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帝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贫民帅
所以,郑流也确实没有越权,更没有直接违抗王烨的命令,甚至还顺从了民意。
这样的招数让王烨非常无可奈何,就这样,郑流居然就成了王烨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个打败他的人。
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郑流在居民们的心目中,地位涨的很快。
王烨的能力他们是认可的。可是在他们看来,王烨还是有些太“年轻”了。
很多时候,居民们总觉得王烨做的很多事情,都有那么点冒险的意思。
所以,他们总希望在王烨的身边能有一个老成持重的人,为王烨把把舵。之前,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老杨头,现
第137章 百家争鸣
所以归结起来,万山堡现在最急需的就是一群识字的管理者。
管理者,王烨还有办法解决。这段时间,王烨和郑流也挖掘了一批管理人才。
但是,他们中却没有一个是识字的。如果是在万山堡人少的时候,他们可能还能胜任管理工作。
可是,随着万山堡势力范围的扩充。尤其是两大卫星堡的建设,让万山堡之后所需处理的事物越来越多,没有公文、文书,这些东西的存在,无疑是非常不方便的。
所以,王烨安排的第一批夜校学员,就是这些预备基层管理人才。
今天,王烨在自己的官邸之中约见两位先生,为的就是跟他们确定书院的授课问题。
王烨今天的工作有些忙,在他赶回自己官邸之时,两位先生已经在官邸之中等待了一段时间了。
王烨进来的时候,他注意到两位先生正在看着外面的工地。
王烨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还请两位先生相信,那不是我的本意。”
两人之中比较年长的那一个名叫包岑正,他也是两人之中学问更高的那一个,他据说是中过举人。
从另一位已经确定中过秀才的人,对他的态度来看,包岑正的学问绝对是实实在在的。
包岑正笑着对王烨说:“堡主说笑了,您能将堡主府改建为堡主官邸,这足以说明,外面的那一切未必就符合你的心意。”
王烨不由得苦笑,这个包岑正也是一个比较坦荡的人。虽然因为学识上的问题,他说起话来没有郑流那么直,但是他却也没有掩盖自己的想法。
就比如,刚刚在他的话里面,他用了“未必”。这就表明,他还没有完全相信王烨。他没有掩盖自己的想法,如果是一般人,现在可能早就捡好听的说了。
可是,还没等王烨想好接下来要说什么。包岑正便自顾自的说:“来到万山堡之后,老朽每天都要花上很多时间观察外面的工地,堡主可知为何”
包岑正的问题王烨必须郑重其事的对待,虽然包岑正可能没中过进士,另一边那个叫文泰的人也只是中过秀才。
但是,他们曾经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虽然他们的功名不足以让他们踏上仕途,但是他们在这封建时代,也算是特权阶级和既得利益者了。
他们跟其它那些流民不一样,他们可不会轻易的就服从于王烨。
“还请先生指教。”王烨郑重其事的问道。
包岑正笑着摆了摆手说:“指教谈不上,老朽也没有那个能耐。自从来这万山堡之后,眼前所见的一切,早已经超出了老朽的想象。
但是,我却非常开心,并且对堡主的学问深感佩服。
眼前的这一切,在考场上当然是比不上道德文章。但是,它们却能实实在在的让百姓吃饱穿暖,这就是最好的学问。”
王烨笑着说:“先生谬赞了。”
包岑正笑着说:“老朽一生求学,所求者,无非就是让这世间变成大同之世。这大梁朝弊病颇多,老夫比谁都清楚。
这万山堡在老夫看来,距离大同之世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是却也比大梁强得多了。至少,在这里百姓能够吃饱穿暖,这就足够了。”
王烨笑着说:“大同之世这个目标太远了,小子这辈子都不敢立下那样的目标。我这一辈子只要能保证,我治下的人都能吃饱穿暖、有尊严、有地位的过好日子就可以了。”
包岑正点点头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一旁,那个一直都没有说话的文泰这时站出来说:“没错,现在的大梁连让人吃饱穿暖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其他了。”
&nb
第138章 三字经
王烨郑重其事的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他的一身所学一定要有一个出处。这是肯定的,他的知识不同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
但是,偏偏后世异界的知识又无比的强大,所以他只要展现了自己的一身所学,就会显得非常的出众。
所以,如果他不能为自己的一身所学,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处。那他必然就会惹人怀疑,这也算是他的一个破绽了。
想要掩盖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从现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找一个和自己的学识,最为相近的学派来解释自己的来历就是了。
