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好福妻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沈阅
那些没买到的人,一个劲地摆手,“不不不,怎么能跟洪师傅抢呢,他老人家先。”
听他们这么说,年轻人这才有点笑模样,仿佛这种样子才是正常。
最后,一个人拎着一个大盆,肉还有二十三串,素的也有四十二串,竹签也不让取了,盆下面放着青菜,花了两块二,直接给拎走了。
“瞧他那德行!也真的把自己当回事!”
“人家可是洪师傅的徒弟,头都仰天上去了!”
“算了算了,甭跟他一般见识,这学手艺这种事情,真的说不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明好表示很正常。
人多了,又有竞争的关系,有点鸡零狗碎的破事再是正常不过,要不然当初李秋芳那么点事情,不也是还能遇到那个黄科长
但这些跟自己可是没有半点关系,只要没人招惹自己,招惹自己家人,明好表示自己只是想吃吃喝喝赚赚钱。
还是李秋芳有些个过意不去,对那几个没有买到东西的工人说道:“几位同志,难为你们也排了这么久的队,过来吃点青菜吧。”
几人这有才开心起来。
何况哪怕就是青菜,也有油麦菜、小白菜跟菜心,过滚水然后捞起来,加上剩下的那些调料酱汁,又嫩又脆又麻辣,下饭!
如此,皆大欢喜。
工人们来得快去的也快,饭后很快就散去了。
兰青在一旁呵呵笑,说道:“这生意还不错!亲家吃碗凉粉。”
她拎来的那么一桶凉粉,自然是还有。
明好这才反应过来,“大嫂,你怎么想到来摆摊的”
可别告诉她,这是个巧合!
昨天才回家告诉他们自己要做买卖,来机械厂门口摆摊,今天兰青就来了。
兰青个子不高,瓜子脸,人倒是有几分厉害的,只不过对这个小姑子,习惯当女儿一般了。
“瞧你说的,就不兴嫂子赚点钱……好了,咱爸生怕你面子抹不开,担心你们一个摊位在这,我这不是……过来陪你吗没想到,我这竟然也有八毛钱!八毛啊!”兰青有些激动了,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明好忙得满头大汗的,喝着凉粉,沁人心脾。
兰青这凉粉,明好从小就吃,其实是草凉粉,是用凉粉草榨成的,有些干草绿,又是透明的,加上红糖水,吃着倒是不错。
为了给自己作伴,随时可以帮忙,或许是家里也没有什么东西,才第一时间想到这个,加上大嫂又是那种说干就干的人,直接就弄了捅凉粉过来,五分钱一碗。
东西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口味却不错,刚吃过麻辣烫的人,如果觉得太辣,还能喝一碗舒坦舒坦。
&n
第129章 改良
李秋芳觉得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这一样干活,一样地是做这些东西,甚至……比在食堂更加轻松简单一些。
那她当时赚多少钱,一个月十八块五,不淋雨不晒太阳的,就已经觉得是不错了!
啊啊啊——
李秋芳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会激动一会儿魔障的,在屋子里上上下下地转悠了一圈,然后……又把明好整理好的钱数了一遍。
然后就开始表示怀疑:“明好,这真的这么多”
问了也不需要明好回答,直接上手又数了一遍。
“没错啊,自己没放钱进去吧我们一共卖了多少串来着……”
数了一遍钱的李秋芳,琢磨了一下,然后又道:“明好,你说我们是不是卖贵了”
然后,又屋里屋外地转悠了一圈。
明好看着李秋芳在这激动地蹿上蹿下,有些个哭笑不得。
一直等李秋芳冷静下来,坐在那,小声嘀咕,“会不会太多了……一个月可就是一百多了,天啊!”
