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巴图,你也不用说这些有的没的,按照咱们的规矩,哈屯嫁给黄台吉是天经地义的。
大明册封的顺义王算什么?咱们的大汗用的着大明册封?当初我们支持哈屯,只是希望黄台吉表示出对哈屯的尊重,结果呢?现在却变成了汗位之争。
巴图的话音刚落,下面一个脾气暴躁的族长就站了起来,怒视着巴图。
大帐里面的气氛骤然就紧张了起来。
三娘子看了一眼说话的族长,对着巴图摆了摆手道:巴图!
看了一眼三娘子,巴图将抽出来的刀插了回去,向后退了一步,没在说什么。
我已经让莫日根去大明了,相信大明很快就会派人来了。三娘子目光扫过在场的族长,声音清冷的说道:黄台吉刚被大明歼灭了一万骑兵,扯力克也被大明给捉了,我们有大明的帮忙,肯定能战胜黄台吉。
在场的族长都是一愣,莫日根去大明求援了?
毕勒格听了这话却是脸色一变道:大明会帮助我们?他们恨不得看着我们瓦剌内乱才好。说道这里,毕勒格神情复杂的叹了一口气:在说明军敢出来吗?
这话不光毕勒格怀疑,三娘子也心里面没底,不过她现在也没退路了。
在三娘子的心里面,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如果明军不来,那她就带着儿子去大明。自己手下的一万骑兵,虽然不能打败黄台吉,但是突围跑出去,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三娘子相信大明不会如此的不智,她愿意赌这一把。
板升城外的大帐里面,黄台吉看着被放回来的扯力克亲卫,脸上阴沉的可怕。一万骑兵被歼灭,自己的儿子还被抓了,这是莫大的耻辱。
你说这是明朝的戚继光给我的信?黄台吉看着亲卫,开口问道。
是,大汗!亲卫连忙答道。
点了点头,黄台吉将信递给了身边的一个老者:阿里汉,你看看这是什么意思。
对于戚继光,黄台吉自然在清楚不过了,这个戚继光不但在大明名声大,在草原同样名声大。戚继光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那是打出来的。
朵颜部酋长董狐狸帅蒙古铁骑30000入寇,戚继光以车营抵挡,自己率8000铳骑突袭董狐狸牙帐,全歼朵颜30000铁骑,俘董狐狸侄子长昂,董狐狸仅以身免,逼董狐狸扣关请罪。
万历三年,长秃率兀良哈铁骑50000入寇,戚继光又率8000铳骑出塞包抄,全歼50000蒙古军,活捉长秃。
这样的战例还有很多,虽然戚继光没打过瓦剌,可是这位戚大帅从来都不畏惧出塞,也不畏惧和敌人打野战。八千人就敢包抄五万人,这种事情也只有戚继光干得出来。
听到这一次明军出塞的统帅是戚继光,黄台吉有些发憷。
大汗,这是一封战书啊!
阿里汉看完了这封戚继光的来信,有些迟疑的说道:戚继光说要约大汗一战,如果大汗不敢,他就去归化城,到时候在归化城外斩杀扯力克。
信上还说什么了?黄台吉强压着怒火问道。
阿里汉有些犹豫,见到黄台吉看过来,连忙说道:戚继光还说,如果大汗是成吉思汗的子孙,那就出来一战,如果不敢来,那就趁早把汗位让给卜他失礼。
这话绝对是在往黄台吉的胸口扎刀子,黄台吉顿时大怒。
抽出自己的腰刀,黄台吉大声的说道:欺人太甚,既然明朝人来送死,那好,咱们就先灭了明朝人,在回来收拾三娘子,她三娘子就是在等这些明朝人吧!
此时此刻,黄台吉有些进退维谷了,攻打三娘子,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明朝人从后面上来,那麻烦就大了。去打明朝人,三娘子在背后插一刀,他也受不了。
阿里汉看着愤怒的黄台吉,想了想说道:大汗,不如求援吧!
求援?黄台吉看了一眼阿里汉:向谁求援?
东边的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啊!阿里汉开口说道:明军出塞打咱们,找他们帮忙,让他们出兵打大明。不说其他的,要是能把这一次的明军留在草原,对他们的好处也不少啊!
看了一眼阿里汉,黄台吉对他的提议不置可否。
察哈尔虽然实际控制力不行,但是他是东边名义上的大汗,而且是在和自己一样争夺黄金家族的正统。这个时候去找察哈尔求援,他肯定让自己奉他为大汗。
自己都不愿意奉卜他失礼为大汗,怎么可能奉察哈尔的布延彻辰为大汗。
至于阿里汉说的科尔沁等部落,他们虽然和察哈尔分庭抗礼,可是没好处他们为什么帮自己,为此还要得罪察哈尔的布延彻辰。看了一眼阿里汉:你有把握让他们忙我们?
