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怒上心头的袁崇焕却是道:彼其娘之!那赵率教算得了什么东西,如今也是对老子阳奉阴违的,还有那吴襄,祖大寿这些混账,全然不想想当初是谁提拔他们的!一群白眼狼一样的东西!

    屠师爷却道:东翁勿忧,不还有一人可堪一用么?

    袁崇焕道:一用?屠先生所说的,无非是那左良玉罢了。然而现在黄台吉那小儿要本抚除去那毛文龙,这左良玉又有什么用?

    屠师爷道:怎么没用?东翁带着那左良玉去东江见那毛文龙,到时候寻个理由杀了,东江群龙无首,不还是得听东翁安排?再说了,只要除了那毛文龙,东翁不管是彻底靠向大金,还是在这辽东拥兵自重,到时候不还是由得东翁做主?

    袁崇焕思虑一番,却是道:只怕不妥。那毛文龙杀是好杀,只怕杀了他之后,不易收尾。当今天子不似先帝一般好糊弄,或者说,当今天子比先帝更加地不要面皮,甚么面子一类地东西,在当今天子眼里都是虚的。若是我擅自杀了毛文龙,又如何向天子交待?

    屠师爷闻言,却是哈哈大笑道:东翁啊东翁,亏你联明一世啊。只要杀了毛文龙,这东江必然是一盘散沙,何人来牵制大金?不还得靠东翁你么?到时候天子不光杀不得你,反而要处处倚重于你了。

    袁崇焕也哈哈大笑道:不错,是某想的偏了,果然是当局者迷啊。

    说完,却是将话题一转,接着道:山东那边儿怎么样了?粮食甚么地都准备好了么?

    屠师爷道:东翁放心,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只要东翁上一折子,想办法将山海关的王世贞给调走,到时候那些黄澄澄的粮食,可就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啦!

    袁崇焕却是冷笑道:他娘的,老子算是看的明白了,人不为自,天诛地灭!当年老子在辽东浴血拼杀,换来个甚么下场?王象乾王在晋这两个蠢货,置十三山十万余众不顾,胆小怕死,呸!打那时起,老子就看的明白了,甚么都他娘的是虚的,只有手里的兵权和白花花的银子才是真的!

    屠师爷三角眼一转,却道:既然如此,当今天子登基后的所为,明显要比先帝时强得多,东翁何不忠心辅佐一番,成就关圣人一般地美名?

    狗屁!袁崇焕却是骂道:你当当今天子是好相与的?便是老子忠心辅佐,只怕亦要落得个岳武穆一般地下场罢!天子派老子来辽东,除了给了个官衔儿,外加上一把根本就没有甚么鸟用地尚方宝剑,又给了甚么了?只怕天子心里也防着老子一手呢——辽东如今这番局面,只怕早有天子暗中示意了。便是你我一举一动,只怕也早有人报给天子了。

    屠师爷闻言,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道:既然如此,东翁又何必来此趟这浑水?便是安安生生地在南方做了富家翁,岂不美哉?

    袁崇焕却是冷笑道:你想安生,可是有的是人不想让你安生。自打当今天子登基以来,厂卫横行,山东和浙江那儿的货物怎么出关?还不是得指着老子来辽东给他们保驾护航?老子不来辽东能行?别的不说,便是如今这般局面,便是老子不来辽东,一样儿会有别人来辽东。那些人的势力之大,早就深入了大明的方方面面,天子又有什么办法?可笑当今天子,还真以为杀的人头滚滚就能止得住了?

    屠师爷却道:若是东翁真心投靠天子,又当如何?

    袁崇焕却是苦笑道:如何?不如何!那些人足够让老子死无葬身之地。你以为先帝是怎么去的?若说是没有那些人参与,年轻力壮的先帝怎么会突然之间就驾崩了?兼之当今天子多疑,只怕也不会相信袁某真心投效,说不得,只能一条道儿走到黑了。

    屠师爷闻言,也是一阵无言,二人不禁有些戚然。

    就在袁崇焕和屠师爷商议这些事情的时候,远在北京的崇祯皇帝,也接到了沈阳锦衣卫地密报。

    曹化淳和许显纯看着崇祯嘴角的冷笑的掩饰不住的杀意,对视了一眼,皆是心道,这袁蛮子是死定了。果然,就听御座之上的崇祯冷笑道:这狗东西果然还是忍不住了。山东,山东,呵呵。

    许显纯听得崇祯冷笑,便上前一步道:陛下,此等乱臣贼子,当立即拿下,凌迟处死!

