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徐牧羊
《证人》、《约翰拉贝》、《亲密》、《白银帝国》、《达达》、《滚拉拉的枪》、《渺渺》、《阳阳》,有名没名的港台电影人都来了。
没本法,仅仅指望内地市场或者港台本地市场,这些电影赚不了钱!
东南亚的外埠市场越来越难卖,只能到欧洲碰碰运气,赚回一点成本,勉强维持生活…
知道俞妃鸿是第一次参加柏林电影节,所以,张俊生让唐宁宇帮她办理了一张红色的电影节通行证件,红色的通行证代表的是国际制片人,可以进入很多地方。
开幕影片是《罗拉快跑》导演的新作,俞妃鸿很有兴趣!
必须说一说《罗拉快跑》…
这部电影的剧情很简单: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在20分钟内筹到10万马克,救出曼尼,罗拉只能去向银行家父亲求助,所以她只能奔跑,为了救曼尼而跑,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而跑。
单纯从剧情来说,并不能说明这部电影当时缔造的轰动,票房方面,创下了德国电影的新纪录——200万美金制作出一亿美金票房!
快节奏的剪辑、动态镜头的运用,构图、角度、色彩都是最新颖的东西!
就好像《一个字头的诞生》,为什么《一个字头的诞生》被影评界大加赞赏
黑色幽默的剧情,两段式的结构,一喜一悲的结局,却原来都是南柯一梦,编导有水平。更难得的是摄影,俯拍、仰拍、手持跟拍、镜头倒置、广角、球面镜…运镜方式在港片里绝对独树一帜,很有大师范儿。
是的,《罗拉快跑》的导演汤姆提克威最开始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接近大师的导演…
当然,之后他玩砸了…
但这并不影响俞妃鸿对他的欣赏!
所以,《跨国银行》首映,她也跟着混了进来…
又很凑巧的坐在了张俊生旁边。
张导演有个习惯,一旦进入自己的意识,他的时间就是停止的。
所以,他才会把俞姐姐当成了娜塔莉…
得亏了他还记得这里是放映厅,只是摸了大腿一下,没有别的动作…
“对不起…”
赶紧道歉…
确切的说,应该是试探一下对方的反应。
如果她直接拒绝,或者冷冰冰回应一句,张俊生肯定不敢往下进行,女人诚可贵,脸皮价更高,他又不是舔狗…
俞姐姐轻轻摇了摇身子,算是回应了…
这是什么意思
可以继续吗
想做就做,张俊生化作寻龙尺,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
张导演很熟练的寻找到了一线天的位置,轻拢慢捻抹复挑,渐渐地感觉到了诗意,正准备继续,俞姐姐伸手拦住了他…
眼里藏着一丝蕴意还有一丝春潮…
换了地方吧!
比方说重峦叠嶂的山峰;
比方说盈盈一握的小蛮腰…
冰肌入骨,眉眼动人!
……
《跨国银行》放映结束,一群人很有礼貌的起身,张俊生也跟着鼓掌…
其实这样的电影真的一点意思也没有…
看得出,汤姆提克威把这个007的故事编的错综复杂,奈何错综复杂不起来,情节非常不靠谱,经不起推敲,人物也相当平面脸谱化——仅从娱乐性角度来说,场面不够火爆!
从电影院出来,几个人都在讨论电影。
大部分都觉得不吐《罗拉快跑》…
“虽然汤姆提克威不想大家觉得自己就是在拍部无脑的爆米花动作片,想颇有追求地扯上点国际政治博弈、还想煞有其事地铺张一下个人对抗机构时那种无力而悲怆的宿命感,我也承认有些台词比较有力,比方说那句“有时你越回避你的理想,就越接近你的命运”,但这些都难掩生硬剧情的漏洞和时刻的疲软…”
“剧情不紧凑节奏不紧张,没有看犯罪片的快感!”
&nbs
第六十八章 《低俗小说》(3)
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呢
王尔德说过:男人结婚是因为疲惫,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
认真想了想,张俊生回答:“如果有一天我结婚了,大概似乎因为想结婚了!”
