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就是大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徐牧羊

    等到回过神,然后才发现,高丽电影已经占据了原本属于华语电影的市场,不止是高丽电影,东南亚电影等亚洲电影已经起来了!

    懵逼…

    继续关上门自己玩自己的吧!

    “仅仅依靠影展推销的作品还是太少了,而且华语电影举办影展,来参加的片商太少了…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发行公司!”

    罗部长开口了:“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但现在没有实现的可能。海推公司每年只有300万的资金,办影展都是捉襟见肘,办发行公司根本不可能。”

    “那请部长授权给我,我来办!”

    “…这个我们再说吧!”

    罗部长看了一眼张俊生。

    这个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张俊生想要的不是办发行公司的权利,而是垄断华语电影外销…

    想想也知道没可能…

    这个权利给了你,中影、华夏电影怎么办

    ……

    研讨会结束,众人三三两两走出会议室。

    “…老唐,北美的发行公司一定要成立,实在不行,就收购一个具备发行能力的小公司!”

    “知道了!”

    唐宁宇点了点头,《功夫熊猫》的利润分成,迪士尼占了一大块,不止张俊生觉得憋屈,唐宁宇也郁闷…

    《卑鄙的我》发行权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倩女幽魂》后面两部可以启动了,环球方面的要求,我们尽量拖着,海外分成至少要三成,北美的利润…我们可以不要!”

    “…不是吧”

    老唐差点跳脚了,《倩女幽魂》北美票房破亿,dvd版权、网络版权你都不要了

    “哪有那么好谈,人家砸钱宣传,也是想赚钱…”

    三爷走过来:“俊生、宁宇,有时间吗”

    “…当然。”

    ……

    中影跟电影资料馆一墙之隔,没走几分钟就进了三爷的办公室。

    助理泡了茶,三爷端起来喝了一口:“你们悦华想成立发行公司”

    “…对,有这方面的打算!”




第九十二章 超过《变形金刚》
    当天下午,天涯、搜狐,新浪、博客等几个大型网站论坛上,《功夫熊猫》研讨会的消息被公开讨论。

    业内不少人都清楚了张俊生这是在上峰挂上号了!

    悦华也跟着宣传了一波,当然,他们宣传的更多的是《倩女幽魂》…

    ……

    10月25号,《对话》播出,张俊生再度上演舌战群儒。

    现场,某位观众质疑:“我就不看《倩女幽魂》,我觉得那电影太简单了!”

    张俊生差点笑了:“简单”

    “那你跟我说说好莱坞大卖的电影,哪一个剧情是复杂的”

    “《铁达尼克号》,剧情很复杂吗为什么能在全球大卖18亿美元”

    那位观众回答:“《铁达尼克号》能够大卖是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是啊,《倩女幽魂》歌颂的也是爱情啊,你连看都没看,直接抨击,会不会太过分呢了”

    “张俊生,你才拍了一部电影,有什么资格跟卡梅隆相提并论”

    “我什么时候说了要跟卡梅隆比较”

    “那你刚才举例…”

    “我举例子是因为《铁塔尼克号》是目前的全球票房冠军!”顿了顿,张俊生接着说:“《倩女幽魂》北美票房1.2亿美元,难道北美的观众都是弱智吗非要看简单的电影”

    另一位戴眼镜的观众站了出来:“我不喜欢《铁塔尼克号》,我觉得电影是艺术,我喜欢的是《光荣之路》、《发条橙》、《八部半》、《芳名卡门》,我说的这些电影你可能没看过…”

    张俊生实在忍不住了:“我没看过库布里克、戈达尔、费里尼这几个大师是电影学院的必修课,你觉得我会不知道你说的电影吗”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一条鄙视链,很多看了文艺片的观众看不起那些喜欢商业片的,我不明白这种优越感是从哪里来的,看几部电影自己就很厉害了又不是你拍的!”

