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应承下来之后,朱聿键又想起了自己跑来宫里求见崇祯皇帝的目的:“陛下,臣还有一事,想向陛下求个恩典”

    又一次坑了藩王,心情大好的崇祯皇帝当即就笑眯眯的道:“咱们可都是一家人,王叔祖有什么事情尽管说,何来求不求的”

    本王不想跟你是一家人!

    心中暗骂一声后,朱聿键才道:“微臣想要将铁路引入新明岛。现在岛上原有的蒸汽机火车都是用于货物运输,而不是用于载客。

    现在运货倒是方便了,然而百姓们出行还是靠步行或者是马车、牛车之类的交通工具,远不如火车方便。

    倘若火车可以在新明岛上铺开,百姓们也可以向更多的地方去扩散开来,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儿,大部分都聚集在新明岛的东南一带。”

    这下子轮到崇祯皇帝懵逼了——大明现在的铁路修建都是在各个州府之间,也就是在大量百姓聚居的地方才会修建车站。

    按照朱聿键的意思,这明显是打算先把火车站给修好,然后带动着百姓再向火车站附近迁移

    玩后世新城开发的那一套吗

    想了想,崇祯皇帝还是拒绝了朱聿键的请求:“王叔祖有所不知,这事儿还真不是现在能答应的。”

    见朱聿键满脸失望之色,崇祯皇帝便安抚道:“火车的方便性,朕自然也是知道的,事实上,内阁和铁道部之前就已经针对新明岛铁路做过修建的计划。”

    朱聿键这下子更好奇了。

    说内阁和铁道部会替新明岛着想,要在新明岛上大修铁路,朱聿键相信,毕竟新明岛也是大明的地盘,那里的百姓全部都是大明的百姓。

    可是既然已经做过了规划,那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风声传出来,更是迟迟没有动工呢

    崇祯皇帝道:“实际上,现在铁道部正在计划着针对铁路进行升级换代,原有的铁轨没办法承受现在刚刚弄出来的火车车头还有车厢,路基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

    朕相信王叔祖肯定也能明白,这种数十万公里的铁轨说拆就拆,影响绝不是一星半点儿的,时间上就更是问题了。

    所以直到现在,铁道部跟工部还有户部都还在扯皮,三家没有纠扯明白之前,新明岛的铁路修建就没办法提上日程。毕竟铁路好修,可是以后的升级换代怎么办”

    叹了一口气之后,崇祯皇帝干脆道:“罢了,朕说这么多,倒不如王叔祖看看明天的大朝会吧,估计到时候又是一场争论。”

    第二天的大朝会确实如崇祯皇帝所说,又是一场争论。

    吴甘来静静的站在那里,任凭洪承畴再怎么舌绽莲花的劝说,最后都是两个字:“没钱!”

    面对油盐不进的吴甘来,本来脾气就不怎么好的洪承畴也怒了:“吴老抠!我铁道部说申请重修铁路的条子被你给否了也就算了,可是明年增加五成预算的事情你还否掉,你是不是欺我铁道部无人!”

    吴甘来呵呵冷笑一声后才道:“申请重修铁路你洪部堂一张口就是百万万贯的重修预算,你怎么不把国库搬你铁




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到用时方恨少
    朱聿键真恨不得大殿里面的地面是沙子,自己就是郑芝龙送给自己的那种大鸟,把脑袋往沙子里一埋算了!

    装死装了半天也没能躲过去,朱聿键只得出班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铁路之事实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微臣愿意赞助两五千万贯以用于铁路的修建。”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王叔祖这话说的,太客气”

    话音还没有落下,吴甘来就转身对着朱聿键拜了下去:“臣,吴甘来,多谢殿下!”

    完犊子了,这下子彻底实锤了!

    尽管心都在滴血,朱聿键还是大度的一笑,虚扶了吴甘来一把:“吴部堂客气了,寡人与吴部堂同为陛下效力,又何需如此客气”

    崇祯皇帝牙齿能当金子使,朱聿键身为大明数得上号的藩王,那牙齿就算是不能当金子也是能当银子使的,眼下被吴甘来这老抠一句话给逼到了墙角,自然也就没有了反悔的余地。

    因为刚刚大出血而心情不爽的朱聿键自然也要替自己再争取些好处:“陛下,既然是修建一些试验性质的铁路,新明岛上现在可没有载人用的铁路,倒不如在新明岛上也修建两条以为试验”

    崇祯皇帝心中大骂朱聿键无耻至及。

    新明岛那个破地方地广人稀,恨不得除了袋鼠之外就没几个人影,修建这种实验性质的铁路有个毛用

    至于朱聿键之前提出来的新城设想,那是他新明岛的事儿,与朕何干凭什么要让朕在那里修铁路还不是看着丫的自己出了银子,心里不爽!

