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做可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海之尽头
王舍城连同附近地区六成百姓信佛,四成是婆罗门信众,双方百年以来冲突不断,当听到曲女城三大主神驾临,新的转轮圣王出世的消息之后,此地的婆罗门祭司赶紧去曲女城打听真假,当他们从德高望重的珀西瓦尔大祭司那里得知,此事千真万确,曲女城十数万百姓都亲眼目睹了这一盛况之后,他们赶紧去拜见新的万王之王李路,并且祈求李路出兵拿下王舍城,还婆罗门一个公道之后,李路顺水推舟,亲自带兵攻打王舍城。
“延蓝,你立刻启程去东辉国,求见他们的大王鸠摩罗,让他发护佛之兵”戒贤当听说连戒王那样的强大武力都被李路消灭之后,他能想到的只有那位鸠摩罗了,他说完之后,就开始念经,祈求佛祖降下天火惩灭那个可恶的坚昆恶魔。
延蓝和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可是听说了戒王集中了整个北天竺的军力,几十万人马,一万多战象,如此强大的兵力,都被那个恶魔给打的稀里哗啦,而且那恶魔还与佛门的死敌婆罗门勾结了起来,这,这是要渡佛劫的节奏啊。
就在延蓝和尚准备去东辉国的时候,一个天大的消息让他直接惊呆了坚昆人在婆罗门的接应下,进城了,现在的王舍城是许进不许出,已经进入军管状态了,延蓝听得这个消息,就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晕倒,他赶紧回那烂陀寺找自己的师祖戒贤,正在坐禅的戒贤和尚得知英军进城的消息之后,差点没有从蒲团上摔下来,“佛祖啊,佛祖,你预言的佛难就要来了么”戒贤和尚掐着佛珠,看向自己供奉的佛祖,希望万能的佛祖给他一个提示,好让佛门度过这一大劫,可惜佛祖根本没有什么反应。
“尊敬的万王之王,这就是佛门的大本营,那烂陀寺,此地本名庵没罗园,后来五百商人捐金钱买下献佛,佛在此说法三月。后来摩揭陀王铄迦罗阿迭多在此兴建佛寺,他的儿子佛陀鞠多王在寺南扩建,此后呾他揭多鞠多王在东面建寺,幼王在东北建寺,金刚王在此西建寺,中印度王在此北建寺,帝王此东建大寺,中供佛像”王舍城婆罗门的祭司斯里那加领着李路来到一片占地极为广大的寺院前面说道,“那烂陀寺藏书极为丰富,据我所知有九百多万卷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学习课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学、数学、医药等。”
第162章崭的婆罗门
“珀西瓦尔,孤看了一下你们的吠陀经典,太繁杂了,而且还有不少谬误之处,孤作为三大主神的人间使者,婆罗门的保护者,自然不能坐视不管,这样,您带牵头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全面负责婆罗门经典的编译工作”李路在用暴力手段镇压了天竺佛门之后,就开始对婆罗门动手术了,“我已经得到了三位师伯的授意,以后婆罗门经书全部用汉语写就”
“王上,全部停用梵文是不是有些cao)之过急啊”珀西瓦尔有些犹豫的说道,他很清楚,这是这位万王之王准备借助这次编译,把自己的旨意融进婆罗门经书之中,但是珀西瓦尔也很清楚,要是梵文和梵语不再使用了,那到时候婆罗门还是原来的婆罗门嘛
“怎么你不愿意不愿意我找别人做”李路不悦的哼了一声,“知道孤是三大主神的人间使者,还敢质疑孤的决定”
“万王之王,臣这就召集婆罗门祭司们开会商讨此事”珀西瓦尔一抹头上的凉汗,心说这位万王之王可真的不好伺候啊。
李路之所以要珀西瓦尔重新编译婆罗门经书,还点名必须以后采用汉语和汉文,这分明是行李代桃僵之计,珀西瓦尔明知有毒,却也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富贵,硬着头皮接下了李路的任务。
虽然李路在曲女城玩了一把三大主神撑场子的把戏,狠狠的震慑了一下那些野心勃勃的婆罗门祭司,但是婆罗门教义与华夏的文化内核不兼容啊,这可是大问题,如今汉人是以少数族裔进入了天竺,要是不能解决婆罗门这个问题,很有可能最后不是汉人被天竺蛮子同化,就是统治失败被迫退出天竺,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说起婆罗门教,这个比佛教还要古老的宗教,才是天竺次大陆宗教真正的统治者,整个天竺大陆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都受到婆罗门教的影响,后来的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因为它正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教义而成的一种新教,只是在李路所在的年代,婆罗门教衰弱,而印度教还没有形成,可以说正处于新旧宗教的交替阶段。
