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清宫2:这个宫廷是我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miss苏

    &n




第201章 当朕的儿媳妇吧
    201、

    廿廿奉旨来到,乾隆爷淡淡道,“这都十月了,十月十五是你十公主的初定礼……你十公主的婚礼从初定礼就要正式开始,年底之前成婚礼、回门礼自都办完了。”

    乾隆爷拿十公主当引子,说完了之后眯眼盯着廿廿。

    “那你呢你十公主厘降之后,你自己可有什么打算”

    “嗄”廿廿装傻,“奴才,奴才能有什么打算”

    乾隆爷哼了一声,“你小前儿,就是人小鬼大;如今人渐渐长大了,就更要修魔道去了,嗯”

    廿廿忙笑,“奴才哪儿敢!皇上是真龙天子,那是真神,奴才什么魔敢到真神面前来嘚瑟来呀”

    乾隆爷这才大笑,“那就给朕说实话,甭绕弯子!”

    廿廿点头,含笑道,“奴才给皇上贺喜。”

    “十公主是皇上最小的孩子了,等十公主的婚事办完,作为阿玛,皇上可松口气去了。”

    乾隆爷哼了一声,抬眸凝着她,“你不是还比你十公主还小一岁去呢么”

    廿廿先点头,却随即“扑哧儿”一笑,“皇上怎么将奴才跟十公主比去奴才可不胜惶恐。”

    乾隆爷不客气地白了她一眼。

    这小丫蛋儿哪里明白,此时她和十公主一个是闺女,一个是儿媳妇儿,对老爷子来说,那是手心手背啊。

    虽说儿媳妇儿没有血缘关系,看着比闺女还远一层,可是这个儿媳妇儿却不仅仅只是个子妇,这可能是大清未来的女主人啊。

    从这个层面来说,老爷子对这小丫蛋儿的期许,是要高过闺女去的。

    廿廿也瞧出老爷子瞪她呢,她便只是笑,没惶恐,也不谢罪。

    终究是认识这些年了,早年间刚知道他是皇上的时候儿,他神色稍有变化,她都吓的浑身打颤;可是这两年,随着她长大,她倒也不怕了。

    她知道,老爷子不会真跟她生气。

    “奴才方才有说话了吧”廿廿笑眯眯望着乾隆爷,“还请皇上明白示下,哪怕骂奴才一顿呢。您老可别憋着呀。”

    乾隆爷呲了呲牙,“用你管你个小丫蛋儿,管得越来越宽了,连朕你也敢管!”

    “奴才给皇上讲个故事呀”廿廿耐心地哄着老人家,就像哄着个任性的老小孩儿。

    她阿玛是个孝子,当年为了供养双亲,都不惜做旗人最抹不开面儿去做的经商活儿。所以她阿玛对侍奉老人家方面极有心得,从小就教给她,对老人家“孝”和“顺”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哄”。

    乾隆爷便哼一声,“讲呗谁堵上你嘴了不成”

    廿廿莞尔。

    这老爷子虽然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可是显然老爷子的心不仅仅在宫禁之内,他喜欢听那些市井巷陌里的故事。

    可是显然这宫廷里,能给他讲这样故事的人不多。

    从前倒是按摩处一位专门伺候乾隆爷梳头、刮脸的老太监,寻常当差的时候儿,会为了让乾隆爷放松,一边给伺候着一边讲那些故事。

    可是老太监后来过世了,再换来的是一位年轻些的太监,一见皇上就紧张得大气儿都不敢出,就更不敢讲故事了。

    廿廿有几回赶上了,便琢磨着给乾隆爷讲讲她所知道的那些故事。

    好在老爷子也爱听,倒叫她越来越有信心了去。

    廿廿便颔首微笑道,“皇上知道什么叫‘斜眼儿’么”

    乾隆爷哼了声,未置可否。

    廿廿也不理会,自顾讲下去,“奴才给皇上今儿讲的故事啊,就是奴才在我们家田庄里遇见的一个斜眼儿庄户……他姓刘,排行老三,人称外号‘斜眼儿刘三’。”

    “皇上猜,他的眼睛是怎么斜的呀”

    乾隆爷又哼了声,虽还是没搭茬儿,眼角却已经渗了些笑意出来。

    廿廿就知道,实则老爷子已经知道她要说什么了。

    那她也得继续说完啊。

    &



第202章 女人们将来的身份
    202、

    十月十五日,十公主初定礼,乾隆爷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赐皇子、王、公、大臣、额驸宴。

    十一月,诸皇子分封。

    乾隆爷下旨:“今诸皇子年齿已长,允宜式遵成宪,锡授亲藩,用昭慈眷。”

