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盛世宠妃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没有脚的小鸟

    萧燕无语凝噎。

    那个鼻烟壶已经被她放到衣箱之中用来压箱底了,她巴不得再也不要看到那个惹人讨厌的东西才好。

    至于没有贵重华丽的钗环首饰,萧燕倒是全不在意。她一向喜欢简洁大方的装扮,以往工作的时候更是一袭白大褂便解决了所有问题,为了工作方便更加不会佩戴任何首饰,如今虽然阴错阳差的穿越到清宫之中,也并不喜欢将自己打扮成一个移动的首饰盒。

    为了避免与高位的妃嫔娘娘们撞衫,萧燕仍是选择了不容易出错的浅碧色旗装。这件旗装式样大方,纹饰并不繁复,仅在袖口与下摆处绣有几朵绿梅,萼绿花白,小枝青绿,衬着浅碧色旗装,极为赏心悦目。

    &




第106章
    乾隆处置了许嬷嬷与绿珠,又令太后于慈宁宫内吃斋念佛,顺道拔除了太后安插于后宫之中的所有势力,顿时觉得心情舒畅了一些。=

    然而,乾隆思及自己对于太后的宽容,终究由于顾念太后对自己的生育之恩而放过了太后,仅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让太后于慈宁宫诵经礼佛,这对于险些被太后害死,失去亲生骨肉的萧燕而言,的确是十分不公平。

    乾隆想到此处,不由得觉得自己实在是委屈了自己宠爱的小丫头,先前对于萧燕毫无嫉妒的劝他亲近宠幸其他妃嫔而产生的怒火倒是被心中的愧疚冲淡了许多。

    等到了应该用晚膳的时辰,乾隆已经将之前与萧燕之间的些许不愉快尽数抛诸脑后,心里只是不断琢磨着如何能够哄萧燕开心,重展欢颜,以弥补自己对于萧燕和那个无缘的女儿的愧疚与亏欠。

    乾隆知晓萧燕极爱宫里的各色佳肴与精致细点,有心想要投其所好赐一些美味的菜肴给萧燕加菜,然而,却又想起萧燕如今虽然并非足月产子,可是,小产滑胎更要坐好小月子才行,否则,更会给萧燕原本便尚未复原的身子带来极大的伤害,倘若萧燕以后因此做下病根,痛苦一生,岂不是要心疼死他了!

    乾隆皱着眉头琢磨半晌,思前想后,又特意命吴书来前往他的私库里取了一颗鸭蛋大小的夜明珠,又亲自将夜明珠带到了储秀宫,当做礼物送给了萧燕,供她闲暇之时把玩之用。

    在乾隆看来,只要是女人,都自然会喜爱这些华贵漂亮的珠宝。他的小丫虽然不甚喜爱金银,不也对玉器十分喜爱么!

    当乾隆驾临储秀宫,兴致勃勃的将这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送给萧燕的时候,吴书来与秋兰秋月暗自惊诧之余,再对比今日午后慎刑司内血腥残忍的场面,思及众多观刑的太监与宫女们吐的脸色苍白、凄惨兮兮的模样,心中对于淑贵妃的宠妃地位便更加深信不疑了。

    萧燕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颗的夜明珠,饶是萧燕并不热衷于收集珠宝,却也被这颗品质极佳的夜明珠圆润华美的外表吸引了目光。

    萧燕愣愣的看着这颗夜明珠出着神,心里只觉得万分不可思议。话说这颗耀眼夺目的夜明珠,不会就是慈禧太后口中所含着的那颗吧!

