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徐牧羊
他很聪明,知道自己的特点,擅长扮演气质另类的小人物形象,他的演技棱角鲜明、注重细节、表现力强,在源于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强烈的戏剧化处理,有利于迅速在观众中建立认知。
人本来就是混江湖的,汲取了许多容易被人忽视的宝贵营养,努力将其转化并用于自己的表演中,这样塑造的角色既典型又独特,并且和观众具有天生的亲近性。
喜剧比悲剧更难,因为好的喜剧都是更深刻的悲剧。让人发自内心的笑,让不由自主的流泪,前者更难。
……
王博跟管唬一见投缘。
从此以后,王博陆续出演了管唬的《黑洞》、《生存之民工》,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线,管唬的下一部电影也应该找王博,然后,管唬去拍《活着,真好》、《沂蒙》去了…
没办法,导演也要生存啊!
有点名气的导演拍电视剧基本上旱涝保本的活。
解决了生存需求后,管唬又想拍电影了!
《祁蒙》的编剧赵冬苓有个小说叫《八路牛的故事》…
讲述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一队八路军来到了沂蒙山区的堡垒村马牧池,随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国际友人捐赠的奶牛。长年生活在大山中的村民从没见过这种黑白相间、奶量充足的牛,他们备感惊奇。不久,日军船尻部队逼近,八路军紧急撤退,临行前将奶牛托付给村民喂养…
管唬很喜欢这个情节,电视剧《沂蒙》中,这篇小说的情节也被加入进去。
电视剧拍完,管唬对奶牛意犹未尽,自己改编了一下故事,然后呢
当然是找老搭档王博!
再说了,如果说服王博加盟,想必拉投资也会顺利很多!
……
“对普通农民的生活来说,日寇、流民、土匪、八路、,乃至日后的解放军,都是过眼云烟,在最朴素的生存理念的支配下,农民卑微而又坚韧的活着,城头变幻的大王旗永远无法遮蔽农民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最后,他们还用最质朴的契约理念无情嘲笑了所谓的宏大价值!”
“牛二是那个时代最常见的村民,安分守己,埋了吧汰,愚昧而又狡黠,窝囊但又一根筋,认准了一个死理,别说两头牛,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我们叫他中国农民。”
王博看了看已经改名为《斗牛》的剧
第四章 吕克·贝松(2)
《南方周末》一周一期,张俊生果然登上了封面,标题是‘国产电影新的领航者’!
这个标题不可谓不重!
新的领航者!
旧的是谁
你丫想开天辟地,问过他们的意见没
不过,在一批影迷眼里,张俊生确实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希望!
而且这批影迷的购买力很强大!
于是,《南方周末》刊印的五十万册,才上线立刻销售一空,不得已,加印了五十万册,仅仅两天,又销售一空…
直接刷新了《南方周末》的销量…
当初《四大花旦》那期的销量也才60万册…
张俊生的带货能力强大到让人敬畏!
可惜,张俊生很少接专访,即便有,也给《三联》…
网上有很多讨论的声音,有的在讨论中影垄断,有的在讨论文艺片商业片。
“中影垄断是不可争议达到事实,比计划生育政策还要坚定!”
“中影集团通过参股的方式,组建了7条电影院线,签约加盟影院达400多家,票房占全国市场份额一半左右…”
“人家还有电影频道呢!”
“东阳传媒的大作,《1942》、《手机2》都借给中影发行,由此可见中影集团在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到了无人能与之抗衡,无人不与之联盟的地步了,这种在电影界的垄断就好像能源行业的中石油,电信行业的中国移动一样,对产业未必是福!
张俊生敢跟中影对着干,我佩服他的勇气,虽然我不喜欢这个人,但不得不说张俊生是中国电影界不可或缺的人物!”
