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徐福大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九月雷鸣

    自从汉朝大将韩信入主齐地后,翁仲有几次险些露出破绽。

    多亏雁秋的掩护和搪塞,才化险为夷。

    现在翁仲化名三禾,雁秋无名氏,纯属遮人眼目之举。

    翁仲自称“三禾人”,实为“秦”字的拆解,其意不言自明。

    一日,韩信率领大军路过清水县。

    在一次沙场点兵中,一眼就看见了鹤立鸡群的翁仲。

    韩信见翁仲身材颀长,器宇不凡,便令军士命其展示各种才能。

    翁仲不负众望,可以拉强弓、百步穿杨,举重碾、力拔千斤。

    尤其与数十名将士格斗厮杀时,更显勇猛异常,韩信十分高兴,亲自嘉奖翁仲。

    “真乃翁仲尔!”

    这时,韩信身边的一位部将不由自主地说道。

    韩信不解地问部下:“翁仲何人也”

    “末将见此人神勇无比,不自觉想到了前秦的旧将翁仲,请恕末将失言。”

    “哦”

    韩信举目端望,他又发问道:“翁仲可还在世”

    “回将军话,翁仲已被前秦二世赐死,殉葬骊山之墓。”

    部将赶紧解释道。

    “原来如此……”

    还有一次,翁仲为清水县县令公干。

    回来复命时,县令邀请翁仲携夫人一同赴宴叙话。

    在酒席间,县令极力夸奖翁仲,频频举杯相敬。

    “百夫长神勇过人,上任以来剿灭叛党、捉拿奸人,为我清水县除暴安良,造福一方。”

    “老夫敬百夫长一杯!”

    县令满脸堆笑,溢美之词溢于言表。

    “大人过奖了,末将三禾受之有愧矣!”

    翁仲忙举杯回敬县令。

    县令见翁仲起身时,腰里的佩剑发出了刺眼的光芒,不竟打了一个寒颤。

    他两眼盯着佩剑,脸上充满了好奇之色。

    翁仲见状,急忙退后两步,拱手道:

    “请恕末将无礼,末将身上所佩之剑,乃家中祖传物件,三禾从不离身,莫要惊吓了大人!”

    县令呵呵一笑,“好说,好说!老夫欲亲自观瞻一番宝物,不知可否”

    翁仲忙从腰间取下佩剑,双手递给县令。

    县令不敢接剑,这把青铜宝剑少说也有四五十斤的重量,县令岂能接住。

    翁仲便将宝剑放置几案之上,侧身站立在一旁。

    县令猫着腰,开始眯眼端详着宝剑,嘴里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好一把秦剑!”

    县令的一句话,令翁仲心中一震,难道县令看出了什么破绽

    雁秋急忙起身,她款款走到县令旁,轻声说道:

    “大人好眼光啊!三禾家中几代铸剑,在原来的秦地也是小有名气。”

    “奴家正是看上这门家传的手艺,才嫁到他家的。”

    雁秋莞尔一笑,不经意间便将县令的猜疑,打消了。

    县令的小老婆嬉笑着,一把将县令拉到席间。

    娇嗔般地说道:“什么剑不剑的,听起来都吓人,赶快来吃酒!”

    说话间,她便给县令嘴里灌上了一杯酒。

    县令兴致正浓,平日里也对这个小老婆,偏爱有加,便同翁仲一起开怀畅饮起来。

    自从县衙出了人命以来,翁仲更是勤于巡视,加强了县府的护卫。

    虽然他心中十二分的不满,却也不得不给县令做做样子。

    且说蒙恬乔装成一名道士模样,悄悄来到了翁仲的居所。

    翁仲出门巡视未归,雁秋独自在家中等候。

    蒙恬轻叩大门。

    雁秋在屋内应声问话:

    “谁”

    “云游的道士,口渴得紧,讨居士一碗水喝。”

    蒙恬答道。

    雁秋打开房门,请蒙恬入内,便随手舀了一瓢水,递给蒙恬。

    蒙恬接过水,仰面喝了几口,并扫视了雁秋一眼。

    雁秋已是少妇打扮,蒙恬曾见过她。

    那时雁秋还是始皇帝身边贴身的侍女,完全是另外一幅模样。

     




第四十五章 反汉复秦
    “蒙将军和其他部将,现在暂时加入到我的军中,我们再从长计议。”

    翁仲说道。

    “如此甚好,大家就可以有汉军的身份了,我们慢慢再扩大义军的队伍。”

    蒙恬十分赞同翁仲的想法。

    蒙恬和翁仲清醒地认识到,现在不能只当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彼此叙叙旧情而已。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残酷的现实和危险的境遇!

    二人悄悄商议着其他细节,直到东方破晓。

    第二天,翁仲在赈济灾民的现场,向广大忍饥挨饿的灾民,发布了征兵入伍的通告。

    那些流离失所的汉子们,正在为无事可做而发愁。

    听到官府征兵的号令,便纷纷前来应征。

    当然蒙恬等人早已加入了灾民的行列。

    仅凭他们个个戎马一生的经历和过硬的身体条件,便无一例外地被官府选中。

    蒙恬若干人顺利进入到汉军的序列,成为了吃朝廷俸禄的正规军。

    “为了清水县的百姓,末将已扩充了军队,还请大人鼎力相助!”

    翁仲以增加防卫力量,为了清水和大汉的长治久安为由,向县令说道。

    “翁大人以社稷苍生为己任,下官定当全力支持!”

