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娇宠:四爷,求上位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倾小宝
此生能拥有她,是他最大的福气。
“谢谢你,然然。”
四爷动情的吻了吻她的耳根,说道。
顾悠然耳尖一红,脸颊也腼腆的晕红了。
低低的道了句:“应该的。”
“我同您,荣辱与共,生死相随,永不后悔。”
这三个词如钟鼓般敲击着四爷的心,他紧紧的抱着她,再不多言。
他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
爱护她一辈子。
……
皇上并重,且还宣了张廷玉和李光地大人前去,
第1769章 沉睡的雄狮
四爷之前隐忍内敛,甚至故作闲云野鹤的姿态,对朝政淡漠,不怎么关心,可如今到了紧要关头,众臣眼中那个宠妻如命的炫女狂魔,好像突然变了似的。
闲散的姿态不见,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甚为的严肃又很有魄力的亲王。
众臣在那一瞬间才恍然意识到:这是只一直在沉睡的狮子啊,如今仿佛休息养性数千年,终于睁开了双眸。
他睁眼的那一刹那,便让人觉得光芒万丈,不可直视。
那些刚出头想要做点儿什么的人,只得又缩了回去。
隆科多是个明白人,最会的便是审时度势。
从前他将他的叔父出卖了就毫不犹豫,如今瞧见四爷的威仪,更是坚决果断。
在四爷的操纵下,隆科多在康熙爷并重后,统率八旗营约两万名官兵,顺利的控制了京城的治安和局势,使其他皇子即使有谋臣在后,也不得发动政变。
隆科多任步军统领兼理藩院尚书一职,掌管着京城内外九门关防,因此,四爷有他,就相当于直接控制了整个京城的军队。
康熙爷虽在病中,可外界的消息却一点儿都没少的传入了他的耳朵。
李德全将此事告诉他时,老爷子微微笑了笑,轻咳着道:“胤禛,朕没看错……”
他是个稳重的,拿得起放得下,能镇得住时局的。
大清国需要这样的人。
且他内心冷漠孤独而坚定。
这样的人,最不容易受到诱惑,和被人威胁。
哦,也不全是……
康熙爷这么想着,便想到了顾悠然那个小丫头。
摇头笑了笑。
她算是老四唯一的弱点,但一个男人,在亲情上有弱点也不算是弱点,一个帝王,不能只有冷漠,太过冷硬的人是无法共情的,无法共情就没办法体谅百姓的疾苦,就做不了好皇帝。
老四的这个弱点,也算是中和了他那份冷硬
第1770章 时局多变
康熙爷气得当即咳嗽不已:“咳咳,咳咳……”
眉头紧锁道:“老十四到底还是急躁冒进了些……打了几次胜仗,就想要穷追……穷寇莫追啊……”
“如今已是冬季,伊犁地区更是寒冷至极,他若是带领几十万大军进入准噶尔部内地,必然陷入异军的包围之中……人生地不熟又孤军深入……若是供给跟不上,与后援失去联系,大军就危险了,这是兵家大忌啊!!”
康熙爷皱着眉头,捂着胸口,大叹道。
儿子满腔热血,为大清国积极奋战,他为之欣慰,可到底还是缺少经验,莽撞冲动,让人担忧啊……
他年轻时征战多年,对这方面最是忌讳。
“与其冒险奋力一搏去拼战,倒不如大军压境,以气势威逼敌军,使其溃败来降!”
康熙爷说道最后都有些痛心疾首了。
老十四是他最宠爱的小儿子,如今身陷险境,他怎能不担忧
李德全听得也是心惊胆战,十四爷可是皇上亲手培养出来的爱新觉罗氏的大将军,若是在皇上归西前就先让白发人送黑发人,那不仅会让皇上心痛,更是大清王朝的损失!
现在大爷胤禔被关在宗人府,就算从前骁勇善战,现在也成了个废人,再也无法为大清王朝而站。
可皇家不能没有自己人在军队里啊!
李德全当即万分谨慎道:“皇上明智!奴才这就去通传!!”
