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征讨了察哈尔,草原上就需要一个对大明友善的大汗统御。”
“当然了,这个人也要有足够的威望,这一点戚大帅觉得大汗可以啊!”
翁果岱顿时露出一副大喜的样子,连连点头道:“本汗早闻戚大帅威名,可与说是如雷贯耳,神交已久,没想到戚大帅与本汗居然还是知己。”
“宋将军有所不知啊!”翁果岱一副颓丧模样的说道:“察哈尔的布延彻辰为人狂妄自大,对我们的草原部族多有欺压。”
接下来,翁果岱细数了察哈尔布延彻辰的罪过,简直就是罄竹难书。
“大明拯救我等草原部族于水火,我等真是感激不尽,本汗愿意向大明称臣,为大明镇守草原。”翁果岱说到最后,总结道。
“如此再好不过了!”宋梁顿时大喜:“大汗如此深明大义,是草原之福啊!”
两个人说完之后,自然就是酒宴了,可以说是宾主尽欢。等到酒宴散去,送走了宋梁,巴图看着翁果岱,然后问道:“父汗,那个宋梁说的话怕是不实啊!”
“岂止不实,简直就是谎话连篇!”翁果岱冷哼了一声说道。
“大明退出草原说的轻巧,还支持本汗,他们会放着瓦剌的三娘子那个女人不支持,反而支持本汗这话说给谁听,谁都不信。”
巴图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老爹:“那父汗还”
“还答应大明是吧”翁果岱冷笑着说道:“大明来到科尔沁,来和我说这些,还不是为了安抚本汗,准备先对察哈尔动手。”
“我们为什么不顺水推舟,难道让大明先来打咱们”
“大明陈兵三十万在草原,难道就是为了溜一圈肯定是要开打的。现在的问题是打谁,从现在的情况看,大明要打的是察哈尔,是布延彻辰。”
巴图想了想,点头道:“倒是如此!”
“来咱们科尔沁,还不是为了安抚咱们,不让咱们和察哈尔结盟,在他们打察哈尔的时候,咱们在后面捅一刀。”
“你觉得如果咱们不答应,大明会怎么做”
说到这里,翁果岱看着自己的儿子问道。
“自然是要消除后患!”巴图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不然大明也不放心出兵。”
赞赏的点了点头,翁果岱笑着说道:“就是如此,为了让大明不来打咱们,像大明称臣有何不可大明和察哈尔打完,还不一定什么样啊!”
“如果察哈尔打赢了,肯定也是惨胜,到时候大明退出草原,咱们就给
第三百三十九章 乌力罕
吴惟英看了一眼廖忠,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廖忠话里面的意思,吴惟英自然是明白的。前面的话基本上可以无视,叶赫部会动自己
看看叶赫部现在的情况,本来就很惨了,难道还想招惹大明
这个时候招惹大明,叶赫部就没脑子,一旦招惹了大明,大明都不用出兵,支持努尔哈赤就能灭了他。至于后面的话,吴惟英也不相信。
什么叶赫部崛起不好,叶赫部崛起不好,谁崛起好
虽然来到辽东的时间不长,可是对辽东的局势,吴惟英也了解了很多,尤其是这一路上,哈克师那个老家伙可没少给吴惟英讲述女真各部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在知道了吴惟英恭顺侯少侯爷的身份之后。
要知道吴惟英祖上可是蒙古人,看看人家现在混得,大明侯爵,统兵将领。哈克师心里面知道,自己以后怕是要和大明打很久的交到了。
戚继光的大腿不好抱,但是抱住吴惟英的大腿,好处也多多啊!
从廖忠的话里面,吴惟英就听出来一个意思,那就是这和李成梁的想法不一样。对此,吴惟英不屑一顾,李成梁算什么东西。
比战功,自己大帅甩他八条街,比爵位,自己家大帅甩他九条街,比圣宠,自己家大帅甩他十条街。虽然傍上了定国公徐文壁,可是一样没用。
“和我说说当年之战吧!”吴惟英想了想之后,开口问道。
自己要去叶赫部,当年之战肯定要了解一下,这一点很重要,说不定还能作为这一次在叶赫部打开局面的切入点呢!