    县令满口答应着。

    县令现在非常依赖于翁仲的支持,为了清水的安宁,也为了顺应朝廷的意愿。

    当然更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县令痛快地答应了翁仲提的所有要求。

    蒙恬作了一名护卫,可以伴随在翁仲左右,二人倒也可以随时商议要事。

    为了建立一支忠实可靠的义军队伍,翁仲将所有秦朝的旧将编在一起。

    并将部分新参军的灾民和对大汉有不满情绪的士兵,组合成一支二百人的队伍。

    蒙恬亲自统领,平时加紧操练,整顿军纪,奖罚分明。

    时间如白驹过隙。

    这支曾经的乌合之众,渐渐被蒙恬训练成了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一支骨干力量。

    为了继续扩大义军的队伍,蒙恬差遣心腹部将,深入清水近郊的邻县。

    动员当地的百姓也来加入蒙恬的队伍。

    “新军入征喽!新军入征喽!”

    “咣!咣!咣!……”

    锣声四起。

    各处的征兵将士高声喊着口号,百姓纷纷走向街头。

    当他们了解到这是一支义军队伍时,便开始踊跃报名。

    就这样,这支义军很快发展到了三四千人。

    蒙恬也意识到,汉朝现在兵强马壮,又有韩信等骁勇善战的将领。

    朝中有萧何、张良等谋臣辅佐刘邦,天下大事已定。

    “如果急于起事反汉,必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只有韬光养晦、积蓄力量,耐心等待时机才成。”

    为此,蒙恬和翁仲还考虑到,将来一旦爆发战事,一定要把汉军引到海上决胜才行。

    汉军将士大部分都来自内陆,习惯于陆地上行军打仗。

    而对水战并不擅长,尤其在茫茫大海之中,更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

    再者,如果与汉军的交战失利,选择在海上逃遁隐匿,也不失为一个绝好的选择。

    翁仲从军中精心挑选了一二百名曾在海边生活过的士卒,组成了一支“海军”队伍。

    这些人都是过去的渔民,他们对大海天生有种归属感,也懂得如何靠海生存。

    这部分人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这支海军队伍能够组织和发展起来,无疑会成为最后阻击和牵制汉朝的重要力量。

    蒙恬和翁仲不愧为先秦的脊梁!

    他们誓死效忠国家的胆识和勇气,使人仰止、令人称颂。

    任何一个有所作为的朝代和帝王,都不乏一段轰轰烈烈的斗争史和革命史。

    我们且不论他们的行为,是否推动了整个社会和名族的发展和进步。

    如果放在独立的历史背景之下来看,这些人物都是民族英雄。

    这些事件都是英雄事迹。

    大汉初年,烽烟渐息。

    自春秋战国至秦,华夏大地就始终笼罩在战火纷飞之中。

    国家千疮百孔,百姓流离失所,无以安居,何以乐业

    汉朝推翻了秦朝,成就了一代帝王和枭雄的伟业,却再一次将百姓推入了痛苦的深渊。

    现在天下初定,摆在皇帝刘邦面前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安抚民心,休养生



第四十六章 桃夭
    齐地的义军继续在发展壮大,这多少引起了当地官绅的注意和警觉。

    清水县令尤为担心,他害怕翁仲做大后,会压制和要挟自己。

    他便常以“赋税缩减,开支巨大”为由,故意克扣和拖延给军中下拨的粮饷。

    这让翁仲也大为不满!

    蒙恬也注意到了县令的反应,他督促翁仲加快“海军”的建设步伐。

    好将部分“陆军”士卒分流安置在海军中,以便转移人们的视线。

    “翁将军,现在义军发展迅猛,我们必须将其转移至海上,以免引起汉朝怀疑。”

    “蒙将军所言甚是,末将这就抓紧部署。”

    蒙恬翁仲二人再一次进行合议。

    在清水县近海,那里有一处风平浪静的港湾。

    这里历来都是齐地的渔民,出海打鱼的理想之地。

    蒙恬亲自视察和督办海军将士,和他们一同想办法。

    “抓紧改造渔船,加固船舷甲板,改进摇橹划船的设备。”

    他还摸索着操练海军的阵法,自由编队,协同作战,大大提高了海上作战的能力。

    为了寻求更加隐蔽和牢靠的根据地,蒙恬多次出海。

    他终于在几百里外,找到了一处小岛。

    “将那里开辟为海上的军事基地,把越来越多的官兵和渔民迁移到岛上。”

    “准备与汉朝展开长期的斗争和抗战!……”

    蒙恬定下了宏伟的计划。

    大海茫茫,无边无际。

    远在庄周岛的忘生和虚无,正在日夜修行。

    他们悟道明智的境界,也在突飞猛进,尤其忘生的修为更加卓有成效。

    他整日潜心修炼,早晚的功课从不落下。

    现在已经跟随着玄明师傅进山,为炼制“九还金丹”的道场护法了。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庄周岛上的桃花开得分外妖娆。

    玄冰和虚无再次来到了开满桃花的北山之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虚无现在可以对着玄冰吟诵这首《诗经桃夭》篇了。

    他俩心仪已久,彼此用心呵护着这如桃花般美丽纯真的爱情。

    虽然现实残酷地将这段美好的爱情始终压制着。

    但两人的内心早已点燃了激情的火焰,这是无法扑灭的。
1...1617181920...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