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回北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灰头小宝2
没人说话,州属的各位参军(厅局长),建德县,青阳县,铜陵县等等人,全都神色古怪的抬起自己的茶碗开始吹水,真实想喝的却没几人。
王黼一副笑尿的样子盯着赵诚。
赵诚不看黄文炳了,改而看着司理参军王黼。
监押司秦明看看形势,得意的抱拳介入道:“通判大人容禀,始终在反对出兵策略的人,正是这赵大人……”
黄通判的话不太好打断,不过对待秦明蔡攸还是很粗暴的,直接打断,“秦明给本州闭嘴,什么时候这里论得到你说话,再敢未经许可乱言,本州把你赶出去!”
黄文炳看似不太愿意在这里和蔡攸冲突,虽然皱着眉头,却一句话也没为秦明说,也抬起了茶碗开始低着头。
黄文炳麾下那年轻英俊、满身凶悍之气的首席武将,也像秦明一样火爆冲动,且胆子较大,对蔡攸抱拳道:“敢问知州大人,根据朝廷之部署,无为军进池州是剿匪的,为的是稳定铜矿,确保钱政危机顺利度过,既是如此重要的场合会议,武臣为何不能发话建言”
说完,他又满脸轻蔑的瞅了赵诚一眼。
随即这年轻武生不看赵诚了,心理咯噔的一下,险些拿不稳手里的茶碗,半张的着嘴巴看着门口处。这不,素来关心这些事又爱八卦的蔡文姬,又明目张胆的抛头露面,在门口倾听了。
这让人非常头疼,却也都不方便说她。反正她也不进来。
起初蔡文姬是来围观八卦的,现在则发现被那又英俊勇武,又满身悍勇气息的年轻人注视着,蔡文姬还怀着颇得意的心态,又瞪了一眼赵诚。
却发现赵诚没关注自己这个美人,只是神色无比奇怪的注视着年轻武将。就此蔡文姬又有些气恼,跺了一下脚。
她这气恼撒娇的小姐神态,特有一些难言韵味,更是看得那年轻武
第141章 相互节制
铜陵县和青阳县神色古怪的继续低着头,什么也不说。
专门找别人毛病而成名的黄文炳眯起眼睛,盯着铜陵县和青阳县,首先想到的是:此二人必然于土匪占据的私有铜矿中,存在重大利益关系!
事实上会这么想是因为黄文炳也是执政的人,无为军的政区就在隔壁,只隔了一条河,同样是矿区。黄文炳比谁都清楚,只要执政官作为,不说能杜绝帮派土匪,却可以大幅压制。
反过来说作为铜矿密集区,池州山寨能林立到如此大而不能倒的形势,没执政官在背后支持、在逻辑上是完全说不过去的。
黄文炳觉得这是利益惹的祸,铜矿若在官府手里,一但进入表单,也就成了蔡攸的利益,以及朝廷的利益。倘若在各地帮派和山贼手里,那么在不破坏平衡的情况下,大概率成为主簿县尉这类地方官坐塘鱼的利益,有很大可能知县会卷入其中,至少是随波逐流。
既然害怕,或者说牵连了利益,于是黄文炳观察现在青阳县和铜陵县的神色,很明显,他们基本也就成为了这个局里的反战派。
这无关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因为会影响他们治下的利益。
很显然,真是乱了起来后州城或许守得住,不过短时间无法剿灭主要山寨,则几乎不具备防御能力的各县就面临水深火热。于是,不论这些外部知县怕死也好怕事也吧,亦或贪财,或是心疼治下黎民百姓,总之他们反战几乎是必然。
看着不说话的铜陵县知县王启龙寻思到此,黄文炳冷笑,从内心里讲,无为军既然来了就不那么容易走,就是来打仗的。至于池州的利益以及百姓死活黄文炳不怎么关心,或者说关心有限。
黄文炳看重的是“官府绞贼”概念,且更看重经由这事所带来的政治和仕途利益,以及张叔夜最关心的财政利益。
既然如此,必须在这个场合找到共同利益的人,于是黄通判似笑非笑,看向了永丰监主事(央行池州分行行长、张叔夜直管)。
永丰监主事显得很为难,不想得罪蔡攸,但蔡攸又不是顶头上司,这在政治上意味着:池州完不成铸钱任务不是蔡攸背锅,而是自己背锅。
患得患失的沉思了少顷,陈监事大感为难,额头见汗的抱拳道:“知州相公,通判相公,现下官府手里的铜矿趋于枯竭,自进入中秋来,我监已基本停火怠工,这眼看着今年钱政任务无法完成,影响到下年事关财政的一切朝廷举措,实感如芒在背,如履薄冰。这山匪……恐怕真的要绞了”
“陈监事言之有理。”
黄文炳不看蔡攸,又捻着胡须看向赵诚,略带两分不耐烦的语气:“贵池县尉怎么看待当下局势”
赵诚神色古怪的道,“居然有下官说话的余地”
