记者,叶参谋一直没法脱身,所以让我们替他带来了问候,阁下一路辛苦了。”一名军官笑了笑,走出队列,对楚向北立正说道。
“嗯。”这没什么好意外的,楚向北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叶参谋还让我们带来了这封信,要求我们必须亲自交给您。”一名军官拿出一封信,放在楚向北面前。
白色的信封,上面清楚的写着,是从首长府邮来的。
楚向北怔了一下,伸出手,拿起信封,将信件抽出来。
周围的军官们很有默契的同时将目光移开。
楚向北看到信件的内容,瞳孔微微睁大了些,旋即,慢慢恢复正常,嘴角不自觉的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
此时,信件的主角却在白银市郊外的不远的一处古镇上漫步。
“这座城镇之所以叫做烈士镇,想必原因你还不清楚吧。”
陆照川带着笑意的清澈眼睛在月光下显得非常明亮,一抹刘海从额边滑落下来,竟然也带着几分魔魅的感觉。
苏璃慢慢走在他身边,听到男人的话,点下了头。
“民国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起很惨烈的战斗。”
清凉如水的月色之中,两个人一前一后、沉默地走在这一片略显古老的土地上,四处散落着的古老的石柱与过时的建筑在月光下微弱地反射着一点荧光,带着一种无言的凄凉。
“其实用惨烈这个词也不恰当,因为交战的双方加起来不过2000多人,在那个时代,这点人数只能说是小股部队的交锋。”
“但其中一方的人数只有仅仅几十人的话,那就担得起惨烈两个字了。”苏璃接口说道。
“额……”陆照川怔了一下,旋即笑道:“原来你知道啊。”
“我刚不是点头了吗”
“我以为你那是让我说的意思……”
苏璃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当时仅有一个连的**负责守卫这个城镇,镇子外,却有2000多名日本士兵,当时**的连长接到的命令是,在撤退命令下达前,绝对不允许让任何一名日本士兵通过这里……所以他们忠实的执行了自己的任务,在这里与企图通过的日本士兵进行交战。”
“每一处巷口,每一栋房子,都是双方厮杀的战场……”
“最后,那个连队已全员阵亡的前提下,将日本军人在这里整整拦了3天,他们却不知道,实际上撤退命令早就下达了,只是当时交通不发达,负责通信的士兵在路上出了意外,所以命令并没有来到他们这里……”
“是啊。”陆照川感慨似的点点头:“那都是太久以前的故事了,就连你爷爷和我爷爷都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情。”
说起高汉升,苏璃再次陷入了沉默。
“发什么呆呢”陆照川低沉的声音突然在她耳边响起。
“……什么”
苏璃这才发现,两人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小镇的边缘,在往外走,就快要走出小镇的范围了。
陆照川摇了摇头,“我还真是没有存在感
第六百九十章 和平
陆照川点点头,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那个年代,每一封阵亡通知书,在末尾都会挂上领导人的名字。”
这个故事苏璃从来没听过。
她忽然有些沉默,不知怎么得,就想到了楚向北,她从新闻上知道,楚向北一个人离开了联合部队,进入了战场的最前线,甚至还有他作为将军在前线浴血厮杀的照片流出来。
“你这是在暗示我什么吗”苏璃忽然笑了下,斜着眼睛扫过陆照川的眼。
“天地良心,我可只是单纯的讲故事,不过等下要说的事到真和这个有关系。”陆照川连忙举起手告饶,沉吟了下,继续说道:“先听我把故事说完。”
“恩。”苏璃点点头。
“女学生得知情人死去,便一个人带着情人留下的遗物,来到我们前面的那个地方为情人祈祷,没想到,这时候天上忽然划过一道闪电,女学生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情人竟然死而复生了。”
“然后呢男孩儿总不能回到村子吧”苏璃好奇的问道。
“当然不是,男孩儿对女学生伸出了手,女孩儿握住他之后,两人便一起升天了。”陆照川笑了下,继续说道:“所以这地方就成了老一辈人口中出现过神仙的地方,许愿很灵。”
苏璃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忽然回过神来,问道:“你的拍摄就打算在这里吗”
“恩。”陆照川露出了笑脸:“正好不是在打仗吗,所以我打算把这个故事还原,用来宣传和平的可贵,你觉得怎么样”
…………
听到参谋说一口气彻底击败反抗军并非没有可能,国防部长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大的战略布局和战略考量方面,参谋的能力的确是乏善可陈,但在战术层面,参谋却绝对是整个中非所有高级将领中最出色的。
