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徐福大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九月雷鸣

    “那些房子可真漂亮啊!……”

    大家对这个美丽壮观的新家园激动不已,纷纷聚集在船头雀跃欢呼着。

    岛上先前到来的居民,也在挥手向他们致意。

    关飞站在岸边,他看上去格外得精神,整个人都像变了个样子。

    他穿着崭新的战袍,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关飞心里一定在为自己庆功,这座雄伟的新国都,是自己首先发现的。

    “希望皇上可以满意,自己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关飞笑嘻嘻地迎接着皇帝的坐船。

    他率领部分士兵整齐地站立在岸边,待皇帝一登岸,便纷纷倒地跪拜起来。

    徐福急令众人起身,他已经明确规定,自己不接受跪拜之礼。

    将士们开始搬运物资,帮助船上的百姓搬移随身携带的行李。

    而关飞似乎对这些事情满不在乎。

    他一直献媚似的跟在皇上左右,这让徐福大为不满。

    但徐福没有表露出来,他压制住自己的情绪。

    想到关飞在建设国都这件事情上,也算是尽职尽责,便不再计较他了。

    但接下来的事情,让徐福再也无法原谅关飞了。

    关飞别出心裁地在去行宫的道路两旁,挂满了彩旗。

    又让岛上的黑人整齐地站立在路边,每隔十步一人。

    还让黑人抬着轿子,准备让皇帝乘坐。

    “关飞,你搞什么名堂!”

    徐福见状,立刻动怒。

    他当面呵斥关飞,马上撤除了列队欢迎的队伍,并拒绝乘坐仅供他和皇后两人乘坐的轿子。

    徐福非常生气!

    &




第八十六章 中国式婚礼
    徐福决定先举行赵明和琳达的婚礼,将关飞的事情,暂时搁置起来再说。

    婚礼的事情还是要交给翁仲和雁秋来办理。

    他们对秦人的礼制和习俗非常清楚,这种事交给他俩最合适不过了。

    “翁大人,这是岛上第一次举办婚礼,而且又是和异国联姻。”

    “我想按秦制办理,最好能原原本本呈现秦人的婚俗原貌。”

    “当然,我们要先征求琳达家人的意见。”

    “皇上所言极是,微臣这就去彼得那里。”

    翁仲自然不敢怠慢。

    他知道皇上之所以同意这门亲事,除了当事人情投意合之外,皇上想得更加深远。

    他和雁秋商议,一定要把这场“中外联姻”的婚礼办的风风光光的。

    同时也要让俄罗斯的“亲家”们感到满意才行。

    老彼得一家包括琳达,满心欢喜,他们完全同意按中国人的传统,举办婚礼。

    中国的习俗既丰富多彩又源远流长。

    早在《诗周南关睢序》中便有了“美教化,移风俗”的提法。

    有人认为《诗经国风》堪称中国习俗史的权舆。

    其中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习俗画,一部《国风》就是一部上古风情录。

    琳达一家因为远离故乡俄罗斯,一切结婚的风俗便全部按秦人的礼制进行。

    老彼得对秦人的婚俗文化,充满着好奇和期待。

    岛上的秦人几乎全部参与了这次婚礼的筹备活动。

    他们准备婚礼的衣饰、车马、花轿、还有宴会上的一切所需。

    人们将乔迁新居的激动同举行婚礼的喜悦,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他们有理由为新朝代而讴歌,为新生活而欢庆。

    热闹而喜庆的婚礼终于到来了!

    “迎亲”是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

    结婚那天傍晚,新娘琳达穿上了系有浅红色花边的丝质衣服。

    头上戴着花冠和编好的假发套,向南站在房中。

    新娘的女随从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

    新郎赵明穿着礼服,带领着墨车、彩车,来迎娶新娘。

    彩车设有帏帘,从车、仆人等迎亲队伍紧随其后。

    大家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琳达的母亲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双方来到堂上。

    赵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

    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

    彼得告诫女儿一番,将一件衣服给她,作为告诫的证物。

    接着,新娘再来到西阶上她母亲跟前。

    母亲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也是一番告诫。

    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

    “新娘子上花轿喽!”

    “噢!噢!……”

    孩子们欢呼着,围着彩车跑来跑去。

    琳达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赵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

    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三周后,新娘又换乘了“花轿”。

    新郎赵明一直乐得合不拢嘴。

    他偷眼瞧着琳达,心花怒放便是赵明此时的状态。

    为了这次婚礼能办得体面风光,皇上特恩准由翁仲和雁秋来“客串”赵明的“父母”。

    以便完整地完成婚俗既定的议程,这让赵明感动不已。

    上轿前,雁秋先叫一妇人手持镜子向轿中照一下,谓之“照轿”,认为这样可以压邪。

    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

    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

    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

    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亲朋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

    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

    另有一人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

    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

    新娘要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

    因古人认为,地与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

    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安。

    “拜堂”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这一仪式要在新婚的第二



第八十七章 呦呦酋长
    皇帝徐福这几日的心情格外畅快。

    他亲自参加了赵明和琳达的婚礼,看到秦人与外族能够联姻,这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老彼得一家非常满意,他们对皇上和皇后,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皇帝陛下,您的安排简直无微不至,令彼得一家万分感动!”