明好终于看不下去了。
这才是打开世界新大门啊。
“妈,咱们一不偷二不抢,还能改善一下工人们的伙食,有什么问题赚的都是辛苦钱好不好。
你觉得多,但是你想想,这只是一天的,家里的青菜萝卜之类的没算进去成本,我们两的人工费也没有算,要真的以后做这个买卖,我们也不能上工,不比人家一个月少二三十的一个月两个人也就是五六十了,也没多多少钱。
再说了,遇到刮风下雨天,是不是也很难出摊”
这么一说,李秋芳好歹冷静了一些。
明好失笑,接着说道:“别看当时您在食堂里干活,可说出去也算是机械厂的工人,旱涝保收的,但咱们这个是不是需要承担风险要是那天机械厂加菜了还是什么的,吃的人少了,或者干脆不吃了,我们是不是就会亏一些”
更何况,这年头大家都看不起个体户。
在厂子里,明显的社会地位要高一大截。
只不过她们不在意这些罢了。
所有的这些计算进去,也根本不能说赚了大钱。
“所以,妈,咱也不昧着良心,这些东西都保证新鲜卫生,油用好的,东西都是买新鲜的,也没有买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肉回来胡乱加工,定价也不能算高,一碗米粉外面还卖两毛呢!”明好又道。
在她看来,这么点钱,实在是算不上什么,不过也很是理解婆婆这种激动,让一个一个月只赚一二十块的人而言,一下增长这么多,也是足够可以激动的。
甚至她还有些羡慕,容易满足的人总是比较容易幸福,此时因为被婆婆感染,她都觉得自己已经要融入这种氛围了。
李秋芳愣愣的,半晌才反应过来,“说的是哈。”
她只是一时间有些转变不过来这种思绪。
但显然转变不过来的,也不只她一个人,多少人也知道赚钱,可就是拉不下脸来做这个,做工人多吃香
明好反正是无所谓,“自力更生,靠自己的本事赚辛苦钱,没什么好说的,咱现在要是有时间啊,就想着怎么改良一下咱们的东西,等赚点钱,还要考虑一下炉子啊,怎么方便又卫生,还要改良好菜品,不能天天都是这些吧……”
李秋芳这才终于找到了发力点,这满身激情无处可放,干脆去想新菜式去了。
明好也跟着出了门,却是去找李志国。
“竹签”李志国有些茫然。
“对啊二舅,我跟妈做的这个麻辣烫,需要很多竹签子,这去外面也是买,不如你们来做”明好说道。
第130章 火爆
明好跟李秋芳有了前一天的微弱经验,想着需要改进一下。
肉肯定是要多准备几种的,毕竟大部分的人都是打饭出来加菜,既叫加菜,肯定还是以肉食类为主,可惜现在镇上没有什么卖丸子的,要不然就可以简单许多。
这没有的东西,只能自己做。
天刚亮,明好就去买菜了,依旧是箩筐挑着快步走回来,感觉一天的运动量都已经足够了呢。
“明好,今天……好像比昨天多一些。”李秋芳一眼就看了出来。
明好倒是直接,道:“对啊,妈你想想,昨天咱们刚开张,是不是一炮打响了,这许多人都过来买,但是那时候他们已经都打了食堂的饭菜了的,今天咱们要是还去,我怀疑有些人估计不会打菜了。”
这是肯定的,对于日子过得节省的人来说,也就是混个肚子饱,什么营养之类的是完全可以忽视的。
然而,厂门口这个麻辣烫的摊位,有肉有素的,嘴馋就多几串肉,节约一些就吃几串素,图的就是一个好下饭!
明好想着就抓着这么一点,也就够了。
李秋芳没二话,“幸亏的这骨头汤咱炖好了,现在处理这些然后串起来,估计也能来得及。”
明好一边忙活一边说道,“可不就是,等以后咱们买几个煤炉,骨汤就这么一直炖着,根本不费事!”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李秋芳忙忙碌碌开始剁肉,要做实打实的肉丸子成本高,卖的就贵,她就干脆做成蛋酿了。
她动作麻利,别人用汤勺一类的,用筷子翻转直接做,一个个地出来跟饺子一般。
李秋芳完全不需要,土灶里面烧着小火,这么大的炉灶,还是那种大铁锅,李秋芳直接摊一大片蛋皮,然后东一点西一点地放上肉末,直接用锅铲切割,就那么一划一掀,往旁边一翻一个,一翻一个。
整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明好叹为观止!
“妈,你牛啊,瞧这手法专业的!”明好惊了。
这要是太慢了,蛋皮可就糊了,倒蛋液,放肉,做成蛋酿,这么几个动作下来,还能这种速度,这种火候,一个个的,都有些虎皮蛋的外观,里面是鼓囊囊的肉。
果然生活处处是学问。
李秋芳倒是觉得这个没啥,“这有什么,当时生产队比赛插秧!我可比许多人都快!天阔他爸都比不上我!”
