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地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短刃
黄芩芷扭头看向站在旁边看似神情端正,实则眼神中分明藏着得意,就差没有鼻涕冒泡的温朔,嗔怪地瞪了他一眼,道:“去拦两辆出租车吧,我和阿姨坐一辆,你和詹叔叔、郑阿姨坐一辆。”
“嗯,好的。”
温朔神情淡然,一副年少有为事业有成的稳重老板范儿,转身往路边走去。
黄芩芷做出请的手势,带着李琴和詹东、郑云红跟上。
只是……
黄芩芷心里忽然生出了一丝稍有些,苦涩的感觉。
她想起了暑假回到家后,父亲和母亲分别很认真,很坦诚地和她进行了一次谈话。
246章 彼此,彼此。
黄芩芷提前为李琴租下的房子,是一套二居室,位于京大东门对面,过去中关村北大街的公寓,二楼。
年租金一万八千元。
在九十年代末,这样的房租可谓相当高了。
屋内有现成的家具、电器。
黄芩芷一边帮忙把行李箱和帆布包里的衣物拿出来,收拾进衣柜中,一边礼貌地微笑着说道:“本想更换几件家具或者电器之类的,担心您用不惯或者不喜欢,所以就考虑,等您来了,让温朔陪您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
“不用不用,这还用买什么啊”李琴赶紧说道。
在她看来,这套两居室的房子里,彩色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沙发、床、衣柜、厨具应有尽有,虽然不是新的,但比她在东云的家里还齐备,档次也要高得多。
“婶儿……”温朔微笑着对郑云红说道:“您想想,和我叔还需要准备什么,我去给你们买。”
“不用不用,来的时候都,都带了。”郑云红受宠若惊地说道。
外面,站在客厅里手足无措的詹东也急忙憨憨地朝那间敞开着房门的卧室里点头,也不管里面的人能否看到他的诚恳和憨实表态——在他们两口子看来,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得好,那么的……大城市,首都人的生活,总之就是好。
卧室内,抢着接替了黄芩芷收拾衣服活计的郑云红,一边忙碌着一边说道:“温老板,黄总,我们两口子可不能在这儿住,住不惯,还耽误干活儿,以后我们两口子住店里就行,弄两张折叠床,白天收起来,晚上铺开,多方便。”
“唔。”温朔略显尴尬地笑了笑,道:“其实我原本的安排,就是让您和我叔住在店里的,那边有卧室,家具和生活用品也都会置办齐。不过,店铺还需要装修,一会儿咱们先吃饭,饭后休息一下,再到店里看看,您和我叔是行家,以后主要由你们在店里工作,所有需要置办什么,店里怎么安排布局,都需要您二位提出意见的。”
“啊,那感情好,感情好……”郑云红脸上露出了一抹轻松的神色。
在淳朴的郑云红和詹东看来,能跟着温朔到京城工作,还挣这么高的工资,又管吃管住,这是温朔善心,也是自家的福气,做人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更不能得寸进尺。
那叫没眼力介儿!
所以,老板开工资,给好的待遇,那就得少享受,多干活儿,就得知恩图报。
李琴愣了愣,道:“那这房子,就我一人儿住”
“是啊,偶尔我也会来住的。”温朔微笑道。
“这房子,租金多少钱”李琴扭头看向黄芩芷。
黄芩芷神情略显尴尬,带着一抹歉意的神情,道:“不贵,每个月一千五……”
“一千五”李琴骇了一跳,连忙摇头说道:“不行不行,这,这也太浪费了!那个什么,咱把房子退了吧,我也去店里面住,有一间小屋,一张床就行,这……”
“阿姨。”黄芩芷苦笑道:“店里的卧室,詹叔叔和郑阿姨他们要住,网吧那边也没有专用卧室,不方便居住的。”
“公司呢,不是还有公司吗”
“公司里,有好几名员工,他们也得住宿的。”黄芩芷神情歉疚,为难,看了看站在旁边一脸坏笑的温朔,摇摇头说道:“租这套房子的时候,我和温朔在电话里商量过了,您来京城,一定要尽可能让您的生活过得舒适一些,而且以温朔目前的收入条件,其实完全可以让您住上更好的房子,但……我们考虑到您勤俭节约习惯了,担心您会埋怨我们铺张,所以才选了这套小点儿的房子。”
李琴唉声叹气道:“这,我一人儿住这么大……再说了,平时我也不在这儿住,我也得在店里看着啊,你们说,咱就晚上回来睡个觉,就花这么多钱,住这么大的房子干啥唉。”
温朔笑着为黄芩芷解围,道:“妈,我平时也会常来住的,再说了,偶尔咱们也得在家里吃饭,邀请芩芷,还有我那些同学、朋友,詹叔串门……老家偶尔来个亲戚,也有个方便住的地方,您说是不是这些啊,都是芩芷考虑到的。”
“哦哦。”李琴稍稍宽慰了些,嘟哝道:“你在学校也有宿舍住,这么大房子,唉。”
她心里,已然觉得黄芩芷这姑娘哪儿都好,就是……大户人家出身,花钱大手大脚惯了,不大好——我儿子挣钱不容易,挣得再多,那也不能乱花啊,攒起来才是正理!
