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全职武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流浪的蛤蟆

    虞文辉虽然生气,但却没有乱了方寸,立刻就想出来一个瓦解南宋朝廷的计策,两宋出了开国的两代皇帝,后面的帝王都是怂货。宋徽宗和宋钦宗就是被金人吓住了,主动出城投降,才被金人掳掠去了外邦。

    虞文辉没有把握,照旧把宋朝皇帝骗出来会谈,虽然宋朝皇帝怂的有血统,诈得对方来会谈的几率怎么也有两三成。可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就算骗出来皇帝也没得毛用,几个大臣携手抬出一个新皇帝,他扣押的老款皇帝就没得意思了。

    还不如直接让南宋送一千朝中大臣,这一千大臣的名额,足够南宋朝廷上下,人人都打出狗脑子来,不管来的是什么人,少了一千多名臣僚,南宋朝廷几乎就运转不得了,就算临时提拔,上来的也一定不是干员。

    甚至这一招,还能多玩几次,一旦南宋没有官僚系统运转,虞文辉大军南下,分分钟教南宋皇帝做新人。




百一十、伐宋(三)
    虞文辉甚至想过,宋朝的皇帝文采都是出色,他抓了宋理宗赵昀,可以让这个npc写本小说,若是写的不好,更新的不够快,就往死里打,若是写得好,自己找个网站上传,说不定也能做一把文学青年的瘾头。

    他都想好了,让宋理宗赵昀写本《云边有个小吃部,这种文艺范的皇帝也写不了网络小说,只能去跟某人的新书蹭热度。

    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若是士大夫阶层被打断脊梁,大宋朝才是真的完了,反而是朝堂的那个皇帝价值不大。历史上宋理宗赵昀被蒙人俘获之后,文臣们连续推出了三个小皇帝,加起来都没有二十岁,若非南宋真的气运尽了,宋朝的皇帝还没这么容易停产。

    所以,虞文辉其实也没多重视这位大宋天子,甚至预备的处置手段也不是太着调。

    羽冲恒兴冲冲的带了一支队伍出使南宋,虞文辉在羽冲恒带领使节团离开大营之后,忽然系统蹦出来一个提示:您向npc羽冲恒发布了任务,请问是否随时关注任务日志?

    我去玩家还能向npc发布任务?简直前所未闻,外星技术打造的游戏就是好玩。虞文辉顿时精神了,因为长期做任务,稍微低落的情绪也高昂了起来。

    全职武神这一点上,倒是体现了高科技,虞文辉略作尝试,发现自己不但可以随时查看羽冲恒的行踪,并以影音,文字提示,配图文字提示等方式呈现,还能随时翻查过往记录。

    羽冲恒出使的第一天晚上,就不知从哪里招了几个清官人,一夜玉龙舞翩跹,把个虞文辉看的直辣眼睛。第二天早上还没起来,他就觉得自己好像要长针眼

    第二天,羽冲恒进入了南宋境内,自然有南宋的官员接待,白天吃喝玩乐,阿谀奉承,晚上也给他安排了节目,送了几个入罪的官宦人家女子,虞文辉这个任务观察者,又特么辣的一夜的眼睛。

    第三天他实在受不了这个刺激,去跟阿刺海别睡了

    虞文辉每天都在系统里查看羽冲恒的行踪,这位草莓出身,错了也不是石榴,是草莽出身的使臣,虽然经常一夜玉龙舞翩跹,但做事也算尽职尽责,宋朝官员送来的好处照单全收,但所有请求一概不理。

    过得十余日,羽冲恒到了南宋的都城临安,休整一日,便得到了宋理宗赵昀的亲切接见。羽冲恒倒是很好的执行了虞文辉的意图,嘘声恫吓了一阵,把大宋使臣吐出的证据一一罗列,质问大宋为何要阴谋算计南王?

    这位大宋天子本来还觉得自己算计精致,现在事情败露,顿时被吓都快尿了,在朝堂之上亲口认错,并且愿意接受惩罚,弄得好多大臣都掩面不语,无言以对。

    羽冲恒厉声责问之后,就提出了种种要求,他为了刻意求好,甚至把要求去虞文辉大营亲自道歉的大臣数目增加了一倍,并且指明要七品以上。

    这可把宋朝的上下官员吓坏了,宋理宗赵昀跟不知该如何对策,朝廷上吵闹了数日,主战派再次败下阵来,居然答应了此事。

    这些大宋的官吏还心存侥幸,以为去了虞文辉大营道歉,还能够回得来

    也不知道他们的脑子是怎么样!