黄文炳寻思素闻你小子懦弱反战,你以为老子想给你机会说话这要不是看在你是县尉且是蔡攸麾下红人,怎有空浪费时间。
黄文炳又看了董平一眼。
董平便明白了,当即接话道,“素闻赵大人和山贼熟悉,多有往来,末将以为在这当下,问他这类问题除了等于白问,也对官府不利。”
黄文炳心中暗笑,表面却装作大惊失色的看着赵诚。
蔡攸眯起眼睛盯着董平,“这么说来这池州全靠你董平掌眼,靠你来辨明忠奸如此,你把本州这皇帝任命的池州守臣置于何地”
全部人把头放的很低,赵诚也好奇的看着董平。
董平这才微微色变,“末将不敢……”
蔡攸想继续呵斥董平,黄文炳却提前介入,笑骂的神态责问董平,“小小武将于这里发言须得谨慎,你
第142章 他会干什么
现在形势可以理解为:池州有没有土匪、需不需要进入紧急状态,这需要池州主政官蔡攸决定。中书门下都无权决定,这是宋朝惯有的“主政副判”模式。
蔡攸才是皇帝任命的地方守臣,主政的意思是主动作为。这种情况下若朝廷也行使“主政权”就乱套了,于是朝廷行的是判、即二次判定权。事实上朝廷不能吩咐蔡攸怎么做,只可以吩咐蔡攸“不许做什么”,或是蔡攸做错后撤职处罚。
譬如蔡攸说治下有土匪就可以主动发起剿匪运动,但若闯了祸,造成粮食减产天怒人怨啥啥的,朝廷就可以说“小子你闯祸了,罚酒三杯,以后不许你动军”。
大抵就这模式。
也就是说没有池州**官蔡攸的决定,黄文炳无权出兵,因为他此来代表朝廷。若有违反虽然杀不了黄文炳,不过只要有能力,可以把他带进池州的军队当做叛军干掉。
不过一但蔡攸做出了“剿匪开战”的决定,往后就没蔡攸什么事了。会是携带枢密院以及中书兵部双重委任的黄文炳负责调兵遣将,董平和秦明负责执行黄文炳这池州帅臣的战略。
也就是说,今日这局面成为了蔡攸和黄文炳的政治对持。一个想战,一个想稳住任期内和稀泥。
有感于蔡攸会持续维稳,坐视没铜的永丰监急的跳脚却不开战,持续把无为军困在池州穿小鞋。于是堂里的一些老狐狸认为,黄文炳授权一千骑兵部署于距离王秀很近的溪山高岗,乃是一种政治碰瓷行为!
因为蔡攸不判决王秀是反贼,黄文炳就不能开战。但有一种情况例外:皇家禁军若受到山贼主动进攻,当然就视同造反了。那就再也无需等候法官的判决,自动进入平乱环节。
“现在这样的部署,在赵某看来,军事上是败笔!乱池州者,一定是这样的属部手笔!”
和董平对视少顷后,赵诚语出惊人近乎大骂。
其他人惊骇,连蔡攸都吓了一跳,有点责怪赵诚不冷静,竟然把这种默契中的对持摊明为军事问题进行怒斥。
“你区区书生,于此种问题上乱言,质疑我无为军通判相公之决定,好大的胆子!”
董平猛然起身,真个是气势惊人。
“慢……”
黄文炳却打住了他,“董平且坐下,赵诚你把话说完,本官倒有兴趣听听你于具体问题上的说法”
赵诚起身过去,指着墙壁上的军事区域图,“时值中秋,雨季过去,已正式进入风干物躁大风时节。事关一州之平稳,军事怎能儿戏,假设,少量山贼潜伏于高岗下,于植被密集且干枯风大的此时放火烧山,若是步兵便也罢了,我汉人军士对马术心得的缺失,我军马久未经战阵,受不得惊吓后必然马惊踢乱。如此无为军危矣。”
坦白说这里全是书生,对这些概念太过模糊,并没有具体危机感。仅仅觉得,赵诚这是从政治层面为了反对而找逻辑来套,这在大宋文人身上倒是很常见。
“危言耸听,哗众取宠!”王黼首先不屑的呵斥。
这样一来董平底气更足了些,抱拳道:“那便要问赵大人了,你是否把行军打仗想的太过简单又是否把区区王秀部草寇想的过于神武、过于胆大本将于军旅当差多年,各种各样的山贼土匪都见过些,但如你口里说来的不叫山贼,那叫天兵。池州有吗但若真有就要问一句,是谁在背后支持这些土匪,谁造成的这些”
包括在门口围观的蔡文姬,也觉得赵诚说的过于轻巧,太书本话。
好吧,赵诚思
第143章 也算是悟了
蔡攸不管赵诚说什么,只是捻着胡须微笑,以目光鼓励。
军策老蔡是不关心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关心,但作为两派政治秀打对台,自己学生在逻辑辩论上把黄文炳等无为军系的人打脸,这当然是好事。
主要是仰头大笑除了显得有些弱智外,还极其不礼貌。蔡攸哪怕想搞死人前也是要礼貌的,所以也就不大笑火上浇油了。