    慈禧太后死后葬于清东陵定东陵,随葬有大量的珍宝,其中包括闻名中外的夜明珠在内。

    慈禧死后,侍从将夜明珠含于其口中。公元1928年,慈禧的寝陵被军阀孙殿英指挥的军队所盗。据蒋卜力《慈禧陵墓被盗案》一书中记载:“慈禧口中所含之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价值一千零八十万两白银。

    后有研究学者称随葬于慈禧太后嘴中的夜明珠是一块具有球形形态、称重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当时1,08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当代的81亿元人民币现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价值连城的宝物。

    传闻,夜明珠可使慈禧的尸体不化不腐,因此,当慈禧的棺材被劈开以后,慈禧虽然已经故去多年,却只是像睡觉一样。当见了风,慈禧的脸才发黑,身上的衣服也有破败了。

    可是,萧燕记得她曾经听闻外公提起过,慈禧太后口中所含之夜明珠分为两半,当两半分开之时并不发光,合二为一之时才会发出莹润迷人的光芒,那光芒虽然不及日光璀璨,却可以在黑暗之中照亮一切,百步之内,即使是头发丝都清晰可见。而乾隆送给她的这颗夜明珠完整无暇,似乎与慈禧口中所含之夜明珠又有所不同。

    乾隆见萧燕将夜明珠拿在柔软白嫩的小手上,惊讶的反复打量着夜明珠,认为萧燕必定十分满意这个礼物,心里也跟着欢喜起来,柔和了脸上原本冷硬的线条,露出了一抹愉悦的笑容。

    乾隆侧身坐在床榻旁边,浅笑着为萧燕讲解着这颗夜明珠的价值与由来。“这颗夜明珠是和亲王弘昼机缘巧合之下从一个外国商人手中得来的宝物,送给朕当做万寿节的贺礼。朕见你似乎不大喜欢金银饰物,倒是对玉器还算喜爱,因此,朕猜想你或许会喜欢这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

    萧燕愕然的望着乾隆,心里却在琢磨着乾隆这厮竟然突发奇想的送她如此价值连城的宝物,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莫不是乾隆做了什么亏心事觉得对她有所愧疚,因此才会送她这颗夜明珠当做补偿吧

    仿佛印证着萧燕的猜想分毫不差一般,乾隆握着萧燕的手,缓缓向她解释道:“朕已经查出了设局谋害的的主谋之人。盖因太后身边的许嬷嬷奸邪歹毒,蛊惑太后,令太后对你有所误解,又献上流传自前朝的助孕秘药,令你在身体尚未复原之时怀有身孕,而后又密令安插于储秀宫的细作绿珠将足以令人滑胎小产的去子汤掺入膳汤之中,令你失去了咱们的女儿嘉宁。你放心,朕今日上午已经下旨处死了宫女绿珠与许嬷嬷,就连与此事相关的雪晴等一干奴才也都已经处置了,为你和嘉宁报仇雪恨了。”

    萧燕脸色苍白,喃喃低语道:“太后……竟然是太后……”

    萧燕蹙着黛眉,脸上尽是沉痛之色,咬了咬嘴唇,低垂着头,轻声问道:“妾身不知太后竟会如此厌恶妾身,竟然连妾身腹中所怀的女儿都容不下。莫非太后忘记了,那孩子不仅是妾身的骨肉,也是皇上的血脉……”

    提及此事,乾隆对太后所作所为也十分不满,却终究顾念着母子情



107.第107章
    此为防盗章

    无论那个萧燕今日救人之举究竟是为了吸引皇上的注意以搏荣宠,还是当真不忍见嘉嫔遇溺而伸出援手, 无形之中总算是帮了她的大忙。如今萧燕看上去虽然仍旧有些木讷冷淡, 个性很不讨喜,但还算柔顺听话。

    既然她决定扶植萧燕对付高氏这个贱人, 似乎也应该凭借此事略微提一提萧燕的位份了。如此一来,既可以彰显对萧燕的恩宠,又可以震慑后宫妃嫔。她要让那些不知死活胆敢算计她的小贱人知晓, 只有对她这位皇后恭敬有礼、忠心耿耿,在这后宫之中方才会有好日子过。