    临到分配名额,这些大宋的官员,把羽冲恒的门槛快踩烂了,又是各种恳求,又是赠送礼物,甚至有官员希望能够以家眷为抵充,已经不要面皮,不要节操到了极致。

    羽冲恒考虑到,自己索要的官吏数目,远超出虞文辉所求,爽快的同意了这个方案,允许其中八百人以家眷形式兑现,不过想要减免一名官吏,就要以十名家眷为抵充,可以是直系血亲,妻子姬妾,为了避免这些不要面皮的官员用闲杂人等充数,还规定必须要识文断字。

    羽冲恒也算是机智,大概明白虞文辉此举,是想要断绝大宋文脉,收罗大宋读书人,所以才并不计较是否真正的家眷,只要是读书人,就算是苦寒出身,也一样能够减少大宋文人士子的数目。

    大宋朝廷上下哀嚎遍野,那些正直的文臣武将,数次劝谏,但宋理宗赵昀就是不做理会,铁了心想要以大臣换取和平。

    至于提议派出使臣说降虞文辉的人,早就被众人攻讦,罢官免职,此番也在送入吴文辉大帐的名单内,而且是全家都被发配了,还不占名额,算是附送的礼物。

    羽冲恒在临安呆了十余日,又复勒索了一批军械,他这却非是因为虞文辉赐予的使命,而是他在做义军领袖的时候,时常苦恼部下穷困,没有兵刃甲胄。如今蒙人虽然横扫天下,但也就是战马充盈,兵刃甲胄也仍旧甚缺,蒙人大多是皮甲,所用兵刃也不过是寻常马刀罢了,就算弓箭也不如大宋的犀利。

    羽冲恒为了虞文辉着想,故而也顺手勒索了一批,大宋朝廷根本不敢拒绝,甚至因为库藏不足,还把大宋诸路兵马的兵刃甲胄收了回来,抵押给了羽冲恒。

    羽冲恒当年也跟大宋朝廷打过交道,当他望着堆积如山的兵刃甲胄时候,甚至有一种冲动:老子这就闯入大宋皇宫,是不是就能把这个腌臜的朝廷推翻了?他们何至于窝囊如此?

    羽冲恒作为使臣,虽然有些兵马随行,但想要攻入皇宫还颇为不足,所以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把这件事放在了心底。

    虞文辉又复等候了月余,羽冲恒这才带了使节团迤逦而归,除了大宋的读书人和臣子,他队伍中还有不少大宋的农户。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羽冲恒回来的路上,四处招揽人口,居然也得了万余人跟随。

    羽冲恒把使命完成的如此圆满,虞文辉也是大喜,赏赐了这位义军领袖之后,这才安排接见了前来道歉的大宋官吏。

    虞文辉看到名单的时候,排头第一个人,就让他大吃一惊,脱口而出:大宋不亡是真没天理。



百一十、伐宋(四)
    南宋此番前来道歉的官员之首,便是孟珙。

    此人字璞玉,号无庵居士。随州枣阳人,原籍绛州,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岳飞部将,后来岳飞冤死风波亭,岳家军被就地解散,不得归乡,孟家是因此定居随州枣阳。

    孟珙是左武卫将军孟宗政第四子,早年随父抗金,并参与灭金的蔡州之战。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累官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封汉东郡开国公。淳祐四年(1244年),兼知江陵府。后以宁武军节度使致仕。淳祐六年(1246年),孟珙病逝,年五十二。后特赠太师吉国公,谥号忠襄。

    此人既抗过金,甚至历史上参与过灭金之战,还抗过蒙古,历史上蒙古第一次伐宋,就是大败与孟珙手下,不得不退回大草原,是实打实的民族英雄。当然随着时代变化,一些不太好说的原因,他其实并没有评上官府的民族英雄称号,只能是民间称呼。

    此时好有一比,正在跟岳家军对战的时候,大宋皇帝把岳飞爷爷送过来了

    虞文辉再看名单第二个人,名唤王坚!

    虞文辉此时真是连吃一把苍蝇都没这么恶心,在成吉思汗副本里,大宋是敌人,但是身为炎黄子孙,他如何不知道王坚是谁人?