    曹化淳也道:皇爷,不如早些拿下了此贼,倘若毛大将军真有个甚么闪失,只怕悔之晚矣。

    崇祯却道:急甚么,不是早就安排了人去了辽东么?让这狗东西去!捉奸捉双,拿贼拿赃,在东江再拿下此贼,省得有人说朕不教而诛!

    说完,却是对曹化淳道:你亲自去山东盯着,到动手的时候,别走脱了一个。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

    推荐一本鲈鱼大佬的《植掌大唐,靠植物改造系统脱贫致富,封妻荫子,做大唐的魔稻宗师。

    顺便,再求票求收藏,咱们好好在三江上面浪一浪。




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
    当然,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如袁崇焕想的那般美好,也不可能什么事儿都依着崇祯皇帝的想法来。就在崇祯准备磨刀霍霍向袁崇焕的时候,西安府知府马维骃的一封奏折直接把崇祯的心给推到了谷底。

    臣西安知府马维骃冒死百拜陛下:崇祯元年三月,全陕天赤如血,大旱无雨,民间百姓人心浮动,粮食欠收已成定局。臣无能,惟请陛下早定处置。

    看着眼前的温体仁施凤来等一众阁臣和厂卫地各个头子,崇祯示意王承恩将奏折转给温体仁等人看过之后,开口道:众位爱卿先说说,这事儿该怎么个章程,明儿个再到朝堂上议一议,早些定下来该如何处置。

    温体仁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可先调拔一些粮食过去,再由各地官府组织百姓打井取水以自救,当可无碍。另外,陛下可免陕西三年赋税,以使百姓明知陛下之爱民也。

    崇祯却是问施凤来道:施爱卿怎么看?

    施凤来道:启奏陛下,臣亦赞同温大人所言。只是这免赋税一事,还需要斟酌一番才是。

    崇祯闻言,却是有些好奇。后世见得多了电视剧中免赋免税收买人心的行为,怎么到了施凤来这里就要斟酌了?当下便问道:为何?难道免去三年赋税,不是爱民之举?

    施凤来道:陛下,这赋税不免,下面人要去征收,收上来得,是国家的,所以就不会逼迫太甚。倘若免了这赋税,下面人再去盘剥所得,却是落入了自己的口袋,到时候难免有些宵小之徒会趁机上下其手。

    崇祯唔了一声,却又想起来年前安排的常平仓以及要求南洋各国进贡和交易粮食的事情,便问道:年前安排的常平仓一事如何了?陕西一地的常平仓可都是满的?

    温体仁回道:启奏陛下,依着下面报上来的情况来看,当是满了的。只是这其中有水份,却不好说。

    崇祯扭头望向许显纯,问道:锦衣卫那边儿呢?

    许显纯闻言,躬身道:启奏陛下,从下面各地百户所反馈上来的情况看,陕西一地的常平仓,满了的有,不满的更多。多数都被人私下倒卖了。至于去向,正在追查。

    崇祯却是呵呵笑了一声,道:很好嘛。朕年前是怎么说的来着?国库拿银子买了给百姓们备着的救急的粮食,他们就敢这么给倒卖了?只为了捞银子?好大的狗胆!

    温体仁和魏忠贤等人却是赶紧躬身道:皇上息怒。

    温体仁道:皇上息怒,此事,臣等监察不力,亦有责任,回头臣便组织人手下去清查一番,一定给陛下,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崇祯却冷笑道:不必清查了。许显纯。

    许显纯闻言,躬身道:臣在。

    崇祯冷笑不止:将这些混账的名单整理好了,按名单抓人,三族。少了一个,朕唯你是问。田尔耕。

    田尔耕也赶忙躬身道:臣在。

    崇祯接着道:给朕将陕西的民间之事盯好了,让那边儿的人都上些心,有甚么不对劲的地方,立即上报过来。朕许你深夜入宫奏对。

    田尔耕道:臣遵旨。

    崇祯却是看都不看田尔耕,又望向了魏忠贤:你西厂的人马,也撒出去。把陕西给朕盯紧了,不管是锦衣卫的不法事,还是民间有甚么风吹草动地,都给朕报上来。若是有误,小心你的狗头。

    魏忠贤闻言,也是急忙跪地,表明忠心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盯的死死的,谁要是敢犯,奴婢一定第一时间回报给皇爷。

    一番安排完毕,崇祯这才道:明儿个到了朝堂上,再议一下这陕西赈灾一事到底该怎么个章程。朕就有一点要求,不能让陕西饿死一个老百姓,更不能出甚么乱子!