……
皇上急召十四爷回来的消息瞬间引起一片哗然。
众臣们原本都已经猜测四爷会是皇上最属意的下一任皇帝无疑了,如今就像是闯入了一匹黑马般。
十四爷近些年是越来越得皇上的重视了。
大清王朝的兵权一大半都在他手里,此次又是代父出征,意味着什么,几乎都无需人多加猜测。
第1771章 不同版本
四爷跟顾悠然的想法一致。
他相信他的亲弟弟,相信他弟弟的品质,相信他那一腔热血,相信他的信仰……相信他跟他所说的一切都不是假的。
可即使他的弟弟说的都是真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却难保有人不在此刻挑拨生乱。
所以,他还是暗中跟年羹尧通了信,让他控制好西北的局势,必要的时候,可以严速处理,不用上报。
此时已是川陕总督的年羹尧控制住了重镇西安,掐断了胤祯与内地的联系,使胤祯的部队难以进入关中,更别说是兴兵侵犯京城了。
且他手中握有晋川陕三省的兵权,能够有效的抵制其他皇子内外夹击的某乱。
顾悠然自是不知道这些的。
从她的角度里,只能听到那些寻常百姓听到的东西。
每日丫环们出去打听事再回来,将听到的消息都告诉她,她只感叹民间传闻还真是五花八门,什么版本都有。
只是历史上,关于康熙爷的死法有太多了。
有说是被当时还是雍亲王的雍正爷进参汤的时候毒死的;
也有说是被雍正爷直接伸手扼死的;
最搞笑的说是被雍正爷给气死的……本来就病重,一口气儿没喘上来,把自个儿给噎死了。
顾悠然每每看到这些野史都觉得滑稽得不得了。
传的最神乎其神、让人相信的,还是以下几个版本:
因为当时隆科多控制了整个京城,能够近身康熙爷的也只有他了,所以,有说是隆科多将“传位十四阿哥”中的“十”改成了“于”字,变成了“传位于四阿哥”。
不过此等说法后来经过史学家的鉴定,是最容易被排除的。
且不说当时用的是“於”字,而不是现在的“于”,就说诏书都是满蒙
第1772章 朝野震惊
康熙爷已不再上早朝,只是在畅春园中养性静斋,京城已戒备多日,人心惶惶,众臣猜测纷纭,不敢随便站队,只等十四爷归来之时再做观察投机,一时间,京城一片灰暗。
这样死一般令人恐惧的寂静持续了许久,有些人甚至开始大胆设想是四爷命隆科多控制住了康熙爷,也许康熙此时已经驾崩了,四月正在秘密准备,待到时机成熟之时,篡改康熙爷遗诏,或是自行拟发遗诏登基。
这样无端的猜测持续了许久,久到谣言四起快要成真时,沉寂了许久的畅春园终于发出了一道指令。
皇上命雍亲王视察国库。
仅这一道简单的指令,京城便又掀起了一番风浪。
康熙爷此举意图明显,让之前怀疑四爷的所有党派皆都意识到了一个事实:尽管外界谣言四起,尽管皇上已命在旦夕,可皇上还是信任四爷的。
所以才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除了张廷玉和李光地以外,众皇子都未召见之时,只召见了雍亲王,并且委以重任。
除了军队,国库便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雍亲王既不是内务府的人,也不是户部的人,皇上却命他去亲自视察,此举背后的意义,明白人心里皆知。
如果此举还不够明显的话,康熙的下一条指令就足以震慑人心。
本月十七日,康熙爷派皇四子胤禛去天坛祭天。
一时间,朝野上下皆为震惊。
有人认为康熙爷这样做是故意回避和控制皇四子胤禛,也有人认为这恰恰康熙爷准备传位给皇四子胤禛的一种暗示。
朝廷内外风起云涌,再掀波澜。
似乎整个紫禁城都沉浸在了一股黑沉的迷雾当中。
众人看得不清,却又十分忐
第1773章 诟病
他从未见到佛,却像是受到了佛祖的点化一般,洗去铅华,心底只留一片淡定从容。