    第一次宋蒙大战,全赖孟珙大败蒙古,守住了南宋基业,但第二次宋蒙战争,孟珙已经病死,这一次的两国大战的主角,便是——王坚!

    第二次蒙宋战争,蒙古大军共分三路,中路军由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南下四川,直扑重庆,南路军从云南出发,经广西,直扑长沙,北路军由忽必烈率领,直扑鄂州(今武汉),三路军计划在鄂州会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大汗蒙哥率领的中路军一举攻克了成都,蒙军顺嘉陵江南下,在合州遇到了守将王坚。双方激烈数月,王坚所部以石炮击中蒙哥,这位蒙古大汗当晚死在营中。

    金庸大师的神雕侠侣,言及杨过飞石击毙蒙哥乃是杜撰,实际上这位蒙古大汗算是死在王坚所部之手。

    虞文辉很有一种,自己跟岳家军对战的时候,大宋皇帝把岳飞爷爷送过来了,还附赠了一个韩世忠

    他也没有耐心继续看这份名单了,作为汉族子孙,他心态非常不好。

    这个游戏真实的可怕,让他恍惚了好久,反复劝说自己,这不是穿越历史,只是一个游戏而已。

    虞文辉知道这些名臣,根本不可能投降,所以也不劝说,只把这些人如普通人一样看待。这批被大宋朝廷送过来的大臣,他挑选聪明伶俐,又颇有见识,身体又复健壮的,送入轩辕营去淬炼,其余都安排了去负责授田,把这些读书人当成小吏来使用。

    至于那些被抵冲数目的家眷,他本着女性也该有劳动的权力,也都分配了工作,而不是用来赏赐给麾下将士。

    这些大宋朝的仕女,过半都能读诗书,有些还算是才女,就算最差的也能认识几百个字,这都赖与羽冲恒的选拔,不识字的文盲一概不要。

    因为这次的勒索,大宋朝廷甚至有了一个小风潮,把家生子,奴才,丫鬟,婢女凑到一起认字,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大宋朝臣,心头想的都是:说不定下次就要靠这些人,给自己换取人生的新希望了。

    这些政务上的事儿,虞文辉开始做的还有些磕绊,但随着熟悉了,又复有全职武神的系统帮忙,加之手下人才不少,倒也安排的井井有条。

    南宋朝廷本来还指望这些使臣过来,出了道歉,还能签订一些条款,两家罢兵休战,但虞文辉根本就跟这些使臣交流,不管多大的官职,也一样充当小吏分配去授田了。

    忙乱了数月的内政,虞文辉授田的影响渐渐显示了出来,他统治下的大金国故土,粮食丰收,虽然每亩只购买百斤粮食,却也让他把军粮补充充足。授田制度不但能保证军粮充足,对百姓的生活也几乎没有负担。

    虞文辉暗暗算计时日,他进入成吉思汗副本,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虽然外面的时间肯定停滞,但也不觉唏嘘,加快了南侵的步伐。

    大宋朝廷失去了大批的能吏,此时已经陷入了停滞,尤其被送出去的都是能员干吏,肯干活的老实头,留下来的都是偷懒耍滑,攀附门路之辈,早就运转不灵光

    虞文辉本来步步为营,缓缓推进,今日攻一城,明日占一地,占下之后,就改易授田法。富户愿意投靠者,举家迁入汴京,不愿意投靠者,罚没家财,与穷困之辈一体看待。穷困之辈若是有读书,便可收入军中做事,若是不读书,除非是商贾,工匠,艺人,或者有营生之辈,尽数送去种田。

    如此推进,但凡被占领的地方都会纳入切实的管辖,虞文辉务求要把自己的命令深入到最基层的民户。

    要知道,古代政权充其量也只能管束到县一级,再往下就要乡绅辅佐,若是没有乡绅,政令极难下行。尤其是宋朝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各种坞堡林立,俨然一个个小王国,豪门大户根本不在意大宋朝廷。