“市场就得公平竞争,你有能力就赚更多钱,怎么靠政策扶持”
“电影是一门艺术,单纯用票房来衡量质量优劣会被同仁骂太铜臭气,但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条件下,重视票房、重视普通观众的感受,实在比空谈艺术更有价值,因为这么多年来,数不清的电影专家都快把中国电影给‘谈’死了,艺术已经成了不想对观众负责的导演开脱自己无能的最好借口。”
“新世纪马上就要第十年了,年轻一代导演中善于‘说艺术’的有增无减,在一个没有市场参照的恶性循环里,这些青年导演大都越来越不会拍电影了,只会靠些‘触及灵魂’的小打小闹去博彩!”
“事实上,中国类型片的叙事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单一的思维从头贯穿到底,根本提不起观众的兴趣。《疯狂的石头》证明,中国的导演很多还都在拿商业片随便玩的状态,而年轻一代终于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了!”
“目前中国的确需要《疯狂的石头》这样的卖座电影。但票房好并不等于好电影,真正的好电影看过以后会有思考。可《疯狂的石头》看完以后能有什么思索呢没有!我敢肯定这样的商业片只是过眼云烟,疯狂一把后什么都不会记得!”
“楼上煞笔,鉴定完毕!”
“煞笔+1…”
“有毛病,电影还要带给人思考,你怎么不说相声、小品也要带给人思考咱们中国观众是不是欠教育”
媒体,互联网各种争吵,但是始作俑者张俊生始终没有发声,就连他的微博动态也已经三天没有更新…
不少人猜测,张俊生该不会被约谈了吧
直到中午时候,张俊生发布了最新的消息‘和吕克贝松在欧罗巴电影制片厂!’
……
张俊生到访法国,吕克贝松亲自接见。
两人来到了欧罗巴电影城…
吕克贝松为法国电影做出的最大贡献!
电影城位于巴黎北面近郊的,靠近carrefour pleyel地铁站。
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1万5千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1万2千平方米的综合场所,包括:临时现场制片办公室、演员休息室、美术道具工作室、储藏间、摄影器材租赁公司、灯光器材租赁公司、后期公司、餐厅和咖啡馆等等。
总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隔音摄影棚,配备有空调和覆盖整个摄影棚的工作顶棚。其中5个摄影棚配备有3米深的用于水下拍摄的泳池。
这里已接待了无数电影、广告、电视节目和音乐片的拍摄。
“欧洲一直没有大型的影视影视城,五年前,我承包了原法国电力公司的一个废旧厂房,想把它改造为欧洲最大的影视城的想法。”
“我们的目标是接待全世界的剧组来法国拍摄!”
“五年时间,如今已经差不多可以投入使用了!影城的最大特点是把摄影
第五章 电影的融资(3)
“《the wah》,《流浪地球》这部小说你看过没”
吕克贝松一脸茫然。
“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做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存在,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然而人类所能制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环境无法承受漫长的逃脱之旅。所以人类只得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简单介绍了一下《流浪地球》的剧情,张俊生看了看吕克贝松:“这是我们中国最流行的科幻小说!”
“…这个很难拍啊!”
吕克贝松犹豫了一下。
光是听这个构思就知道没有一两亿的成本绝对拍不了!
“还有一部《全频带阻塞干扰》…”
没有结束,张俊生又把大刘的另一部作品说了一遍…
“张,欧罗巴电影公司最多只能启动五千万美元以下的项目…”
“咱们可以融资啊!”
吕克贝松立刻get到了张俊生的想法:“…你是想从德国人手上套钱”
呃,基本上一提到融资,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德国…
《古墓丽影》,总投资是9400万美元,但事实上,派拉蒙在制作上一毛钱没有花,成本为零。
《古墓丽影》被誉为好莱坞资本运作的典范。
它们空手套白狼的对象就是德国!