“是,少侯爷!”廖忠连忙答应了一声道。
“事情发生在万历十一年,海西女真哈达部因都督王台死了,于是哈达部就发生了内讧,其子虎儿罕、康古陆、猛骨孛罗互相争权。”
“叶赫部逞加奴、仰加奴两个人则乘机进攻哈达部,企图吞并哈达部。”
“十二月的时候,逞加奴、仰加奴集兵进攻新嗣立的猛骨孛罗,大掠而还。当时的巡抚李松李大人再三宣谕,叶赫部不听,情益骄横。”
“于是李大人与李总兵定计,李总督率队去开原四十里,设伏兵于固城,李巡抚坐镇镇北关南楼指挥。参将李宁、宿振武在关外四隅设伏,派备御霍九皋前往叶赫部诱敌。”
“逞加奴、仰加奴率精兵3000至镇北关,伏兵尽出,阵斩逞加奴、仰加奴及白虎赤等以下三百多人,逞加奴、仰加奴之子凡孙孛罗、哈儿哈麻也被咱们斩杀。”
“埋伏于固城的在李总兵闻炮声,急驰出塞,抄击叶赫部后续骑队,斩首一千五百余级。叶赫部遭此重创,发誓永受约束。”
听到廖忠这么说,吴惟英点了点头,那一战打赢了叶赫部,但是却没有赶尽杀绝。
从这件事情上看来,大明的政策很简单,基本上就是维持女真各部的均势,不让任何一部有做大的机会,这一点吴惟英非常的认同。
事实上李成梁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很好。
李成梁在位之时,努尔哈赤还在为统一建州女真部奋战,这一点根本就不算什么,因为其他的女真部族也都是统一的,努尔哈赤做的也不算出格。
历史上李成梁万里十九年被大明给罢官了。
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也被调往了宁夏战场,李成梁在辽东经营的势力土崩瓦解。整个明朝在辽东的势力大跌,从而导致了女真各部看到了机会。
万历二十一年,叶赫部联合了九部进攻努尔哈赤,企图吞并海西女真,阻止努尔哈赤的崛起。失去了大明的压制,女真各部开始了吞并之战。
九部之战的结果是努尔哈赤大胜,九部联军大败。
如果李成梁在的话,这一战怕是根本打不起来,也就没了后来努尔哈赤乘势击败海西女真,统一女真各部了。只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李成梁以宁远伯的身份在京城苟延残喘,女真各部吞并之战正式开启。
等到万历二十七年,李成梁再一次出山,努尔哈赤已经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统一。灭掉了海西女真的哈达部,擒杀猛格孛罗。
整个辽东女真各部之间的平衡彻底被打乱了,努尔哈赤彻底成为了女真各部之中实力最强的人。在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已经有了一统女真各部的实力。
李成梁再一次回到辽东,自己已经七十六岁了,辽东的局势已经大变了。
原本心腹大患的土蛮已经久不犯边了,而女真各部做大成了心腹之患。李成梁以杀立威,先是对泰宁部速把亥动手,然后是叶赫女真的清嘉奴、扬嘉奴。
努尔哈赤则是在为了完成女真各部的统一而奋战。
虽然此时努尔哈赤势力很大,可是依旧没有跳出李成梁的掌控,因为海西女真四部虽然被灭了哈达部,但是其他三部还在。
只不过三部很乱,都想吞并掉彼此,然后与努尔哈赤一战。
三部之中没有努尔哈赤这样的英主,弄了十几年,依旧那个死样子,彼此还消耗掉了自己的力量。万历三十六年,李成梁再一次被罢官。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守辽东时,指出李成梁罪可至死。
万历皇帝念在李成梁守辽东有功,年岁也大了,只是罢免了李成梁,但是却没有杀了他。在李成梁被罢官之后,努尔哈赤开始了吞并海西女真剩下三部之战。
万历四十三年,李成梁死于北京,从万历三十六年到万历四十三年,李成梁居于北京,而努尔哈赤趁着这六年,吞掉了海西女真剩下的三部。
叶赫部因为明朝的干涉,得以保存,但是已经名存实亡了。
李成梁死后的第二年,努尔哈赤建国,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天命。
两年后,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檄文,正式与大明决裂。
事实上在努尔哈赤建国之时,他就已经做好了和大明决裂的准备了。努尔哈赤确实有一统女真的野心,这也不奇怪。
不光努尔哈赤自己,其他的女真部族也想,只不过努尔哈赤做到了。
纵观整个时间段,努尔哈赤实力的爆发增长期,全都是李成梁被罢免的时间。正是李成梁离开辽东,居住在京城的那些年,使得努尔哈赤有了可乘之机。
李成梁在辽东之时,采取的政策很简单,那就是谁冒头我就揍谁。
加上李成梁的军事才能,使得辽东保持了多年的稳定。或许李成梁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但是自古武将自污就是自保的手段。
