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风雄烈
然后青州内应叛乱,顺军叛徒发作,叫两军短时间里全都落得个惨败。
曾樱可是知道青州城的坚固的,郑芝龙早前更向何永清、李士元送去了大批粮饷军器,显然是要重点经营这里的。
只要鞑子在青州没能竟全功,他们就不可能全力以赴的杀奔登莱。
然哪里想得到,青州城内竟然有士绅官吏做了鞑子的内应。里应外合,以至于何永清、李士元败得好惨啊。而至于大顺军的惨败,曾樱就觉得合情合理了。后者在他眼中就是一群不忠不孝的土匪,利来自就聚合,利散自就崩离。
那郭升都败到眼下这份上了,内部有人通鞑,很顺理成章。
但是青州呢之前鞑子入塞,青州士绅官民上下可都齐心同力,一门心思的要抵御鞑子的。现在却骤然间做起了鞑子的内应来,要说原因,大局大势显然有这方面的缘故——那金陵朝廷明显把齐鲁放弃了;但曲阜孔氏要说没动手脚,打死他都不信。
“不忠不孝的东西……”
“不念先人之心迹,以致深负国恩,非惟不忠,更羔不孝……,圣人有知,亦应深恶而痛绝之。”好容易收拾了内心的愤慨,曾樱再看着几份地方州县递来的文书,眉头却又是皱起。“这个孔胤植,真不杀不足以正国法。”
文书是关于地方局势的。却是有痕迹表明,孔家人进入登莱了。
这上头的言语很模糊不清的,也不知道是地方官员真的没能搞清楚孔家人的行踪,还是他们不愿说,但不管怎么样,都把曾樱恶心坏了。
可是再气再怒又能如何
曾樱呆呆地坐了半晌。终是挂念军情和地方局势,吩咐随从去将周亮工请来。曾樱之前搞了一支直属于自己的军队么,为首的提领之人他就瞧中了周亮工。
很快的,周亮工就进来,恭恭敬敬地上前来拜见曾樱。
被曾樱一把拉了住,每次看见周亮工,曾樱都很安心,这是个人才。柔声道:“元亮来了,快坐,快坐。”
“东虏兵锋现在至了何处”
周亮工道:“中丞,东虏主力己汇于益都、寿光一带。南路的诸城也有李率泰、刘泽清军汇集。”而且据说鞑子的主将尼堪还没在济南动身。
但看现在清军的布置,他们的想法就很直白,跟对付青州一样,也是一南一北两路出击。
其中南路的目的也不是进攻胶州,而只是威胁芝罘岛罢了,而是吸引郑芝豹的眼球,让郑军难以再顾及登莱两府府治。
加之登莱内部的对敌策略始终难以敲定,或严守登莱府城,或拒敌于外,至今未有定论。
原因是登莱士绅和州县官员的态度。
从局面上看,最有利的法子显然是严守莱州、登州两府城,但这样来其他州县便全无守卫,地方官员也好,地方士绅也好,他们的利益可就损失大了。
这就跟西部和中原、北直隶,一个个投降满清的州县一样,你大明朝都不要我了,一兵一卒也不派来救援,我干嘛还抱着你的大腿不放呢
燕京的鞑子是很凶残,但他们一没有跑马圈地,二没有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三没有把良民贬为门下奴才,四没有叫人剃发易服。
相反那燕京城的摄政王还很明礼,派人入齐鲁祭拜圣人,施行汉法,大明朝给俺们(士绅)的好处,人家满清也全都给了。我又凭什么抛家舍业的为放弃了我的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呢
就一个华夷大防吗
这算什么
从五胡乱中原开始,北地被鞑子胡夷统治的时候多了。先人已经有言:“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者,则中国之主也。”
不看那孔家都乖乖的拜了燕京,那鞑,不,是大清的小皇帝已经要入关了。衍圣公都去燕京城迎驾劝进了,他们还有什么拉不下脸的呢
何况天下又不是只有中国,看那些西夷,自欧罗巴越八万里泛海而来。其言海外大国猥多,而西视神州,按图而论,中国居亚细亚十之一,亚细亚又居天下五之一,则自赤县福州而外,如赤县福州者且十其九,而戋戋持此一方,胥天下而尽斥为蛮貉,得无纷井蛙之诮乎
总之,这些人的理由很多很多,而多尔衮入燕京后的一系列举措,也真的给他们提供了极好的借口。
现在登莱的情况就是,曾樱如果不玩‘拒敌于外’的策略,那保不准地方州县就多有通鞑降清的人;可要是真拒敌于外了,则怎么看都是个败。
大军兵分数路,一守潍县,二守昌邑,三守平度,四守高密,五守胶州。等于是把大军沿着半岛之西境一线排开来。
全都守,那就全都守不住。
登莱兵力本就少,还如此分散,单个兵力这般的少,这要能挡住鞑子,可就是神了。而防线要是抵挡不住了,鞑子兵锋杀入登莱,那些个士绅官员们又有几个人愿意拼死报国的
真愿意跟鞑子拼命的人,也不在乎拒不拒敌于外了。
“看来本官是要到了下定决心的时候了……”曾樱想到境内士绅的反应就觉得头疼。
