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你说他有什么闪光点,看不到,可是你把事情交给他,你就能很安心,知道他一定会给你做好。这样的官可不好找,朱翊钧很珍惜。
这一次到了用他的时候了,朱翊钧准备和他谈一谈。
事实上朱翊钧这两年还是和张国彦有过两次交集的,基本上都是张国彦痛陈百姓疾苦,请求朝廷善待生民,只不过他也想不出什么兴利除弊的措施来。
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长娶妻
作为顺天府尹,虽然名义上是府尹,但实际上顺天府尹的权限还是很大的,虽然顺天府阶层不高,很难在众多的事情上做出最后的决断,但是,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殿面君。
单单是这一点就不是其他人比的了的,当然了,顺天府尹的特权还不止这些。
要知道顺天府尹可是正三品,在朝廷之中绝对是大员了,给一个巡抚都不换的位置。向上就是六部侍郎,甚至直接提升到六部尚书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顺天府尹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容易出事了。
附郭省城的府城知府最难干,何况是顺天府这种地方。
当然了,府城知府高配是肯定的了,就像现在的顺天府尹,或者后世的京城市高官。如果你地位低了,没人拿你当盘菜,谁搭理你,你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要知道后世的京城,那可不是一般的高配。
张国彦从万里九年开始干顺天府尹,到今年已经是第六个年头了,可以说已经是两任了。如果不出意外,已经到了转折点了。
要么升一步,去六部或者都察院这些九卿衙门,要么外放去地方做总督,也算是升迁。如果是做巡抚,那就是平掉,实际是贬斥半级。
在得到皇上传召的时候,张国彦也有些发懵。
虽然做了六年的顺天府尹,可是张国彦可算不上什么天子宠臣,像这种私下召见的事情,这还是第一次。当张国彦进宫的时候,心里面还是很忐忑的。
要知道进皇宫可不都是加官进爵,死无全尸的事情也不少。
当张国彦走进来,朱翊钧看了他一眼,心中不得不感叹,张国彦真的年轻啊!事实上今年张国彦才五十二岁,六年前他做顺天府尹的时候,不过四十六岁。
这样的年纪,在大明绝对是年轻的高官了。
放在后世,四十六岁的北京市长或者市高官也够年轻的了。
臣顺天府尹张国彦参见陛下!张国彦恭敬地给朱翊钧行礼,大声的说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淡笑着说道:爱卿免礼吧!
等到张国彦站直了身子,朱翊钧这才开口说道:朕今日找爱卿来,是有几件事情要和爱卿商量一下!说着朱翊钧面容和蔼的笑了笑。
这一下可怕张国彦吓了一跳,心里面咯噔一下子。
虽然和自己家的陛下接触的不多,可是张国彦还是知道一些自家陛下的事情,绝对是一个强势的少年天子。尤其是在推了官绅一体纳粮之后,这位少年天子更是威势大增。
对于自己这样的臣子,用到商量这个词,怕是要遭。
事实上如果是内阁大学士或者六部尚书这样的朝廷重臣,或许用商量还很合适,自己虽然是顺天府尹,商量这个词自己还担不起。
可是陛下用了,那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这件事情很难办!
难办到陛下也觉得不好意思,这才用了商量这个词,可是真的是商量吗?明悟了这些,张国彦瞬间就紧张了起来,连忙躬身道:但请陛下吩咐!
朱翊钧看着张国彦,忍不住在心里面感叹,这个张国彦果然是一个聪明人啊!
事情是这样的,公务员在大兴也试行一段时间了,朕觉得还不错,想着在顺天府推广一下,想问问爱卿的意见。
既然是聪明人,那就没必要拐外抹角了,直说就可以了。
就这事?
张国彦顿时松了一口气,躬身道:陛下放心,这件事情交给臣,臣一定好好办!
