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白香山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远星

    其实乐天兄弟跟“苻离五子”结识还不深。五年前,乐天一家从河南新郑迁来苻离,那时候不但乐天兄弟年纪都还小,就是“苻离五子”也还没多大名气,因为那时候他们的年纪也都还小,只有刘大哥有二十一岁,乐天只是从邻居小玩伴口里知道了他们的名字。

    也许正着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一句成语,五年过去了,“苻离五子”居然在整个淮北名声大震起来。乐天兄弟早在他们回苻离的路上,就听说了关于“苻离五子”的传闻。当然,乐天兄弟的名声也远非五年前可比。就在乐天兄弟回到苻离的第二天,张仲素跟贾据中就到面见了乐天兄弟,开始了他们的交往。

    眼下“苻离五子”一同来到了乐天家里,乐天兄弟自然高兴万分。当然,由于“苻离五子”的名气,陈太太对于他们的到来自然是欢喜的,让乐天兄弟跟这些有作为的孩子们结为朋友,对乐天兄弟的学业一定有督促作用,于是陈太太也忙着叫厨屋柴叔准备午宴。

    正所谓“三个屠户说猪三个书生说书”,一伙青年才俊聚在一起,说的话当然就离不开书了。不过由于刘大哥和张仲素都参加过乡试,要谈的议题当然离不开科举考试的问题。

    “听说刘大哥跟张兄去年都参加过在彭城举行的秋试”乐天说话总喜欢直来直去,不会转弯抹角。

    “说来惭愧,去年你老兄不争气,在科场败北了。”刘五很觉




第26章 乐天一行人游大圣寺和闵子骞
    乐天刚准备练练琴,忽然他想起,湘灵妹妹已经好几天没有来找他玩了。其实,乐天自己也有许多天没有到湘灵家里找她玩了,想起来也实在有点忙。“不行,得去看看湘灵妹妹,莫非她那边有什么事得去看看。”乐天这么想着,一双脚就不由自主地向大门口走去。

    刚走到大门口,张美退火急火燎地跑来了,跟乐天正好碰上,美退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乐……乐天哥哥,几位兄弟都……都在苻离桥上等你,要你赶快过去,今天大家要到陴湖那边去玩。”

    乐天听了美退的话,知道大家已经约定好了,不去是不行的,于是急忙叫上行简,拉着美退到娘面前请假。陈太太听美退说是苻离五子邀请乐天兄弟去陴湖,也就没说的了。

    乐天行简跟美退一同向湘灵家里走来。要到外面去玩,一定得把湘灵带上。在通向湘灵家的巷道里,三人听到了琴声,琵琶声,三人知道,湘灵妹妹又在弹琵琶,弹的曲子是《高山流水》。

    乐天心里一动:“湘灵妹妹爱弹这支《高山流水》,莫非湘灵妹妹也在寻觅知音湘灵妹妹的知音又是谁呢”

    乐天正胡思乱想,不知不觉就到了湘灵家门口。乐天刚叫得一声“湘灵妹妹”,琴声一下停住,接着门“吱呀”一声开了,湘灵心情激动地看着乐天,脸上甜甜的笑容混和着甜润的嗓音:

    “乐天哥哥美退哥哥,你们……”

    “快!快准备一下,到陴湖那边去,刘大哥张兄等都在苻离桥上等。”

    湘灵听说是去陴湖,高兴得了不得。其实湘灵也没什么准备的,把门关上上了锁,跟三位哥哥就往外走。

    一阵急走,已经到了苻离桥。几位兄弟看见湘灵也来了,忙叫“琵琶妹妹”。乐天有点奇怪,怎么他们也叫她“琵琶妹妹”呢其实乐天不知道,湘灵的琴艺在苻离已经颇有名气,由于“苻离五子”跟湘灵爹也有些诗词方面的往来顺便打个叉,这刘家声虽然没功名,但是他在诗词方面也有些功底,并且喜欢和苻离一带的名流交往,在苻离一带的名流中都把他当作“农夫诗人”。加上刘家声还懂些医道,常常为邻里看看病,所以大家也称他“刘郎中”,所以常常来“农夫诗人”家里玩,一来跟刘叔切磋一些诗词方面的问题,二来也听听湘灵弹琴。忽然有一天,不知是谁叫了湘灵一声“琵琶妹妹”,后来大家就干脆称湘灵做“琵琶妹妹”了。

    湘灵听大家叫他“琵琶妹妹”,心里也觉得有几分甜蜜。她记得乐天哥哥刚从南方回来那一天,她给乐天哥哥弹琵琶听,弹完几支曲子以后,乐天哥哥居然高兴地称她作“琵琶妹妹”,湘灵一想起那天的情景,心里就觉得甜滋滋的。

