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橘白衫
朱翊钧看到王皇后的样子,自己先笑了,这副小委屈的模样,当真挺可爱的。
第六十三章 召见刘显
皇后的琴艺,算了,朕就不做评价了!朱翊钧被王皇后看得有些尴尬,只能有些无奈的说道。
王皇后看到朱翊钧的样子,顿时就笑了,脸上的表情也不在那么幽怨了。
将走过来的王皇后揽在怀里,朱翊钧笑着说道:朕从小跟着宫里面的师傅们学习,学的是治国之道,学的是圣人之道,琴棋书画却很少涉猎。
书和画还有些,琴和棋就真的一窍不通了,不过皇后以后倒是可以教教朕。
王皇后面容严肃的说道:这件事情是妾身的错,陛下还是要以国事为重,琴艺乃是小道,妾身可不敢让陛下学琴,还是妾身弹给陛下听吧!
朱翊钧笑着点了点头:真是贤明的皇后,那朕就听皇后的。
听了朱翊钧这话,王皇后顿时心里面就甜滋滋的,看向朱翊钧的目光就越发的柔和了。
朱翊钧在王皇后这里呆到了掌灯,然后就离开了,他还需要继续入洞房。为了避免出现争宠的现象,朱翊钧采取一个看起来很荒唐的做法,那就是抽签。
刘妃已经被册封为昭妃,杨妃则是被封为宜妃,皇后这边自己宠爱一点没关系,可是她们两个朱翊钧就尽量要担待一些了。
抽签的结果是刘昭妃,朱翊钧就特意让人去传旨给杨宜妃,这只是运气的问题,你别怪朕偏心。朱翊钧接下来的两天,一直都在忙着入洞房。
白天就尽可能的多待在王皇后那边,两宫太后对于这种情况也是乐见其成。
到了第四天的早上,朱翊钧从王皇后的床上醒了过来,让朱翊钧没想到来伺候的居然是张宏。朱翊钧看着张宏就知道了,这肯定是李太后有话说啊!
皇爷,太后让老奴和陛下说‘少年人戒之在色’,男女之事要节制。
朱翊钧一脸的黑线,不过还是点了点头:上禀母后,朕知道了。
太后还说了,以后皇上就不要留宿坤宁宫了,如果陛下需要人伺候,那就宣人到乾清宫吧!张宏又说了一句话,不过却低着头,不太敢看朱翊钧。
事实上张宏也知道这个有多难,少年突然尝得男女之事,自然是食髓甘味。
不过张宏也知道太后担心什么,毕竟当年先皇就死在这上面,现在陛下还小,如果沉溺于男女之事,不说耽误国事,对陛下自己也不好。
朕知道了!朱翊钧点了点头,皇宫里面的这个规矩他懂。
事实上虽然大婚了,可是皇上和皇后是不能住在一起的,皇上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在坤宁宫。皇上想要和皇后妃子行周公之礼,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皇上跑过去留宿,事实上这种情况是不合规矩的,如果皇上这么干多了,那是要被弹劾的。
第二种就是侍寝了,皇上宣皇后或者妃子去乾清宫侍寝,这也是侍寝这个词汇的来历,侍,服侍,寝,就寝,说白了就是服侍皇上睡觉。
张宏来提醒朱翊钧的就是这一点,你不能总睡在坤宁宫。
王皇后在一边小脸红扑扑的,似乎很是不好意思。
朱翊钧就不在乎了,拉着王皇后的手说道:咱们不在坤宁宫吃饭了,去慈宁宫,先给太后请安,然后咱们就在慈宁宫吃早饭了。
听了朱翊钧的话,王皇后还没反应过来,张宏却笑了,显然他知道皇帝此举会让太后很高兴。
带着王皇后去了慈宁宫,顺便在那边吃了一顿早饭,然后朱翊钧就把王皇后留在了慈宁宫。一个刚进宫的小丫头,自己宠爱她,让她有安全感,但是也不能缺了调教。
朱翊钧可不想弄出一个恃宠而骄的皇后,那就不是自己的初衷了。
调教这样的事情自然要有专业的人去做,这个人自然就是李太后了。无论从礼法还是宫里面的规矩来说,王皇后在李太后那边他都嘚瑟不起来。
皇后面对太后,天生矮一头,加上李太后这么多年的皇宫经验,足够王皇后学得了。
朱翊钧会到乾清宫,先是深吸了一口气,有一种回来真好的感觉。大婚总算是忙完了,朱翊钧顿时有了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看了一眼张鲸,朱翊钧开口问道:这两天有什么大事情发生吗?
