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楚怀王便想重新和齐国联合,而秦昭襄王则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相会,当面订立盟约。尽管大夫屈原力阻,但楚怀王还是听信公子子兰的话去了秦国。
但一到秦国后,秦昭襄王就将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一年多后病死在秦国。
楚顷襄王在位期间没什么建树,不是明君,不算昏君,在他在位的时候楚国几次受迫于秦国,最后还被迫将都城从郢都迁到寿春。
熊横又道:“宋王,我听闻宋国有整整三万虎贲,不知道每个虎贲的战斗力都有这般强大,这般威风吗”
宋王偃笑着道:“公子,三万虎贲很多吗寡人已经是严格要求的!敢问当年之魏国有多少人口不足三百万,却能有不止五万的魏武卒,我们宋国的虎贲军的选拔和训练方法都是仿照魏武卒的那一套的。实不相瞒,若是寡人想的话,我宋国至少能拥有八万,乃至于十万虎贲军矣!”
听到这个细思极恐的数据,熊横的脸色一僵,暗道:传闻宋国富庶于天下,齐莫能比之,现在看来果真不假!
接下来宋王偃又检阅了陷阵营、骑卒、弓弩兵、盾牌手等一等兵种,这一回没有水师参与军事演习,故而战船开不进来,前来参与检阅的只有少部分的水师营的将士。
宋国还有一张重要的底牌,即重甲骑兵还没有显露出来。重甲骑兵的威力极大,可谓是宋国的杀手锏,在不到万不得已,不在重要的国战的时候,宋王偃是不愿意出动这支强大的劲旅的!
没办法,太烧钱了!
……
“杀啊!”
战斗一打响,宋楚两军的兵马便击鼓进军。
这一回两军比试的是野战,胜了则追击,败了则溃逃。当然了,兵者,诡道也!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排兵布阵的时候,他们也都不知道对方的兵力是多少。
为了避免将士们的死伤,双方的将士的兵器全都没有刃,无论是青铜剑还是戈、矛、戟,还有羽箭都套上了一层黑炭,被抹了一道黑炭的即为死亡。
宋王偃好久没见过这种千军万马的阵仗,这一见到,顿时心潮澎湃起来。
“素闻宋人善射,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公子横叹了口气,说道,“这几轮箭雨就射倒了不下数千的楚兵。宋王,看来无论是野战还是攻防战,你们宋军都极为犀利啊!”
“公子谬赞了。”宋王偃笑吟吟地道,“你们楚国将士的精神气也很好!冲锋陷阵,毫无畏惧,寡人之所见的,除了秦人,便是你们楚国的兵卒了!”
宋楚两国之间的军事演习长达半个月,宋王偃自然不可能在新野逗留太久的,故而在待了三日之后,他便带着东巡的队伍离去。
如今宋国的书院与私塾早已遍及各地,一些偏远的小城和村庄都纷纷建立了私塾。
私塾,顾名思义,就是私人开办的书塾。但是在宋国的私塾也是有国家的一部分补贴和赞助的,国家也鼓励个人开办私塾,传道授业。
而书院呢,书院都是国立的。
这一日宋王偃巡视到诸暨的一个村庄,便起了兴趣,要去私塾瞧一瞧。
刚刚走进私塾的篱笆墙的门口,便听见了一阵朗朗的读书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0446章 废止私塾
“大王。”邹衍垂手道,“这私塾的教书之法古来有之,人心思古,改革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寡人不惧难度。”宋王偃摆了摆手道。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邹衍叹了口气道,“按照大王你刚刚提出来的这个考试制度,学生的学年为十一年,十一年之久,恐怕不是谁都能负担得起的!现在各地的私塾教授的大多是黔首人家的孩子,他们有的是想着自己的孩子能凭借读书,出人头地,有的只是简单地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罢了。”
“十一年之久的学业,只怕还真不是他们所能够承受的。”
宋王偃闻言,微微颔首道:“那也还能改一改。小学三年,中学三年,大学三年,九年的学业应该是可以的吧”
“这应该在我宋国大部分人家的承受范围之内。”
邹衍又道:“不过大王,臣还是认为不妥!”
“说说你的看法。”
“大王,现在我们宋国遍地都是私塾,往往一个教书匠都有几十个学生,若是让这些私塾先生一个学级又一个学级地给学生们传道授业,只怕能把人累死!”
