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皇宫当侍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墨金名
这是一场极困难的战役,所有人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都在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准备工作。
海上补给是个巨大的问题。从西宁国的南洋口岸,想要到达南黎岛,在海上需要历时七天。
别看只是区区七天,如果要支撑一场战争,所需的运输将会极为庞大。
战舰主要是风帆风力驱动,这对于海风的走向,要求极为严格。
为了摆脱对于海风的强烈依赖,就必须配备大量的船桨。巨大的轮船,如果要靠船桨驱动,那需要大量的人力。
摆在面前的问题,十分繁杂,绝对不是一两个人能够解决的。
葛岩也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给予整个西宁国足够充分的准备时间。
西宁国有了这个庞大的任务之后,也开始牟足了劲,为这次战役的胜利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
葛岩反而最近清闲了下来,在西宁城里面,和自己的儿女们呆在一起。
经历了怀胎十月,如今葛岩已经有了四个可爱的宝宝。
雪儿生了一个儿子,玲儿生了一个女儿,妍兰生了一个女儿,花铃生了一个儿子。
这些小孩前后都相差不过一两个月而已,葛岩在外这么长时间,这些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
葛岩上一次离开西宁城的时候,他们尚在襁褓,如今已经都会走路了,还能咿咿呀呀学语。
葛岩每天的乐趣就是逗弄这些孩童。有宝宝们承欢膝下,让葛岩感觉十分的幸福。除了享受天伦之乐之外,葛岩更多的时间是和夫人们在一起。葛岩为了自己的大业,一出去就是一年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夫人们也甚是想念。
葛岩回来了,几位夫人当然是最幸福的了。
如今四位夫人,有了明确的分工,雪儿玲儿妍兰,三人都对管理家业感兴趣,三人正好做了一些划分,雪儿打理和监督西宁银行,玲儿打理西宁商号的事情,妍兰则打理和监督着天机商号。
当然了,其实实际的工作,早就有了很多亲信去做。三人也培养了大批的女管家,负责出入传递和打理这么庞大的家业。
三人各有嫡系,这样才能做到对三大家业的打理有条不紊。
四位夫人当中,唯独有花铃对于这些事物的兴趣很淡。正好乘着这个机会,花铃退出了管理行列,做起了照顾四位宝宝的宝妈。
有了花铃的悉心照顾和教导,葛岩的四个孩子才成长得更好。
四位夫人本来就情同姐妹,而且花铃又有淡泊不喜争利的性格,于是其余三位夫人将小孩交给花铃照看也是极为放心的。
当然了,雪儿玲儿她们也不是完全撒手不管了,只是一天花三四个时辰处理一下事务,然后就会回归到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当中来。
对于葛岩来说,身为他的妻子,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始终应该是更为重要的。毕竟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如今葛岩的财富,只怕是几百辈子都花不完了,完全没有必要在财富中投入太多的精力,享受生活似乎才是更好的选择。
自从葛岩引入了玉米和土豆之后,西宁国的粮食产量大增,这些年因为粮食的增加,整个西宁国的人口也在巨大的膨胀。有赖于西宁国良好的商业氛围,大量医术精湛的医师,纷纷来到西宁国开设医馆。
正所谓有充足的竞
第340章 医学改革
医师考试很快就在政策颁布后的两个月在全国展开,一共分为三十余个考场。∞菠ぁ萝ぁ小∞说
经过考核之后,成绩登记在册,葛岩也总算对于全国的医师水平有了大体上的了解。
当葛岩看到全国的医科考试成绩的时候,顿时还是有些郁闷的。葛岩之前虽然已经知道全国存在不少庸医,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比例会如此之大,情况会如此之严峻。
这主要是和之前的师父带徒弟的医师培养方法,拥有极大的关系。
参与医师考试的人一共五十余万人,可是购得上九品标准的人才二十万人。
这么一来,医师的人数,一下子锐减了六成。这也让整个国家的医疗,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苦难当中。
