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召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涯唯我明月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军师所言,明日停止行军,休整一日。至于诸葛亮那边,也就不派人联系了。让他自己去攻打弘农,我也是想看看,诸葛亮有何谋略攻下来弘农。”夏侯惇眯起眼睛,他开始算计起来诸葛亮。而且,此乃阳谋并非阴谋,诸葛亮不会有办法应对。
新野北部的冀州军大营内,韩武着急众将士和谋士,商议是否要撤军。
此次南下作战,薛仁贵也立功,足以服众。其他将士都各自有一些功劳,但都并非大功,毕竟新野城违背攻克。
庞统率先站出来,对韩武说道:“主公,臣认为撤军之事不必着急,冀州军应当一步步撤军,最终留下上万将士震慑刘备。张合将军还应当镇守此地,薛仁贵将军以统领身份镇守弘农于新野北部之间,坐镇宛城。弘农当依旧由陈庆之将军镇守,此三点一线可抵御刘、曹联军。”
庞统的兵力部署非常完美,他将原本从冀州到许昌的一马平川土地,硬生生拉出来一条坚不可摧防线!而且太史慈镇守兖州,这又是第二道防线,即便是诸葛亮有什么奇谋也不足以同时攻克两道防线北伐。
“嗯,很不错!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庞军师所言,明日一早大军开拔,我的中军和嗜血虎卫先返回冀州。明日,陈庆之将军即可从当阳返回,白袍军剿灭曹昂,当重赏。”韩武一摆手,让将士们都下去,准备好拔营。
下午新野城内
“韩武真的要撤军了”徐庶很不可思议地询问探子,他不相信韩武居然会选择撤军。明明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是拼兵力和粮草的时候,他竟然会选择撤军。
第四百一十九章 韩武撤军(下)
诸葛亮带兵行进在前往弘农的官道上,徐庶的传令将士策马而来,将韩武大军已经撤退的消息告诉诸葛亮。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好像早就猜到了这一点,转过头下令:“全军撤退!”
虽然已经下令要去强攻弘农,但现在的局势却不利于动兵了。
“韩武,果然非常人也。若是你继续陈兵新野,我自然有把握攻克半个弘农,逼迫你撤军,再商议谈判让我撤出弘农。现在你不惜陈兵两个月时间徒劳无功,就这样为了缓解弘农的压力而南下,还真是能取能舍!”诸葛亮眯起眼睛,相当佩服韩武的这种魄力。
在面对功绩的时候能够忍住诱惑,自持绝对强势的兵力又能不得陇望蜀,如此当真是让人感到难以应对。
阴谋和奇谋往往是要利用一个人的贪念,有了贪念就会贸然向前,会忘记背后的弱点。韩武现在就是如此,他一旦能够起贪念,意图短时间内攻克荆州,后方自然就会出现纰漏。
但韩武不贪,不贸然进取,不兵行险招,这就是对诸葛亮最大的克制!
弘农无法再攻克,韩武宁肯撤军也不愿意让自己攻克弘农从而扰乱民心,还真是够果决。
夏侯惇的大营内,他按照李儒的吩咐,并没有选择带主力攻打弘农和司隶地区,只是做做样子。仿佛李儒早就已经猜到了韩武会撤军一半,并且提前做好准备。
“夏侯将军,我军目前已经知晓了冀州军的实力,将军认为如何”李儒眯起眼睛询问夏侯惇,他也是话里有话。
此次作战不仅仅折损了大公子曹昂,而且还折损了自己的心腹杜袭。虽然筑阳城关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损失,但这被薛仁贵破关的耻辱,也的确不好受。
夏侯惇无奈叹气,道:“若是恪守防线,自然能够保证冀州军寸步难行。若是引兵作战,我军大将不如韩武麾下之多,应接不暇。”
李儒也是如此认为,他点点头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夏侯将军死守筑阳关,请曹仁将军死守白水关。曹洪将军镇守新城,夏侯渊将军镇守汉中与定军山。这几处地方陈重兵把守,汉中便可无忧。汉中无忧,成都就无忧。阳平有张绣泠苞镇守,山路艰险,雍凉敌军无法南下。再加上有羌族相助,我军西部北部固若金汤,益州方得以发展。”
夏侯惇赶紧点头,他环顾了一下四周,道:“好,既然如此,就听李儒军师的吩咐。不过,还请李儒军师回去后,让二公子多在丞相面前劝慰几句,只怕不出半个月的时间,大公子的遗体就会被送到筑阳。至于掩埋的地点,也一并让丞相告诉我们吧!”