“无关爱情吗”
“…也不能说无关爱情,可能是觉得再也遇不到比她能让我更舒服的人!”
顿了顿,张俊生认真说道:“我很少跟人讨论这些,我觉得这些东西讨论起来没什么意义…”
“所以,你是个享受当下的男人”
俞妃鸿翻了翻白眼。
所谓的享受当下,大概就是‘万花丛中过,不想背负婚姻的责任。’
这样想着,俞姐姐突然笑了,她的婚姻观也很奇葩,虽然不是坚决的不婚主义,但绝对要浪到容颜老去…
张俊生下意识一使劲,用力一环她的腰肢,把其拉进怀里,嘴唇贴了上去:“月色这么美,不做点美好的东西吗”
“…什么叫美好的东西”
“来,我教你大吃一精还有炭烤蚌肉!”
大龄女御姐,经历了雨打芭蕉落闲庭,摸爬了人情世故如饮水,她们的内心之中,既有天真又有戒备,既希望怦然心动,又在意蓦然回首…
如何征服她们
除了攻入心房最主要的当然是用力打靶!
前者太费劲,后者虽然也很费力,好在张导演不缺力气!
要死也要死在你的手里!
美人如花折又折,狂风怒海浪滔滔。
说睡服不太可能,但至少让她感受了好几次彼岸云端…
……
开幕式第二天就是《低俗小说》在柏林电影节正式亮相的日子。
天公不作美,飘起了雪花,寒气逼人,但也没能逼退柏林华人华侨,以及留学生的热情,他们早早来到电影宫,里三层外三层的守候在红毯两旁。
张俊生最开始征服的是海外的学子们!
从《功夫熊猫》到《倩女幽魂》,然后是《疯狂的石头》,大家伙很乐意为中国电影新的标杆站台!
所以,当张俊生领着剧组成员现身后,现场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尖叫声和欢呼声。
影迷们高呼着剧组成员的名字,其中以娜塔莉的呼声最为响亮…
娜塔莉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符合欧洲的白左们…
德国,自从安格拉默克尔上台后,向左走还是更左,一直都是困扰着德国民众最艰难的选择…
主办方对《低俗小说》的首映红毯非常满意,甚至可以说喜出望外。
来捧场的电影人非常多,红毯的星光闪耀程度简直吊打开幕式。
章紫怡、陈恺哥、陈虹都来了!
不仅如此,《白银帝国》的导演姚树华携主演郭富成;《证人》的导演林朝贤携谢逼王;甚至还有台湾的新锐导演郑有杰,他也带了自己的作品《阳阳》参加了展映…
张俊生作为《低俗小说》的导演,当然要表示感谢,郑有杰,他虽然不认识,依旧很热情的打招呼,上峰要求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算了,直接文体两开花吧!
电影很快开始了,能容纳1600名观众的大厅鸦雀无声,所有观众都安静盯着大银幕。
《低俗小说》是一部痞气十足的电影!
但里面的角色又有所坚持,行为像个小混混,论及执念又像个圣人。
塞缪尔出演的朱尔斯是个有自己内心标准的话痨,他喜欢用镇定的言语恐吓自己的对手,让他们心生恐惧,再一枪干掉,他坚持的首先是老大的利益,但是当目睹“神迹”之后又决定放下手中的武器,维护自己内心的道德律;
乔尔金纳曼饰演的文森特是个玩世不恭的话痨,他以听话至上,面对美艳的娜塔莉已经对自己招起小手仍然能不为所动,当然我们都知道他心里早就把持不住了,但是老大成了他内心的定海神针,成功完成了任务;
老大的权威由此奠定!
但他真正出场时却被两个同性恋绑走成了他们泄欲的工具,身边招惹了他的布奇,也就是杰森斯坦森扮演的角色,布奇并未自己逃走,而是勇敢地回来营救被干的老大,老大也义气相待原谅了他,可谓仗义;
布奇本人,真是好男人的本色,不打假拳拿钱要逃,身边的女人却还心念念地等着他,为了老爸大
第六十九章 卖片(4)
俞妃鸿歪着脑袋思考了半天,然后回答:“很有意思!”