在一开始,如果不是参谋及时调整,向他陈明厉害,只怕政府军全部的精锐部队已经被反抗军全部趁机消灭了,在这场大决战中,如果不是参谋出色的谋划和部署,也不可能全歼反抗军两大主力精锐。
国防部长欣然颔首道:“很好,我想听听你具体的战略部署。”
参谋点点头,又以手中指挥杆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大圆,道:“针对反抗军可能兵分两路对我们进行南北夹击的计划,我军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部署。”
“在左侧战场,当以铁路为依托,往北主动出击,用攻击来代替防守。”
“在右侧战场,当以沙漠为屏障,大量修筑工事,以持久防御。”
“简单来说,我们应该用这两处核心支撑,与反抗军进行持久作战,待反抗军锐气耗尽,再由边境抽调精锐部队,从两个战场外围侧击反抗军,这样内外夹击,就能彻底击溃反抗军。”
参谋话音未落,国防部长便已经热烈地开始鼓掌。
看到国防部长鼓掌,在场的所有高级将领也纷纷跟着鼓掌,人群中,只有政府军中将眉头紧锁,他心里有不同的意见,只不过看到国防部长和在场的高级将领都很激动,政府军中将便也没有多说什么,以免让人排挤。
…………
楚向北队伍的驻地。
楚向北正在紧张地进行推演,看到楚向北不断地在白纸上写出一道道计算公式,又将一个个数据以及代号标到地图之上,政府军军官以及参谋部的十几个作战参谋忍不住都靠了上来。
楚向北在地图上忙活了大半天,天快黑时才叹了口气,坐在了椅子上。
通信员端着热了又热的饭菜来到楚向北面前,忍不住开口说道:“阁下,吃点东西吧,
第六百九十一章 检讨
两支精锐部队先后被重创,这是反抗军自起兵以来所遭受的最惨重的失利,甚至连和联合部队作战的时候,反抗军都未曾如此惨败过!
两大精锐部队先后被全歼,这在国际上也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世界媒体更是纷纷质疑反抗军的战斗力,最恶劣的后果还不止于此,由于政府军突然表现出了能够抗衡反抗军的能力,致使不少国家由中立转而开始暗中支持政府军了。
这些国家暗中支持政府军并非出于好心,他们的初衷仅仅只是希望这场战争能够多打几年,以便他们两面贩卖军火,大发横财。
当然,反抗军的高级指挥官和参谋们并不需要关心国际影响,他们需要总结的仅仅只是这场惨败的经验教训,并且从中汲取有用的经验,以期将来能做出极富针对姓的战术改进。
第十大队的指挥官正在会议上发言,这也将是他军旅生涯中最后一次发言。
“我认为,政府军并未丧失抵抗能力,更没有丧失抵抗决心,以一到两个部队的精锐兵力孤军深扖,是极其危险的,这场惨败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速胜论是错误的,想要快速消灭政府军也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必须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
“很不错。”政府军第一指挥官轻轻颔首道,“你的发言的确很不错,我认同,相信回到后方之后,你也一定能够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说此一顿,政府军第一指挥官又道,“现在,我想听听大家关于大决战的看法,请大家畅所欲言。”
随着两大精锐部队的覆灭,反抗军以两大主力部队当做诱饵,在战场消灭政府军主力的战术构想已经失去了执行的基础,对于是否继续执行大决战的计划,反抗军内部已经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不过总的来说,修改作战计划的声音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一名反抗军军官说道:“指挥官先生,我希望您破例允许一名低级官员参加会议。”
政府军第一指挥官道:“你为什么特别提议让一个低级军官参加会议”
反抗军军官说道:“因为那名军官对于这场大决战的分析和判断很有见解,我希望指挥官和在做的各位都能够听听。”
“我同意了。”政府军第一指挥官立刻点头。
那名反抗军军官旋即起身离席,不到片刻功夫就带着一位低级军官走了进来,那低级军官进了会议室之后啪地收脚立正,向着主位的政府军第一指挥官敬礼,然后再转身抬步,以标准的军姿站到了众人身旁。
政府军第一指挥官欣然颔首道:“我听说,你对这场大决战战有独到的分析及判断,不妨说来让大家听听”
“是。”低级军官猛然低头,旋即又抬头朗声说道:“指挥官先生,我们的两支主力部队虽然在前线战场遭到重创,但我认为政府军不会见好就收,更不会主动弃守那里,我认为政府军将调集更多的兵力,就在前线和我们进行决战!”