夏侯惇低下头,唯一让他感到愧疚而不敢面对曹操的事情,就是他的长子死了。此次陈庆之用兵果决诡异,夏侯惇虽然自问中计,但终究是让孟德死了儿子。
此事,孟德一定会心痛。
李儒点头,他知道此事不小,只怕现在丞相已经知道了。
成都丞相府内,曹操痛风病发,已经卧床不起,身边也只是留下了曹植、曹冲和曹彰。
或许是因为迁移到了成都的愿意,这里水土更好,因此曹冲没有早夭。只可惜上天还是夺走了曹操的一个儿子,而且也是原本就应该死了的曹昂。
“子建,子文,你们靠近点。”曹操脑袋很痛,但他看到这两个儿子后,却很是欣慰。
曹植虽然最不像自己,却也最像自己。文采和心胸和自己很像,只可惜曹植不善于从政与勾心斗角,因此这世子之位于他无缘。曹彰不愿意读书,曹操也没办法,他终究只是一个将才。
“子修死了,想不到我要黑发人送白发人了。冲儿,你还小,很多事情还不明白。子文子建,你们以后要更加努力,最起码要自保。你们二哥是
第四百二十章 衣带诏(上)
“仲达,现在韩武的大军虽然退了,但依旧是多事之秋。冲弟年幼,子建不得朝臣支持,我想咱们应该将重心从争世子之位放到对付韩武上了。父亲立我为世子,仍旧是迫于形式,需要提防小心,也不能有丝毫大意。”曹丕眯起眼睛,他向曹真摆摆手,让曹真不用再那么紧张。
司马懿眯起眼睛仔细思考一番,随后开口道:“公子,世子之位不过是一个摆设,丞相还在一日,这世子之位不过就是一个头衔。但这个头衔却可以让公子得到更多的好处,就好比滚雪球一般,不但增强实力。目前朝臣之中,刘氏汉臣都支持于公子,袁绍和丞相的属臣不过占据三分之一,此乃刘氏汉臣将反之兆。公子需要未雨绸缪,助丞相灭一部分汉臣,再保全一部分汉臣。以汉臣作为立身的根基,方能不败!”
曹丕露出狠辣的神色,他仿佛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董承、杨彪和司马防等人在很早之前就密谋要刺杀自己的父亲,现在他们按兵不动,应该是另有图谋。
对于这些汉臣而言,外援自然就是刘备和韩武。他们自己也要拉拢刘表和刘璋的属臣,推翻父亲的计划就因此推迟。父亲也没时间管这些老一代汉臣的事情,外患不平,难以除内忧。
“仲达,你说得很对!董承、王子服和杨彪的人头,就拿来震慑那些不安稳的汉臣吧!法正,你的父亲已经年迈,不如早早辞官回乡下。他是刘璋的属臣,若是事情闹大,影响不好。法家的开支由我来提供,你的父亲需要隐退一段时间,我才能好出手。”曹丕想得很周到,他将法正的父亲也考虑其中。毕竟法正的父亲算是刘璋的属臣,若是事情闹大,牵扯到法正的父亲,必然会让法正进退两难。
“多谢公子关心!家父的确抱恙,要辞官回乡。”法正没有形势而乱说话,他的父亲已经年迈,现在已经病倒了。
“子丹,你很会拉拢夏侯家的老叔叔们,此次子脩大哥身死,夏侯惇伯父一定会很难堪,你去拉拢一番,告诉夏侯伯父,我会在父亲面前美言几句。文烈,你去拉拢李典于禁,他们掌控南线兵力,这是父亲抵御南蛮和五溪蛮的根本。五溪蛮和南蛮都是咱们的人,不能让父亲除了咱们的左膀右臂!李典将军为人正直,但于禁将军识时务,可以拉拢。”曹丕眯起眼睛,相当果决。
“司马懿,我要你这段时间去帮助荀彧先生做事。要注意一件事,衣带诏!衣带诏是从南迁之前就开始密谋的东西,这些汉臣应该已经将衣带诏送出去了。而衣带诏一定还有一份盟书名单,这个东西很重要。有了他,咱们就能掌控所有汉臣!需要彻查的人,除了你的父亲司马防,就是太尉杨彪!”静静地看着司马懿,曹丕把话说得很清楚。
曹丕虽然不知韩武在抽什么疯,抱住司马家,却排挤司马懿。虽然司马懿有才,但曹丕还真没看出来司马懿有哪一点能够让韩武畏惧。不过既然韩武明珠暗投,曹丕自然要好好利用。
“臣知道了。臣的父亲一定不会参与衣带诏,若是家父真的……那衣带诏一定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公子的手中!臣,告退。”司马懿露出狼视一般都眼神,开始算计杨彪和自己父亲之间到底还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密谋。
撤军兖州境内,韩武下令在山阳郡扎营休息,准备处理一下兖州的军务。
田丰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四下看了几眼周围的将士,用目光向韩武示意。
韩武点点头,便说道:“都退下。”
一声令下,除了关凤还在韩武身后的屏风后面休息,典韦在大帐门口,其他人纷纷退了出去。
田丰从衣袖中取出一个火漆密封的竹简,送到韩武面前,低声道:“主公,这是衣带诏!”