有道是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这人啊,一辈子谁就能保证一直走好运不走背运的
万一将来哪天做生意赔钱了,家里还有提前存下的备用钱,那就能度过难关!
看着黄芩芷神色间流露出的那一抹苦笑和无奈,温朔微笑着点点头,继而说道:“好了,这些回头再收拾吧,十二点多了,咱们赶紧去外面吃点儿饭。”
“去什么外面吃啊”李琴板着脸斥道:“我看厨房里东西都齐整,朔,你去买点儿米面盐油什么的,再买点儿肉、菜,回来做……到饭店吃,多贵啊!”
良好的家教赋予的涵养,让黄芩芷迅速压住了心头的不快,以至于,她的神情都一直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几点了还做饭”温朔大手一挥,继而揽住母亲的胳膊往外拽去:“走走走,到外面找饭店吃……能花几个钱啊您儿子现在一天能挣大几千块!”
“死孩子……”
李琴板着脸嘴上呵斥着,眼神中却是透着欣慰喜悦,以及在郑云红、詹东两口子羡慕的目光中,那缕掩饰不住的小小得意。
……
午饭后。
把母亲和詹东、郑云红送上楼休息,温朔帮黄芩芷撑着遮
247章 娘俩的小算盘
温朔本就是一个极度吝啬抠门儿,舍不得浪费一分钱的好汉!
所以,他可以舍得租下两室一厅的房子让母亲居住,可以舍得为母亲置办任何东西,可以在任何方面,哪怕只是为了满足母亲的虚荣心,都做得出咬牙挥霍的行为;
他也可以偶尔善心大作从而“堕落”,在包吃住的前提下,本能花费一千元钱的工资雇佣郑云红和詹东两口子,偏偏大手一挥多给出一倍的工资。
但,店面房是需要花费房租的,郑云红和詹东,从入京第一天就要算工资的,快餐店的装修更是要花大价钱的……
所以快餐店必须尽快开张营业,见到回头钱啊!
温朔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般,办理申请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领着詹东去二手市场找老王头,买家具用品,还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京城的商场、厨具专营店,却没能买到做快餐的一应用具——因为他们所需求的东西,一般商场和厨具专营店里没有,到最后委托搞二手家具的老王头,找了家可以订制相关用具的小厂家,又请人来实地丈量订制,才算是一次性把东西置办齐了。
总计花费高达四万八千元!
快餐店的装修布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温朔没有摆放供应客人就餐的桌椅,只买了两个双人沙发摆放在进门之后的两侧,明显是供客人临时休息所用。
而且,从门口进去三米远,就制作了一面玻璃和铝合金的隔断墙。而中间,则直接就是厨房,明厨亮灶!
一尘不染的不锈钢灶台,中间安置那种没有沿,厚厚的,中间略高,老式的圆形铁饼铛,直径五十公分。隔断墙左侧开门直通里面卧室的门,所以靠墙没有摆放东西。右侧,则布置得满满当当一排,有橱柜,有炉灶,全部是订制的不锈钢材质,用天然气,上方还有l形的大排量抽油烟机向外通风。
最里面,挨着卧室的那间小屋,通风系统从上而过,最里面靠近窗户处,是一个完全由詹东自己设计、订制、垒砌起来的砖结构吊炉,炉台高一米,上面的炉子七十公分高,扣着一个倒锅盖形状,直径一米,可以转动的圆顶。
原来,詹东要做的烧饼,不是以往郑云红卖的那种普通烧饼,而是吊炉烧饼。
这玩意儿耗时耗工耗力,郑云红以往一个人做不成,太麻烦,体力、精力都不够。现在夫妻二人到大恩人温朔的店里打工,当然要拿出最好的手艺,给恩人挣到钱才行。
而且两口子还特别自觉地认为,既然恩人老板从进京开始就给咱算工资了,那么,就必须抓紧时间,每天干最多的活儿,工资才能拿得坦然,良心上过得去。
可即便是所有人都紧赶慢赶,一应准备齐全时,也已然过去了二十多天。
京城大学,也开学了!
当看到詹东和郑云红两口子制作吊炉烧饼,做包子、炖肉做卤菜的程序后,没有相关经验的温朔觉得,哪怕是购置了和面机、压面机,还有母亲在旁边帮忙,人手也不够,工作量太大了。
而詹东和郑云红,应该是不好意思说吧
毕竟,快餐店的生意坐起来,要想挣到钱,每天要做多少烧饼夹肉、包子、煎饼果子!
于是温朔在详细询问过一炉火能做多少烧饼,一锅卤肉、卤蛋,一些蔬菜齐备了,能做出多少烧饼夹肉……之类的问题后,脑子里飞快地盘算了一下,当场提出了朔远快餐店,以后每天制作各类快餐量的计划:三百个烧饼夹肉,烧饼不单卖,小笼包三十屉,大包子二百个,煎饼果子一百套。
他还着重强调:只要咱们不开分店,不扩大营业面积,不多招员工,那么,将来生意再好,也不用多做!
