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就是大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徐牧羊

    葛大爷在悦华的地位有点像定海神针。

    即便是十年后,他依然是一种象征!

    拍了烂戏,也不会有人骂他演的烂,骂的都是导演、编剧…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葛大爷要跳槽(2)
    我就是大牌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二章葛大爷要跳槽一部电影投资5亿,票房30亿;

    一部电影投资1700万,票房3亿…

    其实投资人更喜欢后者,为什么

    因为风险比较低啊!

    是,第一种赚得多,可是周期也很长啊。

    单纯从投资回报率来看,《让子弹飞》不算太高。

    三年制作周期,刚制作的时候,悦华初出茅庐,现如今悦华传媒已经是内地最大的传媒集团了…

    总投资13亿加上宣发,就是18亿

    其中周闰发的片酬是3435万+分红;

    葛尤收的是友情价:530万;

    姜闻的导演+主演片酬是1050万…

    所以,这部电影如果票房不能过45亿,谈不上赚钱。

    以现如今贺岁档的盘口,还有盗版流传的速度,《让子弹飞》最高票房也就8亿…

    至于海外票房…

    北美小规模上映了一下,估计能刷下100万美元左右,毕竟‘对于不懂中国话或者不了解1920军阀年代发生的事的观众来说,这就是一部充斥着闹剧的烂片!’

    张俊生为什么吹10亿

    废话,他投了1500万美元诶!

    ……

    电影结束,姜闻他们还要赶赴松江,张俊生还有葛大爷乘车回了公司。

    今年的贺岁档,最忙的其实不是一干导演,而是葛大爷。

    《赵氏孤儿》、《让子弹飞、《私人订制》三部电影都有他担任主演…

    包括春节档上映的《赵子曰》。

    张俊生询问道:“葛大爷,这里也没外人,你说这三部电影,你最喜欢哪一部”

    “…我我说不上来…”

    葛大爷拒绝回答…

    很正常,葛大爷从来就是特别谨慎的人。

    往后退、不争执、不张扬、别惹事,这是葛大爷性格里最坚固的一部分…

    张一谋拍《活着》找他,他推辞说:“演不了演不了。”

    张一谋不干:“那不行,非你不可。”

    然后,葛大爷才接了《活着》…

    “你看了剧本,就没有内心偏向性”

    “…我拍的时候,也不知道他们会一起上啊!”

    张俊生想了想,开口道:“其实一个电影导演首要工作,就是让投资人得到回报。从这个角度来说,《赵氏孤儿》算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也不能这么说,我看好多人喜欢《赵氏孤儿》…”

    “得了吧,说句不好听的实话,也就是中国电影市场还远远谈不上成熟,陈恺哥这种连续20年都在不断赔钱、血扑的大导演才会不断有人送钱给他烧。,要是搁好莱坞,《无极》之后,他差不多就该退休了!”

    《无极》投资24亿,票房:17亿,亏损:18亿…

    直接赔掉了此前因为《霸王别姬》而对他尚有好感的北美市场。

    葛大爷想了想,回答道:“《赵氏孤儿》不算亏吧,象山影视基地提供了不少帮助,估计能赚一点…”

    “难!”

    叹了口气,张俊生接着道:“不过现在热钱很多,前两天老赵跟我说,有个卖房子的想投资《茶馆》,你猜他开了什么条件”

    “嚯,投资还要给人开条件”

    “你以为呢,我们说了《茶馆》主演是葛尤,他当时就表示投资一个亿,但是可以对外公布只投了八千万…”

    “不会吧”

    “骗你干嘛,圈子外面太多人想进来了,咱的名声一直摆在这,至少不会骗他们!”

    两人大笑了一阵,葛大爷犹豫了半天,还是开口了:“俊生,咱们的五部片约已经完成了吧”

    “…嗯,回头我让人续签一下,这次签字费,您想要多少”

    葛大爷在悦华的地位有点像定海神针。

    即便是十年后,他依然是一种象征!

    拍了烂戏,也不会有人骂他演的烂,骂的都是导演、编剧…

    &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去(3)
    姜闻吹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他们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感。

    这帮人大部分都是年纪较小的装逼犯,因为姜闻大概是国内娱乐圈里唯一能够拿来装逼的人物了。

    你们看不懂,我看懂了(尽管他们从来都说不出来到底看懂了什么),我理解他的好,我比你们更懂艺术,我能读懂他深刻的心,就这样。

    他们说什么:看姜闻电影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通读中国近现代史、熟稔抗战到改革的政治背景,对美国大片如教父三部曲、辛德勒名单等滚瓜烂熟。才能理解他虚无的英雄主义一二,在他片中突如其来的致敬环节会心一笑。

    戴景华说:“有人说,这个东西好有历史我看不懂。我说你看不懂就回去惭愧,回去学习。有什么脸在这儿喊看不懂你在告诉你全世界你的低能、弱智和愚蠢吗一个我看不懂,就可以成为一个理直气壮的否认艺术、否认思想的理由吗还理直气壮的说看不懂”

    “面对一部电影,当你面对一个影像的原创性的影像所构成的影片的时候,先要用你的心去体会的,而不是要用你所谓的即刻要翻译成一种所谓理性的逻辑。”

    这是人话吗

    电影首先应该面对大众,而不是一小撮高雅的电影人!

