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女的锦绣田园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澜笙
沈云初又想到了这事,沈大伯那边的远路亲戚她是不晓得,不过她重生这么长时间了,好像还没见过大伯娘家的人,这次沈云忠办喜事总该请来喝杯喜酒吧。
大伯娘听她提起自己娘家人,
274过年(三)
一直一来都没有听大伯娘提起过娘家,她还以为她的娘家再没人了,又或者她的娘家也不是什么好人家,嫁出去的女儿就当了泼出去的水,再也不管了。
没想到原来是这个情况,又是沈奶奶那个老妖精搞的事。
她是真的服了,明明沈大伯也是她亲生的,而且沈大伯年轻时还是家里的顶梁柱,沈爷爷去的早,家里都是沈大伯帮忙在操持。
他娶媳妇的时候几乎什么都没有,听说沈奶奶就给了三尺尺头二斤肉五斤米五斤面就当了聘礼将大伯娘娶了过来。
过门后二人一直和沈奶奶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沈大伯帮着自己爹娶了自己的娘和沈家三婶儿。
后来自己娘没了之后,又帮着娶了刘氏,沈大伯一家可以说做了他们能做的所有事,就这样仍然换不来沈奶奶的一个好脸色。
大概这就是人性吧,越是会哭的有糖吃,像沈大伯和大伯娘这样一对老实加懦弱的配对更加好欺负,这才让沈奶奶得寸进尺,好事儿从来轮不到他们,对他们只有无尽的索取和辱骂。
“大哥哥,你怎么不早说这都年节了,你该给外婆和舅舅他们送点年礼去啊。”
沈云初自己愣愣的想了半晌,心情难耐的说道。
沈云忠低下了头,也不知该怎么说。
“那你要成亲的事跟他们说了么远近相邻都知道了,如果还没跟她们说,这不是太见外了么”
沈云初见他不说话又问道。
沈大伯和大伯娘愣了一下,沈大伯低下了头,沈云忠叹了口气低低道:“还没跟他们说,本来我还打算过完年去拜年的时候再跟她们说这事。”
“至于年礼……我成亲的事已经闹了这么大的动静,聘礼的事还是你解决的,我不好再拿酒楼的东西给她们。”
他这话说的十分没有底气,言语中却有着愧疚。
“哎,这事怪我,本来该我亲自去给岳父和岳母送喜帖和年礼,就算往年年关也会送的,今年一时忙碌便没顾得上去。”
沈大伯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了,他自责的说道。
大伯娘在这件事上大概是完全没有主意的,就算有主意可能也不敢做主,此时只是哭泣,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哎,算了,我看这样吧,明儿一早备一份厚礼,大伯和大哥哥一起去一趟外婆家,顺便将喜帖给她们,将大哥哥要娶亲的事说了,也赔个礼,就说最近酒楼实在太忙没顾得上。”
最后还是沈云初给了她们一个解决的法子,沈大伯和大伯娘都同意了。
之后几人就沉默下来,本来开开心心的讨论过年和成亲的事儿,却因为这件事情绪有些低落。
沉默了一阵,大伯娘又想起一件事,看了看沈大伯道:“年后阿莹也要回来了吧她的喜帖就等她回来之后再给吧”
沈大伯点了点头:“阿莹就等回来再给吧,她家里人也不欢迎我们上门。”
沈云初觉得自己好像又听到什么了不得的消息了,这沈莹难道就是沈家嫁出去的女儿,她那名义上的姑姑
“大伯,是我大哥哥的姑姑么”
她忍不住问了一句。
沈大伯点了点头,面色松动了些:“云丫儿,你可还记得她她每年过完年都会回来一趟,平时是不怎么回来的。”
沈云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大伯,我不记得了,印象中好像没怎么和这位姑姑见过面,就算她回来时,我们姐弟三也应该不在的,不是被刘氏赶出去干活儿,就是在后屋窝着不让见客的。”
她搜寻了一下原主的记忆,好像有点印象。
&n
275年礼
往年过年和她们姐弟三人都没什么关系,就算年节那天也刘氏也顶多给她们吃点剩饭菜,再就是大伯会偷偷叫她们过去吃点东西。
放鞭炮对她们来说也是奢侈的东西,去年云青和云兰想放鞭炮,还是村长家阿山给她俩分了些……
今年为了让两个小的好好过足放炮瘾,她买了好多。
三人起来刚洗漱完,就听到酒楼外边儿也响起了一串鞭炮声,云青忙喊道:“二姐姐,快点,是大哥哥在放鞭炮。”
云兰听了忙拉着他的手姐弟二人跑了出去,沈云初在身后追着喊道:“别急,把手套和帽子戴上。”
二人已经急的不行了,什么都不顾就跑了出去,沈云初只好收拾好追着他们给送了出去。
沈大伯一家已经起来了,银杏一大早就回去叫她爹去了,顺便给自己家贴对联。
沈云忠放了一串鞭炮后,就将剩下的分给了云青和云兰,他和沈大伯开始贴对联儿。
沈云初拉了大伯娘又进了她们姐弟三人住的屋子,从里面翻出来一些衣料和孩子玩耍的小玩意儿珠花发钗什么的,打包一份。