完成一天的量,就休息!
温朔并不知道,自己提出的这份计划,看似工作量不算小,但对于经验丰富的詹东、郑云红来讲,简直不叫事儿啊。
便是有着丰富做饭经验的李琴,当年在仙人桥农贸市场工作,和门外那些推着三轮车做类似营生的妇女们多有接触了解,也知道这类活计的工作量大小。
所以她当场予以了反对,她说:“一日三餐,要按照你这么算的话,平均下来每天能卖多少钱够房租吗”
詹东忙不迭点头称是。
郑云红更是很认真地说道:“咱刚开张,担心卖不出去所以少做点儿还行,以后生意好了,每天只做这么点儿东西怎么行啊那俺两口子怎么好意思挣工资”
温朔看他们都不像是开玩笑的模样,不禁诧异道:“做得太多,你们能忙得过来
吗”
“忙得过来。”詹东憨笑着点头。
郑云红斜仰着脖子瞪着眼说道:“看你说的,早、中、晚三餐,每个饭店都做这么大的量都没问题!”
“就是嘛!”李琴立刻向郑云红抱以满意的神情。
在李琴的想法中,儿子好心好意可怜帮助詹东和郑云红是应该的,但给了这么高的工资,还管吃住,那么这两人在快餐店的工作量如果太少的话,就等同于儿子吃亏了!
这位守寡多年,含辛茹苦独自把儿子拉扯到的母亲,虽然只要是为了儿子,一座金山都舍得一次性甩出去,但,也由此形成了一个相对极
248章 贵的,就是好的
朔远快餐店开张当日,没有搞什么锣鼓喧天的欢庆仪式,没有邀请宾朋前来道贺,只是大清早在门口点了一挂长鞭热热闹闹,然后在门上贴了“开业大吉”四个大字。
也没有什么开业大酬宾、优惠之类的活动宣传!
所谓快餐店,其实本质上就是把三轮车小摊扩大,固定到了一间店面房中而已。
很多人在好奇之余,进店或者路过从外面往里看了看之后,都禁不住发笑——什么破快餐店啊,只卖三样东西:烧饼夹肉、荤素三种馅儿的包子、小笼包,和煎饼果子!
而且,这快餐店里,竟然没有餐桌餐椅……
也没有足够宽畅的地方,那还不如直接把店门给改成营业窗口算了。
听到这般冷嘲热讽般的议论,温朔在办公室里一拍脑门儿,悔得差点儿没把舌头咬断:“对啊,老子还是太保守了,何必再做什么隔断墙,十多平米的面积就白白浪费掉了!依着既定的营业模式,还是把店门直接做成窗口是最好的,还能起到极为明显的宣传作用!”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直接从前门安装排风、抽油烟机。
正式开张之后,生意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般火爆,不过,已经令詹东、郑云红、李琴三人感到不错了,每天能卖出去六七百块钱,最起码不会赔钱了。
而且,每天的销售量都有少许的增加。
但这些生意,主要还是来自于朔远网吧内上网的顾客——在朔远网吧上着网,想要图方便,请朔远网吧的员工帮忙去买点儿吃的,或者就近随时买到简单易携带又好吃的食品,选择到朔远快餐店买上一、两个肉夹馍,或者一份儿煎饼果子,两个包子,一屉小笼包,无疑是最便捷实惠的,再足不出户地在网吧里购买饮料或者矿泉水……啧,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开业一个多星期之后。
温朔果断投入了一万三千元,重新改装店面房,安装了卷帘门,里面的隔断墙前移至距离门口仅一米远的位置,厨灶也同步前移,并进一步重新规划布局,左侧挨着门的地方为可开合式收银台,合上就不会当着门,然后中间是摊煎饼的铁铛,再右边是制作烧饼夹肉、切菜、切肉的案板。原本为了便于顾客携带,采用的塑料袋包装,也换成了订制的一次性防油纸袋,纸袋上还有“朔远快餐”的商标,分类注明“烧饼夹肉”、“煎饼果子”、“笼包”……
而这一切的改变,仅仅用了一个晚上!
没有对快餐店的日常营业造成丝毫影响。
但从第二天开始,快餐店的营业额开始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烧饼夹肉,一个四块;煎饼果子,一个三块;小笼包每屉十个,五元;大包子每个一元。
尽管比当前类似的食品,价格要贵三成,但,没有人嫌贵。
大家觉得,朔远快餐店的东西就是好吃,而且看着就卫生干净。最关键的是……
明明应该是小街摊上的东西,竟然还做出了高大上的感觉!
标准的防油食品用纸袋、鲜亮的店面招牌,胖乎乎戴着一定大厨冒的卡通形象标志……让人一眼看到,就觉得这就是咱们自己国家的肯德基、麦当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