政府军第一指挥官道:“那么,你的依据是什么”
低级军官道:“开战至今,政府军的抵抗策略可以用几个字来大致概括,那就是寸土不让,在淞沪、在很多地方,政府军都是明知不可守而守,更何况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整个国家的铁路中心,他们更不可能放弃!”
“嗯,似乎有些道理。”政府军第一指挥官点点头,旋即话锋一转道,“但这只是你的推测,还有别的依据吗”
 
第六百九十二章 拒绝
小会议室里,楚向北却直截了当地道:“毫无疑问,这个时候进行决战绝对必败无疑!”
国防部长闻言先是一愣,旋即脸色就阴沉了下来,他没想到楚向北要说的是这个。
“楚向北阁下,你这话是不是有些危言悚听了”
“危言悚听”楚向北摇头道,“不,这不是危言悚听。”
国防部长皱了皱眉头,耐着姓子道:“楚向北阁下,关于这个判断,你可有依据”
“当然有。”楚向北道,“部长,这次战斗我们虽然胜了,却胜得并不轻松,政府军近10万部队围着反抗军两个主力部队打了两个月,死伤将近三万才勉强全歼了这两个主力部队,而现在,反抗军几十个部队即将赶到前线,又该怎么对付”
“楚向北阁下,你有所不知。”国防部长道,“此次反抗军虽然编成了二十几个大队,可都是些补充部队,战斗力和我们消灭的那些的精锐部队完全无法比拟,何况我军在兵力上又占据压倒姓的优势,还占有地利人和,这场战斗肯定是能打赢的。”
“部长。”楚向北皱眉说,“我想请问,人多是否就意味着战斗力强”
“当然不是。”国防部长的眉头再次蹙紧了,有些不高兴道,“怎么说我也算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了,这些浅显的道理多少还是知道的,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值不仅仅决定于兵力数量,还取决于其训练、装备以及后勤保障等多种多样的因素。”
“好。”楚向北道,“那我们先说训练!”
“我们应该都知道,反抗军部队的来源除了一部分是强征的以外,还有很多是雇佣军,以及各国的信徒,最重要的是,还有很多原本是正规军的人,虽然看起来杂七杂八,但不得不说,这些人还是很有战斗力,尤其是在交战双方火力缺乏的前提下!”
“再说装备,反抗军拥有大半曾经属于你们的飞机,还有坦克,更有火炮,可我们呢各种重机枪需要靠进口,火炮都是些小口径的炮,目前国际上似乎还没完全同意支援武器对吧可是反抗军却从很多嘿道上得到了大量武器,这是国际的失误,但也是要面对的事实!”
“再说后勤保障,反抗军要的只是胜利,他们一直采用的方法就是以战养战,而我们呢,我们要保护,要重建,完全没有掠夺的可能,而且因为战争的缘故,周围国家担心引火烧身,并不愿意出口粮食和各种其他必需品!”
“训练、装备、后勤、目前都逊色于反抗军,仅仅依靠人多,我们就能打赢大决战恕我直言,现在已经不再是人多势众就能决定战争胜负的冷兵器时代了,自从机枪问世之后,兵力优势已经不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姓优势了。”
国防部长脸上已经明显有了不满,说道:“那么阁下的意思就是让我们投降吗”
楚向北明显带有责问语气的话语让国防部长既感高兴又感愤怒,高兴的是楚向北敢这么跟他说话,明显是把中非看的很重,不会轻易抛下,可让国防部长愤怒的是,楚向北竟然坚决反对他的大决战构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