    “其实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那么装,承认自己喜欢商业文化产物没什么好丢人的。怕的是,非把质量平平的商业产物,当成高雅艺术,还沾沾自喜。”

    主持人提了一个很好的点:“那为什么十年前没有那么多烂片呢”

    “那时的电影还称不上大众艺术,有多少人闲来没事说是要去看电影”

    “电影生来就是个矛盾体,艺术性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去支撑,而支撑专业性的,正正是商业性。所以在电影行业中,比较常态的做法是,电影公司拍了商业片,又烂又俗可是能赚钱,赚了的钱去供文艺片挥霍,赔本赚吆喝。”

    “你要我说《倩女幽魂》的文艺性,除了构图、画面外,没有任何文艺性,但它就是大卖了!”

    “你上豆瓣、时光网逛一圈,觉得中国观众都特别钟爱艺术,艺术鉴赏水平特别高。可是在票房大卖的片子基本上都是商业片!文艺片想要大卖,很难!《如果爱》2000万票房,已经创下了文艺片的记录了!”

    “贾章柯的《三峡好人》票房多少你知道他什么时候上映的吗”

    “《倩女幽魂》的总票房已经达到2.48亿!”

    “大家骂烂片,我可以理解,大部分人,拍电影,主要还是为了赚钱,偷懒耍滑拍烂片赚钱的人越多,兢兢业业拍好片的人必然越少。所以,我们要抵制烂片,可是不能连商业片也一起抵制!”

    “你连进影院看一下的想法都没有,网上看了几个帖子,就跟风骂,如果那个帖子是故意抹黑的呢”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国庆档,他去看了《神枪手智多星》、《彩票也疯狂》、《铁三角》,唯独没看《倩女幽魂》,回过头打电话跟我说华语电影要完…你自己喜欢看烂片,跟华语电影有半毛钱关系”

    “再多说一句,电影工业的发展不是依靠文艺片推动的,而是商业片!”

    ……

    除了《对话》,张俊生还带着周兴、许嫣上了《面对面》,顺便,许嫣还去了电影频道做了一回光影星播客。

    一连串的电视宣传刺激下,原来观影热情已经有所下降的《倩女幽魂》迎来了一波新的观影热潮,电影院里人潮涌动。

    甚至很多平常都不住进电影院的中老年观众都走进了影院…

    带动了不少非存量观众!

    《倩女幽魂》的票房也越来越高,终于,新一周票房出炉,《倩女幽魂》单周



第九十三章 微博
    微博其实就是推特中国化!

    当然了,早期的微博,是很高端的,视作轻量博客:打名人牌。

    公知、明星、记者,渣浪不遗余力邀请着“大v”们开通微博。

    任志强、薛蛮子、韩少、李楷复、姚辰等一大批“公知”在微博输出着自己的价值观,吸引了无数群众前来围观。

    嗖狐也意识到通过这些高端用户、舆论领袖、明星、各行牛人能够大量吸引草根用户的关注。

    张朝羊把这一仗看得很重,亲自出面拉自己的那些明星朋友来助阵。

    甚至在嗖狐上海办公室当着一大堆记者的面,给王里宏打电话邀请他在嗖狐开通微博。

    有一点不一样,渣浪是做媒体起步的!

    早在做门户时,为了把新闻搬到互联网上,渣浪就聚集了一批出身传统媒体的骨干记者。

    名人战略将记者们积累多年的人脉资源无代价地转移到微博上,绝对是渣浪多年积攒下来的影响力的一次变现!

    嗖狐的邯郸学步没有奏效,他的明星朋友们没能帮他“夺回江山”。即使是背靠巨头的大藤逊,也感觉使不上力,在微信出现前,渣浪微博的崛起给藤逊带来巨大压力。

    但是,早期的“大v”身份的确立,往往基于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通过渣浪微博,他们的话语权被平移到了网络世界,甚至因为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快而更胜一筹。他们关注的问题,大多关于社会时政;他们提出的观点,即使有争议,也能引起大范围的跟风讨论。

    于是,学者们惊呼“微博改变了中国的舆论场,来自底层的声音也能轻易引发舆情震动。”

    网民们也满怀期待的纷纷涌入平台,期待“围观改变中国”。

    当许多人讨论同一件事,且观点趋近一致时,会产生“逼近真相”的认知,这几乎和媒体的作用划上等号了!

    但是,这些并没能改变盈利能力!