    “皇六子永瑢,著晋封为质亲王。皇十一子永瑆,著封为成亲王。皇十五子颙琰著封为嘉亲王。皇十七子永璘,著封为贝勒。”

    乾隆爷还特别吩咐:“其皇十一子以下,俱著仍在内廷居住,暂缓分府。”

    此时十一阿哥以下,只有十五阿哥、十七阿哥这兄弟俩了。也就是说,尽管十五阿哥、十七阿哥都已经早就成年了,且都有了家室,可是乾隆爷还叫他们留在宫里居住,让这两位儿子陪着他。

    也由此,倒叫储君身份之事,几乎已经撩起了面纱来。

    乾隆爷自己当年为皇子的时候,就是从未曾出宫分府,一直在宫内居住,直到最后承继皇位。

    那么按着乾隆爷自己的老例儿,储君的人选便已经注定是在这两位继续留宫居住的皇子。

    而以十七阿哥的性子,前朝后宫又谁敢相信十七阿哥会是储君呢

    乾隆爷以这样的方式,虽然未曾公开宣告,却也已经事实上揭开了十五阿哥的储君身份。

    一时之间,朝廷上下,中土藩国,皆为仰望。

    .

    十五阿哥的撷芳殿中所里,虽然表面上大家都不动声色,可是关起门来,所有人都喜不自胜。

    后院的女人们,谁都没办法免俗,心下自都在衡量着自己将来的位分。

    点额为嫡妃,将来的位分自然是中宫皇后,这个倒没什么可想的。

    可是点额以下,从骨朵儿开始,这便都在心里算起了小九九儿来。

    骨朵儿是皇子侧福晋、嘉亲王侧妃,原本与嫡福晋只差一步之遥,可是若将来十五阿哥登基,那她的位分可就不一定了。

    身为侧妃,可以是皇贵妃;也可以如乾隆爷的侧福晋高佳氏一样,初封贵妃;甚至可能如乾隆爷的继后辉发那拉氏一样,初封只在妃位。

    从皇贵妃到贵妃、妃位,这差别可就大了。

    皇贵妃是二妻,长子、长女皆视为嫡出,为嫡皇子、固伦公主;

    可若是贵妃、妃位,那便只是妾室,顶多算是“媵妾”之中的“媵”。地位高于妾,却终究不是妻。

    还不如那些阿哥使女呢,身份倒都是明确的。但凡诞育了子嗣的,初封就会高一点,可能从嫔位开始起封;而没有子嗣的,就得从贵人、常在,乃至答应起封了。

    虽说位分之间也有差别,好歹都还是庶妾,影响不到什么去。

    骨朵儿为此心烦意乱,咬着小手绢儿,好几日心下不能开晴。

    原本心知肚明自家阿哥爷便是储君,可是这快乐却转瞬就化为了烦恼,倒叫她怎么都乐呵不起来了。

    一班后院女子去给点额请安加贺喜,众人不管各自心下如何,至少面上都是喜上眉梢的。

    终究,这是阿哥爷的大喜。

    这天下,哪有几个人能轮上这样的欢喜去

    便连身子羸弱了好几年的点额,今儿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已是起了炕,坐在明间儿正座接受一众侍妾的行礼。

    刘佳氏、沈佳氏等几位老人儿,更是带头先给点额行起参拜皇后的大礼来。

    点额面上也是欢喜得涌满了红晕,却还是小心嘱咐,“……这事儿就算咱们都心下有数,可终究还不到这么掀开的时候儿。在皇上正式宣告之前,咱们可不能再这么着了。”

    刘佳氏和沈佳氏等人对视一眼,都是含笑道,“奴才们都明白。只是今



第203章 指配:钮祜禄氏
    203、

    “嗯,那自然是要的。”

    点额从镜子里瞟了侯佳氏一眼,没再多说旁的。

    可是侯佳氏却也听明白了。

    侯佳氏虽是辛者库的出身,是皂衣旗的,看似身份低微,可是他们家却也是世家了。

    辛者库人,世世代代为皇家的家奴,难不准科举,只能为皇家做“家务事”。这样的人家儿却也因此,反倒对皇家秘辛更为了解。

    在大清的历史上,可不是说你是皇子的嫡福晋,你将来就一定是大清的皇后。

    有些嫡福晋只能得到一个“元妃”的称号,却要眼睁睁看着皇后的尊号给了后来的女人。

    例如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元配为佟佳氏,努尔哈赤甚至曾入赘在佟家。可是后世追封,佟佳氏只为“太祖元妃”;而皇后则是孟古哲哲。