    当晚, 凝秀特意命御膳房做了几道乾隆喜爱的菜肴,邀乾隆前来长春宫与她一同用膳。乾隆似乎也事情要与凝秀商议,因此竟比晚膳的时辰来得更加早上一些。

    凝秀见乾隆来得比平日里早上半个时辰,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连忙起身迎上前去,带着宫女太监们向乾隆行礼请安。

    乾隆面色平和的叫了起, 与凝秀一同坐了正殿之中的两个主位。

    凝秀先命宫女给乾隆上了一杯刚泡好的西湖龙井, 随即面露忧色的说起今日上午在御园浮碧亭中惊心动魄的一幕:“今日真是吓坏妾身了!妾身原本见今天的天气极好,便命宫人们在浮碧亭处摆了一桌宴席,请诸位妹妹们一同用膳,游园赏景。谁想到众人皆在喜笑颜开的玩得正是欢乐的时候, 嘉嫔却忽然意外跌落池中。幸而上天庇佑,萧答应懂得浮水, 动作敏捷的将嘉嫔救了上来。妾身已经请太医前往钟粹宫为嘉嫔诊过脉了, 嘉嫔与腹中龙胎皆平安无恙。”

    凝秀知晓嘉嫔于御园中落水一事, 必定瞒不过乾隆。与其被有心人将此事添油加醋的传到乾隆的耳朵里,还不如自己先行将此事禀报给乾隆知晓。如此一来,自己也不至于落得全然被动的劣势。

    乾隆对于萧燕救人一事并未多加评论,只是点头道:“嘉嫔与腹中皇嗣无事便好。”随即又淡淡的瞥了皇后一眼,语气严肃的说道:“孕育皇嗣,传承皇室血脉,乃是关系到大清江山繁荣昌盛、绵延后世的关键所在,万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皇后此次临危不乱,主持大局,保住了嘉嫔及其腹中龙胎,值得嘉奖。”

    乾隆此番话虽然没有指责凝秀半句,却令凝秀莫名的打了一个寒颤,听出了其中的警告之意。

    凝秀连忙推拒道:“照料后宫妃嫔,为皇上传承血脉乃是妾身身为皇后的本分,可当不得皇上如此褒奖。若论值得嘉奖之人,妾身倒是觉得萧答应心地纯善,见嘉嫔落水以后,便立即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水中救人。就凭这份心性和勇气,也值得皇上嘉奖。”

    凝秀一边说,一边细细观察着乾隆的脸色,见乾隆赞同的点了点头,又露出贤德大方的微笑,继续说道:“妾身在此替萧答应斗胆向皇上讨一个恩典,萧答应容貌秀丽、救人有功,应晋为莞常在。”

    “莞常在”乾隆皱了皱眉,不解的看向凝秀,“皇后为何替萧答应选了这个封号”

    凝秀浅笑着回答道:“今日萧答应救人之后在浮碧亭映着明媚阳光的莞尔一笑,可是令妾身与诸位妃嫔惊艳不已呢!妾身觉得萧答应莞尔一笑的模样极美,因此便为她甄选了这个封号。当然,若是皇上另有钟意的封号,或是觉得不甚满意,只重新拟定一个封号改了便是,妾身并无异议。”

    乾隆却道:“萧答应入宫时日尚短,即便是救人有功,将她的位份升为常在也便尽够了。至于封号还是暂且缓一缓,暂时先不提吧。”

    凝秀见乾隆在萧燕侍寝之后,并未急于将萧燕晋为贵人,甚至得知萧燕救援嘉嫔与其腹中皇嗣有功以后,也只同意将萧燕晋为常在,连封号都不愿赐给萧燕,便知晓乾隆必是对萧燕有些不甚满意,因此才不愿意给予她更大的荣宠。

    凝秀对此倒是乐见其成,她虽然希望可以凭借萧燕冠绝后宫的美貌分走乾隆放在高氏身上的一部分心思,却又不愿见到乾隆像曾经宠爱高氏那般疼宠萧燕。毕竟,皇宫之中仅有一个高氏便已经足够令她头疼不已了,再不需要另一个高氏给她添堵了!

