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御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夜的邂逅
“老公!是我!”黄建春的电话声刚刚落下,电话里马上传来周桂花那熟悉的声音。
听到周桂花的声音,让黄建春明显一愣,连忙脱口问道:“老婆!你在那里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你和明明”
周桂花听到黄建春的询问,想到他们母子俩在江城的经历,激动地说道:“老公!我和明明已经到江城了,现在明明正在江城人民医院内接受治疗。”
虽然周桂花卖血筹钱,带孩子到江城求医的事情,让黄建春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感到非常愧疚,但是在他的主观意识当中,江城只是一个县级市,就算那里的医生医术高超,绝对比不上大城市的医生。
当黄建春确定妻子已经到江城后,马上不满的对周桂花抱怨道:“老婆!那护士的话你怎么能够相信你怎么就那么傻呢”
面对黄建春的质疑,想到儿子目前的情况,让周桂花一想就来气,连忙对黄建春反驳道:“黄建春!为了明明,但凡有一线希望,我都不会轻易放弃,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明明住进江城人民医院后,我就找到了陈教授,他仅仅只是用针灸之术,为明明做了一次治疗,明明的病症马上就缓和不少,甚至主动喊肚子饿!”
“什么!老婆!你说什么明明接受治疗之后,真的喊肚子饿这是真的吗”自从儿子进行化疗后,不但病情越来越严重,连食欲也变的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孩子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当黄建春听到周桂花的话,第一个感觉就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向周桂花确认这个消息。
如果不是周桂花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信念,她也不好卖血筹钱带孩子来江城治病,她听到黄建春的询问,非常不满的回答道:“黄建春!难怪你在机关内待了那么多年,一直都得不到提拔,我看你的思想有问题。”
“你知道陈教授的医术有多么厉害吗他仅仅只给明明做了十几分钟的针灸,明明就不喊疼了,甚至还说肚子饿,中午吃了一碗米
第508章编辑医书
晚上八点多钟,陈天麟将这些外国医生送到酒店后,准备开车回家休息,结果他刚刚启动车子的那一瞬间,突然想起翻译中医书籍的事情,随即拿出电话,拨通张守发的大哥大号码。
电话没等多久就接通了,陈天麟不等张守发开口说话,礼貌的问好道:“张会长!晚上好!这个时间段给你打电话,没有打搅到您休息吧!”
昨天会议上通过华夏中医纳入全球医学纲要,跻身主流疗法之后,今天早上张守发回到燕京后,马上和华夏中医协会的所有同事们,忙着准备将要递交给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
正在加班中的张守发,听到陈天麟的问好,连忙礼貌的回答道:“陈教授!晚上好!我正在办公室准备递交给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您这么晚给我打电话,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吗”
陈天麟听到张守发的询问,想到他打电话的目的,开口回答道:“张会长!情况是这样的,今天跟我到江城参观的那些医生们,深入了解我们华夏中医后,纷纷表示想要购买一些中医书籍,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外国医生就算买了医书,恐怕也看不明白。”
“为了让我们中医,能够在世界各地全面推广,我认为有必要将中医的书籍全部翻译成英文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推广中医的目的。”
张守发毕生的心愿,就是让国际医学界承认华夏中医的地位,但是他却从未想过该怎么推广华夏中医,直到现在他听到陈天麟的提议时,这才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意识到中医推广的重要性,张守发连忙感谢道:“陈教授!如果不是您的提醒,我差点就忽略了中医推广的事情,谢谢您及时提醒我!我明天就安排人请翻译,着手编辑英文版的中医书籍。”
尽管华夏的中医书籍有很多,但是因为封建社会时的门户之见,造成许多中医知识失传,最终导致中医的没落,他们如果想要让中医跻身主流疗法,仅凭现在的这些中医书籍恐怕是远远不够,让陈天麟觉得有必要抽出一些时间,将他获得的中医知识全部整理出来,然后编辑成中医书籍。
心中产生这个想法后,陈天麟开口说道:“张会长!身为华夏医学界的一份子,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段时间,我也会抽空,把我所掌握的中医知识整理出来,然后编辑成书。”
在张守发的心目中,陈天麟绝对可以称的上是华夏中医界的第一人,如果陈天麟愿意把他所掌握的医术整理出来,并编辑成医书,绝对能够促进华夏中医的发展,当他得知陈天麟的打算后,马上欣喜若狂的感谢道:“陈教授!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我代表我们华夏中医界,谢谢您!”