婆罗门是个多神教,号称有三千多万神,但多数教徒只会信奉某一个神。而且教内的教义庞杂,有些还互相矛盾,不过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婆罗门教对天竺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个重要的规范,那就是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的起源很早,几乎是和婆罗门教同时出现,它将所有婆罗门教徒分成四种,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其中婆罗门为祭祀贵族,刹帝利为军事和行政贵族,吠舍为农夫和客商,最后的首陀罗则是奴隶。除去这个种姓之外,还有一群十分可怜的“不可接触者”,他们连种姓都有没有。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而且父子相传,一般来说只有同等级之人可以通婚,特别是止低等级男子娶高等级女子,反之则没有问题,另外最低等的首陀罗不能参加宗教生活,只能为前两个阶层终生服务,在法律上也没有任何的权益,可以说种姓制度是世界上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李路对这个婆罗门和种姓制度一点也不陌生,他在进攻天竺之前,很是研究了一番婆罗门教义还有婆罗门教的生存土壤,那个神奇的种姓制度,他很清楚按照教义上来说,婆罗门的地位比刹帝利的地位还要高贵一些,为一国君主,婆罗门祭司竟然想让他屈居第二位的刹帝利,简直就是一种侮辱,要不是因为婆罗门在民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的话,他说不定会将全天竺的婆罗门寺庙给捣毁掉。
李路很清楚虽然他可以用武力征服天竺,但是想要真正的统治这里,却必须借助婆罗门的力量,因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婆罗门教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天竺人的各方各面,无论思想还是行为,全都受到婆罗门教义的影响。面对这种况,李路早就想到两个办法,第一个就是实行高压统治,不管婆罗门教有什么影响,只要对自己不利,就全都用武力解决。不过这肯定还会遭到那些痴信婆罗门教的天竺人的反抗,说不定某一天他们就会被赶出去。第二个则是接受婆罗门的建议,取代原来的刹帝利贵族,承认婆罗门祭司阶层的超然地位,可这样一来,婆罗门就骑在了自己头上作威作福,这李路哪受得了啊。
这两种办法导致的后果都不是李路所想看到的,他在南征天竺之前就已经定下了基调,那就是全面改造婆罗门,婆罗门和汉人自己的道教并轨发展,尽量的不触动绝大部分婆罗门教徒利益的前提下,更加利于自己在天竺的统治。李路之前在曲女城装神弄鬼也是为了好好震慑那些婆罗门们,好让他们协助自己完成对婆罗门的改造
“珀西瓦尔,你怎么能接受这样的条件就是海护王那样的一代雄主也没有凌驾在我们婆罗
第163章天竺秩序
李路这厮在稳定了北天竺局势之后,就迅速的组建了一支名为“金轮军”的主要由天竺人组成的天竺土著士兵部队,这支金轮军的主要军官全部是李路折腾出来的新婆罗门教的狂份子,就连那些土兵绝大部分也是李路这位无上神王的狂粉丝。在李路看来,这支军队不仅能帮自己看住天竺那些不轨势力,还会是一支不弱于天威军的武力存在,只要自己和自己的后代不犯傻,紧紧的把那个代表着无上神王的“转轮圣王”握在手中,这些天竺人就得为自己还有子孙后代卖命,有他们在,天竺次大陆将稳稳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李路忙着改造婆罗门的同时,他也没忘了东边的东辉国还有朱罗国以及南边的遮娄其王朝和帕多瓦王国,李路分别派何金还有薛钦陵统兵攻打他们,此次出兵,李路首次派出了自己的天竺皇协军,哦,不,是自己的“金轮军”,由他们担当进攻主力,真正的英军则负责压阵指挥。
在出征之前,李路亲自检阅了这支“金轮军”,并且发表了很是鼓动人心的演说,李路最后声称,哪怕是首陀罗,只要战功足够,李路也会让他们变成吠舍,甚至是刹帝利,至于那些已经是刹帝利,李路则给了他们另一个甜枣,李路说自己将会从他们之中选择十个人作为自己的亲卫,同时这十个人也将脱离天竺人的户籍,升格成为汉人。