    乾隆见凝秀果然未等自己提及半句便主动替萧燕讨了恩典,提起萧燕进位之事,如此心思机敏却偏偏对嘉嫔意外落水一事丝毫没有半点怀疑,心中不禁冷笑连连,这便是他前世选的好嫡妻好皇后!心中对于凝秀愈加寒了心。

    乾隆与皇后的商议过后,翌日上午便下达了晋升萧燕为常在的旨意。

    萧燕送走了奉乾隆之命前来传旨的吴书来,随后又送走了一波又一波各怀心思、前来向她恭喜道贺的储秀宫的小常在、小答应们,而后拿着圣旨翻来覆去的看了两遍,欣喜的询问系统:“我如今从答应晋封为常在,应该有相应的积分奖励吧”

    系统:“呃,晋位是没有积分奖励的……”

    萧燕皱眉:“那有对应的惊喜大礼包么”

    系统紧张兮兮:“这个……也没有。”

    萧燕不悦:“



108.第108章
    此为防盗章  然而乾隆却根本听不进去吴谦的这些安慰, 反而逼着吴谦想出能够令萧燕多吃些东西的好办法。

    吴谦左思右想, 仔细询问了宫女秋兰萧燕每日的起居饮食,发现萧燕近来竟由于身体不适,每日只窝在体和殿里养胎, 至多在储秀宫的院子里转一转, 平时极少外出。

    吴谦仔细为萧燕诊了诊脉,不由得因为指下不同寻常的脉相皱起了眉头。吴谦仔细斟酌一番,方才开口建议道:“萧贵人脉相平和,胎息安稳,每日倒是可以抽出小半个时辰前往御园散散步,或许可以改善萧贵人的胃口。”

    乾隆觉得吴谦所言极为有理,因此便命秋兰与秋月每日午后陪伴萧燕前往御园散步。

    萧燕本不愿在怀孕期间太过引人注目, 因此才会宁愿在储秀宫里活动也不愿挺着肚子外出招摇过市, 到处拉仇恨。无奈乾隆圣旨已下,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在秋兰与秋月的陪伴下前往御园散步, 却只在她最为熟悉的澄瑞亭处略转一转便返回储秀宫体和殿休息。

    吴谦自从那日为萧燕诊完脉后,心中颇有些忐忑不安, 又在接下来的五日里仔细为萧燕诊了脉相, 方才确定自己心中原本的猜测。

    吴谦一向对乾隆忠心耿耿,此等大事自然不敢瞒着乾隆, 在确诊之后便立即前往养心殿求见乾隆, 将萧燕的脉相以及他的诊断一五一十的禀告给乾隆。“启禀皇上, 依照奴才诊断, 萧贵人腹中所怀的乃是双胎, 而且根据脉相所示,萧贵人腹中的龙胎极有可能是两位小阿哥。”

    乾隆愕然当场,逐渐拧紧了眉头,沉声询问道:“你肯定萧贵人腹中怀的乃是两位小阿哥,而不是一对龙凤胎或是两位小格格么”

    吴谦躬身回禀道:“依照奴才的医术,应该不会断错脉相。”

    乾隆愈加拧紧了剑眉,低声沉吟道:“两个小阿哥……”深邃的凤眸微微眯起,其中的神色变幻莫测。

    近些日子来,太医胡明芳颇有些食不甘味、睡不安寝,一闭上眼睛便会梦见皇贵妃高氏腹中的龙胎不保,皇上盛怒之下降旨责罚于他。

    事实上,胡太医当初之所以答应为皇贵妃高氏暂且隐瞒龙胎不保一事,也并非仅是贪图皇贵妃高氏给予的那些个银钱上的好处,而是另有苦衷罢了。

    太医院的太医们尽管医术高明,然而在宫中各位贵人主子面前也只不过是一个奴才而已。胡太医深知自己当时若是拒绝为皇贵妃高氏保守秘密,必会得罪皇贵妃。而依照皇上对皇贵妃的宠爱程度,只要皇贵妃在皇上耳边轻飘飘的递过几句话,便能够轻而易举的断了他的仕途,甚至可以要了他的小命儿。