其实,很多异界后世之人都听说过墨家的学说。墨家的思想和体系跟异界后世最为相似,但是却又原始得多。所以,王烨之前也考虑过,要用墨家来解释自己的来历。
可是在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墨家的存在。可是,听包岑正这么一说,王烨的心中多少算是有了点底。
王烨刚刚的表现让包、文两人的心中多少有些疑惑。他们不知道王烨是什么意思。王烨这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实在是让它们摸不清头绪。
王烨笑着说:“其实,我也并不是很能肯定,我的学问到底来自于哪里。”
王烨并不想说谎,所以,他的一身所学究竟是不是墨家学说,那就交由两人自己判断吧。
于是,王烨说:“想必,你们也能猜得出来,我的学问来自于家学。至于我的学问是不是墨家,还是由两位自行判断吧。”
于是,王烨就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尤其是他所熟悉的后世思想说了出来。在异界的后世之中,有很多人都说,墨家学说和我们的思想只差了一个国企。
所以,当王烨将自己一身所学,尤其是那种思想说出来之后。包岑正和文泰对视了一眼,包岑正说:“果然很像墨家学说,但是却又区别,应该说,更成熟、更先进了许多。”
文泰说:“或许,这是因为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墨家学说又有了发展吧”
包岑正点了点头说:“先秦之时,儒墨两家并称显学。自汉以后,墨者渐渐消失于世间。有关墨家,我们所知的都来自于古籍。
也许,就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为了应对一家独大的儒学。墨家又有了新的进步也说不定。”
王烨没有想到自己的话,居然让两人有了这么多的联想。但是,这好歹也算是给自己的一身所学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由来了。
包岑正又想了一会儿之后说:“无论如何,我希望看到的,是一门已经成熟到足以和儒学抗衡的学说。现在看来,你的学问,似乎有这个可能。”
就连文泰也点了点头说:“没错,堡主的学说和圣人的微言大义确实多有出入。但是,却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只是,不知道堡主能不能跟我们具体说说,你在书院之中具体打算教什么”
“没错。”包岑正说:“我们和堡主一身所学相差甚大,如果堡主想将你的一身所学传下去。我们怕是不仅帮不上忙,而且,我们的学问甚至可能会让堡里的孩子们更难接受你的学问。”
文泰说:“如果可能的话,其实我们是更想在堡主的身边当一段时间学生的。不过我们也知道,现在万山堡正是用人之际,如果我们能帮得上忙,我们也不能推辞。”
王烨说:“无论什么思想,最基本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越是基础的部分就越是如此,更不用说,我这一身所学颇为繁杂,不是几年就能学明白的。现在,我们最需要的,还是先为孩子们打基础。”
说着,王烨就将自己已经印好的《三百千》拿出来两本,分别递给了两人。
两人郑
第139章 拼音
之后,包岑正和文泰两人又看了《百家姓》和《千字文》,因为《三字经》珠玉在前,所以这一次两人并没有表现出多么惊讶的情绪。
但是他们依然对这两本著作赞不绝口。感叹过后,包岑正说:“真的是不能小看天下人啊!在我儒门故步自封的时候,天下竟然已经诞生出了此等奇书。
不知朝堂诸公,得见这些书之后,会有何感想”
文泰也点了点头说:“只是,这其中的道理和我儒学思想如出一辙。这足以说明,即便是如堡主这样的方外之人,也知道儒学经典的奇妙。”
王烨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了方外之人但是他还是说:“没错,这文章之中的内容,确实讲述了很多的人生至理。尤其是《三字经》,它不仅仅能教导幼童习字。
更重要的是,它能从一开始就为幼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所以,当我想要教导人读书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三本书。”
包岑正点点头说:“没错,如果读懂了这三本书,不仅仅能让孩童学会最常用的一些字,更能教他们很多道理。”
说着,包岑正笑了笑说:“而且这三本书中的很多道理,同我与文贤侄胸中所学一般无二,由我们来教导那些孩子,确实是最好不过了。”
王烨笑着说:“正是此理。”
“只是......”包岑正看了看《三百千》说:“我注意到,这书中有一些老朽从前未曾见识过的事物,还请堡主指教。”
听到包岑正的问题,王烨笑得非常的开心,因为他知道真正重要的东西来了。
王烨说:“我管这个东西叫‘汉语拼音’。”
“拼音”文泰想了想说:“可是和切韵类似的东西是不是用来标注每个字读音的我看到似乎读音越像的字,上面的符号就越是相像。”
王烨说:“确实很像,但是又有所区别。”
说着,王烨就将汉语拼音的使用方法,简单的跟两人介绍了一下。在经过了简单的尝试之后,两人再次被汉语拼音的神奇震惊到了。
“这......”包岑正说:“从来不敢想,在这世间竟有如此神奇之法。如果此法能够普及,那么即便是懵懂幼童,只要掌握了汉语拼音,便可通读圣人的微言大义。如此......如此......”