不过张国彦还是开口问了一句:陛下,顺天府有的胥吏做得很好,很不错,可否将他们转为公务员?臣愿意为他们作保。
事实上胥吏之中有能人吗?当然有,而且还有一大把。
只不过鱼龙混杂,加上升迁无望,使得很多胥吏堕落罢了。如果将他们转为公务员,有了升迁的机会,那必然是不一样的。
张国彦愿意给这些人作保,倒是让朱翊钧没想到。
事实上文官看不起胥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张国彦以顺天府府尹的身份,愿意为胥吏作保,当真是不容易,不过朱翊钧对这种事情倒是乐见其成的。
事实上公务员的培训刚开始,不可能将所有胥吏都开革掉,换上公务员。
一来人手不够,二来也会造成衔接问题,从胥吏之中吸收一部分优秀的,这也是必然的事情。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就依爱卿所奏。
爱卿回去准备吧!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张国彦可以走了。
臣告退!张国彦告退了之后就离开了文华殿,心里面还是有些不踏实,难道就真的是为了公务员的事情?可是心里面总是不安,好像有事要发生一样。
朱翊钧等到张国彦走了,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传旨海瑞和徐文长,让他们明日进宫见驾。朱翊钧看着张鲸,开口说道。
是,皇爷!张鲸连忙答应了一声。
这一次朱翊钧准备让海瑞退休了,从去年入冬之后,海瑞的身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了。太医院那边虽然尽全力医治,可是有些事情却强迫不得。
海瑞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如果再让他当官,估计活不了两年了。
这位三朝元老,朱翊钧还不想让他这么早死,多活几年,看一看大明的新变化,看一看自己能为大明做什么,不让他有遗憾。
前世海瑞垂垂老矣,但是却对大明之事担忧不已。
死谏,希望朝廷能够恢复太祖法度,贪污八十贯剥皮充草,进而来阻止大明的颓势。虽然垂垂老矣的海瑞不堪用了,不知道该怎么拯救这个他爱的深沉的国家。
可是海瑞却看得见,心里面明白,如果再不做点什么,大明就真的完了。
事实上有这个见识的人不少,可是真的愿意去做的人却不多,所以朱翊钧希望这一世海瑞能看看,至少等到自己建完顺天府之后,不带着遗憾离开,可以含笑九泉。
不枉海瑞一生为民奔波辛苦,一生为大明尽忠尽力。
第二天一早,朱翊钧像往常一样起床,然后打了一套拳锻炼身体,用了早膳,然后才到文华殿这边办公,刚到文华殿,张鲸就带着海瑞和徐文长走了进来。
比起海瑞来,徐文长的状态要好很多,颇有几分意气风发的感觉。
事实上徐文长今年才五十六岁,这一世没了心中的郁结,也没了晚年的落魄,加上在京城的调理,这使得他的身体非常好。
倒是在徐文长身边的海瑞,看起来不是很好。
或许是天暖的原因,比起去年冬天还是好了不少,去年冬天最严重的时候,海瑞都卧病在床了。现在走起路来倒是没什么问题,这让朱翊钧松了一口气。
臣参见陛下!两个人见到朱翊钧之后,躬身给朱翊钧行礼。
朱翊钧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免礼吧!说完这句话,朱翊钧对一边伺候的小太监说道:给两位爱卿办一个凳子来。
以前这种活都是张鲸做的,自从张鲸从扬州回来之后,他就不再干这些了。
这是对张鲸地位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他的奖赏。
等到两个人坐下,朱翊钧笑着说道:海爱卿的身子好些了?看到爱卿身子好转,朕心甚慰啊!
海瑞连忙说道:臣多谢皇上挂念,这些日子已经没有大碍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随即笑着转向徐文长:徐爱卿的气色倒是不错,朕的宫里面倒是有几个年纪合适的宫女,不如朕赐一个给徐爱卿啊?
听了这话,徐文长倒是脸色丝毫不变,笑着说道:陛下的好意微臣谢过,不过微臣现在这样挺好,也用不着别人伺候。
这个时候一边的海瑞接口道:陛下,徐文长自己找了。
朱翊钧顿时一愣,连忙笑着追问:还有这事?海爱卿快和朕说说。
看来海瑞是真的和徐文长相处的不错,心情也挺好,不然他是绝对说不出这话来的。倒是徐文长,此时一脸的尴尬,想辩解几句,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是大兴县的一个寡居的妇人。海瑞淡淡的说道。
早年丧夫,也没个子女傍身,家里面开了一个书店,她每日里帮衬着。说到这里,海瑞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平日里很喜欢诗词字画。
喜欢这方面?这倒是徐文长擅长的,加上徐文长的名声,估计水到渠成了。
徐文长可是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
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
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
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如此才情,吸引一个寡妇自然是不在话下。
朱翊钧笑着问道:那妇人年方几何?可需要朕帮忙?