    只是到了第二天的朝会上,崇祯才深刻地认识到了大明的文官们的无耻程度。

    刚说完这陕西大旱的事儿,立即就有御史跳了出来:启奏陛下,臣冒死进谏。臣以为,自陛下御极以来,多有杀戮,动辄诛连九族,此乃上天警示陛下也。

    崇祯却是被气笑了,警示你大爷,有点儿天灾就想着往皇帝头上扣屎盆子是吧?

    崇祯此刻虽然心中怒极,却仍是笑道:那依爱卿之见,朕可是当下罪己诏了?

    罪己诏三个字一出,朝堂上却是呼拉拉跪倒了一片,群臣皆是在首辅温体仁的带领下呼道:臣等万死。

    崇祯也不喊平身,任由群臣跪着,冷笑道:上天示警?这是说朕失德了?

    那御史闻言,却是摘了官帽,放在地上,叩首道:臣不敢。只是臣以为,陛下当上体天心,反省自身,如此,当可风调雨顺。

    崇祯却是冷笑道:朕下了永不加赋诏,是朕失德否?朕退了建奴,是朕失德否?

    群臣闻言,齐声道:陛下英明仁慈,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不理君臣的马屁,接着道:朕失德的地方在于,杀的人太多了?那么朕的御史大人来告诉朕,有哪个是不该死的?是他周延儒不该死?还是那两个采生折割之徒不该死?或者说是他张溥不该死?

    那御史又岂是个傻的?如何听不出崇祯语气中的杀气?当下便道:臣有罪,臣惶恐。

    崇祯接着道:惶恐甚么?若是朕今天廷杖于你,只怕你明天便能博一个犯颜直谏的美名吧?陕西大旱你看不到,官员贪腐你也看不到,偏偏朕杀了几个该死之人你倒是看到了?既然如此,朕就成全了你!

    说完,也不理那御史惊骇的表情,直接对魏良卿道:扒了他的官服,拖出去,廷杖八十。

    魏良卿又是甚么好东西来着?作为魏忠贤的儿子,早就把揣摩上意这一套摸的门儿清,当即领命道:臣遵旨。说完,却是带了几个锦衣卫大汉将军,将这个御史拖了出去。

    不一会儿,魏良卿便来回报:启奏陛下,御史大人受刑不过,已然去了。

    崇祯却是看着仍旧跪在地上的群臣道:子不语怪力乱神,都忘了?朕既然承天受命而为天子,又无失德之处,上天会好好地怪罪于朕?好好想想怎么把朕交待的事儿给办妥当了。谁再敢扯些有的没的,小心这就是榜样!

    推荐一本书,姜梵《三国之超级召唤,这家伙是个坑货,每次调戏女责编都会带上暴君,然后他就会把消息撤回,害得暴君被禁言了n次了。当然,暴君也坑了这家伙一回。手动滑稽。



第一百一十章 锦衣卫的能力
    眼看着御史直接被杖毙,本来还想着附合御史一番,争取让皇帝下个罪己诏,然后学嘉靖皇帝回后宫去修仙或者学天启皇帝干木匠活的群臣们,都是很干脆地闭上了嘴,半个字儿也不再提,仿佛刚才被杖毙的不是同僚,而是一个无关紧要之人一般。

    崇祯看着底下噤若寒蝉地群臣,心中再次冷笑。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自己一旦兴起屠刀,马上就变得比鹌鹑还老实,一个个的也都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再也不复什么死谏。想要像着像孝宗皇帝朱佑樘的弘治时期或者武宗皇帝朱厚照的正德年间一般骗骗廷杖,搏什么清名,朕就直接杖毙,换人!这大明朝千千万万的诗书人,还缺了想当官的?真他娘的笑话!