这倒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宋王偃暗自思衬了一下,说道:“不能将这些私塾先生集中起来传道授业吗”
“只怕不行。”邹衍摇摇头道,“私塾先生大多是一些有学问的人,饱读诗书之士,他们之所以创办私塾教书育人,实在是为了混一口饭吃!大王可见过一家私塾里有两个教书先生的”
“这倒没有。”
宋王偃蹙眉道:“看来只能使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了。”
“……”
看着邹衍一脸疑惑不解,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宋王偃笑着道:“看来我们宋国的私塾是没必要存在下去了!我们宋国官府不是在各地兴办了许多书院吗”
“这样吧,颁布一条政令,废除私塾……”
“大王万万不可!”
邹衍闻言,吓得肝胆俱裂,说道:“大王啊,私塾已经在我们华夏存在了千百年,古来有之,怎可轻易说废止就废止这样的一条政令颁布下去,肯定会引发国家的动荡的!”
宋王偃摆了摆手道:“寡人也不是真的想彻底废止私塾。只是要严格规定!私人可以招收弟子,但是传道授业,不能在于私塾。”
“此话怎讲”
“简而言之,寡人不能让这些莘莘学子们如此虚度光阴,故而要严格规定,没有行加冠礼的学子不能在私塾就读!那些隐士倒也罢了,但是私塾先生若是胆敢私自招收还未行加冠礼的学生,违者严惩不贷!”
“这是何意”邹衍现在是一头雾水的。
宋王偃肃容道:“寡人欲在各地兴建书院,取代私塾,如此一来,九年的学级和考试制度才能推行下去。”
“不可啊大王!”邹衍苦口婆心地劝道,“如此一来,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失业,多少人怨怅国家,怨怅大王你的!这是取祸之道也!而且以我宋国目前的财力,虽然国库充裕,但是在各地兴建书院,教授数以十万计的学生的话恐怕难度极大!而且也没那么多的人手啊!”
“寡人不惧这些难度!”
宋王偃掷地有声地道:“教育一事,事关国本。而今天下列国都施行愚民政策,而我宋国则不行,开启民智之事,在乎国本,在乎我宋国的千秋万代!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虽千万人,俱往矣!”
邹衍听到这话,不由得眼皮子一跳,哭丧着脸道:“大王,臣听说过一句古语,‘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大王你想要开启民智这个自
第0447章 教育改革
宋王偃的第二次东巡结束之后,回到朝歌,又给群臣出了一个难题。
宋王偃在大朝会上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说道:“诸卿,寡人欲废止私塾,大兴官学,设九年学级制度,立考试制度,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不可!万万不可啊大王!”
宋王偃的这话一出,无疑是向原本古波不惊的深潭里扔了一颗手雷,顿时让整个奉天殿炸了锅!
以相国黄庸为首,公仪休、苏贺、子干、许行等人都站了出来,文臣那边哗啦啦地跪了下来,几乎哭天抢地,七嘴八舌地出言阻止宋王偃的这次改革。
好似一群苍蝇在自己耳边嗡嗡嗡地叫个不听,宋王偃的脸色一沉,随即厉声道:“都住口!”
群臣为之噤若寒蝉,但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还是在那里长跪不起。
“黄庸,说说你的看法!”
相国黄庸当即站起来,向着陛台上的宋王偃垂手道:“大王,不知道你为何要行此改革措施”
“先说私塾!”宋王偃黑着脸道,“私塾是古来有之,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然则私塾的弊端也不少!”
“其一,私塾是为个人创办,国家不能向其征收赋税,这就少了一笔经济来源。其二,私塾之传道授业,有教无类,这本身没错。然则那些私塾先生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现在都将大小不一的莘莘学子都聚到一起讲学。”
“这成何体统七八岁的小孩子,能听得懂老师在讲什么吗能跟得上十七八岁的青少年的学习的步伐吗还有,若是有部分私塾先生传道授业之时爱护于新进的学生,继而耽误了早进的学生的学业,岂不是让早进学堂的人白白度日,消磨时光了吗”
宋王偃说的有道理,群臣有心反驳,却无处反驳。
“其三,寡人并非是真的要废止私塾,而是要明文规定,禁止私塾招收二十岁以下,未行加冠礼的弟子。何谓之师者师者,传道授业也!”
“其四,寡人之所以改私塾而大兴官学,乃是为了更好地施行考试制度,还有学年制度,同时增强国人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各地的私塾,那些私塾先生的文化程度,教育水平如何谁都不清楚,统一为官学,乃是为了更好地给国人传道授业!”
“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难道你们都要阻止吗”
黄庸闻言,与在场的群臣面面相觑,之后又道:“大王,话虽如此,但是轻易废止私塾,恐遭非议啊!”
“非议寡人不惧非议也!”宋王偃哼了一声,李敖变法之前的非议他都不惧,更何况是这区区的教育改革
黄庸还是不甘心,又道:“大王,这大肆建造官学,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不说,但是这教书先生恐怕找不来那么多!”