李路的诺,很快就收到了奇效,跟随英军征讨的天竺士兵和军官们,可谓是悍不畏死,人人争先,士兵为了提高自己的阶层地位,军官们则觊觎那汉人的神族份。再加上新婆罗门教的光环加持,“金轮军”的战斗指数是蹭蹭的往上涨。
无论是薛钦陵指挥的瓦塔皮之战,还是何金策划的基拉塔之战,“金轮军”都冲在了最前面,尤其是在瓦塔皮之战中,由于遮娄其的超王集中了全国兵力,战况一度十分胶着,就在薛钦陵犹豫着是不是把自己的主力调上去给超王一个好看的时候,“金轮军”里的一个叫贾亚辛格的军官高声乎道,“为了转轮圣王一统天竺,我等死而无憾”
在贾亚辛格的带领下,“金轮军”一鼓作气,冲垮了超王的军阵,最后连超王也做了贾亚辛格的刀下亡魂,这让一向自负的薛钦陵很是感慨,“金轮军呵呵天威军一样,都是些疯子,也就是英明神武的王上才能驾驭的了啊”
以贾亚辛格为代表的天竺军官和士兵们的努力,李路还有他的文武群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些人都将得到他们所应该得到的东西。
在东南两线继续开战的同时,狄青的西路军战报也来了,他们平定了整个信度河流域,并且在之前就渗透进来的道门势力的协助下,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
瓦塔皮和基拉塔两场战役之后,李路基本上控制了天竺次大陆,之所以所是基本上,那是因为李路只是控制了主要城市还有部分乡村,也就是说李路只控制了点,而没有控制面,要想做到点面结合,李路还有的忙呢。
为了更好的控制天竺次大陆,李路把整个天竺次大陆划分成三大部分,其一是自己直辖的三个行省,分别是狄青打下来的信度行省,主要范围就是个整个信度河流域,曲女城为中心的恒河中游地区被李路划作天恒行省,还有就是恒河下游的孟嘉行省。这三大行省是天竺的精华部分,李路只要死死地掐在手中,就卡住了天竺次大陆的命运。
其二就是那些已经被灭或者即将被灭的天竺反抗势力的土地,这些土地广泛的分布在李路三大行省的周围,这就是李路留给一路跟随自己的亲信还有支持自己征伐的大唐世家的甜头,这些地盘加起来,要远超过李路直接控制的三大行省。
其三就是那些顺从了自己的婆罗门祭司还有刹帝利贵族的地盘,这块地盘也不小,他们的面积不小于李路准备分封的地盘。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那一部分,天竺人口相当的稠密,李路的汉人和这些天竺人一比,就好比一滴水进了大海,为了更好统御这些天竺人,李路在借助婆罗门的同时,他重建一新的官僚体制来对天竺实施统治,这新制度李路称之为南北两面双轨官制,分治南来的汉人还有本地的天竺人。
李路在天竺实行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汉人,以天竺制待天竺人”。北面官管辖除掉天竺人之外的其他各族百姓,南面官则主要管辖天竺人民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北面官全部是由汉人还有汉化胡人担当,南面官虽然大部分是天竺人,但是也他们必须听从北面官的裁决和命令,也就是说在这官衙制度里,北面官是高于南面官的。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行政制度也只存在于天竺一地,出了天竺,李路治下所有官府都妥妥的行的是和碎叶一样的律法和制度。
贞观十六年夏,李路在改曲女
喝多了
如题,喝了差不多一斤半白酒?
第164章别人家的孩子
长安作为大唐帝国的首善之地,戒备森严,又是李二这样的雄主的京畿之地,能出什么大事究竟是什么的事让一直在打自己女婿主意的李二顾不上天竺的肥,先顾长安这边了说起来这事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一件事,那就是李二的大儿子李承乾谋反案。
与原时空不一样的是,李路所在的时间线上的李承乾差一点就成功了,李二去东宫斥责李承乾宠幸称心的时候,被他的好儿子还有好臣子侯君集困在了东宫之中,多亏了随行的侍卫放出了信鸽,程咬金亲自带领两千精兵冲散了东宫六率,救出了李二。李二看着已经束手就擒的太子和侯君集还有其他的同伙,气不打不一处来,李承乾的同伙里有李二的兄弟,有他的女婿,有他的臣,这让一向自傲的李二很是心伤。
“怪不得阿栈那孩子说长安是是非窝,皇家是多事地啊”李二看着自己的大儿子,瞬间就老了许多,“你阿栈王兄替给朕说过,不要只听腐儒片面之言,应选派良师益友辅助与你,当时,朕还反驳了他,说他小瞧了张玄素和令狐德芬,如今看来,哎,阿栈说的也不无道理”李二看着李承乾,忍不住想起了,多年前李路进长安迎娶长乐的时候,与他的一段对话,当时李路就提醒过李二,给李承乾选择老师务必慎重,不要都选的是只会一味说教,只会直言犯谏的主,还说李承乾边没有真正的良师益友,当时惹得李二很不痛快。