“大伯娘,你看看给外婆家还需要备什么吗你一并挑一些,待会儿再拿些糕点和卤菜什么的,吃过早饭就让大伯和大哥哥早些动身去吧,他们的请帖我已经写好了。”
她今年过年虽说银子还没挣多少,不过各种好东西属实没少得,有封如景从边关带回来的,还有他和封如冰以及容子熙每人都给她置办了年货。
她知道这是他们变相照顾自己呢,大概认为直接给她钱她不会收,所以都买成东西给她了,其实如果他们真的肯给她钱的话,她肯定是会收的,毕竟她是个商人嘛,怎么可能不要钱。
“云丫儿,够了够了,这些东西你还是自己留着吧,别都倒腾出去了,以后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你能存一点是一点啊。”
大伯娘见她已经将能拿的都拿了,都是实用的东西,忙摆着手不好意思的说道。
“没事儿,这些东西放着不都是死物么要用了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沈云初本来就是这样大手大脚豪爽的性子,只要她有就舍得给自己的亲人花销,她不是小气之人。
大伯娘也了解她是这样的人,也想着是给娘家的东西,她本就觉得亏钱了娘家,也就收下了,只是想着以后慢慢偿还她的人情。
二人将这份礼物包好后,又去了厨房,沈云初直接割了七八斤肉和之前大伯娘几人做的糕点提了三盒,还有卤肉卤菜什么的也打包了一份。
这份年礼在她们普通人家来说已经是一份大礼了,大伯娘第一次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今天沈大伯和沈云忠将这份年礼送过去,自己爹娘和弟弟弟妹一定会高兴的不得了,她们过年说不定都没买什么呢。
“大伯娘,你看看还有没有要备的,只要酒楼里有的你就尽管拿吧,一年就过一个年,有些钱该花的就得花,花出去了才有动力再挣回来啊。
沈云初看着也差不多了,便将礼物全部装进两个篮子里,然后去做早饭。
沈云忠和沈大伯二人将酒楼的对联贴完,又回村里给沈云初家和自家都贴了对联儿,顺便给沈奶奶也送了一份年礼。
沈奶奶连好脸色都没给沈大伯和沈云忠,她收了年礼嘟嘟囔囔意思是他们叫了村里的人一起过年却不叫她这个当娘的和两个弟弟,总之二人贴对联的时候她一直跟在身后巴拉巴拉叨叨了半天。
&nb
276除夕
沈大伯和沈云忠只是给外婆家送了一份丰厚的年礼,就让村里的人对他们家态度有所转变。
可见不管在哪个时代,人们总会去巴结富人而嘲笑贫穷的人。
大伯娘满面春风,露出久违的笑容,好像脸上的皱纹都消散了不少。
“那就好,那就好,娘能准备这么一份丰厚的年礼给你外公和外婆舅舅,都是沾了云丫儿的光。”
她差点又要喜极而泣了,沈云初忙劝慰了她几句。
“大伯娘,倘若是我爹和继母又或者是沈三叔三婶儿那样的人,就算我再怎么能蹦跶,你想想会有今天这样的成果么他们整体想的都是如何算计我,就算将酒楼交给他们也经营不好。”
“我再怎么有本事也需要别人的帮衬,单我一个人使力气根本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光景,都是因为你们为人良善勤劳踏实肯干,我们共同努力才将酒楼经营的红红火火,有了现在这样的日子。”
“所以您别再说是沾了我的光了,这些都是你们努力得来的,是你们应得的。”
她对今天沈云忠在外婆家的事也有所感触,忍不住搂着大伯娘的肩膀说出了这些掏心窝的话来。
沈大伯和大伯娘不由得欣慰的叹了口气,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云丫儿,你这么会宽我们的心,我很高兴,就算我们不帮忙,你自己雇几个老实勤恳的人也一样能经营得好,难得的是你这份心。”
“想想我和你大伯以前对你们的照顾其实也没那么周到,你们还是挨饿受冻的,此时再想起来就觉得愧疚。”
大伯娘虽懦弱,也是明事理的人,每每想起以前也只是有多余的吃的才给她们姐弟分一些就觉得没有做好,对她们姐弟有些内疚。
沈云初却十分能理解大伯娘这样的心情,倘若她们姐弟三人一直是以前那样的状态,吃了上顿没下顿,她也不像现在这么有出息,那他们就不会觉得内疚了。
因为她有出息了,让他们过上了以前根本想都没想到的好日子,他们才会觉得内疚,这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
“大伯娘,古人有言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姐弟三人当时是在几次三番快饿死的情况下你和大伯给了我们吃的,是活命之恩,那怎么能和现在这样相提并论,您也不必觉得内疚。”