    崇祯皇帝最终还是笑眯眯的应了,毕竟人家朱聿键是出了钱的,必要的安抚和优待还是要给的,否则传诸于后世,后人岂不是会说朕薄情寡恩

    成功的坑了朱聿键一笔钱之后,朝堂上的画风瞬间就变得和谐起来,再也不是刚才那副剑拔弩张的模样,议题也转向了崇祯二十六年的春试。

    崇祯皇帝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春试了。

    随着大学越建越多,到崇祯二十五年末的时候,除皇家学院这个大挂逼之外,大明已经拥有了京城、南京、洛阳、长安四所建制完整的大学

    而从严格的意义上面来说,春试早就已经走形了,变成了四所大学抢人大战,早已不再承担着选拔治国人才的重担。

    其中最为嚣张的就是京城大学——身在京城,背靠着国子监和皇家学院两个大佬,京城大学看其他三所大学就是战五渣。

    然后就被南京大学也就是大明金陵大学,联合洛阳大学和长安大学给告了。

    没错,你京城大学是牛逼,你确实是在京城,可是咱金陵大学也不是白给的,那也是身在京城的,不信你问问,全天下谁敢说南京不是大明的京城

    洛阳大学和长安大学表示京城大学你个渣渣,知道什么叫底蕴吗二百年放在几千年里面就是个小孩子好吗现在你丫一朝得势就牛逼起来了

    当然,话是不可能真的这么说,毕竟古都是古都,现在的大明京城是大明京城,拿古都来压大明京城,摆明了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但是不怼京城大学一波,又怎么能显出自己的存在感又怎么在接下来的抢人大战中赢得先机

    被礼部训斥了之后,京城大学的扛把子也很委屈。

    咋的,学生自己喜欢来京城大学不行了还非得强制性的让人家报你们三所渣渣爷们身在京城,背靠国子监和皇家学院这是天生的!你们这些从京城大学走出去的白眼狼!呸!

    四所大学抢人抢得不亦乐乎,谁都想把那些好苗子揽到自己怀里来,哪里还顾得上四家原本是同出一门这种小事儿,哪怕是礼部发话了也照样是小动作不断。

    然后这四所大学的扛把子各种龌蹉之后又都觉得自己委屈,然后又不断的告状,最后就闹到了朝堂上面。

    按照常理来说,像这四所大学互相搞事情互相告状这种事儿,实在是不应该拿到朝堂上面来说,毕竟朝堂上面的破事儿更多更复杂。

    但是背不住礼部扛把子倪元璐心里不爽,因为倪元璐觉得自己挺冤的。

    以前的礼部倒也没什么好说的,事情就是那么些事情,严格说起来礼部就是个清贵衙门,没太多的事儿需要自己操心。

    可是谁能受得了四所大学的扛把子各种告状啊,今天你告我了,明天我就把你和他们一起告了,整个礼部现在都被这四个混账东西闹的鸡飞狗跳。

    等倪元璐诉完了苦之后,好不容易看了场大戏的崇祯皇帝才笑眯眯的道:“倪爱卿的意思是怎么办”

    倪元璐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与礼部诸位同僚商议过,认为应该申饬四人,然后按照地域不同,令其招生。”

    崇祯皇帝的脸上依旧笑眯眯的道:“其他众位爱卿的意见呢”

    朱聿键首先坐不住了,忍不住出班奏道:“陛下,如果依倪部堂所言,似新明岛、英格兰、缅甸、莫卧儿诸地的生员,该当归入哪所大学还是让这四所大学均分

    又譬如原本是京城人氏,但是因为移民实边之事迁移到了英格兰,则归入京城大学还是归入金陵大学”

    朱聿键觉得自己必须得站出来替新明岛说话。

    这种大学招生的好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哪怕新明岛有一百个大学生来大明就读最终回去五十个,对于新明岛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毕竟有皇家学院的例是子摆在前面了,那些蒸汽机、铁路等等的好东西,可都是这些读书人弄出来的。

    现在谁都知道京城大学肯定要比金陵大学、洛阳大学,长安大学要更牛逼一些,如果真要是按地域划分,新明岛的学子该划到哪儿去

    自己治下的百姓可是全国各地都有,以陕西的为主,如果按照户籍划分的话,要么划分到金陵,要么就是长安大学,京城大学估计是没什么指望了。

    倪元璐顿时也有些头疼,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朱聿键会突然跳出来搅局。

    更让倪元璐没想到的是,张之极居然和朱聿键站到了同一战线:“启奏陛下,臣以为唐王殿下所言极是。

    倘若依倪部堂所言,那新明岛和英格兰等地的学子更应该按照原本籍贯所在地划分,而不是以新明岛和英格兰之地来划分。”

    张之极的打算跟朱聿键几乎是一模一样甚至比朱聿键更为激进,毕竟朱聿键治下的百姓是全国各地都有,迁移到英格兰那边的百姓却是以京城周边为主。

    最要命的,却是这些人的户籍所在地已经从京城换到了英格兰!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倪元璐的分区录取来划分,这些人最大的可能是被录取到长安大学而不原本极有可能的京城大学。