当考出这个成绩的时候,国事阁的阁老们紧急的找到了葛岩,希望能够放宽标准,保证医生的数量。
可是葛岩一皱眉,却咬着牙坚定的执行了新标准,绝不放水。
在葛岩看来,宁肯医师变少,也绝对不能让庸医害人。
这场规模甚大的考试结束后,立刻下发了医师品级衣冠还有象征了品级的铜牌。每个医师开设医馆,必须在门口高悬品级铜牌。
所有的医师在看病的时候,诊金都是依照品级来划分,当然具体的价格还是由市场决定。
正是因为品级考核,将六成的医师拦在了门外,造成了诊金的疯涨。
与此同时,西宁国也宣布,大规模支持三品以上医师广招门徒,开设医师学堂。
那些曾经落榜的医师,可以选择进入三品以上医师的医馆学堂当中担任学徒的角色,直到他们能够顺利的通过下一轮考核,获得品级以后,才可以单独开设医馆。
这么一来,那些落榜的医师,可以进入三品以上的医师医馆打下手,客观的解决了医师人数减少的问题。
与此同时,那些招收了学徒的三品以上医师,为了顾及自己的品级和声望,会对这些投奔而来的医师,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监督。
与此同时,这些充当了学徒的医师,不光没有工资,还要交学费,大部分的诊金收入,都会收归师父。
这么一来,也让这些三品以上的医师,有了招揽学徒的动力。为了鼓励三品以上的医师招收弟子,西宁国库还给予每个学徒每月三钱银子的补贴。
这些补贴,也是直接给医馆学堂的医师师父的。这么一来,他们教育教学的热情就更高了。
倘若某个医馆培养出了一位合格的九品以上医师,还能额外的获得高达五两的重大奖励。与此同时,若是有学徒领取补贴满三年,依旧没有合格,那么此学徒的补贴将会暂停。该学徒若是十年都未考取合格的九品以上医师资格,那么之前的补贴需如数奉还西宁国库。
这样一来就杜绝了大规模骗补贴的行为。也给了这些师父们教育弟子真本事的动力。
除了这些庞大的民间教育体系之外,葛岩将自己刚刚成立的四所学堂,招收名额一下子暴涨到了每所学堂每年两千人。四所就是八千人。
当然了,光靠葛岩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个时候还需要群策群力。
西宁国依靠国力,也兴建了一所最高规格的医学类学堂。
这所学堂被取名为仁心学院。既然被设计为最高的医术学堂,自然是汇聚了最顶级的医术精英。
之前的大辽国、大魏国、西夏国、大理国、回鹘国,这么多的国家的御医,都被编入了这所仁心学院之中。
如今的西宁国已经没有了皇族,不需要御医这个职位了,这些御医们本来生活得比较落寞,社会地位也较低。此时一下子编入了仁心学院当中,一下子就变得高大上起来了。社会地位一下子暴涨。
&n
第341章 教育改革
为了更加强整个教育的改革,葛岩宣布了改变科举考试的原有体系。菠灬萝灬小说
考试的科目,从一开始的四书五经,延展开来。
考试科目设定了:策论、德论、算论、文华。
策论主要是考核一个人对于整个国家大事的洞察力和决断力,以及个人对于整个国家和天下大局变化的预估和感知力。
德论主要是考核一个人的三观是否符合正义的标准,心思歪斜者,将会从德论中被淘汰掉。
算论却是主要考核一个人的算数能力,让每一个人才拥有精通算数的能力,才不至于变成书呆子。
文华主要是考核一个人的文章文采。一个人的文章文采,决定了一个人的情操和心境。
这些改革是通过葛岩和国事阁共同讨论的结果。
这些阁老们,其实都是四书五经熏陶出来的人才,一开始对于改革科举是非常反对的。
可是当葛岩带着他们去参观了一下墨家机关城,还有各个兵工坊之后,他们沉默了。
这个强大的西宁国,究竟是需要一群摇头晃脑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还是需要有大局观有战略眼光,拥有真才实学的真正治国人才
很显然,西宁国需要的是后者。那么改革就是大势所趋。
葛岩规定的这四个考试科目,将德论排在了第一位,然后是策论、算论和文华。
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西宁国的人才体系,成为整个国家的掌权者。
西宁国开始开设百工考试、医师考试还有新科举考试。都是每三年一次,互相之间错开时间。
若是发现有考了百工和新科举,或者是医师考试又考新科举的多门优秀考生,将会给予优待,让他们能够顺利的进入刀百工或者是医师类管理衙门工作。
毕竟这些需要专业知识才能管理得了的行业,普通的管理人才根本难以胜任。
葛岩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这一系列的教育类改革,让整个西宁国的各行各业,都发挥了极大的创造力和创新力量。
与此同时,葛岩自己也在不断的钻研当中获益匪浅。
经过了这一年的改革,那些之前的南洋作战准备计划,也准备得七七八八了。