“只要我们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以后日子还会越来越好的。”
她嘴上说着,心里却也不轻松,她还得好好努力啊,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任重而道远啊。
几人正说着,银杏和李老爹来了,李老爹有些不好意思,但现在总归是亲家了,他也就端着一副长辈的模样儿,来了之后就坐下来和沈大伯说话。
隔了一会儿,卫婶子母子和老梁头也来了,就差小石头和她祖母了,沈云初便将事先准备好的酒菜端上来,给他们几人烫了一壶酒,让他们边吃边说话。
之后她找到沈云忠,有些不放心的道:“大哥哥,要不你去一趟小石头家看看吧,顺便将他们祖孙接过来,本来之前拜托封公子帮小石头找她姑姑,但是这段时间也没什么消息,今儿个等她来了我还得和她好好说叨说叨呢。”
沈云忠看了看天色也不早了,便点了点头,带着云兰和云青去了。
沈云初和银杏大伯娘以及卫婶子几人开始准备年夜饭,今年因为减免了租子,清河村的村民们都能过个好年。
就算来年粮食不够吃,
277辞旧迎新(一)
小石头小心的搀着祖母的手,一步一步走进了酒楼。
这段时间老太太用了大伯娘教她的法子拔火罐去寒,加上小石头挣的工钱都给了她,饮食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屋子里盘了火炕也暖和,衣裳什么的也有了,在这样的调理下,老太太之前连下地走路都困难的腿脚现在居然也能行走了。
而且这次再见,她的气色也好了很多。
沈云初暗自嘀咕,照这样子,如果能早些得到她女儿的消息,若是能让母女俩再见上一面,恐怕这老太太还能活个好几年,这样她便能看着小石头长大了。
也许还能活到他娶妻生子也未可知,其实一个生病的人心态是很重要的,老太太之前之所以会跟她托孤,是因为没吃没喝儿子媳妇失踪女儿也找不到,心里本来就没有活下去的了。
加上她在关外时受了很多苦,压垮了身体落下了病根儿,大概小石头是她唯一的牵挂,这才让她苦苦撑着活到了现在。
而她上次承诺会帮助小石头还帮她找女儿后,她心里的压力一下子便减轻了不少,而且想着也许还能得见女儿一次,从心底萌生了强烈的求生,再加上各方面的调理,大概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本来她得的病也不是什么治不了的绝症,只是经年累月受的苦太多压出来的病,她觉得这老太太暂时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沈大伯和大伯娘对小石头和他祖母也很是同情,邀她们来过年自然方方面面都准备得十分妥当,二人当即就领着她们去了沈云初说的屋里。
此时屋子里已经打扫得一尘不染,炉子中火生得很旺,炕也很热乎了,桌子上摆着瓜子蜜饯和各色糕点果脯肉脯,还有容子熙居然拿来一小袋柿子饼。
这东西在这里还算挺稀缺的,没想到他居然能找了来,沈云初当时看到烟花和这个的时候心里就暗自嘀咕,这容子熙还真是接地气啊,心思这么细腻挺适合居家过日子的。
她将老梁头和银杏爹等人也一起请过来,大家围着桌子坐下,她又熬了一壶奶茶给他们倒上,让他们边吃边唠嗑。
小石头的祖母走了一会儿就有些累了,便上了炕坐在暖和的地方盘着腿听众人说话。
沈云初搬了个小桌子放在炕上,将吃的重新摆上一份,一边笑着道:“婆婆,我看你最近气色好了很多呢。”
姚婆婆点了点头道:“是啊,这都是托了你的照顾,帮小石头找了活计,他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你大哥哥还帮我们盘了火炕,吃的穿的都有了,我才能调养成这样。”
“我一直都想亲自过来感谢一下你和你大伯一家,只是这腿脚还是不太利索,走不了太长的路,我自己本来也懂些粗浅的医术,若是能再调养些时候,可能更利索。”
她一脸笑容能看得出来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言语中也很是恳切。
沈云初不知为什么就觉得这老太太有些投缘,忙摇了摇头道:“婆婆,还是您自己有毅力才能度过难关,我也算不上帮忙,反正我这酒楼也需要雇人,雇谁都一样。”
“哎,我都不知该怎么感谢你这丫头才好,只能让小石头将来偿还你的恩情了。”
姚婆婆摆了摆手感激的说道。
“婆婆,照现在这样的情形,你好好调养着身体,该吃药就吃药,我看小石头将来还得你张罗着娶媳妇生孩子呢。”
沈云初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她聊起来,也暗示她调养好身子还能活很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