    毕竟,皇贵妃高氏腹中的龙胎不保,即使皇上心中早已有所准备,此事也必定要有个倒霉蛋承担责任,被皇上降罪责罚。而他作为负责照顾皇贵妃高氏腹中龙胎的太医,必然脱不了干系。

    因此,胡太医只能为了自保,暂时向皇贵妃高氏投诚,同意帮助她暂时隐瞒其腹中龙胎真实的情况。胡太医甚至暗自猜测,皇贵妃高氏极有可能打算凭借滑胎一事陷害皇后或是其她受宠的妃嫔,心中也暗自期盼着无论是谁都好,只要有人替他背了皇贵妃高氏滑胎的黑锅,让他免于被皇上责罚也是一件好事。

    然而,胡太医近来见乾隆竟然对前不久被吴太医诊出喜脉的萧贵人如此宠爱,不仅在怀孕初期便升了萧贵人的位份,更加不顾宫中规矩破例赐了储秀宫正殿给萧贵人作为寝宫,如此盛宠简直超越了当初对于皇贵妃高氏的宠爱,令胡太医有些不安起来。

    这皇贵妃想要对付的妃嫔莫不是如今皇上最为宠爱的萧贵人吧胡太医可是清清楚楚的记得前段时日皇上也曾招他前去储秀宫偏殿为当时还是常在位份的萧贵人诊脉,惊鸿一瞥之间,他便险些被萧贵人秀美绝伦的容貌晃晕了双眼。

    那样容貌殊丽、年轻娇嫩的美人,说是容貌冠绝后宫也不为过。同为男人,胡太医心中自然十分清楚在萧贵人与皇贵妃高氏之间,如今皇上会更加钟爱哪一个。倘若皇贵妃凭借腹中即将滑胎的龙胎陷害萧贵人不成,岂不是会连累得他丢了性命

    胡太医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应该尽快将皇贵妃高氏腹中龙胎的真实情况禀明皇上知晓,只要他诚心向皇上认错,即使被削职罚奉,至少也能保住一条性命。他今年刚过不惑之年,上个月才终于得了一个期盼已久的大孙子,他可还想要留着这条小命儿和家人好好的过日子呢!

    胡太医当机立断,一大清早便跪在养心殿门前向乾隆请罪。然而尚未等到乾隆召见他,便见承乾宫的大宫女腊梅哭眼抹泪的跪在养心殿门前请皇上为她的主子做主。

    事实上,萧常在承宠时日尚短,只需再耐心等待几日,自然可以清晰的查明萧常在是否有孕。然而皇上偏偏每日都要命太医前去为萧常在诊脉,目光灼灼的瞪着太医们诊脉的手,期盼着能从太医口中听到好消息,如此关切重视自然令诊脉的太医们压力颇大,越是心急想要诊出喜脉,越是没有结果。

    吴谦得了乾隆的旨意,又仔细翻阅了刘裕铎、陈止敬、胡明芳等几位太医关于萧常在的脉案,方才命小太监背着药箱,前往储秀宫偏殿为萧常在诊脉。

    吴谦来到储秀宫偏殿之时,乾隆刚刚与萧燕一同用过晚膳。吴书来满面笑容的请吴谦于偏殿外稍等片刻,自己则亲自前往殿内为吴谦通传。

    储秀宫中的一众常在、答应与宫婢们见平日里只为皇上与太后诊脉的太医院右院判吴谦吴太医竟然也奉命前来储秀宫偏殿为萧常在诊脉,心中嫉妒之余,也不免无法克制的兴起羡慕之情,暗自恼恨为何自己的父母未能将自己的容貌生成萧常在那般娇美可人的模样,以至于无法讨得皇上的欢心。
1...3334353637...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