这些前来江城参观的外国医生,在江城待了两天后,相续离开江城,在参观的期间,有六位医生对华夏中医产生兴趣,表示回国辞职后,到江城人民医院工作,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陈教授!早上好!我给您介绍下,这位是我先生黄建春,昨天晚上刚刚到江城!”早上九点多钟,陈天麟巡房来到黄晓明的病房,他刚刚走进病房,正坐在床沿边的周桂花看到陈天麟前来查房,连忙从床沿前站起来,将她的丈夫介绍给陈天麟认识。
见到儿子的病情开始好转,黄建春对陈天麟充满感激,当他得知眼前的年轻人,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大恩人陈天麟的时候,在感到惊讶之余,连忙向陈天麟感谢道:“陈教授!谢谢您救了我的儿子!谢谢您!”
面对黄建春的感谢,陈天麟平易近人的回答道:“黄先生!您太客气了!救死扶伤原本就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明明的手术安排在明天早上十点整,我现在过来帮明明做一个术前检查。”
黄建春得知自己的儿子,明天就要做手术,连忙开口说道:“陈教授!我们家明明就拜托您了!”
帮黄晓明做术前检查的陈天麟,听到黄建春的话,笑着回答道:“明明的恢复情况,比预计中还要好,等明明做完手术后,只要后续治疗跟上,明明的病情.....”
“叮铃铃!叮铃铃……”
陈天麟的话还没说完,他的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陈天麟从口袋里拿出手机,一看上面的来电显示,见是自己的老同学张天伟的电话号码,歉意的对黄建春点了点头,拿着手机走出病房。
陈天麟走出病房后,马上翻开手机的盖子,笑着问道:“伟哥!你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会突然想起给我打电话”
“老陈!你这是在笑我吗就算我再忙,恐怕也没有你这个大教授忙吧”陈天麟的话时刚刚落下,电话里马上传来张天伟笑吟吟的抱怨声。
陈天麟听到张天伟的抱怨,笑着问道:“伟哥!你打电话给我,不知道有什么指示吗”
电话那头的张天伟,听到陈天麟的询问,马上就想起他给陈天麟打电话的目的,笑着回答道:“老陈!情况是这
第509章生命专线
正当陈天麟跟张天伟通电话的时候,在江南省钱塘市省立医院,一对中年夫妻,一路飞奔着跑进医院急诊科,看到站在抢救室外的几位老师,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跑在前头的中年人,紧张的对守候在抢救室外的其中一位老师问道:“张老师!我们家瑞东怎么了”
张老师听到中年人的询问,一脸歉意地回答道:“王先生!王瑞东下课的时候,在楼梯口跟一位同学嬉戏,结果不小心从楼梯滚了下去,头部受到巨大冲击后昏迷不醒。”
中年人听到张老师介绍的情况,脸色顿时一变,紧随其后的中年妇女,得知孩子的伤势,哭得问道:“张老师!我们家瑞东从楼梯滚下去,怎么会伤的那么严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面对学生家长的询问,张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结果在这时,抢救室的门突然打开,张老师看到医生从抢救室内走了出来,连忙上前问道:“医生!孩子醒过来了吗”
“医生!我的孩子情况怎么样,他醒过来了吗”中年妇女见到从抢救室里走出来的医生,连忙心急的问道。
面对病人家属和老师的询问,负责抢救的医生一脸严谨的回答道:“孩子的颅脑损伤非常严重,双侧瞳孔出现散大迹象,而且还无法自主呼吸,目前仍旧处于昏迷阶段,需要转到重症监护室。”
“我的孩子!”中年妇女得知儿子病危的消息,感觉大脑一沉,瞬间失去知觉,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看到妻子气血攻心而昏迷倒地,中年人连忙伸手搀扶住倒地的妻子,脸色沉重地对医生问道:“医生!我的孩子还有救吗”
面对中年人的询问,想到孩子的伤势,急诊科的医生一脸同情地回答道:“孩子的情况非常严重,想要保住性命,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开颅手术,但是这种手术在我们国内成功率很低,没有几位医生有把握顺利完成手术。”
中年人听到医生介绍的情况,脸色变得非常难看,而站在一旁的张老师,得知王瑞东的伤势那么严重,连忙对医生问道:“医生!咱们国内那家医院有能力做这种手术”
“林医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东南省江城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曾经成功完成开颅手术。”就在张老师向急诊科的医生了解情况的时候,医生旁边的一位护士突然开口提醒道。
听到护士的提醒,林医生突然想起他去年看到的新闻,让他忍不住脱口说道:“我怎么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呢”
“小姜!多亏你提醒我!”