文泰似乎想得更多:“而且,这拼音之法,还能用来矫正各地不同的发音。在下有一名同乡,前几年高中进士,之后被外派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做了县令。
民乱爆发之前,在他进京述职的路上,他曾经短暂的在家乡停留过一段时间。按照他的说法,在他刚刚到任上的时候,他甚至都不能跟当地人正常交流。
那时,他不得不用文字同下面的胥吏沟通,然后让胥吏按照自己的意思办差。可是这样,他就让胥吏掌握了更多的权利,以致于他手下的胥吏之中,多有欺上瞒下之辈。
等到他学会了当地的方言之后,他才知道手下的胥吏,随意篡改自己的意思,险些酿成了大祸。如果不是因为他天资聪颖,学习得快,可能他早就因为口音的问题,而被手下的胥吏陷害致死了。”
“我也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包岑正说:“虽然官府一直在普及官话,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很好。”
文泰冷哼了一声说:“官话官话,什么叫官话不仅仅是官家说的话,同样也是只有官吏才会的话。普通的老百姓学的还不都是自己的方言,即便他们想学,又有多少
第140章 标点符号
他们相信,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两样东西。所以,墨门就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无数的读书人。
这样,可能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也许墨门之中的人不多,但每一个都是实实在在的精英。这些人或许就是墨门未来复兴的火种。
甚至,他们相信,这《汉语拼音》和《三百千》就是墨门复兴的利器,甚至是不传之秘。
封建时代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敝帚自珍。在他们看来,像王烨这样,能将自己师门的不传之秘拿出来的人,简直就是高风亮节到了极点。
所以,他们才会郑重其事的对王烨行礼。王烨虽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他知道,这两个人肯定是误会了什么。
但是,他也不打算说破。因为,今天王烨已经说了太多他不想说的话,那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说的王烨是浑身都不自在。
虽然,这两个人明显是误会了什么。但是,如果王烨继续解释下去的话,他可能还得说一些不想说的话,所以他还是干脆闭嘴的好。
介绍完了汉语拼音之后,王烨就要开始介绍,他教科书之中的,另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了。
王烨说:“至于,最后的那样东西,它叫标点符号。它的作用我想两位应该已经看到了。”
包、文二人点点头,文泰说:“虽然在下依然不是很能确定,那些符号具体都有什么作用,彼此之间又应该怎么区分、联系。
但是我知道,它们应该是断句用的。”
王烨点点头说:“文先生说的没错,这个标点符号,他确实就是断句用的。
古人在著书的时候,或者先贤的弟子,在记录先贤的微言大义的时候。
他们自然是清楚,那些话想要表达的本来意思是什么样的
可是后人在看书的时候,就难免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这就容易让我们今人,误解先贤的本意。”
说着王烨就拿出了万山造的文房四宝。对这些东西,两人自然不会陌生。
不过,当他们看到万山笔的时候,依然感到非常的惊奇。
尤其等他们看到王烨运笔如飞,但是写出来的字却又不失美感的时候,他们更是赞叹不已。
以至于,他们都暂时忽视了王烨刚刚写出来的东西。王烨不由得暗自苦笑,早知道他就老老实实的用毛笔了。
可是,普及万山笔也是王烨一直盘算着的事情之一。身为未来书院之中的两名教书先生,王烨觉得自己有必要先向两人展示一下万山笔的神奇。
当然了,可能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王烨真的很爱现。总之,事情他已经做了,现在他需要将两人的注意力拉回来。
“就像这句话。”王烨故意稍稍提高了声调,让两人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
王烨这才说到:“至圣先师我们都知道,他是最早主张开启民智、普及教育的人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