    其实普遍意义上的‘看不懂’是指看完后觉得莫名其妙,没爽到,而不是某些情节看不明白。

    看电影是享受而不是折磨,所以遇到这种“看不懂”的电影,绝对是导演的问题,不用折腾自己。

    高考考了三次还没考上,是考生的问题还是考卷的问题

    用影像的形式,讲述故事或者是某个道理,是导演的基本功。

    当大多数人看不懂的情况发生时,那一定是创作者出了问题,导演是服务者,观众,是一群最应该自负的人。

    所以,一帮电影人一边呼喊着“为观众服务的”口号,一边发出了“我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观众的审美有待提高”这样的指责。

    这样以奇葩为主要成分的奇观,主要出现在最近二三十年,电影人把一部电影坏的最终决定权,推给了观众,他们只负担好的那一部分!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

    悦华,会议室。

    《让子弹飞》票房再怎么高,做多也就分账多一点,按照张俊生的脾气,不太可能跟姜闻继续合作下去了——太不划算!

    三年时间,1500万美元,买房子都能赚两倍…

    唐宁宇也知道所谓大院子弟的脾气,跟他们压根不是一路人!

    成长在六七十年代大院子弟有一种骨子里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往好了说叫情怀,实际一点就叫不合时宜!

    这帮人喜欢谈情怀,作品再赚钱、再充满铜臭味,都是要有情怀的。

    《私人订制》上映后,口碑不好,马小康和媒体以及网友们对喷的时候,就强调:“你们认为我的东西不好,是你们没有情怀。”

    说白了,这群人,特别的矫情!

    这种东西天注定的!

    姜闻他们私底下谈到张俊生会说他充满铜臭味…

    张俊生也看不上他们…

    命运这种东西,很难说…

    有人说什么,命是弱者的借口,而运是强者的理由。

    大部人则会说‘命运,是上天注定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拼搏过奋斗过,最后经历各种失望失败以及失落之后泯然众生,谁又能说什么

    老虎就是老虎,猎豹就是猎豹,天注定的事情怎么会轻易改变。

    那帮大院子弟为什么能成为现如今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在动乱的年代,大院子弟受到父辈权力的庇护,童年享受着很多便利,可以有机会看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书籍、文艺作品,甚至政治八卦。

    和外界相比,他们更有机会接触一些先进思想,这种东西最适和搞艺术!

    唐宁宇在抽烟,他很少抽烟,除了烦躁的时候…

    安少阳忍不住打破沉默:“葛尤…真要加盟樱皇”

    张俊生点了点头:“嗯,说欠了人家人情!”

    很少参加会议的于年新摇了摇头:“…他要走,让他走呗…”

    唐宁宇吐了一口烟圈:“不是他走不走的问题,这里



第二百七十四章 聚会(4)
    金马奖一直想把自己办成华语电影区最专业、最权威的电影节,他们也几乎做到了!

    可惜张俊生压根不甩他们…

    《倩女幽魂》压根没报名,之后的《疯狂的赛车》倒是报名了,可惜,没拿奖,成了戴利忍上位的踏脚石。

    这还能忍

    去年,张俊生已经传话整个悦华,谁都不许去参加金马!

    得罪了张俊生,等于直接跟悦华宣战!

    所以,《万箭穿心》、《钢的琴》压根没有送审…

    公司的艺人也没有一个前往台湾的。

    但是,唐宁宇受不了啊,现在要讲两岸和谐,悦华这么大张旗鼓的公开抵制金马奖,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张俊生去年已经说了,不参加就是不参加!

    上面爱咋咋地!

    “俊生,你这样,我很难做啊…”

    “你就说我们的签证办不了,顺便说一句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自由往返弯弯,咱们再去参加金马奖!”

    “…自由往返…”

    唐宁宇无语…

    ……

    23号,《私人订制》上映,‘马小康+汪朔’双保险!

    靠着主创的观众基础,《私人订制》开局惊艳,首日票房达到了3325万。

    然后,马导被观众吐槽了:

    “导演和编剧都老了…老了不可怕,最怕八十了都还不服输,见着姑娘就哆嗦着说:‘扶我起来试试’”

    “我猜这电影是这么回事:

    汪朔:能行不

    小康:没事,观众就一帮傻逼,随便糊弄一下钱就来了。

    汪: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啥啊

    小康:不就还那样,就按《甲方乙方》延长版这路子,那帮孙子懂什么,拍啥都肯定买票看,看完还的哈哈大笑,就这么犯贱,不用惯着,玩命宰!”

    “马小康的贺岁时代已经过去,亲爱的请别惦记,慢走啊不送。国师有《三枪》、凯歌有《无极》,现在我在期待姜闻!”

    在烂评指数和《让子弹飞》的夹击下,首周五天票房居然有1.9亿…

    对了,《让子弹飞》上映12天,刷下了4亿…

    坦白讲,《私人订制》真不能算一部电影!

    据说拍摄的时候,剧组在苏州、海南一边度假游玩一边拍电影,随行的广告商估计比剧组工作人员都多,挤破头给剧组塞钱。

    什么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统统都是浮云,打着"冯式幽默"这杆大旗不怕观众不挤破头往影院钻。

    中国能拍广告的人多了去,你见过能拍出130分钟广告搁大银幕上放大家还争先恐后掏钱去看的吗

    《私人定制》非常没有诚意!

    什么是诚意诚意是姜闻在拿出100%功力拍出《太阳照常升起》票房惨败后,另起炉灶拿出100%功力交出《让子弹飞》,群众终于懂了;

    诚意是李安都大师成那样了还要花1.2亿美元制作《少年派》,光是一只老虎的cg就做了六个月;

    《私人订制》呢

    马小康还是马小康,汪朔还是汪朔,葛大爷依旧是葛大爷,资金比以前足、预算比以前齐整、技术比以前先进,但是呢

    创意是抄袭自己的,段子是抄袭网上的,故事是拼贴的…

    首映,东阳传媒股价直接跌停!

    ……

    贺岁档大概就是这样…
1...167168169170171...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