    乐天听其他几位兄弟还在议论湘灵的人品和琴艺,心里也觉得舒服,因为湘灵的琴艺是他乐天亲手教的,有他乐天的一番心血,更有他乐天的一番情意。假如将来……乐天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假设,但是眼下还不能提那些事。

    过了苻离桥,到了街头的驿道站点,那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备租用马车,刘大哥叫了一辆两匹马同乘的大型马车,大家呼噜一声上了马车,乐天让湘灵先上去,湘灵拉着乐天一只手一用力,乐天上了马车。

    随着马车老板的一声“驾!”,马车在宽大的驿道上快速地奔驰起来。从符离到彭城的这一段驿道,历史上叫着“睢阳古道”,又叫着汴路。睢阳,古代的县名,就是今天的彭城。在符离到睢阳之间的这条“睢阳古道”上,设有四处大的驿站,符离东门外设睢阳驿。睢阳驿又是四处主要驿站的中心。驿道两边植杨柳,沿途还设有许许多多的驿站,五里一屯十里一铺,每驿备有马匹,来回传递官文,它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古人有诗曰:

    “揽辔睢阳道,山川感慨中。饭牛多隐逸,逐鹿几英雄。柳剩堤边绿,尘消陌上红。符离谁住马,月照战场空。”

    正是“牛高马大,车辆飞奔”,两匹高大的骏马并驾齐驱,车辆在宽大的睢阳古道上飞奔。不到一个时辰,马车已经接近夹沟镇。上次乐天三人到夹沟游玩,还有几个地方没去,乐天想今天把它补上,但是刘大哥有安排,先到远处后到近处,先到陴湖一带,那里有许许多多好玩的景点,回来的时候再到夹沟附近龙泉湖一带看看。于是马车继续向陴湖一带奔驰。

    “陴湖!美丽的陴湖!”张家兄弟和贾家兄弟都发出赞叹。

    “这就是陴湖好大呀!比起龙泉湖还要大许多呢!”乐天和湘灵也不停地发出赞叹。

    “到什么地方下车”

    &nb



第27章 陴湖畔乐天得妙句
    关于陴湖,曾经有这么一个传说:本朝初年,有一位渔夫网得一面铁镜,很光滑,可以照出人影。那面镜子宽五六寸,渔人把它带到家里。这时来了一位和尚,对渔人说:“你有一件宝贝,可以让我看看吗”渔人回答说:“我一个渔人,家里穷得除了一顶鱼网什么也没有,哪来什么宝贝”和尚说:“听说你网得一面铁镜,它就是宝贝呀。”于是渔人把铁镜拿了出来。那和尚又说:“你把它拿到网得铁镜的地方照一照,看看那里有什么。”渔人按照和尚说的办法,走到网得铁镜的地方,对着湖水一照,只见那湖中全是身穿铠甲手持兵器的兵士,那些兵士呼喊着向渔夫冲来。渔夫大惊,急忙将铁镜投入湖水中,一下子什么也没有了。这时候,渔人发现那和尚也不见了,渔人感到非常奇怪,把这件事跟村里人说了,于是一时传得沸沸扬扬。

    善于分析的人于是就得出结论,这陴湖原来是陆地,也是有名的古战场,驻扎着一支强大的队伍。后来这里的地面突然下沉,大水也汹涌而至,于是这里变成了一条湖,那支强大的队伍也成了这湖中的守城水军。

    传说毕竟是传说,这陴湖地处淮北平原的中心地,周围延绵数百里,一眼望去,水波浩淼,无边无际。湖面鸥鹭点点,时而有鸥鹭飞起,或者有成群鸥鹭迁徙。湖畔是一片翠绿,是芦苇吧,但也许是别的水草。微风荡起一轮一轮的绿波,那绿波越来越远,一直伸向看不见的远处,跟那远处隐隐约约的山峦连成一片。此时,乐天湘灵和苻离五子一同站在湖岸,一群青年才俊,面对此情此景,思如潮涌,感概万千。

    “家寄征江岸,征人几岁游。不知潮水信,每日到沙头。”张仲素首先口占出一首游春歌谣。

    “乘晓南湖去,参差迭浪横。前洲在何处,雾里雁嘤嘤。”刘大哥也是一首游春的歌谣。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贾据中接着来。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林间踏青去,席上意钱来。”贾沅犀也接上哥哥。

    “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张美退也不甘落后。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行简吟出李太白的一首即景诗。

    “琵琶妹妹也来一首吧”刘大哥看着湘灵说道。

    “我……我吟诗不行,我……”湘灵有些吞吞吐吐。

    “背一首现成的也可以。”张仲素为湘灵找台阶,想不到湘灵居然答应下来:“几位哥哥不要笑,我背一首张大哥的诗。”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好呀!琵琶妹妹喜欢张大哥的诗,好呀!”大家高兴地欢呼起来。