    心中齿冷地崇祯皇帝看着群臣都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这才开口道:众位爱卿都平身罢。

    待群臣起来后,崇祯这才接着道:都说说罢,这陕西大旱,到底该是个什么章程。

    内阁首辅温体仁道:臣启奏陛下,臣以为,每逢大旱过后,易有大涝。可加派徭役,修整水渠河道,以工代赈。家中无劳力者,可另行赈济。

    工部尚书薛凤翔也出班奏道:臣附议。山陕之地,自古民风彪悍,若不使民间有事可做,则易生祸乱。若以工代赈,可趁势梳理山陕之地的山川河道桥梁道路,一则赈灾,二则有利于国。

    户部尚书郭允厚则出班奏道:臣也附议。如今户部虽有存粮,各地常平仓也有存粮,然则百姓若单凭赈济便可饱食终日,则无所事事之徒必然增多。臣以为,当行以工代赈的法子。

    崇祯想了想后世的做法,发现这以工代赈的法子确实可行。现在可不是几百年后的天朝,说赈灾就赈灾,一个不小心,真的容易出大乱子。

    正待表示同意,却听郭允厚接着道:此外,大灾过后,易有瘟疫,史书之中,亦多有记载。臣请陛下派出太医院之人前去陕西,指导百姓防疫之事。

    崇祯听完,却是意外地看了郭允厚一眼,这他娘的,谁说大明朝末期的官员全是些废物点心,只知道争权夺利的?只要把他们杀的老实的,这不还是挺好用的?

    因为朝臣们终于开始办正事儿的崇祯略觉欣慰,便道:以工代赈之法,可。防疫之法,责成太医院负责此事。回头温爱卿递个详细地折子上来说一下。

    大概地商议了赈灾一事,崇祯接着道:此外,此次抗旱赈灾,难免有人于其中上下其手,诸位爱卿以为当如何防治?

    群臣一听,皆是心中暗骂,防治个屁,鬼都知道皇帝你老人家又要放出鹰犬厂卫,有他们在,还用得着防治?谁敢伸手你还不得诛连人家九族?

    见其他人一时之间都不说话,便是向来冲锋在前附合崇祯皇帝的首辅大臣温体仁也装聋作哑,只字不提昨天崇祯说过的让厂卫加强监察力度的话头,次辅施凤来只得出班道:臣启奏陛下,臣以为,可使锦衣卫监视地方,若有贪腐者,可依大明律处置。

    崇祯点头道:可。

    接着,崇祯又将话题一转:此番锦衣卫地报,各地常平仓多有亏空。便是年前时候,朕三令五申地要求各地常平仓必须满仓,可是仍然有人敢私下倒卖,目前这批粮食去了哪儿,还不清楚。朕已经命锦衣卫去拿人了,众位爱卿说说,这些人该当如何处置?

    向来自诩为帝党的施凤来见温体仁依然不开口,便再次出班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既然在年前已经下过严旨,要求常平仓满,此辈仍然敢上下其手,当以其君之辈论处,或者依太祖高皇帝祖制,剥皮实草。只是,这些人既然敢在常平仓中上下其手,则其背后必然有所依仗,陛下当令人严查。

    温体仁却硬着头皮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施大人所言太过。此辈固然该死,然则今年乃是陛下开元崇祯,不宜杀戮过甚。故而,臣以为当诛首恶,余者可罚银赎罪,令其致仕回乡便可。

    崇祯闻言却是颇感意外,昨天晚上温体仁见过的那个人,当真有这般本事?不知朝堂之上,又会有多少人出来反对?

    温体仁心中也是暗暗叫苦。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看着风光,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其实也是有苦自知。别的不说,单是某些人暗中指示一番,这朝堂之上,自己就别想指使的动几个人。到时候自己没有什么用处,今天天子还会让自己坐稳这内阁首辅的位置?

    却不成想,崇祯早已决心杀鸡儆猴,却是冷笑道:温爱卿不必多言了。朕觉得施爱卿说的对,这天下的整治,早就该整治整治了。这些年大明施恩太过,却松于管教,以至于一个个地都分不清东西南北,拿朕的旨意也不当一回事儿,朕要这种官员干什么?拿着朕的俸禄,欺压朕的子民?最后官逼民反,让朕死后颜见列祖列宗么?
1...4142434445...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