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神话中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悬天月
齐芳倒不知道宁晓所想,她只是不想让那妇人得太多好处罢了。
“身子暖和了。”
半空中,齐芳忽然出声道。
“那就说明你刚才吃饱了啊。”
害怕齐芳身子虚不受补,所从她吃下朱果之后,宁晓便在帮她缓缓化开药力,补充她体内长时间饥饿带来的亏空。
齐芳点点头,又不再说话了,静静地看着下方飞速变换的景物。
宁晓见怪不怪,专心前进起来。
……
歙州城外,宁石头站在雪地中,小手背在身后,有一下没一下的踢着脚下的积雪。
实在无聊得紧。
&n
二百八十七 再临歙州(下)
看着有些魔怔的齐芳,宁石头觉得这个小姐姐头脑可能是有什么问题,心里更想知道这个小姐姐的过去了。
“齐姐姐,你一直在说你娘亲,那她怎么没有跟着你们一起过来呀”
齐芳的情绪忽然低落下来。
“娘亲、娘亲她昨天死了……神仙哥哥也救不了她,只留下了这些粮食。”
闻言,宁石头剩下的最后半点敌意也没有了,安慰道:“齐姐姐不要伤心啦,石头也没有娘亲的,你看我现在也不是一样过得很开心嘛!曦曦很会照顾人哒!”
齐芳点头,又疑惑道:“石头是谁曦曦又是谁”
宁石头:“…………”
与此同时,歙州刺史府内。
玄偏看着紧闭着的刺史府大门,熟练的抬脚将脚掌印在了门上。
“哐——”
大门倒飞而去,碰的砸到了院墙之上。
“老、老、老爷,那妖……那神仙又回来了诶!”
站在门框边的侍卫见此,颤抖着双腿,连滚带爬的跑到主厅汇报去了。
“切”
不屑的哼了一声,玄偏背着手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原本刺史就在主厅不安踱步,闻言更是亡魂皆冒,连忙奔了出来,“嗵”的跪倒在地上。
“李秀昌是吧你这小老儿别的本事倒没有,修门这一活计倒是擅长得很嘛!”
李秀昌身居高位这么多年,勇武在骨子里虽然尚有存余,但此时更多的是多年以来积攒下来的为官之道。
好在他尚有一些廉耻之心,听到玄偏的讥讽顿时羞的涨红了脸。
良久,李秀昌才干笑道:“岑监郎说笑了,门户者脸面也,本官亦是要脸之人,实在是……”
玄偏挥手道:“少跟我扯些有的没的,现在就问你一句话,粮食到底哪里去了”
尽管很不爽玄偏这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但一想到这道士的恐怖,李秀昌也只得低声下气道:“岑监郎不是已经去粮仓看过了么,歙州城已经没有余粮了。”
一听这话,玄偏顿时火冒三丈,抬脚就往李秀昌身上踹去。
在玄偏出山之后便接到了东监副的命令,将灾民就近送至附近州城,结果到了这里才发现这里也没粮食。
这么耽误他成仙,他能不气么
好在玄偏知道此人现在还不是时候死,并未用力,李秀昌只是身子一歪,倒在了雪里。
“今年旱涝之灾严重,秋收之时也无甚粮食上交,粮仓本就入不敷出,再加上入冬之后连连大雪,粮仓早就空了,本官亦是无能为力啊!”
玄偏只是冷笑,他可不是那些没见识的人,偌大的歙州城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把存粮消耗完了。
薄薄的雾霭自玄偏身边升起,将李秀昌包裹起来。
“师叔,可是这刺史不愿出粮”
这时,宁晓也赶到了玄偏身边。
玄偏眼中神光一闪,伸手对着李秀昌一挥,随后这位在歙州叱咤风云多年的李刺史便人头落地。
死的不能再死。
“可不是么,这黑了心的畜生,竟然把粮食暗中交给附近粮商高价卖出,还想等着丰收时低价买回来。这一进一出,多出来的钱可就成了他的了,他娘的,这如意算盘打得可够精。”
扑鼻的血腥味涌了起来,玄偏不由用衣袖扇了扇,转身往外走去。
“宁小子,走吧,咱们取粮去!”