拒敌于外实非良策,但要弃守其他州县,只紧着登莱两府城,那地方上的士绅官员恐就多有投效的了。而有了这些缙绅的投降,鞑子就算是在登莱立稳根脚了。便是他们拿不下登莱两府府城,也那不下芝罘,其他的州县城池还不是随手可得么那鞑子也肯定不会再走了。
为官一任唯恐于国不忠;经营一方唯恐渔民不孝。
这是曾樱写过的一道楹联,但说容易,做到却难。
周亮工大肆点头,这决断曾樱早该有了。“大变在即,中丞实当早做定断。”
曾樱也不言语,沉思半晌,说道:“青州营,还有那个郭升,至今还没有消息吗”听说那王鳌永表了随员方大猷为齐鲁巡抚,已经开始着手清查空闲荒废的田亩和各府的人丁,要给百姓授田了,引得西部各府县百姓大喜,这鞑子在齐鲁的根脚是越来越深了。
听到曾樱的话,周亮工身躯一颤。
一直与郑氏有着联系的周亮工可是很清楚郑芝龙对郭升的态度的,完全不是诸多明廷官员喊打喊杀的模样,而是一种一个战壕中的战友的感觉。
郑芝龙心中的最大敌人始终是满清。
之前郭升大败,周亮工就曾试着向曾樱提议,招抚郭升,收为己用。结果被曾樱断然拒绝。而现在,曾樱的态度在大敌来临的情况下,又有了新变化了么
周亮工脑子里迅速转过一个个念头,嘴上却不见停歇,立刻答道:“登莱与青州的联系已断绝多日,下官……”
“外头传言青州一战,何太守(何永清)壮烈殉国,但李将军却不曾传言有事。可见这何太守好坏不去提,只李将军却是无碍。如今鞑清势大,李将军兵败之下必然要寻山地躲藏,好休整实力,重整旗鼓。消息一时间不被人传闻开,下官之见,这便是绝好的消息。”
曾樱沉默地坐着,他的心中,也认同周亮工的说话,这个时候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是想到青州坚城和数千拿钱粮喂饱了的青州营精锐,就这么毁之一旦,他就心疼啊。
第二百三十五章 进城啦,抄大户啊……
十天的时间转瞬就过去了,登莱之地半数都变换了颜色。
所谓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就是如此。
当满清大军杀入登莱后,一个个州县不战而降,彼处官员或是弃印而走,或是摇身一变成了满清官员——横竖大家都是‘衣冠禽兽’么。
清军一路就跟游行一样,没有遇到半点抵抗。现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二百三十五章进城啦,抄大户啊……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们(她们)到底是谁?
说到日照的士绅,那就不能不提及一户人家。
丁家,日照丁家。父子两进士,三代五功名,在本地绝对是赫赫有名。
从上辈的丁赫起,丁家便正是步入本地士绅的门槛。而等到其子丁允元崇祯四年高中进士,那丁家就更上了一层楼,更别说丁允元自步入仕途后就官运亨通,没几年就做到了清贵的科道言官—
《五千年来谁著史》第二百三十六章他们(她们)到底是谁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
他们到底是谁她们去南方又在做什么
这个问题叫江哲搅动脑汁,翻来覆去的思寻,也没有得出一个具体的结果。他只能派人回崂山,把消息向上头禀报过去。然后将自己的全部心神都摆回战局上来——这才是当下的主题。
江哲带着部队和‘战利品’回到石臼岛寨,让手下的大小船只来回跑了三趟,才把日照的降敌士绅、官差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家眷,以及粮食、钱财、牲畜等,通通送回崂山。
然后物质进库,而人就丢去了劳改营里劳动改造,现在的崂山有太多的地方需要人力了。然后自己才在清军大部队扑来前返回了浮山前所。
江哲带兵忽的扫荡了日照,这消息以一种闪电般的速度在齐鲁传播开来。所有临近海边的州县官员和士绅们听闻了消息后,无不菊花一紧。
郑军能扫荡日照,就也能扫荡他们。
日照县的防御很差劲,那么他们的防御就很牛么
从大势上看,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满清在登莱的招抚。尤其是在登州的招抚。
不管是大嵩卫、海阳卫、靖海卫,还是威海、文登、海宁,那或是在酝酿中的易帜,或是在暗中进行中的勾搭,一时间里全都熄火了。
那些个官员们不说,只说各地的士绅,一个个都心里打颤,谁还敢来欢迎我大清啊。不怕稍后郑军前来扫荡,把人把财产一锅端了啊。
对满清不反抗不亲近,那满清还能把自己吃了不成可要对满清亲近拥护了,郑军就能掉过头来将他们一口吞了。
这些人要兴风作浪,最终目的为的不还就是自己的家当田产么。
可现在他们发现自己的兴风作浪、煽风点火极可能会把自己的家产家当,连同自己的小命水淹火烧了,那谁还会去找死呢
李率泰已经领兵逼到了崂山,不再是之前那样只小打小闹,而是大军直接堆到了郑军棱堡外。