根据德国税法规定,电影投资者可以预先得到一笔退税款,而且这笔钱在开拍之前就可以拿到。
不光对针对德国电影,对与德国人投资的外国电影也有效;更重要的是德国法律不要求电影一定要在德国取景或必须和德国电影人合作,而只要求德国出品公司拥有该电影版权和分红。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好莱坞制片人一拿到剧本不是先找导演,而是先找一个德国投资人的原因。
派拉蒙在《古墓丽影》开拍前,直接把电影版权以9400万的价格卖给了德国公司,接下来,派拉蒙以8380万美元租回影片20年,派拉蒙立刻就赚了1020万美元。
德国公司名义上拥有这部电影的版权,根据德国税法,这个公司得到了相当于未来电影收入的大概10%的退税款,这是德国公司的好处。
至于谁亏了呢
大概是德国公民吧,毕竟退税使用的资金都是收税得到的。
不仅如此,英国税法也有类似的对于电影投资给予退税的规定,唯一不同于德国的是,英国法律要求退税的电影必须要在英国取景,或在英国部分拍摄和制作,或者雇佣英国电影人;所以,派拉蒙雇佣了几个英国演员和技术人员。这样,派拉蒙以同样的手段,把电影版权卖给一家英国银行,从中又赚了1200万美元。
接下来,派拉蒙将《古墓丽影》一片的海外发行权预售给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电影发行公司,一共卖了6500万美元。
通过上述三招,派拉蒙共获得了8720万美元,余下不到700万美元的预算,通过出售影片在美国付费电视台的播映权获得。
派拉蒙一分钱没花电影的预算就解决了…
至于唯一付出的那点律师费,其实,象派拉蒙这样的大公司,自己专门养着一批优秀的律师和会计,所以连律师费都不用费...
你没听错,总投资9400万美元的《古墓丽影》,派拉蒙一分钱都没花,一部好莱坞大片就这样拍成了!
..从此刻起,电影以后的所有票房, dvd,周边产品所有的收入都是100%的纯利润了!
暴利啊...
大片运作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前提是,项目本身有足够的吸引力!
昂贵的律师费和中介费用不是一般小成本电影所能承受的,更重要的是一般电影的海外发行权都是在电影拍好后,片商看了样片,觉得能卖钱才会买;
文艺片票房没法保证,,没办法通过这种途径来筹钱的。
这就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喜欢拍大片的真正原因!
“我承认你说的很有吸引力,可是…”
吕克贝松犹豫了一下,张俊生所说的两部作品,压根不具备操作性,《古墓丽影》是根据游戏改编的,《古墓丽影》游戏在全球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拥有庞大的粉丝群。
中国科幻小说在海外没有丝毫的影响力…
“所以,我希望你能担任制片人!”
第六章 搞定(4)
“我其实最喜欢你的《最后决战》!”
吕克贝松有点诧异:“为什么”
《最后决战》是吕克贝松的处女作,绝对不是代表作,《这个杀手不太冷》、《碧海蓝天》、《地下铁》、《第五元素》才是他的代表作!
“电影虽然在制作上有些粗糙,但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别有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我能感觉到一个年轻导演的热情。”
张俊生略带一些恭维。
当然,也是真心话!
对导演而言,最难忘的肯定是自己的处女作,就好像很多男人总会对自己的初夜耿耿于怀一样…
尽管表现的不完美,但绝对是记忆深处的宝藏…
“哎,当初拍《最后决战》,带着对电影的满腔热情,一心想拍出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
吕克贝松已经49岁了,24岁时候拍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
他的导演之路称得上很顺利。
“我听说你想去好莱坞闯闯”
“…暂时应该不会。”
《疯狂的石头》拿下金棕榈,《倩女幽魂》北美大卖,的确有不少好莱坞制片厂想要邀请张俊生前往北美。
“很多人觉得好莱坞环境好,但好莱坞不需要中国电影,拍中国电影没有人会比中国人拍得更好。中国在很多方面有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建筑、服装是,厨艺也是,这些只有中国人才能拍好。在中国发展才是正确的!”
吕克贝松对好莱坞很反感。
他认为好莱坞太商业了,而且很保守。
呃,相对于法国电影环境而言,好莱坞确实有点苛刻,当初殖民美洲的大部分都是清教徒,清教徒保守的价值观就一直影响美国,对性、同性婚姻、堕胎等问题都比欧洲要保守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