阿里汉顿时不说话了,他有把握,可是他怕黄台吉不同意。
召集部落的勇士,本汗要一战打赢大明!黄台吉站起身子,大声的说道:身为成吉思汗的子孙,我这一次要打到大都去,一战歼灭草原上的明军,然后去大都看一看!
有了黄台吉的这个命令,整个部落迅速开始了备战。
这一次黄台吉拿出了全部实力,十四以上的男子全都被抽调了出来,很快就凑齐了七万骑兵。这七万人在黄台吉的带领下,舍弃了板升城,冲向了明军。
板升城内。
巴图迈步走进大帐,对三娘子说道:哈屯,黄台吉撤走了!
三娘子一愣,猛地站起身子问道:撤走了?知道他为什么撤走了吗?
大明出兵了!巴图开口说道:大明的主帅戚继光带着人出塞了,他们约战了黄台吉。黄台吉抽调了所有青壮去打大明了,据说要把大明人全都留在草原上。
三娘子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大明果然出兵了。
事实上三娘子敢赌,那是因为大明这些年在北疆并不怂。虽然土木堡之变之后萎靡了一阵子,可是自从出了马芳之后,大明的边军就不怂了。
连奇袭板升城这样的仗都敢打,更别提出塞了。
这一次明显是大明挑事情,他们不可能挑完事情就不管了,这也是三娘子敢赌的另外一个原因。
现在大明出兵了,三娘子终于能松一口气了。
巴图看着三娘子,有些迟疑的说道:哈屯,咱们要不要?
三娘子果断的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如果大明人不来,咱们和黄台吉打也就打了,可是黄台吉去打大明人,咱们去打他,下面的人会出乱子的。
那些部族族长甚至会直接投向黄台吉,我们不能动。
一旦我们带着人出了板升城,那就约束不住他们了。
对于这一点三娘子的认知很清楚,自己的手下人虽然支持自己,可是在这个时候去插黄台吉的刀子,这些人是不可能同意的,甚至会引起很多人对自己的不满。
等他们打出一个结果吧!
三娘子最后补充了一句。
如果大明打赢了,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自己的儿子很快就会成为新的大汗。大明人在草原上又呆不久,等他们走了,瓦剌就归自己了。
如果黄台吉打赢了,对自己来说也是好事情。
这一战之后,黄台吉肯定会元气大伤,到时候自己就有资格和黄台吉掰手腕了。看了一眼巴图,三娘子面容严肃的说道:派出游骑,盯着那边,有结果了第一时间告诉我。
是,哈屯!巴图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明军大营。
今天又向前走了百里,然后安营扎寨,戚继光看起来一点都不着急。
不过戚继光今天颁布了新的军法,让军营里面的气氛变得很凝重,这是一套战时军法,大多人也听过,但是没见过,据说这套军法是戚家军的军法。
现在真的颁布施行,还是让不少人心里面发颤。
主将战死,所有偏将斩首;偏将战死,手下所有千总斩首;千总战死,手下所有百总斩首;百总战死,手下所有旗总斩首;旗总战死,手下队长斩首;队长战死,而手下士兵没有斩获,十名士兵全部斩首。
不过后面给的赏赐也让人眼热,斩级的赏赐也颇丰,每一级赏银40两。
那可是四十两,砍下两个脑袋,就能回家盖房子娶媳妇了,戚继光还保证了,这个赏赐他一定给要来,而且所有的缴获全归个人,整个明军阵营的气势一下就被提起来了。
第一百一十章 开打
二虎,我刚刚听到消息,之前伏击战的人头也作数,你小子录战功的时候,七颗人头是不是?
夜晚,戚继光的大营之中火光闪动,士卒三三两两的在一起闲聊。吃了晚饭,不巡逻的士卒可以放松一下,这是他们难得的闲暇,在一处火堆旁边,一个士卒笑着对身边的年轻人说道。
年轻人的年纪并不大,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左右,长得很憨厚。
是七颗!王二虎憨厚的笑了笑。
那人脸上全都是羡慕,啧啧称奇的道:真好,这一战之后,你就能回家娶媳妇了,咱们一个月的饷银才二两,你这二百八十两银子,得当一百四十个月,十多年的饷银啊!
有了这笔钱,你小子肯定能回去娶一个漂亮媳妇。
在火堆的另外一侧,一个半躺着的士卒坐起身子,笑着说道:赵四,你小子进步不小啊!居然还知道二百八十两得十多年,你这应该去考秀才啊!