对于死亡,他觉得,他能坦然的接受了。
哪怕在此之前他还苦苦放心不下的那些,如今都成了心中的俗物,一个将死之人又能带走什么呢
什么都带不走。
上天厚爱他,让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大清王朝的中流砥柱,用自己的全部才华和能力支撑着整个大清王朝,尽管艰难,可他一直在咬牙坚持着,没有辜负列祖列宗。
如今,面对生死他心中也释然了。
于将死之人来说,大概唯有亲情这份最后的温暖,才是最宝贵的吧。
康熙面对慈祥的看着窗外灿烂的阳光和树梢上欢歌的鸟儿,它们是自由的缤纷的。
这些不需要用利益去换取,不需要用心血去付出的天然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却是最宝贵的。
正如呼吸的空气一般,不可或缺,却总会被人忽视。
帝王的悲痛、孤绝和劳累,大概只有坐上了这个位置的人才会懂。
来世他一定不要生在帝王家。
只是单纯的做一只雄鹰,自在的翱翔在天空中,也挺好的。
“李德全。”康熙浅浅的微笑着,声音略微沙哑的叫了一声。
李德全一直在旁边候命,听到这声,赶紧过去,弯腰打了个千儿:“皇上……”
皇上一直这么静静的坐着,已然许久没有任何吩咐了,如今这声,让李德全心中激动不已。
京城内外的风声他都一直听着呢,以前还能以大总管的名义狠狠的惩治那些嚼舌根的奴才们……可如今,他已经没有这样的心思了。
如今皇上身子这般差,不知何时会去了,他的全副心神都在皇上身上,唯恐有冷不丁的那么一刻让他措手不及。
“老十四现在到了哪儿”
康熙爷面带慈祥的问了这么一句。
小儿子顽皮些,总让他牵肠挂肚,哪怕是如今大了,能为国分忧了,也依然是……
&
第1774章 福晋出山了
可他依然这么毅然决然的做了。
此时他能这样选择,他甚感欣慰。
老四是个稳重而明事理的人,担的起这个皇位,他没看错。
良久之后,康熙浅浅的微笑了,道了声:“去传蛋蛋来……”
李德全听到这一句,心底不禁无限动容。
皇上这是觉得什么都交代完了,才想要安享最后的那一刻啊……
这样的想法尽让人听着,便觉得无限悲凉。
李德全恭敬地“嗻”了一声,弯腰出去了。
这些日子皇上交代的每一句话,他都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句话来听。
因为不知道……
什么时候这就真的成为了最后一句话了……
……
皇上派皇四子胤禛去天坛祭天这件事,不仅朝野沸腾,轰动了百姓,雍亲王府更是炸了锅。
年清蝶的表现尤为嚣张,福晋生怕她会在此关键时刻给四爷惹出事端,第一次明摆着拿出了福晋的架势,在第一时间用强悍甚至有些过猛如虎的手段,强势的镇压住了年氏。
她的手段狠厉干脆,年氏还未有更张扬的动作,便已然被福晋压在五指山下了。
府内人吃惊不已,对此议论纷纷。
福晋未出手已五六年了,若不是年氏此举,他们几乎忘了福晋当年是何等的凌厉。
如今福晋处理事情大刀阔斧果断有力,府内还想要叫嚣一下的李氏等人,当即如霜打的茄子一般,怂哒哒的蔫了下去。
顾悠然在后罩楼听到这些,挑了挑眉,倒是为福晋点了个赞。
其他事情不论,在为四爷的利益考虑上这一点,她和福晋是一致的。
甚至可以说是同仇敌忾。
谁若是在这会儿敢坏四爷的事儿,她绝不会放过对方!
打不过,扑过去咬也要把对方咬死!!
康熙爷让四爷祭天此举,顾悠然心中激动雀跃。
离历史又近了一步啊啊啊……
在中国历史上,皇上要派某位皇子替自己祭天,这种事情,本身在中国历代王朝都是一种很明显的暗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