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3 太爷传奇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途中的旅人
萧老道就是一愣,随即回神儿说道:“好啊,其实我也不想带着她,一个姑娘家的,跟着我们几个大老爷们,多有不便,不过,我怕她不会答应的。”
跛脚道人笃定说道:“她必须留下!”
太爷不解,问了一句,“她为什么必须留下呢”
跛脚道人看了太爷一眼,说道:“就是因为你。”
“因为我”太爷越发不解。
跛脚道人似乎怕太爷再问啥,紧接着说道:“别问我那么多,只管把她留下就是了。”
萧老道点了点头,看向太爷说道:“老弟呀,这蓝儿姑娘……其实就是冲着你来的,她能不能留下来,别人只怕劝不了,这事儿呢,就交给你来办了。”
交给我来办太爷露出一脸无奈。
出了跛脚道人的房间,太爷首先找到萧初九,跟他说了一声,随后,敲开了卖艺姑娘的房门。
卖艺姑娘这时候,正在屋里和三狗子老婆做针线活儿,见是太爷敲门,卖艺姑娘显得很高兴,太爷见三狗子老婆也在屋里,觉得难以开口,就没进屋,把卖艺姑娘叫了出来。
院子里,姑娘问太爷找她什么事,太爷犹豫了一下,把事情和姑娘说了一下,姑娘闻言,脸色顿变,说道:“我不留下来,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你走了我也走!”
太爷知道姑娘会这么说,太爷说道:“这次去蜀地山高路远,你一个姑娘家的,多有不便,还是留下来吧,我们又不是不回来了。”
“不行!”姑娘叫道:“我一个姑娘家的,背井离乡跟着你们,我为了什么,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吗”
太爷没吭声儿,过了一会儿,姑娘居然抽噎起来,太爷朝她看了一眼,姑娘随即忿忿瞪了太爷一下,“你想把我留下也行,你娶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太爷返家
三天后,太爷几人走出泰安,接近了菏泽地界,太爷一开始不知道,后来问萧老道,这是哪儿,怎么感觉这么熟悉呢这是草稿,明天修改。
萧老道说,前面马上就要进入菏泽地界,太爷一听,立马儿不同意了,自己进入菏泽,不就等于是去自投罗网吗
萧老道之前设计的路线,由泰安出发,经菏泽、过洛阳、走西安,然后,再由西安转入汉中,由汉中进入巴蜀腹地。萧老道的意思,这些地方,全都是中原地带,一马平川,要是不走菏泽,南下的话,路会绕上很远,反之,北上的话,又全都是山路,不适合骑马,会耽误上很多时间。
萧老道就劝我太爷,只要到了菏泽地面别惹事儿,别引人注意,也别走那些小路,肯定不会给那些山贼响马发现的。
太爷却死活不同意,太爷不是怕那些响马,而是觉得他自己没脸再回菏泽、没脸面对单雪儿,随着太爷阅历和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觉得平扫响马山寨那次,用的手段不道义,尤其是欺骗了人家姑娘的感情,自己还很窝囊地对人家姑娘说,自己不会武功,只是一介书生啥的……这些要是传出去,他屠龙大侠的名头就大打折扣了。
在太爷的坚决反对之下,萧老道改变了路线,北上经开州(也就是现在的濮阳市,与菏泽隔黄河相望),过卫辉,再到洛阳,这么一来,路程稍微远了一点儿。
十多天后,众人过了开州地界,来到了卫辉府,萧老道就对太爷说,这地方过去是商周牧野大战的古战场,“临阵倒戈”就源于此地,太爷闻言朝周围看看,没什么感觉,但他肯定没想到,几十年后的抗日战争,会迫使他举家迁移,来这里定居。