第二百二十章 海瑞和巡城御史
听了朱翊钧这话,海瑞顿时笑着说道:那妇人二十八,与文长倒是相配,想来是不需要陛下帮忙的,如果陛下想帮忙,多赏赐一些银钱也就是了。
朱翊钧顿时就笑了:这个没问题,朕肯定会多给一些礼金的。
瞪了一眼海瑞,徐文长显然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多谈,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今日叫我二人来,所谓何事啊?
朱翊钧和海瑞对视了一眼,相视而笑。
不过朱翊钧也知道这个话题不能再继续了,再说下去,徐文长估计就该不好意思了。清了清嗓子,朱翊钧直接说道:好了,说正事。
对于海瑞和徐文长,朱翊钧自然不用隐瞒什么,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
听了朱翊钧的话,徐文长和海瑞陷入了沉思,半晌,徐文长开口说道:的确到了该推动的时候了,陛下英明啊!
海瑞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皇上让自己休息?
陛下,臣不想休息!海瑞直接开口说道:臣一个人住,闲下来没事人就废了,臣想趁着身子骨硬朗,为大明多做些事情。
听了海瑞的话,朱翊钧叹了一口气,事实上海瑞的话也不假。
人家致士了之后,可以含饴弄孙,纵享天伦,可是海瑞呢?他就孤家寡人一个,也不像徐文长,还知道给自己找一个女人。
一来海瑞年纪大了,二来海瑞从骨子里面对女人的定位有问题。
面对自己的老母亲,海瑞侍母至孝,对于的自己的妻妾,可就没那么好了。真要是把他放在家里面,估计闲下来的海瑞更难活得长。
是自己想当然了!
朱翊钧忍不住在心里面叹气,沉吟了片刻,朱翊钧开口问道:那爱卿可有想去的地方?
臣想做巡城御史。海瑞直接开口说道。
朱翊钧一听海瑞要做巡城御史,心里面又叹了一口气。海瑞不愧是海瑞,还真是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到了关键所在。
自己的这一次改革之中,巡城御史当真是一个关键的位置。
这个位置一般人可是镇不住的,可是海瑞就不一样,不说他干什么,他往哪里一站,估计京城乱七八糟的事情能少一大半。
可是巡城御史的责任倒是再其次,这一次事情估计不会少,他能吃得消?
海爱卿,你的身体?朱翊钧看着海瑞,略微有些迟疑的问道。
可以让文长来帮我,另外臣在大兴县也有几个得用的人。海瑞直接说道:而且臣觉得,真的用得到臣出马的事情,怕是也不多。
是,的确不多。
朱翊钧估计现在敢惹海瑞的人更少了,年纪大了,要是因为你们家的事情把海瑞弄出个好歹来,估计就是万人唾骂,遗臭万年了。
现在的海瑞绝对是横着走,声望高,没缺点,还有自己这个皇帝背书。
那好吧!半晌朱翊钧点了点头,说着又看了一眼徐文长:徐爱卿,海爱卿朕可就交给你了,千万不能有什么闪失啊!
提到这件事情,徐文长也严肃了起来,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照顾好海大人的。
朱翊钧点了点头: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关于大兴县的接任人选,你们有推荐吗?
无论海瑞还是徐文长都明白,大兴县的接任人选,必然是公务员,这一点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两个人也都明白皇上的意思,他们也一直在遴选人选。
有!这个时候海瑞从一边接口道:两个人。
一个叫做孙承宗的人,他的表现很好,这么久以来,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全都很合适。海瑞直接说道:我推荐他为县令。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那就他了。
孙承宗啊!
这个人也是大明末年的一个悲剧,明明有能力,但是却被党争给害了。现在这样也挺好,公务员的领军人物,有自己的看顾,他的崛起也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公务员想要崛起,那就必须要有一个领军人物,孙承宗就是很合适的人选。
那另外一个人呢?朱翊钧看向徐文长,笑着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