加上明朝贪腐之风盛行,朝廷上下皆是如此,李成梁所作所为,放在那个环境下也不算出格。
事实证明,李成梁的策略是正确的,他在辽东也做的很好。如果大明能够一直坚持李成梁的策略,而不是罢免李成梁,或许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当然了,历史没有如果,前世这样,这一世朱翊钧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朱翊钧不动李成梁的原因。
这些年弹劾李成梁的人不少,李成梁也不是没做过出格的事情,但是朱翊钧都没有追究。即便是军改之时,朱翊钧也没有动李成梁。
 
第三百四十章 融合
c_t;三娘子的喝问让卜他失礼没了声音,但是脸上依旧是不甘的神色。
站起身子,三娘子看着儿子,轻叹了一口气:“现在大明兵强马壮的,你想让大明灭了你打不打得过先不说了,你自己说,你现在想反大明会有多少人跟着你”
卜他失礼顿时无言以对。
这几年大明对瓦剌侵蚀的很厉害,很多部族都和大明有往来,很多人甚至从大明得到了不少好处,尤其是这两年商贸之后。
加上卜他失礼的王位怎么来的,大家心里面都清楚。
这么多年,卜他失礼在很多部族看来,不过是一个小屁孩而已。一点威信都没有,即便是振臂一呼,又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你干掉脑袋的买卖
对于这一点三娘子明白,卜他失礼也明白。
看着儿子颓丧的样子,三娘子叹了一口气,安抚道:“大明现在要对草原用兵,现在朵颜三部已经被灭了,你先看着吧!”
“察哈尔和科尔沁还有内喀尔喀和鄂尔多斯还不一定什么下场呢!”
卜他失礼眼睛一亮,看着三娘子说道:“他们要是打赢了呢”
“那或许就是你的机会了!”三娘看着卜他失礼,笑着说道:“所以稍安勿躁,咱们静观其变就好了。”
卜他失礼顿时眼睛一亮,连忙点头。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站在大地图的前面,下面则是坐着几个军机大臣,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也都在。朱翊钧转回头,开口说道:“朕准备册封卜他失礼为忠顺王。”
顺义王的名字是不能用了,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之前自己为了打压卜他失礼,册封他为顺义公,现在需要改了。
见众人没有觉得诧异,朱翊钧继续说道:“赐姓朱,同时册封敬妃的哥哥乌力罕为顺义公,不知道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众人一愣,但是却没人说话,皇上这摆明了就是分而治之啊!
给卜他失礼一个忠顺王,赐姓朱,然后册封敬妃琪琪格的哥哥为忠顺公,彻彻底底的阳谋。大臣们对此的态度是无所谓,反正瓦剌现在就是大明搓圆捏扁的存在。
“另外朕准备在归化城设立归化卫,建立一支汉蒙军!”
说着朱翊钧指着地图说道:“这将是一支骑兵队伍,汉人占据六成,剩下的四成招收瓦剌良家子。初步人数定在三万,由蒙汉大臣统领。”
“其中汉族大臣为提督,蒙族大臣为副提督。”
“归化卫副提督,朕准备任命乌力罕,提督人选军机处这边可有合适的人选”
这是朱翊钧推广蒙汉合流的第一步,接下来会逐渐会在瓦剌兴建学校,并且开放瓦剌学籍,允许蒙古人在大明做官。
这个计划朱翊钧大概会用十年的时间来进行。
在完成了初步融合之后,朱翊钧就会在归化城设府,直接将归化城变成大明的领土,进行改土归流,直接完成实际性的吞并。
军机处几位大臣听到朱翊钧这么问,心里面都开始盘算手下有没有合适的人。
这个人要有足够的能力,在归化城做提督,你能力不够,那是肯定不行的。另外就是这个人的地位也要够高,虽然是副提督,但是关键时刻还是能做事的。
最后一点就是这个人要忠心,忠心不够可不行。
“陛下,臣倒是有个人选!”开口的是梁梦龙:“臣举荐的这个人就是大同总兵麻禄之子麻贵,现在的大同副总兵。”
听到梁梦龙举荐麻贵,朱翊钧眼睛顿时就是一亮。
麻贵的能力朱翊钧倒是不怀疑,这个人在历史上非常的有名。这些年官至副总兵,也是战功赫赫。加上他本身就生在边塞,长在西北,对瓦剌也有足够的了解,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n
第三百四十一章 局势
c_t;对于大明文化的同化能力,朱翊钧是一点都不怀疑,他相信大明一定能够吞并瓦剌。麻贵还是回族,不也成了大明的良将了。
“好了,回去都安排好,礼部派去的人和三娘子他们一起走。”
朱翊钧摆了摆手,事情安排完了,剩下的就是下面大臣的事情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