    这不行,这对自己封地内的百姓不公平,后果很可能是让封地内的百姓对于自己这个公爷不满意——本公爷又不傻,民心有多重要,看看盘踞在龙椅上的那位就知道了。

    张之极一动,那些自家弄到一块封地的勋贵和文臣们都开始跳了出来——大家封地里的百姓也都是哪儿的都有,偏偏封地还都在海外……

    崇祯皇帝自然乐得继续看戏。



第八百三十四章 如何大量创造下一代
    蓬莱洲也就是后世的美洲大陆,因为崇祯皇帝比较懒的原因,南美洲跟北美洲并称为蓬莱洲,而没有分别命名。

    最要命的是当蓬莱洲上面的那些欧洲人全部清理干净了以后,大明的朝堂上下才发现没有足够的人口向蓬莱移民,最终只得将蓬莱闲置在那里长草。

    原因很简单,移民少了没什么用还容易出问题,移民的多了本土的人口就会明显减少,已经认识到人口红利的大明朝堂自然想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问题是天不遂人愿这句话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以前的大明没有这么多地盘,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的时候,朝堂上面恨不得民间百姓少些再少些。

    现在地盘多了想要人也跟着多起来吧,人口又不像是粮食,春天种下去就可以等着秋收就行了,一代人的成长怎么着也得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尤其是婚嫁令被改了以后。

    之前的大明百姓,男子十四,女子十三就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尤其是女子一旦超过十八岁,那都能称一声老姑娘了。

    现在可好,大明律直接将这个时间向后推迟了好几年——如果不是随着年龄的向后推在某一方面提升了新生儿的成活率,只怕朝堂上面早就开始闹腾了。

    对于这种情况,崇祯皇帝也是蛋疼不已。

    自己又不是神仙,吹口气就能变出来百姓,还不是得靠民间一茬茬的生,然后自己再一茬茬的割韭菜

    再说了,生多了有奖,养不起国家给养这些闻所未闻的政策都他娘搞出来了,人口增长率始终还是那个鸟样儿,自己有个锤子的办法

    再说了,现在的人口增长率已经可以了,较之天启年间已经大幅提高了很多了,再想提高,就只能把全国百姓都变成草,然后拔苗助长了……

    张之极斟酌了半天才开口道:“陛下,要不然,鼓励民间纳为妾”

    斜了一眼张之极,崇祯皇帝冷笑道:“朕下旨,你们这些勋贵带头是不是昨天是不是又被你家夫人给训了”

    张之极顿时讪笑道:“陛下误会了,闺房之乐,闺房之乐而已。”

    崇祯皇帝表示朕就笑笑不话说——天知道大明朝的这些个勋贵武将们都是怎么回事儿,论到怕老婆真是个顶个的从心,现在都他娘的知道曲线救国了!

    问题是,朕下了这个旨意倒是问题不大,可是朕的后宫里面怎么办啊,那些小娘皮不又得开始闹腾着给朕纳几个妃子

    这不行,好不容易消停下来的后宫,绝对不能因为这个馊主意再加人了,毕竟妃子多了就该自己头疼了……

    然而让崇祯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卢象升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背叛了革命:“启奏陛下,臣以为英国公所言可行。”

    卢象升一边斟酌着用词一边慢悠悠的道:“现在许多外族女子都在想方设法的嫁给我大明男子,而民间那些有功名在身可以纳妾的看不上外族女子,能勉强接受那些外族女子的普通百姓又没资格纳妾,所以”

    朱聿键则是跳出来反对:“卢部堂和英国公还是想得太简单了些!新明岛上现在也有一些蛮子女人,然而移民过去的大明百姓对于这些外族女子明显没什么兴趣。”

    卢象升躬身道:“倘若纳一个外族女子为妾赏银五两呢”

    这下子轮到吴甘来炸毛了:“卢阁老这是要掏空大明的国库!”

    卢象升顿时又将目光转向了崇祯皇帝:“陛下,正所谓上有所好……”

    崇祯皇帝顿时就是呵呵一声冷笑。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或者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姓卢的无非就是想要让朕带头弄个外族女子入宫为妃。

    只要自己带了头,这些勋贵们,还有文武大臣们自然就会紧跟着自己的脚步行动,开始一场大规模的纳妾行动,一如当初完颜玉卓入宫后,这些混账东西们各自弄了草原上的女子为妾一样。

    问题是,人家完颜玉卓虽然是锡伯部出身,可是现在整个锡伯部的户籍册子上都写着汉,跟现在讨论的外族一点儿的关系都没有。

    尤其是那些红头发蓝眼珠又人高马大的欧洲女子,弄进宫来后语言不通倒也罢了——牙签搅大缸可就丢人的很了……

    心里琢磨着自己不能丢人的崇祯皇帝决定发动甩锅技能:“朕看英国公方才的提议就很好,勋贵和大臣们起到带头作用,下面的官员很快就会跟上,民间百姓最是喜好跟风。
1...577578579580581...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