    蒙古更是各部自行管束,就算大汗也插手不得部族的私务,每个王公贵族的人口土地,都是私人所有,生死予夺,也没有法律约束。

    不管是征税,还是发动战争,古代政权能够动用的力量都只是国家的极小一部分,甚至士大夫阶层,还更看重自己的利益,若是自己利益跟国家有冲突,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家国,只顾一己之私。就算是蒙古这样全民皆兵的政权,若是没有各部王公的支持,光是大汗的直属大军,也不过十余万而已,根本发动不得战争。窝阔台一系,因为不得各部王公的支持,就在拔都举行的忽里台大会上,丢了蒙古大汗之位,从此蒙古大汗就转入了拖雷家族。



百一十、伐宋(五)
    虞文辉授田是附带,通过授田建立了基层官吏,才是真正的目的。

    那些被分配下去,管理授田的官吏,大半是他军中豪士,夹杂了一些被他收入帐下的读书人,这些人互相监督,把他的权力深深的扎入了每一寸角落,让他占领的土地上,每一户人口都被牢牢控制。

    这个法子虽然慢,但却无可抵挡,只要执行数年,大宋因为人口不断流失,财政必然每况愈下,甚至粮食都未必能够食用,不攻自破。一旦遇到天灾,只怕瞬息间南宋政权就要崩塌,甚至无须大军攻打。

    但是虞文辉计算时间,忽然有些烦躁,决定加速战争的进程。他仗着此时大势在握,派出各种密使,不断收买大宋的官吏,数月之间就有大批的宋朝官员开了城门,投降他这位南王。

    历史上,南宋虽然忠臣不少,但投降的更多,史书上有名有姓的武将就有两百多人,前后数十万大军都投靠了蒙人。

    再加上,虞文辉无意中,讨要宋朝大臣前来道歉,把南宋朝廷的忠贞之士一网打尽,故而此时南宋朝廷,比历史上大大不如。

    虽然南宋朝廷也有心抵抗一番,却又担心激怒了这位南王,虞文辉始终对南宋王朝留有一线,甚至从没有摆出过攻击临安城的姿态,跟历代金国入侵时都不同,更让南宋君臣有了侥幸之心。

    尤其是,此时朝廷上主战之声尽没,主流的声音是:反正虞文辉也不过是夺取些土地人口,不如随他去吧,总比激怒了这位南王,使其派兵前来攻打都城要好的多。

    南宋朝廷上下昏聩如此,就算虞文辉也始料未及,他在收留了大批南宋降将和投靠的官吏之后,又复得了这些人的建议,干脆避开了临安城,分兵十余路,继续往南侵略。

    宋朝的军队相对集中,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兵力,故而才有方腊起兵,席卷数州之地,甚至势力最膨胀的时候,所占之地比金国还要大。

    虞文辉避开了杭州,不攻打临安,大宋朝廷对救援各地毫无动作,就好像不知道,若是这些地方都没了,大宋朝廷也难以存在一样。

    虞文辉坐镇中路,每天查看各路大军的推进,忽然有一种玩三国志开外挂的感觉,几乎所有玩三国志的玩家都是这种战术,把兵力集中起来,不断的去占领城池,遇到兵力足,将领多的城池就绕过去,专门攻打没什么人把守,也没什么兵力的空虚城市。

    随着城池占领的越来越多,玩家能够征集的兵力也就越多,靠兵力的数量再一个一个横推那些难啃的城池。

    历代辽国,西夏,金国,蒙古入侵,都是烧杀掳掠一番,开始都不会遇到多强力的抵抗,就在宋军出动之后,多半大战一场,带了掠夺的财货退走。这些游牧民族始终没有深入南宋疆域的念头,因为他们都会担心孤军深入,也没有那么强力的补给,无法入侵太深。

    虞文辉就不一样,他对南宋的了解,远在这个时代任何人之上,就算还不够了解,去网上搜索一通,也就都了然了。

    虞文辉的十余路大军,虽然疾缓不同,但却都犹如滚雪球一般,每攻略一地,兵力就增长一分。

    数月之后,终于有喜讯传来,有一路大军推进到了海边,贯穿了大宋全境。

    又复月余之后,各路大军占领了几乎沿海的所有港口城池,大宋七八成的海船都落入了虞文辉之手,只余下了明州(今宁波)一地,为大宋海军主力所据。

    这场伐宋之战,越是到了后来,虞文辉就越是情绪复杂,因为每次麾下的军队攻城掠地成功,他都会想起来历史上的屈辱,成吉思汗的副本里,人性几近真实,就好像再现历史上的种种。
1...6768697071...5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