    微博作为互联网的爆品,早年自是大红大紫。但也是公认的影响力很大,商业化很差,其社会地位和盈利能力完全不成正比。

    因为人们只为兴趣呼啸而来,聚在一处;事件一过,便一哄而散了。

    打个形象的比方:微博成了一座天桥,有人在耍猴,有人在围观,耍猴的人赚得盆满钵满,围观的人看的尽兴而归,而微博什么也没捞着。

    盈利的问题还没解决,生存的根本又面临着挑战。

    微博对敏感问题的热情和“公知”观点的放大,引来了监管关注,时政大v纷纷离场,平台进入“内容真空”期。

    那几年,微博的宣传标语也是‘改变中国’!

    你要死啊,改变中国是你一个互联网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吗

    另一个,则是微信出场了!

    我们把时间放回到2011年底,深市,麻花藤亲手教吴小波使用微信。

    人们在用微信聊天之余,会下意识的点进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于是,麻花藤对吴小波说“战争结束了”。

    微博还没有认清现实,在社交领域还手应战,被摧枯拉朽般横扫。

    有媒体人评论微博,“批着twitter的皮,揣着facebook的心,做着腾讯qq的梦”…

    那几年,微博差点完了…

    可不能走这个老路!

    否则就算有张父的续血,张俊生也不想分担多余的注意力…

    张俊生做微博,一开始就冲着娱乐化的目标,坚决不能成为公知们的领地!

    “淡化公知声音,发展垂直内容”。

    细分出旅游、电影、音乐、搞笑、电商、时尚、股票、汽车、美食、美容、寻医等垂直领域…

    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能让微博摆脱政治舆论场的风险,用户关注的话题更安全。

    可以主动靠近政治,但是坚决不能嫁给政治!

    还有一点,在多领域、高垂直的内容生态下,商业化



第九十四章 学校
    《倩女幽魂》总票房最多也就3亿出头,想超过《铁塔尼克号》,不太现实,即便是张俊生想使鬼主意,也不太可行。

    贺岁档要到了,一堆电影等着上映呢。

    现在的放映厅就那么多,五千万的差距,真心不是能偷来的…

    而且偷票房这种事虽然很普遍,但终归是灰色手段,若是被人捅出去,不说张俊生脸上好不好看,就是整个悦华恐怕也会被人嫌弃,如果被那帮同行们知道了,保不齐会趁机泼脏水。

    还是算了,等下一部再用!

    ……

    再次来到电影学院,看着熟悉的校训‘尊师重道,薪火相传’,张俊生刚突然升起了一股陌生感…

    真的,将近六个月没来上课了。

    其实,以他目前的地位,可以不用上课了。

    毕竟导演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导演,可是张俊生已然是导演了…

    现阶段,大部分电影都在赔钱,除了张一谋、马小康等屈指可数的导演,愿意投资拍电影的人极少。

    大多数电影人才都在做电视剧!

    很多人的心理就是:市场行情不好,拍电影基本上都在赔本,先拍电视剧,等到电影市场回暖,再拍电影。

    这种想法当然很可行,但是实际操作为零!

    电影跟电视剧是不一样的,不管是节奏,还是拍法差异都很大,一旦习惯了电视剧的拍法,再拍电影就很难摆脱电视剧的思维。

    胡枚、刘邵红原本都是优秀的电影导演,但当她们拍惯了电视剧,回头再拍电影,拍出来的作品就失去了应有的水准。

    不止是她俩,就是宝钢导演,电视剧拍的很好,可是一旦拍起电影,水准就没了!

    张俊生偏偏做到了借鸡生蛋!

    第一部院线电影就大卖了3亿,比肩传奇…

    不止如此,宿舍那哥三经历了《倩女幽魂》的洗礼,三人准备成立一家电影公司…

    张俊何一开始是想留下哥三,但他们想自己闯闯,都是年轻人,虽然很佩服位面之子,依然想尝试一下独立带队的感觉!

    不管能不能成,他们四位已经成了电影学院的标杆!

    当然了,陈浴她们几个能这么顺利的开启电影制作,除了家里有矿,更主要的还是背后站着电影学院这块招牌!

    整个影视圈,从电影制片,到电影发行,每一个环节都有电影学院的人,不夸张的说,电影学院真正占据着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
1...4647484950...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