    “该乐天了吧,乐天一定有妙句,大家听着好了。”

    乐天果然有了妙句,不过他还在反复琢磨,现在大家已经在催他了,刚好他看见不远处有发生过山火的痕迹,于是一首诗就脱口而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太妙了太妙了!”刘大哥带头鼓起了手掌,大家反反复复地背着这首诗,湖岸上一时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忽然刘大哥提议:“乐天有如此诗才,将来一定有大的作为,今天这首诗应该记下来,可不要忘了。还有,这地方也应该有个记载,这地方就是陴湖的南岸。还有,我们‘苻离五子’往后也可能有人出些名气,现在我作为老大,把话说明了,往后我们‘苻离五子’中有谁出名,可不能忘了其他兄弟,一定要把我们其他几位兄弟的得意诗句也载入他的诗集,以便使我们兄弟也有诗歌传世。大家说好不好”

    大家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于是今天的几首口占就被张仲素记载下来了。张仲素还要求其他几位回去以后都记载下来。

    大家沿着湖岸向前走。前面出现一个村庄,刘大哥对这一带已经很熟悉,此时就给乐天湘灵当起了导游。刘大哥说,这村庄名叫“万庄”,为什么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呢说起来还有一个故事。很久以前,这里的人都姓羊,也都不识字。有一个人到很远的地方找了一位先生教他识字,先生让他居住下来做他的弟子。头一天,先生教他一个“一”子,并说,“一”就是一横;第二天先生教他“二”,并说“二”就是两横;第三天,先生又教他“三”。他想,三可能就是三横,果然先生说,“三”就是三横。他又想,“四”一定就是四横,“五”也就是五横……依次类推。于是他觉得学习这样容易,就要求毕业回家。

    有一天,他雇了位长工,他想把长工的名字记下来,以便给长工记账目,他问长工:“你贵姓”“姓万。”“姓什么”“姓万。”“姓万”那姓羊的人拿着笔,不知所措,心想:“你姓什么不好,偏要姓万,这一万道一横什么时间能划完”想不到那姓万的长工会识字,告诉他,万字不要划一万道一横,而是这样写,于是长工写了一个“万”字。村里的人看见那位长工识字,于是都拜他做先生,留在村子里教大家识字。后来这村子人丁兴旺,把这村子改名为“万庄”。

    刘大哥的故事讲到这里,大家都觉得好笑。那姓



第28章 朱陈村,八兄妹共赋连句诗
    来到峡沟已经是半日时分。乐天心想,得抓紧时间到朱陈村去一趟。昨天在陴湖的小岛上过夜,玩倒是玩得开心,只是今天不能再在外面过夜,一定得赶回去,不然的话……乐天忽然又想起湘灵,昨天晚上在外面过夜,他的爹娘会怎么想呢他又想起自己的娘,会不会因为自己在外面过夜而责怪自己呢乐天就这么胡思乱想着。

    “听乐天说还要到朱陈村去,要去就快些。”刘大哥督促着大家,于是一行人从饭铺走了出来,向着龙泉湖方向走来。

    龙泉湖很快出现在大家面前,不过这龙泉湖大家已经很熟悉,又加上时间紧迫,大家都无心赏景,只是沿着湖岸向流沟寺方向急走。大家在有溶洞的地方喝了一顿清凉甘甜的泉水,继续向着流沟寺方向行进。

    流沟寺很快到了,乐天兄弟和湘灵三人还是五年前到过流沟寺,想起那流沟寺的大肚菩萨很好玩,于是提议再到流沟寺内看看那大肚菩萨,不过现在乐天兄弟都不再称呼“大肚菩萨”,而是称呼“弥勒菩萨”了。

    现在弥勒菩萨又笑嘻嘻地坐在大家的面前,乐天觉得现在对弥勒菩萨的感觉跟五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了。五年前他们对弥勒菩萨就觉得好笑,因为弥勒菩萨不但是肚子大得出奇,而且自己总是那么笑嘻嘻的样子,不过他为什么总是对着大家笑,那时候并没有往深处想。现在不同了,经过五年的战乱,乐天兄弟已经饱受离乱之苦,他对弥勒菩萨的开口常笑的处世态度已经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他开始觉得,弥勒菩萨之所以总是笑嘻嘻的样子,也不全是在讥笑世人,最重要的是弥勒菩萨懂得快乐,懂得用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让自己很自然地生活在快乐之中。

    乐天认为,在佛教神灵里面,只有弥勒菩萨的处世态度最值得人们学习。释迦牟尼虽然大智,但是太认真太严肃,西方极乐世界虽然很完美,但是追求的过程太苦,几乎叫人难以忍受。佛门那些戒律太严太死板。只有弥勒菩萨能够做到既达到修佛目的又能够自由快乐地生活。想到这里,他想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说,以便得到大家的理解与赞同。