听到衣带诏这三个字,韩武
第四百二十一章 衣带诏(下)
回到冀州邺城,韩武让女管家关好荷香别院的大门,不见任何客人。此次班师,韩武就是要多休息休息,不想再管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荷香别院的女管家是华家的小女华娟,被花木兰的父亲送到荷香别院来当管家,算是华家向韩武表示忠诚。
华娟小心翼翼地走到华清池房间外,低声道:“少爷,郭嘉郭军师前来求见。他说您一定会见他,他还说此事关乎到一个来自于西蜀的血书。”
还在泡澡的韩武听到了“血书”两个字,他突然睁开眼睛,对花木兰和甄宓示意帮助自己更衣。
“血书”自然是指衣带诏,郭嘉是自己的心腹,他要来说关于衣带诏的事情,自然是要说大事。而且郭嘉从台湾岛回来没多长时间,他马上就又要去台湾,韩武自问也应该见一见他。
更衣到正堂去见郭嘉,韩武一看到他的时候,就发觉郭嘉胖了不少。
“哦看来把奉孝流放到台湾去,还真是一件正确的决定。台湾那边难得酒水,也没有青楼妓院,不近酒色的这几个月倒是让奉先的身体健康不少。”韩武微微一笑,他很希望看到郭嘉能够身体健康。
郭嘉尴尬的笑了一下,他现在感觉身体状态的确好了很多。这不仅仅是有华佗和张仲景的调理,更是因为去了台湾以后,那里贫寒,难以近酒色。
“主公就不要调侃臣了,臣此次前来是有要事相商。听闻主公得到一个好剑客,送去燕山王越前辈那里去修行。主公是否要刺杀鲜卑单于——轲比能。”郭嘉总是能明白韩武的心思,同时他也猜到了韩武接下来一步的计划。
“奉孝知我,那奉孝可否知道我下一步的计划,是否应该走出来。成,则天下可定!败,则需要再浪费四五年的时间,说不定要到我四十岁的时候,才能匡定天下。”韩武翘起二郎腿,喝了一口茶,反问郭嘉。
郭嘉眯起眼睛,他没有阿谀奉承也没有绕圈子,直白说道:“主公刺杀轲比能,此事问题不大。轲比能麾下将士大多已经亲近汉人,他们的粮草命脉也都尽在掌握。”
“只是主公下一步棋可当真是险招,不过成功的几率不小。虽然对于主公来说,此事操之过急,但却机不可失。台湾的兵力还不足以一举拿下整个江东,或许操之过急,只能是让江东暂时臣服。若是能再等两年,主公行此计策,不仅仅是许昌的王宫建成,孟珙将军也可联合陈庆之将军在许昌以南建立固若金汤的防线。”
郭嘉把话说得很清楚,韩武也是点点头,表示认同。不过时不我待,韩武自问若是再等几年,怕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眯起眼睛,韩武说道:“王子服、杨彪和董承等人可不会给我足够的时间,他们也不知道我想干什么。如果知道了,他们怕是会引天下义士来口诛笔伐。但你也清楚,汉室已经名存实亡,汉帝死就死了!但对于他曹操而言,汉帝一死,再栽赃嫁祸给曹孟德,他可就洗不干净了。”
嘿嘿一笑,韩武露出了奸险的笑容。
郭嘉也陪笑,他对主公的计划清楚到不能在清楚的地步了。
只不过郭嘉还是劝说了一句,道:“主公,臣能够保证再给台湾增加一万兵力,到时候足以从江东南部打穿整个扬州。只是毕竟是突袭,粮草不足,难以将孙权一举歼灭。毕竟时间紧促,但可以让主公立威。但即便是许昌的王宫建造而成,主公也是要多等一段时间,待汉帝死后,让曹刘先称王!如此一来,便没有人会怀疑到主