    再如太宗皇帝皇太极,元配为钮祜禄氏,也正是额亦都的女儿,与廿廿同门。死后却也只得“元妃”称号,而皇后却是后来进门的哲哲和布木布泰。

    甚至,就连“元妃”的称号,她都没能独自享有,皇太极还将元妃的称号给了死后的海兰珠……

    “元妃”二字,虽然占了一个“元”字,但是重点却永远在后面的“妃”字上。

    再是元配,也终究永远是妃,不是后啊。

    虽说这样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大清入关之前,在大清入关之后,越发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样的事情没再发生过。

    可是中原文化是“影响”,而太祖、太宗皇帝的做法却是“祖宗规矩”,个中轻重,自有分别。

    所谓“祖宗规矩不可变”,便若是哪位皇上不顾中原文化的影响,而执意只遵循祖宗规矩呢那谁也挑不出个理来不是

    故此侯佳氏听出来了,点额说的是“那自然是要的”,而不是“那是自然的”。

    一个“要”字,便含着太多的主动之意,点明了争取之心,以及势在必得之意。

    “既如此,那咱们侧福晋就算是皇上亲赐的‘皇子侧福晋’,却也未必是名正言顺的‘亲王侧福晋’喽”侯佳氏笑意盈盈,从镜子里看着点额。

    点额挑了挑眉,轻垂眼帘,“按规矩来说,是的。如果没有朝廷的正式册封,那即便是皇上亲赐的皇子侧福晋,也未必就是‘亲王侧福晋’。”

    侯佳氏长出一口气,掩饰不住笑意,“如此说来,咱们阿哥爷封王,可是对侧福晋来说,却倒未必全是好事儿!”

    点额没有抬头,只淡淡道,“如果不计那个虚名,只关起门儿来的话,就算没有朝廷的册封,可是该是侧福晋就还是侧福晋,一应的吃穿用度都差不了的。”

    “可如果非要去争那个名分的话……那倒真的就不一定了。一切都要看皇上和阿哥爷的心思。若是皇上和阿哥爷想给,便如慧贤皇贵妃一般,使女都能超拔了;可若是这二位主子不想给,那元配都只能是妃。”

    侯佳氏深吸一口气,从镜子里盯着点额,“按说,生育过的,便是使女,也理应得超拔的”

    点额缓缓抬头,“嗯。如刘佳氏,她诞育了大阿哥和三格格,儿女双全,又是长子生母,她便必定是个福分大的。初封的位分,甚至不会低于侧福晋。”

    “只可惜,你诞育的是个格格,我倒劝你,不必跟刘佳氏比。”

    侯佳氏便笑了,“奴才心下自然明白。刘姐姐不仅诞育了大阿哥和三格格,刘姐姐毕竟还是阿哥爷身边儿的老人儿……”

    侯佳氏目光里闪过一丝精芒,直直盯住侯佳氏,“福晋早就教导奴才,便是要争,也跟新人争,没的跟老人儿们去争……”

    “奴才不但不跟刘姐姐争,同样只产女的沈姐姐,奴才一样儿不争!”

    点额终于缓缓抬眸,定定看了侯佳氏一眼,“嗯,难为你将我说过的话,都记得如此牢靠。”

    &nb



第204章 天,怎么会这样啊
    204、

    女孩儿的闺名自是隐晦,圣旨里绝不会提及,礼部官员宣旨之中能听见的的唯有“钮祜禄氏”四字。

    一听所指配之人为“钮祜禄氏”,绵偲的心登时欢喜的爆裂开去!

    绵偲跪接圣旨,还没等听完宣旨,便欢喜得要重重叩头下去。

    倒是陪同礼部官员同来的如意在畔拦了一句,“绵偲阿哥不必急着叩谢,请先恭听完圣旨。”

    绵偲不好意思,忙道,“是我的不是,光想着圣恩浩荡,便只想叩谢皇恩,倒忘了规矩去。”

    如意笑笑,再没多说什么。

    礼部官员继续宣旨。

    “钮祜禄氏父福昂,祖父总督爱必达……”

    绵偲便惊住,顾不得规矩,扬声截住,“这位大人且慢!大人……怕是拿错了圣旨,念错了吧”

    “是不是这一拨指配的人数颇多,大人同时要宣旨数份;而出自钮祜禄氏的秀女,又有好几人,故此大人念混了”

    .

    礼部官员叹了口气,左手高高举起圣旨,右手倒是垂下,给绵偲打了个千儿。

    “回绵偲阿哥的话儿,奴才哪儿有那么的胆子若这么大的差事,奴才这会子也敢给念错了,奴才这颗脑袋还要不要了”

    别说他只是个六部官员,便是亲王、皇子的,便只是在字眼儿上出个错儿,都是大罪,有的连王爵都丢了。

    这事儿是错得起的么
1...3637383940...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