出了卫辉府,来到黄河边上,这时候,天色已晚,河面上倒是还有摆渡的艄公,但萧老道的意思,不着急赶路,先在河边找家客栈住下,等明天白天再过河。
吃过晚饭,太爷一个人走在河边散步,时不时的,思绪万千地朝河对岸看上一眼,不过,黑漆漆的,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们现在所处的地界是哪儿呢
延津渡口,我高祖没拜王守道为师之前,就是在这一带河面上做艄公的,河对岸,就是我高祖和我高祖母所住的三王庄,距离父母如此之近,太爷心里还能平静才怪呢,再者,在我太爷所住的客栈旁边,就是一个叫“刘庄”的村子,这是我高祖的老家,也是我太爷的老家,后来高祖拜王守道为师,经父母同意,搬到了河对岸的三王庄,和师父王守道住在了一起,一是学艺方便,二是要给已经年近百岁的师父养老。
在这个“刘庄”里,还住着我高祖的两个亲弟弟,也就是我太爷的亲叔叔,太爷也曾和他们有过来往,而且,在太爷杀了那对奸夫淫妇之后,我高祖的二弟,也就是我太爷的二叔,还帮着太爷隐瞒过官差……(详情请看末代捉鬼人)
“这位少爷,您要渡河么”
突然,从河边传来一个声音,太爷一愣,随即从万千思绪中回了神儿,太爷打眼一看,就见河边停着一支小蓬船,船上站着一个皮肤黝黑的艄公。
太爷连忙客气地回道:“我不渡河,你再找别人问问吧。”
“哎。”艄公应了一声,随即叹了口气,“现在这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说着,失望地划起船就要离开。
太爷见状,连忙问了他一声:“福公,你听说过河南岸三王庄的宣义吗,给人看邪事儿的。”
艄公一听,连忙停下桨,大声回道:“当然听说过,少爷你在这河两岸打听打听,谁能不知道他呀,好人,两口子都是大好人、活菩萨。”
太爷闻言,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又问:“那你知道……他们两口子现在过的怎么样吗”
“过的怎么样……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前一阵子听人说他们儿子逃婚了,把刘师傅气的生了一场大病,你说这刘师傅,给人看事儿不要钱不说,看谁家里穷还倒给人家钱,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生了一个这么不争气的儿子呢!”
太爷闻言,无言以对,这就是响当当的屠龙大侠干的事儿,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个不孝子而已。
艄公见太爷不吭声,连忙又说道:“少爷,您是不是要找刘师傅看事儿呢,那您就坐我的船吧,我送您过去,刘师傅对俺们家也有恩情,您找他我少收您几文钱。”
太爷一听,心里一阵动摇。
就听艄公再次说道:“少爷,我看您是真有事儿,要不您就上船吧,我送您去找刘师傅,要是您身上没带钱,以后给我也行。”
太爷闻言,鬼使神差地上了船,就在这时候,河岸边突然又出现了一个人,冲艄公大叫:“等一下,我也要过河!”
太爷循声看去,是一条瘦弱的身影,因为黑,太爷也看不大清楚,艄公这时讨好似的询问太爷,“少爷,您看这……”
太爷明白艄公想拉这趟活儿,太爷说了一句,“让他上船吧。”说完,太爷转过身子,看向了远处的河对岸,再次思绪万千,想起了自己父母、想起了小锦、想起了王草鱼、想起了小翠……
王草鱼和小翠又是谁呢,王草鱼,就是王强顺的太爷,我太爷的铁哥们,也是王小锦的亲哥哥;小翠,是我太爷扫平响马山寨的时候,认的一个妹妹,当时,我太爷被小鬼猴子追杀,他把小翠领到三王庄村头,自己没回家,写
第一百六十二章 回头远眺
太爷见状心头就是一跳,暗叫一声不好!