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清照
“主公,现在曹操虽然自封为丞相,但朝堂也不过终究如此。以王子服和杨彪为首的老汉臣、刘表刘璋之类的汉室宗亲以及被曹操掌控的袁绍门生。臣以为,主公当声援刘表刘璋一派!如此,主公即便是有一些不能让天下人都知道的计划,也能完全脱清干系。”郭嘉最后又提议了一句,让主公能够更有信心进行自己的计划。
“臣以为,现在主公当开始进行选官。之前的招贤令寻访到很多有才无德之人,然那时是主公最缺人才的时候。但是现在主公麾下人才济济,也是时候进行选拔了。先从县令级别开始,让各个官员前来邺城考察人品才干,主公也能发觉其中的隐没人才。至于尸位素餐之辈,主公也能……”郭嘉话音未落,他就看到主公向自己摆手,马上闭嘴。
韩武清爽一笑,道:“奉孝,你的这个提议虽然不错,但也有私心吧嘿!你这是想招纳一部分人才,去帮助你发展夷洲吧”
郭嘉听到主公竟然一眼就看出来了自己的心思,他赶紧报以微笑,鞠躬行礼:“主公威震宇内,果然是……”
“少说屁话!平时老拍马屁没意思,说点真诚的更舒服。奉孝,你都三十多岁了,听闻还没有纳妾。你的儿子郭奕虽然年幼,但一到冀州学院就让每个先生都很喜欢。平时听闻你喜酒色,此女就赐给你当妾室,如何”韩武拍拍手,一个极其美貌的女子便从屏风后面走出来。
郭嘉顿时心中一惊,他不知道主公如此行为到底是何意。自古以来君王给臣子赐妾室,目的都是为了控制臣子的家室,提防其叛变。因此郭嘉现在有些紧张,不知主公何意。
韩武看到郭嘉这个表情后,他保持微笑,道:“怎么,奉孝是不是又多想了不过我也不怕你知道,此女名叫李清照,饱读诗书又精通音律,是个不错的姑娘。本公子一直都劝说奉孝不要太过于迷恋酒色,但发觉奉孝不听。因此就赐给奉孝此女,来监督你的私事。奉孝认为此女之才华相貌,比起来那些青楼女子如何”
郭嘉虽然心中震惊,但他马上就明白了过来。主公根本无需如此提防自己,而且主公是足以信赖辅佐的君主。
郭嘉咽了一下口水,打量了一下李清照的相貌后,心中更加震撼。如此美貌的女子,举手投足见之间都能看出来才气,也着实是让郭嘉神往。
李清照微微一笑,恬静地说道:“军师祭酒大人若是认为小女才华仍需提高,亦或是小女子相貌平平,大可以拒绝。主公也说过,若是军师祭酒不嫌弃小女子,那小女子每天就负责照顾军师祭酒的起居。”
郭嘉眼前一亮,他能够看出来李清照的才气,更何况她的长相如此漂亮。
“奉孝若是不嫌弃,就让清照随你去夷洲,如何”韩武微微一笑,让李清照去将郭嘉扶起来,别让他再跪着了。
郭嘉的笑容都难以掩饰了,他明白了主公的意思后,更是心中大喜。
“主公还是说夷洲听着舒服,有时候说道台湾,还这是有些让臣听不懂。不过既然是主公赐予的才女,那臣自然不能推辞。那……”郭嘉赶紧想在恭维主公几句,但又看到了主公那样看着自己,显然不想听他恭维。
“下去吧。陪这个李姑娘多聊聊天,探讨一下琴棋书画。李姑娘,记住我的要求,以后禁止奉孝去青楼妓院,饮酒作乐。每天按时让他吃药,这些药都是华神医和张神医开的。去吧!”韩武摆摆手,让郭嘉带着李清照离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