造船工坊已经制造了十艘巨大的战舰,都是铁甲护身,火炮林立。
这些战舰,每一艘都能容下和保证八百人远渡重洋。
虽然十艘战舰还远远没有达到目标,但是有了开头,也证明了这些船却是经得起远洋航行的考验,接下来就只是大规模造船的问题了。依照西宁国的庞大国力,批量造船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葛岩第一时间,饶有兴致的登上了这些战舰,气势雄伟,犹如小山一般的战舰,确实让葛岩吓了一大跳。
这些战舰的巍峨,已经远远超过了葛岩的预料。
这些战舰的精良和技术水平也远远超过了葛岩的预料。依照那些精通远洋航行的弗朗基人口诉,西宁国的战舰水平,甚至已经能够比肩和超越弗朗基了。
当然了,这其中,西宁国的工匠也大规模的借鉴和参照了弗朗基和南洋各国的战舰,进行了大量的改良和加强。
博采众家之长,这才铸就了西宁国巨无霸一般的海上战舰。
在战舰的制造当中,墨家机关城那边,也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墨家机关城,将自己的飞艇技术,全部和盘托出。如今这些战舰上面,拥有一个巨大的前置甲板。
这个甲板上,正好停得下一艘中小型的飞艇。这飞艇开足马力的情况下,可以拉三十余人升空。
飞艇上面拥有劲弩子母火炮,还有火枪等作战武器。
葛岩对于这个设计是极为喜欢的。他也认为这些飞艇,能够在进攻南黎岛的时候,发
第342章 双线得利
给予叶辰的物资,其中有一大半都是西宁国库统一购买西宁国国内产品,然后运送到天道盟占领区的。ζ菠萝小ζ说
除了西宁国库不断的给予协助之外,葛岩个人也每个月投入八十万两,买大量的军备和物资送到叶辰那边去。
前前后后,葛岩支持叶辰已经达到千万两的规模。
这些虽然不是给的现银,但是却是从西宁国的工坊购买了东西,运送到了前线去的。
葛岩的这一行动,外加上西宁国库的采买行为,一定程度上大大弥补了西宁国的产能过剩。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西宁国大规模支持天道盟的事情,在西宁国打通丛林运输线才三个月,就已经被大魏国皇族知道了。
大魏国很迷茫,他们始终无法想象,为什么一向都对大魏国不错的西宁国,为什么要去支持一支反叛起义军。
大魏国派出了使节团到了西宁国,西宁国给出的答复是,谁给钱就卖给谁,只是买卖和生意而已。
这个回复无可厚非,让大魏国朝廷都无可反驳。
他们也搞不清楚,究竟天道盟有没有出钱买这些物资。没有实际的证据证明西宁国是无偿援助起义军队,也就没有办法指责大魏国什么。
西宁国说别人了给了钱,就是给了钱。
大魏国皇族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加大了西宁国的采买订单,以此来对抗日益强大的起义大军。
那边天道盟是无偿获得的物资,这边大魏国朝廷,可是真金白银买来的,价格还不低。
西宁国两边讨好,还能赚钱,简直何乐而不为。
大魏国也意识到,西宁国可能就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幕后推手。西宁国的目的也很好理解,那就是希望大魏国打仗,然后不断的采买西宁国的物资。
在大魏国看来这也是一笔生意而已。大魏国也意识到了,自己国家的工坊体系无法供给的情况下,一切需要去西宁国购买,就会处处受制于人。
可是等大魏国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想要恢复这些工坊体系,却发现本国居然没有工匠可用,整个国家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支撑整个工坊产业链。
因为之前百业凋敝的时候,大量的工匠,都被西宁国一股脑的挖走了。
没有像样的工匠,即便大魏国皇族,凭借国库的资本,开设了一些工坊,可是质量堪忧,价格却是比西宁国还要高。
即便如此,大魏国还是不断的投钱,希望能够恢复一下工坊体系。
可是如今的大魏国皇族发现,自己的这个国家似乎已经变得只有皇族一家玩的结果了。
原因很简单,钱要么被西宁国卷走了,要么就在大魏国皇族和国库里面,民间根本没有几家有余钱,家家户户都为了温饱而奔波,也没有精力去经营这么复杂见效慢的工坊。
当大魏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时候,此时整个大魏国已经竭泽而渔了。所有的百姓们,都在不断的生产初级材料,然后能够迅速的在西宁国派来的收购商那里换钱,然后拿着这些钱,去解决这几天的温饱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