林医生说到这里,对孩子的父亲说道:“这位大哥!在东南省江城的人民医院,有位医生成功完成过类似的开颅手术,不过孩子的伤势非常严重,而且我们钱塘市距离江城市足足有六百多公里,在加上堵车等不定因素,孩子很可能无法坚持到江城市。”
林医生提到江城人民医院,让绝望的中年人看到一线希望,连忙问道:“林医生!我的儿子如果留在省立医院治疗,有治愈的希望吗”
林医生听到中年人的询问,想到孩子的伤势,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回答道:“除非奇迹出现,否则……”
“既然留在这里只有等死,那还不如搏一搏,林医生!麻烦您帮我联系江城人民医院,争取尽快把我孩子送到江城人民医院治疗。”中年人听到林医生的话,马上就意识到林医生想要说什么,不等林医生把话说完,马上就做出决定。
林医生见中年人做出决定,考虑到转院的路上很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不忘对中年人提醒道:“大哥!我可以帮您联系江城人民医院,不过从咱们钱塘市到江城,足足有六百多公里,到时候很可能会发生一些我们无法掌控的因素。”
“林医生!请您帮忙联系江城人民医院,我现在就向学校汇报瑞东的伤势情况,让学校出面跟交警部门交涉,请交警部门帮忙疏导交通,为救护车保驾护航。”张老师听到林医生的话,很快就做出决定,开口请求林医生帮忙联系江城人民医院。
林医生听到张老师的话,开口回答道:“张老师!我现在就给院长打电话,请院长帮忙联系江城人民医院。”
江南省立医院的院长,查到江城人民医院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后,第一时间拨通了江城人民医院的电话,把王惠东请求转院到江城治病的事情,跟江城人民医院沟通。
江城人民医院办公室接到江南省立医院的电话后,第一时间向院长柳忠明进行汇报,柳忠明跟江南省立医院的院长取得联系,得知王惠东的伤势后,马上联系陈天麟,将王惠东的情况,向陈天麟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
得知王惠东的伤势后,陈天麟清楚的意识到,王惠东已经处于生命垂危的状态,如果不尽快进行手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了保
第510章不幸中的万幸
从钱塘市到东南省江城市,足足六百多公里的路程,沿途要经过三十多个县市,而这些城市的交警部门,在车队驶出江南省省立医院的那一刻,纷纷严阵以待,准备为救护车进行接力护航。
“前方的车辆,请立刻让开!江a67556,请立刻驶离应急车道。”护航的交警,看到前方缓慢行驶的车流,为了确保后方的救护车能够快速通过,拿起扩音器,驱赶前方占用应急车道的车辆。
在警车的护航下,救护车很快通过拥堵的路段,朝着东南省的方向急速前行,当救护车途经沿途的城市时,当地的交警就会在第一时间接力,为救护车护航开道,就这样一站接着一站,原本需要八个多小时才能走完的路程,最终只用了六个多小时,救护车终于到达江城人民医院。
看到救护车到来,事先接到消息,等候在住院大楼前的陈天麟,等救护车挺稳后,马上吩咐身边的同事迎接病人,随后对随行的医生问道:“这位同志!病人的ct扫描照片带来没有”
随行的林医生听到陈天麟的询问,马上把王惠东的ct扫描照片递给陈天麟,同时不忘向陈天麟介绍道:“医生!这个孩子颅内损伤,瞳孔散开,且无法自主呼吸,情况非常危急。”