这一点明好是相信的。
“比赛插秧看谁先插好一畦”明好对这个认知几乎是空白的。
但想想也能知道,要知道分个粮食都那么热火朝天的,这要是真的比赛,又是这种插秧之类的,定然是谁也不服谁吧,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热闹劲。
李秋芳手里飞快干活。
“当然不能那么比,要知道都是一畦,可距离不同,我们当时比,可是在晒场上面比的!就拿着秧苗,做好准备,一叫开始就在地上插秧,第一株一直往下,到第一株倒下的时候,看一共能够有多少,就是自己的速度了。”
明好再次震惊,智慧在民间啊!
这么比赛,也的确说得上是公平公正,毕竟也不需要涉及长宽距离,深浅一类的,多半也是因为这个比赛,不能真正到田里比吧,大家对土地的感情,跟现在的人完全不同。
要是因为比赛,让收成受到影响,可不妙。
“我一直到第九株,第一株才倒下!”李秋芳笑着说道。
“妈,没想到你还有这辉煌的历史!以前怎么没听你说呢!”明好道。
婆媳两人说着话,哪怕手上完全没有停下来,最后出摊的时候也是急急忙忙。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好在宁凤霞跟李晓玲过来帮忙串了一阵,李秋芳留了一碗蛋酿给她们,婆媳两人就匆匆忙忙出摊了。
明好在前面拉着板车,要不是担心锅里的东西颠簸出来,估计能飞奔。
“妈,总算是赶上了!”眼看着再绕一个弯,就能到厂门口。
这
第131章 出事
不得不说,这么操作的人,还不少!
有相互合作,这边打菜,食堂打饭的;也有一群人在食堂吃饭,派一个人出来买几毛钱加菜的;更有单打独斗,先跑到这边买菜,回头再去食堂打饭的,谁让那边打饭队伍不难排呢。
反正外面这个摊位排队实在太难,食堂来回也就是那些东西,去早去迟一些都无所谓。
一大伙人在这里排队,四下闲聊。
“我就说吧,有这个东西卖,你还不信”
“这就是以前厨房里给咱做八宝菜的婶子,救人的是她儿媳妇呢,怎么会吃坏肚子”
“那是因为有些人吃太辣!自己作的吧!”
“就是,你们看,她们可都戴着手套口罩,板车上的东西也洗得干干净净的,还用东西遮住!还用夹子,明明只是拿到竹签,另一个加调料一类的,中间那个胖的,只算数收钱,都不碰东西呢!看着可讲究!”
排着队的人,一阵儿议论。
明好几个人一直忙忙碌碌,根本停不下来。
要知道赶的就是这么个时间。
“咦,明好同志,终于找到你了!”
“那天我就想问你,可惜一直找不到时间,当时救人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用的是什么原理”
“是不是要隔断外面沙子的流动性,然后又要稳定,如果没有那个油桶,你要怎么办呢……”
一个矮个子非常突兀的挤在这人群之中,手里既没有拿饭盒,也没有要排队买的意思,只挤明好跟前,不停发问。
明好想装作看不见都不行。
“哎哟,泼凉水大哥”明好有些无奈,这才装作认出来的样子。
去大清湾修水库的那么一批人之中,也有他在,后来出事了之后他也一直在第一线救援,只不过他们提出那么多的建议,全部都被否定了,不是这不行就是那不行的。
后来明好毛了,差点堵了他的嘴。
这人也没什么大毛病,人也算是热心负责,就是自己的认知已经固化了,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
矮个子葛长林倒是没想到明好这么叫,一时间有些迟疑。
他迟疑,明好却没有停下手里忙活的东西。
“您这个一共三毛五……”
“蛋酿十个”明好有些意外,瞧着这还挺受欢迎。
专门出来买蛋酿的人笑了,“刚买了一份,这个最是适合我的口味,买十分放着,晚上加菜!”
这又有肉又有蛋的,用料十分实在,比自己做的好太多,并且还不需要动手麻烦,就是半斤多的肉钱,他工资不算低,这点还是吃得起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