    婚礼的欢庆持续了三四天,老彼得整日喝得醉醺醺的。

    他也领略了中国人的热情和豪放,其实一点也不比俄罗斯人差。

    中华民族的友好盛情,也丝毫不亚于俄罗斯名族。

    徐福在婚礼上,还特意邀请了岛上的原土著黑人酋长,一同来参见聚会欢庆。

    黑人酋长不胜荣幸,他携带夫人和几名部落首领,并带着自制的美酒和烤肉来了。

    “皇上,请亲自尝尝我们自酿的美酒,还有喷香的羊肉!”

    这充满异域风情的美酒佳肴,让秦人大饱口福。

    尤其那肥美鲜嫩的“烤羊肉”更让人赞不绝口。

    当地的土著人烤制羊肉有他们独到的方法。

    当然食材的独一无二,是无法替代的。

    这种羊只吃碱草,肉质细腻而无膻味。

    土著黑人将狩猎回来的羊,打理干净后,便在帐篷外架起篝火。

    待浓烟过后,便将整个羊架在火上烤制。

    在烤制前,他们还将河里特有的一种黑泥巴均匀涂抹在羊身上。

    包括已经掏干洗净内脏的肚子。

    崇明岛上的这条河,水量充沛,味道甘甜爽口,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

    这条长河流经肥沃的火山灰沉积的平原,携带了大量的矿物质。

    当然那时的人们,还无法知道矿物质的存在。

    不过,在岛上的土著黑人族群,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上千年了。

    他们的身体状况普遍都比较强壮,平均寿命也可以达到七八十岁。

    这和他们长期饮用河中之水,不无关系。

    黑人酋长的名字用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没有人能听懂。

    但通过音译,可以叫作“呦呦”。

    这种简单朴素的代号,让酋长本人也感到十分开心。

    那天在婚礼的宴会上,徐福坐在主席的位置上。

    一边是俄罗斯人老彼得,一边是黑人呦呦酋长,徐福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徐福的理想是“与民同乐”,“普天同庆”。

    他绝不会通过东征西伐和屠戮生灵的手段,去赢得自己的统治地位。

    秦始皇永远是他的一面镜子和反面教材,他不会重蹈大秦的覆辙。

    徐福自幼入观,“清静无为”和“亲民容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了他的骨髓。

    徐福的做法是明智的。

    他的亲民政策,在岛上的土著黑人族群中,赢得了普遍的认可和支持。

    呦呦酋长召集了整个岛上的黑人部落,动员了五六百名身强力壮的黑人。

    他们主动参与到秦人建设新家园的队伍中。

    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同样赢得了秦人的高度赞誉。

    两个名族融合在了一起,彼此增进了理解和包容,并建立了良好的感情。

    徐福任命呦呦酋长为新朝的“廷尉”,并对各部落首领分封为“少府”。

    他以秦朝的旧制,举行了敕封仪式。

    土著黑人现在可以和秦人一样,正常参与新朝的政事,包括军队的入编和日常的训练。

    为了显示土著黑人对皇帝敕封的感激之情,呦呦酋长从族群中精心挑选了一名妙龄女子。

    “皇上,这是我们族群中最美丽的女子,她的心比金子还宝贵!”

    “希望她能做皇上的妃子!”

    “这!……”

    徐福感到非常为难,他不愿意在新朝中建立“妻妾成群”的婚配制度。

    首先自己就希望能够“从一而终”,拒绝一夫多妻或多妾的旧习。

    &



第八十八章 伤情
    老彼得一家人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和认真考虑后,最后做出了决定。

    彼得兄弟和其妻子回到俄罗斯去。

    只留下老彼得和琳达,作为新朝的一份子,永远定居在这里。

    老彼得一家的决定,得到了徐福及新朝大部分秦人的热情支持。

    彼得兄弟必须回去,那里有他们的理想。

    也有许许多多有梦想的年轻人,等待着他们一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实现他们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

    好在老彼得可以陪伴着琳达,这让琳达多少有了精神上的寄托和依靠。

    秦人们得知彼得兄弟要回国的消息,都自发地走到一起。

    他们要送送来自遥远国度的友人。

    如今一别,再见何年

    赵明更是怀着复杂的感情,早早为他们准备了一艘坚固而又先进的航船。
1...3334353637...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