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地球去封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笙箫剑客
但为何僵局一直无法破解
根源就在于,这些军队各为其主,互相掣肘,在抵御外敌的同时还不忘内耗,互相戒备,无法统一在朝廷的号令之下,无法形成协同。
失败是很正常之事。
“以新帝如今之威望跟表现,已经不可能整合诸部了。而以殿下如今之威望,一旦登基,只需登高一呼,必能千军响应,共抗强敌。”郭嘉蛊惑道。
乾元苦笑。
他很怀疑,郭嘉这是借着献计的契机,鼓动他“造反”了。
这绝不是郭嘉一人的意思。
事实上,随着青丘国一战结束,封地上下已经有很多人或明或暗,或委婉,或直接地向乾元建言了,都想混个拥立之功。
“可新帝还在那位置上坐着呢,我还能把他赶下去不成”一旦造反,那乾元就要背负弑兄夺位的污点。
一辈子都别想洗刷。
就连唐太宗那样的千古雄主,死后都要受人指指点点呢。
乾元又岂能例外
而且,乾元一旦造反,造成帝国内部动荡,万一有个操作不当,导致帝国陷入内战,岂不给了烛龙国以可乘之机
真要那样,乾元就真成了帝国罪人了。
郭嘉点头说道:“所以,只能是新帝自愿退位让贤。”
“那不可能。”以乾元对新帝的了解,加之双方目前水火不容的关系,新帝就算是死,都不会把皇位让出来的。
那已经是他最后的遮羞布了。
“事在人为嘛。”郭嘉似乎成竹在胸,“禁卫军统领行布是殿下的人,这就是最大一张底牌。只要操作得当,完全是可以办到的。”
乾元就深深看了郭嘉一眼。
由此看来,郭嘉所谓的“自愿”,根本就是要逼宫啊。
“你有何良策”乾元面无表情。
郭嘉倒是镇定,将他的计划和盘托出。乾元听完,陷入长时间的沉默,良久才摆手道:“你先下去吧,此事容我再好好想想。”
“是。”
郭嘉似乎能体会乾元心情,默默退下。
这一天,乾元一个枯坐书房,即便入夜都没有返回后院,服侍乾元的人也都得到郭嘉提前招呼,都没敢去打扰。
乾元在书房呆坐一夜。
翌日一早,乾元秘密召见黑衣卫指挥使陆炳,交给后者一个瓷瓶,让陆炳亲自送到贾诩手上。
郭嘉得到消息,就是一笑,他知道,殿下终于下定决心了。
…………
时间进入十一月。
随着寒流降下,天地一片肃杀,寒风萧瑟。
就在帝国百姓开始收拾心情,准备迎接又一个春节时,十一月初五,昆吾郡突然传出一条爆炸性消息,在帝国引起轩然大波。
楚王乾恪,突然暴毙于府内。
据悉,楚王既不是被人刺杀而亡,也无任何中毒迹象,夜晚入睡之后,就那般陷入永久的长眠之中,着实让人毛骨悚然。
在这个节骨眼上,楚王之死难免引起诸般猜测。
怀疑的目光首先就指向如日中天的秦王乾元,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乾元为了登基为帝,而走出的咄咄逼人的一步棋。
一时间,人人自危。
人们似乎能预见到,在楚王死后不久,南疆都护府的军队就将杀进昆吾郡跟会稽郡,一举攻占两郡之地,掀开帝国又一次内战的序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秦王府。
而在楚王死后,秦王府始终保持沉默,既未出面驳斥流言,也未自证清白,只是派了殿中司的一位员外郎前往昆吾城吊唁。
无论是钧天兵团,还是炎天兵团,并无任何调动之迹象。
“猫哭耗子假慈悲,装的还挺像,看他能忍到什么时候。
第三百一十五章 风向倒转,谁是弑兄之人?