“这个不是问题!”宋王偃摆了摆手道,“既然国家要改私塾而统一官学,那么以前的私塾先生寡人便不能让他们失业。他们可以进入官学,逐一考核之后,再安排到各个小学、中学和大学里面,俸禄由国家发放。”
……
西元前316年,即宋王偃五年秋末,从宋国传来一个轰动天下的大事件!
宋国在宋王偃的推行之下,废止私塾,大兴官学,设九年学级制度,立考试制度,一时之间,宋国各地的官学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那些原本在私塾念书的莘莘学子都跑到官学里上课,而那些私塾先生也都进入各个官学,在那里拿着国家的俸禄,继续传道授业。
宋王偃如此做法,改革了宋国的教育模式,使得更多贫苦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一时之间,宋国的老百姓都对于宋王偃交口称赞,而天下列国的士子都对于宋王偃的这种行为毁誉参半!
招贤馆之内,一场关于宋王偃针对古往今来千百年不变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措施的这一事情,一众士子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在场中,一个青衣士子昂着头,神色激动地道:“我认为大王不应该改革国家教育模式!私塾乃是古来有之,一些启蒙教育都于私塾之中完成的,虽然官学也可以传道授业,但是将私塾废止,继而大兴官学!恕我不能认同!”
“还有那九年学级制度,以及考试制度则更是闻所未闻!从前是没有这一个说法的,古代圣人有学富五车的说法,说明学无止境,但是国家出台的小学、中学和大学这九年学级制度便打破了这一传统!”
“现在我宋国多学子,即便是年收入不过一百刀币的家庭现在都敢送自己的孩子进入私塾念书了!但是九年,九年的学年他们供养得起吗”
听到青衣士子的话,在场的许多观点都跟他一样的人都纷纷拍手叫好,也有一部分持不同意见的士子对此嗤之以鼻。
一个穿着淡墨青衫的士子起身道:“我不能认同你的说法!”
“现在大王废止私塾,大兴官学,乃是为了给国人,给底层的黔首更多的读书识字的机会!在各地的私塾有的教书先生不过刚刚识字,没什么学问就开始传道授业,如此怎可为国家培养人才”
“而且每个私塾的收费和教育都不一样!现在国家要大兴官学,让更多的人有读书识字的机会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才对!至于你说的,害怕九年学级制度可能会让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上不起学,这个更为荒谬!”
这个士子掷地有声地道:“诸君,看看国家刚刚颁布的政策!在官学之中,国家对于品学兼优的学子会发放一定的奖学金,对于家境贫寒的学子也是会发放一些补贴
第0448章 功盖三皇五帝
宋王偃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的春风吹袭了整个宋国。
宋国为此颁布了几条政策和法令,废止私塾,大兴官学,设九年学级制度,立考试制度。
同时,宋国还明文规定,改革措施颁布当日,立即生效。凡是宋国境内的私塾先生不可以招收二十岁以下,未曾行加冠礼的年轻人为学生,但是私人拜师可以,不能开设私塾!
违者,发配吴郡服劳役三年!
不仅如此,宋国大兴的官学还降低了门槛,大量招收寒门子弟,不论出身,不论贵贱,皆可就学于官学。为此宋王偃还舌辩群臣,据理力争,压低了入学的学费!
在官学之中,还设立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针对全年级和全班级发放奖学金。还有,对于那些品学兼优,又家境贫寒的学子,宋国还将发放一部分补贴!
此政令一出,顿时令国人沸腾起来!
宋国境内的私塾纷纷倒闭,被拆除,当然了,国家是不会做得那么过分的,故而只是勒令那些私塾先生关掉私塾,然后勒令私塾里的学生退学,仅此而已。
国家不承认的私塾的存在!
在私塾纷纷关门的同时,各地的官学也在兴建当中。说是兴建,其实很多地方也只是修缮一下,直接购买了民居作为书院,或者是拔地而起修建的学院。
小学的学院自然没那么讲究,好多都是通过修缮的民居,然后装饰一下就成了书院的。中学和大学的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一般都是修缮大宅子,或者是直接兴建的,因为中学和大学一般都在城邑里面,故而比较大!
而在各地都开始兴建书院的时候,宋王偃也闭关摸索着什么,好几天都没上朝。大臣们打听消息,听闻宋王偃的确是在闭关,而没有沉溺于酒色当中不可自拔,故而都放下心来。
过了大概半个月,宋王偃终于出关,当然了,他在闭关的时候是不可能关自己的紧闭的,只不过他将上朝的事情交给太子恒,处理政务的事情交给王后干婉而已。
其他的召嫔妃侍寝什么的,宋王偃是照干不误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