    乐天首先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

    “你们知道佛祖为什么选择弥勒做他的接班人吗”

    对这个问题,“苻离五子”倒是从来没有从深处想过,他们只是知道弥勒是佛祖的接班人。现在乐天忽然提出这个问题,大家只是互相看看,有的甚至伸出了舌头。

    只听得乐天继续说道:“当初弥勒跟佛祖做弟子,在佛祖所有的弟子中,只有弥勒不听话,因为弥勒原来出身富裕家庭,过惯了好的生活,要他吃斋他不干,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也喜欢穿好衣服。他这些习惯,别的弟子都看不惯。可是偏偏佛陀就选中弥勒做了自己的接班人。我在五年前到这流沟寺,看到弥勒两旁的对联,你们先看看这幅对联。”乐天说完,大家一齐看那幅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好了,当时我把这幅对联改了一下,我改的是:开口常嚼嚼天下可嚼之味,大肚能吃吃世间能吃之食,当时只觉得这样改一改有点好笑,现在看起来,这样一改,倒正合乎了本意。”乐天说到这里,大家又笑起来。但是乐天继续说:

    “食者,人之大欲。想当年佛陀在舍卫国看着众弟子挨饿,也不得不派弟子到处寻找食物,包括肉食,只要能充饥就行,这说明佛陀也是看重吃的。这样以来,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佛陀要选择弥勒做接班人了。实际上,佛陀正是看上了弥勒这一特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大家听了乐天的这一番议论,觉得特别新鲜有趣。但是乐天的话还没完:

    “当然,对于接班人这样的大事,佛陀不能随随便便就决定了,他还要对弥勒做全面的考察,于是他学习人间的皇帝爷的办法,来了个微服私访。他知道弥勒在人间用的是布袋和尚的身份,于是他扮作一位苦行僧前往明州奉化。那一天,布袋和尚正在给弟子们讲《弥勒下生经》,正说得入情入理,众佛徒听得津津有味,一位小沙弥跑进报告,说门外有位苦行僧要见师父。布袋和尚当即停讲,笑道:‘请他进来。’只见那位苦行僧秃头赤脚,手拿破钵,提根拐杖,衣衫褴褛,浑身邋遢,步履蹒跚,走到布袋和尚面前,不卑不亢,伸出那只既破又脏的钵盂,开口讨吃。布袋和尚笑道:‘不急,我的布袋里有你吃的!’说罢,伸手在身边袋里捞了大把米饭,递给对方。苦行僧三两口吃完,伸钵又讨。布袋和尚又慷慨地舍施,如此三番五次,布袋里的东西全部施舍。布袋和尚摸着自己的肚皮笑着说:‘师父,你这肚比我还大。’苦行僧问:‘你的肚皮能装多少东西’布袋和尚想了一下回答:‘能装人间难以装下所有的东西!’苦行僧赞许地点下头,但他没有想走的意思。布袋和尚又问:‘师父,还有事吗’苦行僧提起一只光脚,肆无忌惮地在布袋和尚面前摆弄,开口说:‘看吧,我一路步行,皮肉烂成这样,没双鞋穿,能不能把你脚上的鞋施舍给我穿’布袋和尚毫不犹豫地脱鞋,递给苦行僧说:‘师父,拿去吧,快穿上,恕我刚才没有看见。’苦行僧穿上鞋,仍然不想走,手指着自己的破衣衫,要布袋和尚把身上的袈裟脱下施舍给他。弟子们认为苦行僧太过分了,想轰他走。布袋和尚二话没说,准备脱袈裟。他才脱到一半,苦行僧制止说:‘别脱,我不要了!’说毕,转身便走。扮作苦行僧的释迦牟尼边走边想:身有百万家财愿意捐赠部分资产以普救众生,固然可敬可佩,而布袋和尚则愿意施舍自己身上一切,哪怕是一双鞋,一件衣服,一口饭,看起来都微不足道,但他如此慷慨解囊而不图回报,体现着崇高的理念与爱心。他已把佛家行善积德,慈悲救世的真谛推向极致。人间多么需要这种无我利他的精神啊,唯有这种相互关爱的




第29章 赶春试知音苦离别
    眼看春季的会试就要来到了,白大人开始操心乐天兄弟的春试。白大人想,应该让乐天提早到京都去熟悉熟悉。提早到京都,还可以先到京都跟一些有故交的人取得联系,奥,眼下顾况老先生正在朝中走红,去找找他,可能对乐天兄弟的春试有好处。想到这里,白大人就做出了让乐天提早去京都的决定。
1...678910...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