朝廷不断往乾元身上泼脏水,但乾元岿然不动,也是让人无奈。
就这样,
帝国在诡异气氛之中,过了一个诡异的春节。
期间,因着南疆都护府并未向楚王封地派出一兵一卒,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觊觎昆吾郡跟会稽郡的意思,让流言变得不再那么有杀伤力。
百姓又不傻。
随着乾元渐渐洗刷嫌疑,各种阴谋论又甚嚣尘上,倒是楚王乾恪之死,这件事情本身并未获得重视。
着实讽刺。
而随着时间推移,楚王府失其主,楚王乾恪又跟乾元等皇子一样,并未早早留下子嗣,让封地人心浮动。
同样,负责拱卫会稽郡,跟海妖厮杀的楚王军三个师团,也因着后勤保障不力以及军心不稳,连连吃亏受挫。
一时间,会稽郡竟有陷落之风险。
到了这个时候,会稽郡百姓倒是盼着乾元能率部接管会稽郡,他们才不管是哪位封王的领民,活着才是硬道理。
随着局势恶化,甚至有会稽郡百姓千里迢迢跑到招摇城请愿。
可惜,乾元依旧不为所动。
…………
三月初一,神都。
“难道,这事真不是十五弟干的”眼见乾元态度如此坚决,新帝乾慎也有些拿捏不准了。
这让新帝起了别的心思。
如果朝廷能顺势收回昆吾郡跟会稽郡,那归在朝廷名下的就有五郡之地,虽然跟乾元的封地还有一点差距,但已经不是量级上的对比。
加之收服楚王军之后,朝廷军队的规模将是乾元麾下军队的两倍有余。
这将极大地改善朝廷眼下之处境。
不仅如此,朝廷只要操作得当,再玩弄一些手段,借着妖族入侵的危机,说不定还能趁势收回魏王、燕王名下的封地,从根源上杜绝乾元篡位。
简直是大逆转。
这对新帝而言,可是天大的诱惑,他可没有乾元那样的定力,能一直看着嘴里的两块肥肉,一点都不动心。
“不管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新帝乾慎终于下定决心。
…………
三月初五,朝廷的旨意便送到楚王府。
按照当初朝廷跟魏王、楚王达成的协定,在楚王乾恪死后,归在楚王名下的封地就只有昆吾郡,会稽郡将重新收归朝廷治下。
从法理上讲,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楚王府群龙无首,自然也没有人不识趣地站出来反对。
如此,到了三月初八,在朝廷授意下,东镜军团统领战天,率部进驻会稽郡,同时负责整编驻扎在会稽郡的楚王军。
朝廷也顺势调整东镜军团防区,让出姑射郡交由北境军团驻扎,转而负责东海郡跟会稽郡的防务。
这让朝廷越发游刃有余。
朝廷此举合理合法,又是在楚王乾恪死后四个月才办理,吃相也不怎么难看,在帝国上下也就没招来什么非议。
就连魏王乾泰都不能说什么,只是有点兔死狐悲罢了。
而事情还有后续。
眼见收回会稽郡如此顺利,新帝乾慎信心大增,干脆也不等了,在三月十五日,又给楚王府发去一道旨意。
言明,因着楚王乾恪生前并未留下子嗣,按制,朝廷将收回昆吾郡这一封地,同时将楚王府迁回神都。
当然,为了照顾楚王乾恪,新帝乾慎非常仁慈的从宗室之中,挑选了一位皇子过继到乾恪名下,承袭了他的爵位。
不至于让乾恪这一支断了后。
而按照《大乾律》,除“世袭罔替”者外,后代承受爵位将自动降一等,自然而然的就下了楚王封号,改为亲王。
反正对那位幸运儿而言,能承袭亲王爵位已经是大赚特赚了,还特意上奏,对着新帝歌功颂德。
很是上演了君臣和谐的一幕。
就这般,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新帝连削带打,轻而易举地就收回两郡之地,连带着还为朝廷减去一个封王。
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已是四月。
帝国百姓赫然发现,在这一幕大戏中,受益的并非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秦王,而是朝廷成了最大利益者。
阴谋论者,总是喜欢从结果反推动机。
谁是既得利益者,谁就有着最大的作案动机,如此一来,新帝乾慎一下成了杀害楚王乾恪的最大嫌疑人。
就在这时,神都流传起这样一则流言。
说新帝雄才大略,立志要剪除地方藩王,还帝国于真正一统,除了楚王乾恪,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魏王乾泰,或者燕王乾佑。
又或者是秦王乾元。
流言传的是有鼻子有眼,很快就从神都扩散到帝国上下,让一众吃瓜群众听的是津津有味。
当然,也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事情发展到后面,不仅是百姓在私底下传,甚至有御史上奏,明目张胆地弹劾魏王、燕王以及秦王,请求朝廷撤藩。
御史的弹劾,等于将暗中之事摆到了台面之上。
…………
&n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王进京,刺杀新帝?