说时迟那时快,被捆这人“嗷”地一声怪叫,从椅子上跳起来朝高祖冲了过去。
高祖回头看了一眼,就在他回头的一瞬间,被捆这人已经冲到了他身后,旁边的妇女顿时惊叫一声:“儿呀,不可……”
叫声没落,被捆这人用身子狠狠撞在了我高祖的后腰上,高祖被撞的扑在了方桌上,方桌上面的蜡烛随即翻到,焚香、黄纸也落了一地。
太爷见状,刚要冲过去帮忙,然而,就见被捆这人突然浑身一激灵,站在原地不动弹了,高祖的声音传来,“就你这本事,还想跟我闹么。”
太爷仔细一看,高祖不知什么时候把大拇指摁在了那人的眉心上,就听高祖又说道:“叫你走你不走,非得吃了苦头再走么。”
这人这时候就像被定了身似的,直挺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高祖一手摁着他的眉头,一手把黄纸放在了他的头顶,高祖说道:“自己走呢,还是我抓你走呢”
这人一声不吭,高祖顿时悲天悯人地叹了口气,“你生前活的糊涂,死后还没活明白么,算咧……”高祖抬手在黄纸上轻轻一拍,紧跟着猛地朝上一抓,把黄纸抓成团攥在了手心,与此同时,被捆这人像没了筋骨似的,软软朝地上瘫了下去。
高祖没理会他,把黄纸团用双手合住,扭头对旁边的夫妻俩说道:“中咧,把他抬进屋里,在俺家睡一夜,明天就能醒咧。”
夫妻俩这时都有些傻眼,听我高祖这么说,顿时回了神儿,连忙过来给我高祖作揖道谢,一边谢一边说我高祖是神人下凡、活菩萨再世。
高祖冲夫妻俩摆摆手,“不中咧、不中咧,老咧……老咧……”
门外的太爷一听高祖这话,心里一阵酸楚。我高祖四十岁得子,也就是说,我高祖比我太爷整整大了四十岁,我太爷这年二十一岁,高祖已经六十一岁,已经耳顺之年了,可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还因为逃婚杳无音信呢。
夫妻俩把他们的儿子抬进了屋里,院里,只剩下高祖一个人在收拾方桌上的东西,太爷这时才发现,父亲明显苍老了很多,弯腰从地上捡东西的时候,都显得有些吃力了。太爷这时,慢慢从门外墙边走了出来,他想过去给父亲赔罪,可就在这时候……
“爹,法事做完了么”
太爷心头顿时一跳,王小锦,就见王小锦从屋里出来了,太爷连忙一闪身,又躲回了门外的墙边。
就听王小锦说道:“爹,您别忙了,回屋歇歇吧,我来收拾。”
紧跟着,又一个声音传来,“爹,我帮小锦姐一起收拾,您快回屋里去吧。”
这声音是小翠,太爷忍住了冲动,没敢再露面,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他要是出去,我高祖还得逼他和王小锦成亲。
太爷躲在门外墙边,眼睁睁看着院里王小锦和小翠,直到她们收拾完东西,王小锦过来关院门,太爷这才像丧家犬似的逃走了。
回头看看,王小锦并没有从门里出来,这才放慢脚步,紧跟着,太爷心里翻江倒海、五味陈杂,抬头朝河边看看,慢吞吞走了起来,他心里多少有些遗憾,遗憾的是,没能见到自己的母亲。
突然……
“刘念道!”
犹如惊雷的一声,吓得太爷浑身一激灵,回头一看,一条瘦弱的身影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
是谁太爷当即反应了过来,这是之前和自己一起乘船的那人,不过,刚才的声音听着分外耳熟,还是个女人声。
“刘念道,你不是只有一个没拜堂的老婆吗,怎么会有两个女人喊你父亲“爹”呢!”
“蓝儿”
太爷愕然了,他听出来了,竟然是卖艺姑娘的声音,不过,太爷同时也暗松了口气,所幸不是王小锦或者小翠,太爷愕然地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身影摘掉头上的斗笠,朝太爷走了过来,“你屠龙大侠名扬四海,到哪儿都有姑娘缠着你,在山里建房子的时候,还有一家人找萧道长给你提亲呢,我怎么可能放心在山里等你,不过,真的给我看到了,原来,你家里已经有两个了!”