宁晓皱了皱眉,若是他们直接去取粮食,虽然没人挡得住他们,但这样一来,秩序可就坏了。
“师叔,不妥,此事还要以这刺史的身份才好办,省得凭空生出一些麻烦。”
看着已经身首分离的李秀昌,玄偏点头,随后身子一转,已经变作了李秀昌的模样。
随手往李秀昌尸体一拍,那尸体便化作了一滩血水,等待着雪花的覆盖。
“我去调粮食,你先将此事汇报给采歌监副。”
二百八十八 不得好死
见两人脸上若有所思,采歌轻轻一笑,道:“你们无错,刚才那位秦御史也无错,无非是各有各的见解罢了。”
这时,城下也出现了动静。
只见采歌口中的秦御史领着一些兵卒蛮横的将正在等着领饭的百姓驱散,又挨个将正在吃饭的百姓手里的饭碗直接夺走倒回了饭甑里,在兵卒的掩护下直接进城。
“干什么啊,凭什么到了我这里就把饭端走了!”
“我们要吃饭!”
“狗官!赶紧放下我们的饭,我们要见那两个神仙!”
“……”
饭碗被抢,那些百姓顿时就怒了,几乎是在下一个瞬间便与阻拦的兵卒推搡了起来,嘴里的话也越来越难听。
宁晓皱了皱眉,正要上前制止却被采歌伸手拦下。
不仅如此,采歌还对周围施了一个法咒,隐去了三人的身形。
“前辈,这……”
见宁晓面上隐隐有不愉喜色,采歌摇头道:“我等虽然有一官半职在身,但对于这种事情,还是交给秦御史处理比较好。”
“毕竟我等终究不再是凡人了。”
采歌语气怅然道:“这几日我也去了一趟长安,那位秦御史也是我带过来的,虽然他手段确实强硬了一些,但至少他能让这些人活下来。”
察觉宁晓二人眼神略有变化,采歌苦笑道:“你们也别这么看着我,要知道这天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过去,这粮食还是能省则省的好。”
玄偏心道这采歌监副不就是变着法说他们浪费么
“就算这粮食没了,不是还有我们么到时候几个法术一扔,还怕没有粮食吃”
宁晓也在一边点了点头,在他看来,粮食的问题根本不是事儿,若是让他以法术催发,分分钟就能整出好多粮食。
采歌却摇了摇头,道:“修道之人不可随意插手凡俗事务,此乃三界之中早已流传下来的规矩,我钦天监虽然名义上听从唐皇调遣,但也不好越过此线。”
其实,采歌还有话没有说,那就是这个规矩是天庭专门针对他们这个人族“祖庭”定下的。
无它,人族得天独厚,若是任其壮大,其破坏力恐怕不下于巫妖二族。
说着,采歌伸手往上指了指。
“更何况,如今可是有许多人盯着我们的,若是太过肆无忌惮,恐怕就不像上次那样带着人堵门口了。所以,我们帮着救人已是是功德一件,至于其它的杂事,还是交给那些精于此道之人去头疼吧。”
二人点头,算是勉强接受了采歌的解释。
“不过……采歌前辈,晚辈有一事不明。”
宁晓道:“这天灾本就难以应付了,若是那些神仙有意刁难,再多的存粮也会有穷尽之时啊,到时候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是见死不救,还是越过红线被群起而攻之
回想起前些天回长安后的见闻,采歌回过身来,拍着宁晓的肩膀,笑道:“那就暂且忍着吧,这样的日子不会太长的。再说了,我人族亦是有大能存在,他们不敢太过分。”
随后,采歌又与两人说了关于这次调动的酬劳问题,以及随后一段时间对二人的安排。
就在几人交谈之时,那秦御史也带着兵卒重新走了出来。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兵卒们不再是抱着饭甑,而是提着一个个木桶,里面装着的是白粥。
而且那粥明显是水多米少,大勺一舀,只能看见零星几粒米飘荡在其中。
看着这与前世电视剧里一模一样的情景,宁晓心底暗暗一叹,随后
二百八十九 雪中见闻
听过秦御史的话,众位灾民皆是将信将疑,有些嘴里还在嘟哝着他们骂人的方言,不过在看到城门口逐渐走出的披甲持刀的士兵,也是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有一口吃的就行了,还管什么饱不饱的
其实人与人大多数时候的冲突,不过是贪心作祟罢了。
见此,宁晓一个转身,落到了城门口。
见到神仙来了,众人眼中带泪仿佛看到了救星,心里有了底气,连忙向宁晓哭诉这官员是如何如何苛待他们。