赵四瞪了对方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早就和你说过了,我家以前可是开酒楼的。
早就黄了!那人一摆手,笑着说道:早就听说你是富家子弟了,没落的富家子弟。不过你小子这一次也算是有机会了,过几天多砍点脑袋。
一个人头四十两,砍上百个,你小子就发了。
赵四撇撇嘴:还百个,到时候都就怕抢不着。
大营里面像这里一样谈论这件事情的地方不少,不少人都在琢磨着多砍几个脑袋,到时候回去领功。四十两银子,那是多少钱啊!一石米不过十几文,一两银子再少也有八百文,那得买多少米,不敢想。
麻禄和秦昌在巡营,听着将士们的说辞,两个人都有些感叹。
这就叫军心可用啊!麻禄感叹着说了一句。
秦昌也笑着说道:是军心可用,可是这军心也得用得起啊!四十两白银一个人头,戚少保也真敢说。那场伏击一万颗人头,四十万两的奖赏,这也就是戚少保。
听了秦昌的话,麻禄也只能苦笑,这也就是戚少保。
以前都说戚少保能打,戚家军如何悍勇,四十两一颗人头,估计自己手下这些人都疯了。自己西北军这边,别说四十两一颗人头的奖赏,军饷很多时候都发不起。
屯军的待遇就更差了,不说装备,很多都饿肚子。
无论是装备还是状态,自己的亲军都比不上。
朝廷给的饷银少,指望着军户的种田产出,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的军队。可是还要打仗,那怎么办?只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少部分的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军户制将领只有亲军能打的原因,因为其他人要装备没装备,要训练没训练,甚至都吃不饱饭,拿什么打。
这要是遇到有心劲的将领,愿意把钱花到亲卫身上,那还能有些战斗力。可是那些世袭的千户百户指挥使,一个个全都是草包,整天花天酒地的。
军户那点钱全都被他们拿去享乐了,那些军户都快沦为他们的奴隶了。
这就是喝兵血,在西北这么多年,秦昌和麻禄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点。现在看着京营这边,每月按时发饷银,打仗一颗脑袋四十两,怎么可能不嫉妒。
事实上对这种情况,朱翊钧非常的清楚,这也是大明军户制的弊端。
一旦朝廷不强力,拿不出钱,对地方束缚不够,那这些亲兵就会成为武将的私人武装。随着武将的荒废,军户就更活不下去了,这也是后来山西陕西农民起义能够做大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很多活不下的军户拎着刀跟着去造反了,反正也活不下去了。
不过情况是情况,解决是解决,朱翊钧现在根本没实力,也没办法解决。历代皇帝不知道军户制的弊端吗?当然不是,抗倭之战之后,谁不知道募兵制更好。
卫所糜烂,不堪一战,可是还不能废除,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那么多军户,那么多世袭的军军官没地方安排,直接转为募兵,也行,那你发饷银吧!以大明的财政收入,也只能就是呵呵了。
以募兵为战,以卫所为辅,这也只能是没办法的办法,毕竟朝廷养不起那么多的募兵。
对于秦昌的说法,麻禄也只能笑着点头,谁不知道戚少保深得皇上信任。以前戚家军的饷银不拖欠,装备用最好的,连铳骑这种奢侈的玩意都玩得起。
无论戚继光怎么搞的,他能搞来,这就是本事。
在这个时代,武将的面皮就不叫面皮,能搞来钱才是硬道理啊!
听说戚少保有三千亲卫,全都是铳骑!秦昌看着麻禄,压低了声音说道:听说那是从蓟辽带过来的,听说战力不俗,这一次估计能见到。
铳骑啊!
麻禄感叹了一句:我也听说过戚少保的铳骑,可是没见过啊!
两个人一边感叹着慢慢的走远了。
第二天天光刚刚放亮,一个斥候就骑着马冲进了营帐,很快消息就被送到了戚继光的大帐。
大帅,黄台吉统帅大军已经向着我们这边而来了!斥候单膝跪地,大声的说道:总计触动了人马七万余,预计日落时分就会与我军相遇。
听了斥候的话,戚继光顿时大笑了起来:好,好!
来得好!看了一眼麻禄和秦昌,戚继光笑着说道:本帅说的没错吧?黄台吉肯定会来的。
既然黄台吉来了,戚继光就决定不走了,直接下令,继续安营扎寨。不过也不是光待着不动,而是开始准备作战,布置大炮,熟悉地形,准备和黄台吉会战了。
你说我们能不能给绕过去,在归化城给黄台吉来一下?
戚继光指着地图上的归化城,对麻禄和秦昌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