黄文炳不置可否,注视了赵诚许久后忽然微微一笑:“你也不懂军伍,是个书生。本官问的是逻辑,从逻辑辩论角度呢,你是少见的骨骼惊奇的读书人,回答并无毛病,甚至可以称赞。”
顿了顿黄文炳话锋一转,态度比之前好了些,“小赵你个人才,身在这泥潭中可惜了。说回来,逻辑辩论仅仅是逻辑,而不是事实。道理有些,但诚如你所说,军务之事于当下是要害,马虎不得。无为军既依照董将军方略于溪山岗部署,尚且有足够迹象表明王秀有胆子有能力给无为军添乱。那基于本官自己的政治思路考虑,没理由当即撤防。”
“大人……”赵诚再次起身抱拳。
黄文炳摆手打断道,“别再说,将心比己。你在我之角度上,于当下这时期,会凭借不认识未满二十的书生建议,从而驳回两个久在军旅行走的勇猛将军方略吗不论从人性,人情,政治,军事上,你有什么理由做”
赵诚也就说不下去了,黄文炳要这样也没办法,他说的的确是事实。
只有一种情况下可能:他是蔡攸的人。可惜不是,如果是,他就不会被授权来捅马蜂窝。
虽然黄文炳通判像是有点喜欢、甚至拉拢这书生。不过董平也算松了一口气,好歹自己的军阵方略没被否定,还算保留了一些面子。
接下来的局面不再像战前军事会议,有点越扯越远了。
赵诚几次欲言又止,这是因为蔡攸也驶来眼色,让赵诚别再说了。
显然蔡攸也有自知之明,这事上黄文炳不信任池州,不可能根据赵诚的方略部署,说了只能增加闹矛盾,那还不如不说。
蔡攸信任赵诚的人,却不信任赵诚的军事理论,没有直接的危机感。又拿黄文炳没办法,所以无为军到底怎么部署一点不关心。
几次和黄文斌目光相接时,发现他神色暧昧,赵诚也算是悟了。
刚刚的理论说辞,下意识黄文炳是认可的、也存在一定担忧的。但现在看来,他像是明白蔡攸不可能授权开战。于是赵诚有理由相信,黄文炳不是棒槌的情况下,由董平这么部署,兴许真是政治碰瓷,想挑衅王秀主动出击,绕开蔡攸而进入平乱状态,全面接管池州。
他黄文炳是书生,对这事并没有实际又直接的压迫感,兴许他认为:就算着了王秀的道,也只是小损伤
从政治端说黄文炳的办法是个好计谋。但赵诚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以之前王秀其人雷厉风行的作风手段、于无为军要进池州前的节骨,剿灭两个寨子,大幅收编其他山寨的手段看,这货在山贼中是开挂的人。
“兴许王秀真有搞出大新闻的心思和手段!”
基于这样的想法,哪怕这事概率不大赵诚也觉得药丸了,必须要做出准备和后手。
 
第144章 要打仗了
“赵诚!”
蔡文姬神色古怪追着赵诚的脚步跟出来,“你刚刚说辞,怕是那董平英俊高大、神武又勇猛吧”
我#¥…
但这些并不是重点,赵诚现在真没功夫争风吃醋扯犊子。
“被我说中了心思,没得抵赖了吧”蔡文姬又轻声问。
“蔡小娘子你高兴就好。重点是,赵诚现在请你还个人情有得谈吗”赵诚问的很直接。
“没得谈。”
蔡文姬言之凿凿的摇头,“你第一次‘救’我,我给你钱了,且等于是你破坏了我的好事,都没找你算账。第二次黄边寨,我爹爹承你情,给你要来了官身,也还清了。蔡家不欠你,除非你求我我才考虑是否帮你。”
“行,书生我现在就要带队出城,生死不知,能遇到什么事也不晓得。”
赵诚很直接,“我求你于我不在期间,把梁红玉、陈阿宝、以及陈美娘接到你府中居住,不许他们离开,给予保护。这事能成吗”
会有什么事也说不清楚,主要平时得罪的人比较多,小心一些。
这事说起来当然很简单,但蔡文姬颇为惊讶,有些担心的问,“你……不会你刚刚在堂里的发言会成真吧”
赵诚有些头疼,“我又不是神仙,怎么知道。那是逻辑辩论,是政治秀说辞。但必须要出去看看,无为军、黄文炳,这些人虽然是来和你爹打对台的,但他们不能出事,否则池州真要烽火连城了。”
这听着还是有些玄幻,这书生当时还真是逻辑辩论,那和事实是有区别。并没有直接压力概念的蔡文姬理论上现在应该鄙视这书生,但很无奈,这家伙出道起,但凡等着看他笑话的人,其结果是自己被人围观。
由此一来蔡文姬不说真的相信会出事,却也怀着一种谨慎的好奇心,相等验证。
“到底行不行”赵诚催促道。
“行,这当然可以,只是一件小事。”
蔡文姬皱眉道,“但你……有必要这么神神秘秘鬼鬼祟祟的安排吗,弄的小姐我都有些杯弓蛇影了。”
“行就立即办,别整天说这么多成语。”赵诚就转身走开了。
“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