现在李二想想李路说的有道理啊,当年李承乾可是连李路也夸赞不已的聪明孩子,可是让孔颖达,张玄素,令狐德芬他们这些所谓的大儒给教成什么样子了怪不得自己写信要求李路把李定国送长安来接受皇室教育,李路一百个不同意,人家是看透了长安城的那些大儒的本质啊。
想起了李路,李二心里又是一阵的不舒服,李路在西边越是出彩,越是显得自己的儿子越是无能,李二现在都有些后悔放李路出长安了,要是当初不顾一切留下李路辅助高明李承乾的字,也许,大概,高明不会走上今天的歧路吧
其实李二也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是不可能的,袁天罡说过,李路是五爪金龙,而自己是九爪黄龙,所以李路愿意臣服自己,自己儿子之中竟无一人能比的上,那个从塞北走出的小家伙。
“阿栈王兄哈哈哈哈”李承乾听他爹说起来了李路,突然狂笑起来,“我本来以为他是我的妹夫,而且我与丽质兄妹感也不错,就是看在逝去的母后份上,他们两口子也会支持我,可让我心寒的是他们竟然劝我,耐心等候就是,不必争夺,尤其是丽质,她竟然说什么要我好自为之哼”
李承乾恨啊,他之前动过向李路借兵直接造反的打算,可李路两口子不仅不答应,还让李承乾好自为之,更别提今天他兵败的主因就是程咬金带来的两千坚昆精兵,一听李二说起李路,他新仇旧恨一起涌过来了,“他要是真的为我好,就应该呆在长安,安心辅佐与我,要是有他在,我能落的这般下场”
李二看着癫狂的大儿子,一脸的颓丧,这个孽子,自己不求上进,反而把所有责任往别人上推,就是李路真的留下了,要是见你烂泥不扶不上墙,人家一定会一走了之,李路多次装神弄鬼,连远在长安的李二都知道,他认为李路是高人子弟,逍遥真君这样的炼气士定然传授了不少法门,自己就算是人间帝王,他要走,自己是困不住的。
“算了,算了,朕真是后悔没听阿栈的话啊,以至于让你酿成如今的大错”李二越看李承乾越生气,“你这逆子,你可知谋反的严重后果吗你知道不知道朕还有你逝去的母后对你是有着多么高的期望朕每次看到你恣意妄为,就忍不住和你的阿栈王兄比较,你比他小几年,又是天潢贵胄,可为什么你和他相差那么多为什么当初连他都夸赞你聪慧无比,是大唐的好太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说,你给朕说啊”李二一连问了三个为什么,他颓丧的样子任谁看了都有些不忍心。
“您的后果,儿臣自然知道。”李承乾直说了后果,李二问的那三个为什么他一个也没回答,反而脸面越发的冷漠。
“知道你为何还要勾结贼子,蓄意谋反”李二气急败坏,就要拿脚上去踹李承乾,李承乾也不躲避,就在这时候李治和李泰突然出现在了东宫,李治上前抱住了李二,“父皇,父皇,稚奴求你了,放过大兄吧”李治拉住了李二,李泰却在一边看闹,“父皇,大兄这是咎由自取”
李承乾看看来看闹的李泰还有抱着李二大腿哀求的李治,他先是看向李治,“稚奴,你不必为我求了,我这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你啊,还小,有些事,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李承乾说完了就看向李泰,“青雀,我的好弟弟,你很快就要如愿以偿,坐上我的位置了,是不是很高兴啊哼,不是我小看你,要是你成了大唐皇帝,你定然拿那位阿栈王兄毫无办法,就算他毫无反意,说不定也会被你bi)反,到时
第165章属于帝王的成功学
重生大唐做可汗第164章属于帝王的成功学?历史的惯性很强大,李路原本以为在他的努力下,长孙皇后多活了几年,李承乾或许能逃出那个宿命,但是当长安那边消息传来,李路惊讶的发现,李承乾终究没有逃脱太子这个高危职业的诅咒,他还是起兵造反了,跟原时空的李承乾不一样的是,这个时空的李承乾差点就成功复制他老子的丰功伟绩了,可惜,可惜啊。
李承乾造反的原因很多,包括本人不求上进、背后奸臣的撺掇、李二玄武门事变的影响等等,李路认为都有道理,但是李路还认为。李承乾从一个好好的太子,变成了歇斯底里的疯子,这身后定然还有其他原因。
正当李路在碎叶城看着长安那边的消息发愣的时候,他的媳妇儿长乐公主却是泪水连连的闯了过来,“阿栈哥哥,我大兄他真的造反被废黜了”长乐公主和李承乾感情颇深,当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先是不敢相信,再就是跟五雷轰顶一般,早先自己夫君跟他分析过,若是李承乾不知收敛,迟早会出大事,如今应验了。
见李路点点头,长乐有些悲戚的问李路,“阿栈哥哥,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他要走上这条不归路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