“你别胡说,小翠是我妹妹。”
卖艺姑娘这时走到了太爷近前,打量了太爷一眼,“你是家里的独子,哪儿来的妹妹”
太爷没回答她,冷冷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你说呢”
太爷没吭声,肯定是自己几个人出山以后,姑娘悄悄跟了出来。
姑娘看看太爷,口气软了下来,“我舍不得你,你一走,我人在山里,心却跟着你离开了,一天看不到你,心里就特别慌,我知道你不会同意,只能悄悄跟着你们一起出山。”
太爷闻言,轻叹了口气,说道:“你刚才也看到了吧,我没拜堂的妻子,还在家里等着我,难道你也想和她一样吗”
姑娘立马儿说道:“我要是留在山里等你,就真的就和她一样了!”
太爷顿时无言以对,原本惆怅的心情,被半路杀出来的卖艺姑娘一搅合,淡却了不少。
两个人并行来到河边,艄公还在那里等着呢,“唷,你们两位……认识么,怎么一起回来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水龙讨命
太爷虽然不是在黄河边上长大的,但他至少也在河边住过一阵子,常听三王庄村里一些老人讲河里的怪事儿,尤其是夜间行船,怪事最多。不说别的,单说船下有响动这个,听那些老人们说,要是船下有“咚咚”声,说明河里有东西在顶船,想把船掀翻,这时候怎么办呢,找个船上德高望重的人,站在船头连喊:河精水怪休猖狂,船上载着泰山王,连喊三遍,声音自然消失。要是船下传来的是“沙沙”声,说明河里有枉死鬼讨命,而且,枉死鬼的仇人就在这艘船上,这是想抠着船底爬上来。
太爷一听这声音,立马儿就明白了,肯定是找自己的,当年他在河里不但杀了一条成了精的怪鱼,还杀过一对奸夫淫妇。
过了没一会儿,船底的声音越来越大,艄公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卖艺姑娘不是河边长大的人,不知道黄河里这些事儿,疑惑地问艄公,“艄公大哥,声音怎么越来越大呢,真的是鱼群过路吗”
艄公连忙正了正凝重的脸色,看向姑娘安慰道:“你别怕,俺们这些在河里撑船的,经常遇上这种事儿,等船划到水浅的地方也就没事儿咧……”
艄公话音没落,船身突然剧烈晃动了一下,就好像被巨浪打中了似的,不过,河面上根本没有丝毫的风浪,艄公顿时朝太爷和姑娘大叫了一声:“你们快坐进船篷里,千万别动、别说话!”
姑娘闻言,朝太爷看了一眼,太爷这时一脸淡定,不慌不忙对姑娘说道:“你先坐进去,我来对付它们。”
姑娘疑惑道:“你要对付谁”
太爷没有正面回答,“你坐进去就是了。”
说完,太爷没再理会姑娘,不慌不忙地走到了船头,这时,船身又剧烈摇晃了一下,艄公着急地大叫道:“少爷,船头不能去呀,快坐进船篷里!”
太爷根本不以为然,借着船头挂着的灯笼,朝河里打量了一眼,就见河面微微泛起波澜,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水底游动,太爷回头问艄公:“福公大哥,水里的东西想扒船,说明咱们船上载了它们的仇家,对吗”
艄公不答反问,“莫非少爷也是黄河边上的人”
太爷回道:“不算河边的人,只是住过些时日。”
“那就好!”艄公连忙说道:“那您应该也知道这些规矩,赶紧和这位姑娘躲进船篷里,它们看不到你们,也就不闹咧。”
太爷闻言,居然呵呵笑了起来,一点儿都没当回事儿,这时,蓬船再次剧烈晃动了一下,太爷站在船头对着河面大声喝道:“我知道你们是冲我来的,识相的就给小爷退去,要不然,叫你们再死一次!”
太爷喝声一落,船下的声音顿时停了下来,整个河面再没半点声音,太爷顿时冷冷一笑,不过,没等太爷笑容落下,河面突然传来“哗啦”一巨响,蓬船随着响声一阵剧烈颤动,与此同时,船头前方的河水里冲出一条十几丈高的水柱,水柱像龙卷风似的打着旋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