“…电影有意思,还是导演有意思”
“???”
俞姐姐笑而不答…
虽然不太明白这个微笑的意思,就当是称赞了…
毕竟张俊生有着8====d…
大部分男人都是8-…
……
“非线性的叙事电影的代表作。结构巧妙而富有深意,精彩的对白。片中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美好的品质,却都无可救药的走向了黑暗与迷茫。各个段落不分首尾,互补结构,开头和结尾相连,暗示现实中类似影片中的情节总在发生,永不停歇。”——《好莱坞报道》
“影片以独特的审美观反映暴力,采用独具一格的散点拍摄手法。这部风格鲜明的黑色电影把社会边缘的人物以及导演推到公众视线之中。在叙事结构上,塔伦蒂诺也一如他此前的一贯作风,没有采用常见的时间顺序结构,而是用了一种循环中嵌套倒叙多线并进的精巧结构来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综艺》
“就电影结构来说,本片是一场革命!”——《柏林电影场刊》
对了,柏林电影场刊给《低俗小说》打了3.6分!
这是很高的分数,满分是4分!
最近十年,柏林电影节场刊评分最高的电影是《血色将至》,评分3.5,这部电影被很多媒体称为21世纪的《公民凯恩》;
现在《低俗小说》评分是3.6,比《血色将至》高了0.1…
场刊评分出炉后,《低俗小说》剧组还有悦华的观光客都很激动!
唐宁宇道:“俊生,场刊评分接近满分啊,金熊应该拿下了吧!”
张俊生摇了摇头:“哪有那么容易,场刊一向是反风向标,场刊第一的电影拿到最高奖的少得可怜,现在都快成魔咒了,去年的《血色将至》虽然拿到了3.4分,但是只拿了最近爱导演,所以,拿到场刊第一未必是好事!”
欧洲三大制造了无数冤案!
去年的欧林国际电影节,《血色将至》不仅创下了场刊最高评分,还赢得了影评人、观众的集体点赞!
然后呢
评委会主席法国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率领手下评委团依旧是我行我素的把金棕榈大奖颁给了巴西电影《精锐部队》…
爆冷获奖的那一刻,观众、记者们全场嘘声一片,甚至直接离席。
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得了大奖,但是柏林电影节受到了强烈质疑…
因为,《精锐部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非常典型的商业片!
只能说科斯塔加夫拉斯眼光独到!
还是比不上咱们老王,墨镜王在第59届戛纳电影节,放飞自我后一口气颁出五个影帝和六个影后的壮举!一届顶六届,加量不加价!
那一年,吉尔雅各布老爷子一口老血喷出,然后老王这个戛纳嫡系电影大师就跑柏林电影节撒欢儿玩去了。
电影节,评委的口味有时候决定了电影奖项的归属。
……
《梅兰芳》第三天公映,恺哥大导演毕竟是金棕榈获得者,现场还是有不少死忠粉的。
公映结束,不少人摇头…
内地达的某些影评人说什么‘众所周知,各个电影节都有各自的“喜好”,即每个电影节或竞赛都有性格特征,选对电影节参赛显得尤为重要,《梅兰芳》显然是选错了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更倾向于政治生活背景下的影像反映,得奖影片大都严肃、稳重,对反映战争、时局动荡、文化差异、伦理道德题材的电影可谓情有独钟。’
‘表现艺术家个人成长经历的《梅兰芳》在政治性方面并不占优,相反,为了考虑到影片的票房和观众的接受度,导演把更多的精力摆在了展现艺术家艺术人生的瑰丽浪漫。这种分量对于柏林电影节来说太过轻佻,或许对崇尚艺术、追求感性的戛纳电影节更加适合。’
呵呵,人戛纳不像柏林电影节这么好说话!
《梅兰芳》,陈恺哥既想拿奖,还想拿票房,结果就是两方面都没做好…
京剧艺术在中国是国粹,但在西方并不普及,讲述一位京剧艺术家的个人艺术体验无疑使影片观众群再次缩减!
电影放完之后,现场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表明了大家对这部电影的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