宁晓伸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又转身对秦御史拱了拱手,回身对众人歉声道:“这位秦御史所言不差,贫道与师叔并未有过救灾济民的经验,再加上平日里大手大脚惯了,对于粮食使用也无甚具体的考量,因此才会有今日之误会,是贫道之过也。”
秦御史诧异的看了宁晓一眼,原以为这神仙般的人物皆是眼高于顶的,没想到这位会主动揽去过错。心底也是暗暗的送了口气,既然明事理之人,今后做事也要顺遂不少。
“至于无法饱腹困扰,还请大家克服一番,毕竟饿着肚子总比死在这雪天里的好。”
闻言,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一阵嗡嗡声,众人看着宁晓的眼神也不似之前那般亲密。
忽然,人群中有一人低声道:“你不是神仙嘛,难道就不能用神通给我们变出一些粮食来么”
此言一出,宁晓脸色顿时拉了下来,冷声道:“贫道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修道之人,也没有那些凭空造物的手段,帮不了你们。至于你们口中的神仙……”
说到这里,宁晓不由冷笑道:“估计在忙着下雪,怕是没空管你们了。从今以后,此地一应事务皆由秦御史全权打理,若有违抗必定严处,勿谓贫道言之不预!”
说完,不欲与这些人多费口舌,宁晓脚步一动便消失在了原地。
等到宁晓离开,秦御史对众人道:“那位道长乃是钦天监监郎官,与本官亦算同僚,帮尔等一次已是仁至义尽,尔等又怎能得寸进尺罢了罢了,尔等还是早些用饭吧。”
或许是宁晓临走前的冰冷吓住了众人,听到秦御史的话,众人便挨个的排好了队,脸上或多或少都有羞惭之色。
秦御史满意的点了点头,带着兵卒进了城门。
……
“方才城门一事,多谢道长为在下解围了。”
城门楼里,宁晓、玄偏、秦御史三人各自就坐,秦御史对宁晓二人拱手一礼,一脸的诚恳。
为官多年,秦御史也算是经验老道,也知道那些灾民确实不是能够依靠武力强行镇压的,若是引发民变,最终损失的还是朝廷的利益。
宁晓摆了摆手,道:“区区小事,于贫道也无甚损失,御史不必在意。若是真追究起来,也是贫道给御史添了不少麻烦。”
“对了,贫道俗名宁晓,还未请教御史高姓大名。”
秦御史微笑道:“宁道长说笑了,在下姓秦名德字明德,私底下称呼在下明德便好。”
说着,秦明德又对玄偏道:“不知这位道长如何称呼”
玄偏指着宁晓道:“我是他师叔,姓岑名道缘。”
“见过岑道长。”
之后,三人交谈了一番朝廷如今的状况,宁晓便再次出门聚拢其它地方的灾民了。
至于师叔玄偏,则是留了下来照看灾民,毕竟天气严寒,一不留神就会染病。
一阵寒风呼啸而过,宁晓的身影已然消失在原地。
到现在,他才知道朝廷中的官员也是第一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救灾措施,除了按照以往那些“小打小闹”的经验之外,其它皆是摸着石头过河。
而这一切的主导者,便是秦明德口中的狄公——狄仁
二百九十 祸从天降
听了宁晓的话,老人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生动的表情,不与宁晓往常见到的欣喜相同,老人脸上的是一股落寞。
摇了摇头,老人向着村外挥动手掌,有些怅然道:“后生,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过我们现在已经用不上了,我劝你还是先离开吧。”
宁晓自然知道这个村子有些不寻常,但看着脸上带着关切的老人,笑着摇了摇头。
“老丈,你的好心,我也心领了。不过,你可否将村子里发生的事情告知于我”
见宁晓不为所动,甚至还想着自寻死路,老人双手握着竹棍往地上顿了几下,沉声道:“我这是为你好!速去,勿回!”
宁晓依旧不为所动,轻笑一声,道:“我猜猜,你说你们用不到粮食了,那是因为,你们都成死人了吧”
老人脸上的怒容顿时散去,怔然的看着宁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