陈天麟从林医生手中结果ct扫描照片,借着住院大楼前的灯光,认真的瞄了一眼扫描照片,随后对他的助手吩咐道:“叶医生!你找下病人家属,把手术同意书给他们看看,让病人家属确认签字。”
陈天麟说到这里,接着对另外一位医生吩咐道:“郭医生!立刻将患者送到手术室,准备开颅手术。”
林医生一开始把陈天麟当做普通的医生看待,当他看到陈天麟竟然指挥两位年长的医生,让他对陈天麟的身份感到非常好奇,低声对叶医生问道:“叶医生!刚才那位年轻人是谁竟然把你们指挥的团团转。”
叶医生听到林医生的询问,自然是非常清楚,林医生为什么会问出这种问题,笑着回答道:“刚才的那位年轻人,就是我们江城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国家保健局的陈教授。”
林医生听到叶医生的回答,脸上浮现出惊讶的表情来,脱口问道:“叶医生!您说什么刚才那位就是国内首位成功完成开颅手术的陈医生”
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幕,叶医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让他早已经是见怪不怪,笑着回答道:“您猜的没错,刚才那位年轻人,就是我们华夏首位成功完成开颅手术的陈天麟,陈教授!”
确定陈天麟的身份后,让林医生感到非常震惊,他怎么也想不到,他们要找的陈医生,竟然会是一位二十刚刚出头的年轻人,让他忍不住自言自语的嘀咕道:“我的乖乖!我还以为报纸上提到的陈医生,是一位五六十岁的中年人,结果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小伙子,这么年轻就掌握如此精湛的医技,难道他打娘胎里就开始学医了吗”
林医生的反应,叶医生完全看在眼里,他看到一对中年父亲跟在担架后面走进住院大楼,连忙追了上去,开口对两人问道:“你们是病人家属吗病人的情况非常严重,必须马上进行手术,这是手术同意书,你们夫妻俩先看看,如果认为没问题的话,请签字。”
对于王惠东的父母而言,陈天麟就是孩子存活的希望,王惠东的父亲听到叶医生的话,接过手术同意书大概看了一眼,随后拿起笔,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叶医生看到病人家属签字同意手术后,从文件夹内拿出另外住院通知书,拿起笔对中年人问道:“王先生!您的儿子名叫什么今年几岁”
叶医生按照对方透露的信息,填写好住院通知书后,将住院通知书递给中年人,对其吩咐道:“王先生!这是您儿子的住院通知书,现在你拿这份通知书到收费处,缴纳手术费用和住院费用。”
通过人体影像扫描系统,陈天麟发现导致孩子昏迷不醒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孩子脑室内的血块,而是孩子脑室内,有一颗跟花生米差不多大小的肿瘤,压迫住癌症的中枢神经,由于血块遮挡住肿瘤,所以ct影像照片无法发现肿瘤的存在。
确定自己的扫描结果后,陈天麟看着手术台上昏迷不醒的孩子,在心底暗暗念道:“小家伙!你这一摔可以说不幸,也可以说的上是不幸中的大幸,否则等你脑袋内的肿瘤恶化,到时候恐怕就要凶多吉少了。”
确定病人家属签字同意手术后,陈天麟先用银针帮病人进行麻醉,随后拿起开颅器具,开始帮病人进行手术。
时间在漫长的等待当中,一分一秒的流逝,等候在手术室外的中年妇女,看着手术室大门顶部的红灯,一脸担忧地对坐在身旁沉默不语的中年人,嘴里念念有词地说道:“上天!求求您保佑我们家东东能够平安无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