四月初八,
魏王特使,敦亲王乾恽悄悄抵达招摇城。
“十五弟,别来无恙啊。”
相比上一次见面,再次见到乾元,敦亲王乾恽显得更加热情,而在热情之中又隐含一丝敬重与谨慎。
可见乾元给他的对手,带来的压力之大。
神都之外,加上这一次,两人拢共就见过三次。可每一次见面,敦亲王乾恽都不得不重新调整心情,去面对一个截然不同的乾元。
第一次还是新帝刚登基之时。
彼时的乾元不过仗着拥立之功,一举串升为帝国炙手可热的地方诸侯,但封地也只限于招摇郡一郡之地。
那时的敦亲王,尚有底气跟乾元平等以待。
第二次是敦亲王奉魏王之命,跟乾元洽商灵能要塞炮的交易,那时的乾元刚刚挺过大围剿之役,已经隐隐展现出大陆霸主的苗头。
现在呢
坐拥八郡之地的乾元,已是大陆真正的霸主了。
“十四哥,你这是无事不登门啊。”相比敦亲王,乾元就要随意的多了,说什么都轻拿轻放,从不拐弯抹角。
这是因为乾元已经有这个资格。
果然,敦亲王神情就是一滞,只能尴尬地跳过一叙兄弟情谊的一段,斟酌说道:“五哥尸骨未寒,陛下就收回封地,着实让人寒心啊。”
至今,朝廷都没查清楚王死因。
“那依十四哥之见,该当如何”乾元装作漫不经心地问。
敦亲王神情又是一滞,没想到乾元竟这般直接,未免有些乱了方寸,只得提前抛出底牌,道:“十五弟身为帝国支柱,在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站出来替五哥主持一下公道也免得让诸位兄弟寒心。”
为了拉上乾元,敦亲王不惜将乾元举高高。
“主持公道”
乾元似笑非笑,“十四哥,外面可还有人在骂我,说是我害死了五哥呢。我怎么主持公道这不找骂嘛。”
“……”
敦亲王感觉这天快聊不下去了,调整了一下情绪,方才说道:“那都是愚夫愚妇之见,别的不说,我跟三哥都是相信你的。”
“是吗我怎么听说,三哥也骂我是刽子手来着。”乾元道。
“……”
敦亲王快哭了,这种事情,以他们这样的身份,不是该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过吗还能不能愉快地聊天了。
“那都是谣传,回去之后,我就让三哥亲自出面澄清此事,还十五弟一个清白。”这是要替乾元背书了。
乾元心中就是一笑,道:“既如此,那就多谢了。”
“那,主持公道的事”敦亲王期冀说道。
乾元道:“既然要替五哥主持公道,我一个人是不行的,人微言轻啊。”
“十五弟的意思是”
“不妨叫上三哥、八哥,一同进京,去跟陛下说道说道。”乾元淡淡说道,终于道出了他的最终目的。
绕了一大圈子,为的不就是这个嘛。
“进京”敦亲王很是意外。
“不错。”乾元点头,“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话不妨聚在一起,敞开了说,互相猜忌,只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不是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