这是一场‘政治战’。
清军在争夺登莱‘士民之心’的这场战争中必须要付出实际行动,用实际行动来向世人宣告——自己是有能力保护他们的。
所以,这次战争绝不是只爆发在李率泰与江哲之间,连尼堪都亲率八旗兵杀奔胶州来了。
当然,尼堪的本来目标绝对不会是江哲的。只是赶巧了,他作为大军主帅,人本就拖拉在最后,带着兵马大炮赶到青州时候,本是要杀去掖县的,可日照一事的爆发,叫他转变了目标,对准了胶州的江哲。
据说队伍里不止鞑子极多,还有一些个西夷,并且征发不少的民夫劳力,全军规模庞大,烟尘蔽日,声势极为惊人,齐鲁西部活跃的几支小股抗清武装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比如青州的谢迁和丁可泽,鲁南抱犊崮的王俊,还有鲁西曹州的榆园军。
后者在原时空历史上的名头甚是响亮,毕竟在齐鲁之地坚持了十二年之久,聚众百万,还一度西破南乐,北攻大名,有进取北京之势。
可事实上,榆园军却本是反明的农民军。明崇祯十三年起义,以马应试为首,后才转为抗清斗争。
在刘泽清南逃之后,趁机攻破曹州、濮州、定陶、城武四城,并且降了李自成。但他们在城内屁股还没坐热,鞑子就入关了。然后李顺军就一场败仗接着一场败仗,在郭升放弃鲁西向济南府转移时候,榆园军却并未跟随,而是继续留在了老巢里。时至今日,曹州四城已经尽数易手,但靠着城外面积广大的榆树林,靠着‘地道战’这一当年对付明军的老战术——在地下挖掘纵横交错的通道,长达数百里,神出鬼没地袭击官军,使得明军无可奈何,依旧活的有滋有味。
但这些人也都明白轻重,当尼堪带领着清军八旗杀到的时候,一个个都缩起了脑袋,藏起了尾巴。
他们很清楚鞑子的目标不是自己,而自己也没那个实力来抵挡鞑子,他们能做的顶多是在敌后战场上为登莱减轻一些压力,敲敲边鼓。而不是头铁的去寻死!
此次尼堪带来的军队数量有多少,大炮又有多少,由于时间尚短尚未来得及打探出来。郑军对此自然是有判断,考虑到巴哈纳手下的兵马数量,还有开封的豪格手中的军兵,尼堪手里的兵马应该是不多的。很可能只有正牌的八旗兵三到五千,可是鞑子手里还有包衣呢,再加上从关外就跟随的汉奴跟役,加起来一万人总是有的。而且军中还有不少的大炮,随军带有很多的民夫壮丁,那一路走来,两万是绝不会少。加上李率泰的兵,还有刘泽清的兵,清军的总兵力就有了四五万人之多,战兵更是直追两万五千人,都是江哲部的十倍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鸿沟,已经不是郑军依靠一些先进的战术思想或武器装备能够填平的了。
江哲手下拢共就两个营,还都是新组建的部队,要是拉开架势与清军进行野战,必然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早就知道自己要狗一波的他从一开始就准备着打防御战。
守住崂山西侧的棱堡群是第一要务,抓紧时间修筑沿海的防护链就是第二要务,第三还要掐断清军从崂山山脉中的渗透。
虽然兵力不多,可江哲却觉得自己很安全,不然他不会跨海去攻打日照。这是在主动招惹鞑子啊。
那除了要立下功劳,宣扬一下自己名头外——叫天下人都知道齐鲁郑军中还有一个将‘江哲’的人,出名要趁早么。更多的还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余力去做。
李泰率给他的压力太小了,小到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抽调一半的主力去打打野。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运气有点背,正撞上了统带着最后的部分兵马东进的齐鲁清军主将尼堪。
后者刚接手了一批火炮,他的第一目的是夺取莱州府城,然后打一打登州。
不管是多尔衮还是尼堪本人,从没想过一下子就能把郑军打出齐鲁,拿下芝罘岛等地的。这不现实。
所以,先敲掉曾樱就是一个好选择。
何况这曾樱还是登莱巡抚,他不死不降,那就等于大明还立在登莱,这对满清而言绝不是个好消息。
尼堪看着不远处的郑军堡垒群,果然都是棱堡。这还是他们从龙华民那个西夷口中听到的词汇。
那通过秘密渠道,和火炮一同来到军中的德意志人巴克豪斯,就很详细的为他解释过何为棱堡,他直接做了一个棱堡的逼真模型,让尼堪清晰的‘看’到了一切。
就是在欧洲,想要迅速夺取一个守军意志顽强的棱堡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在东方也是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