回皇上,没有!张鲸躬身说道:只有京营提督刘显进京了。
朱翊钧一愣,刘显进京了?这速度可是够快的。
摸着下巴,朱翊钧琢磨了片刻,开口说道:传见吧!
对于这位俞大猷推崇的将军,朱翊钧还是很好奇的,反正早晚都要见,那就现在见一见。等到自己见完了,刘显也能去上任了,尽快把这件事情定下来。
刘显来的自然没有那么快,朱翊钧翻看你了半天奏折,张鲸才带着一个老者从外面走了进来。
看到刘显,朱翊钧就是一愣,这怎么看着比俞大猷还老?从履历上看,刘显应该比俞大猷年轻才对啊!看来南边真的挺熬人,怪不得俞大猷想把刘显调回来。
臣刘显,参加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显跪在地上,恭敬的大礼参拜。
朱翊钧点了点头,满意的打量了一番刘显,然后开口说道:起来吧!说完对张鲸说道:给刘爱卿搬一个凳子来!等到刘显坐下,朱翊钧才继续说道:爱卿一路上可还顺利?
托陛下洪福,一切都很顺利!刘显躬身道。
朱翊钧顿时就笑了,刘显看起来和俞大猷不是一路人啊!
不过朱翊钧也知道,光从表面可看不出什么来,更何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刘显能和俞大猷交好,估计骨子里面是一类人,毕竟俞龙戚虎也不一样啊!
刘爱卿,朕让你提督京营,有什么想法,说说看看!朱翊钧也没绕弯子,直接切入正题。
刘显知道这是皇上在考验自己,不过他也不怯场,直接开口说道:臣来的路上想了一路,想要整训经营要看皇上。皇上需要臣做到什么程度,臣才能决定该怎么做!说完这句话,刘显就不说话了。
第六十四章 朕言出法随
听了刘显的话,朱翊钧一愣,随后就饶有兴趣的看着刘显,这个老头明显比俞大猷有意思啊!
沉吟了片刻,朱翊钧笑着说道:朕希望京营能恢复成祖荣光,追亡逐北。
只要陛下支持臣,也不是做不到的!刘显脸色倒是没什么变化,只是淡淡的说道。
这一次反倒是朱翊钧来了兴趣了,看着刘显问道:那行,你说说看,不过丑话说现在前面,朕可不喜欢放大话的人。
再往后几十年大明有一个爱放炮的袁崇焕,难道现在还要出一个刘显不成?
强军的几个要素,臣认为排在第一的就是兵员。刘显直接说道,一点都不客气:京营的兵员不行,如果皇上想要强军,那就要选兵。
这一次刘显是豁出去了,他以前是在南疆打仗,一度以为自己就要老死南疆了。
没想到此生还有机会进京,还有机会面圣,成不成的,刘显都觉得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反正皇上要是厌弃了自己,那自己就回家养老了。
新军不代表不能战,如果兵员好,训练好,打几仗就能成为精兵。
如果兵员不好,训练也不好,打仗也只是望风而逃,甚至连土匪都打不过。关键是这些人练不出来,打几仗也没用,所以臣说兵员很重要。
朱翊钧点了点头,很好的观点,也很有见地。
见朱翊钧点头,刘显便继续说道:京营官军,大多为世袭,权贵子弟横行,几次整训效果也不佳。想要彻底的整训京营,那就要选兵。
说说你想怎么做?朱翊钧看着刘显说道:如果你想从选批人练兵,朕还不如让你去编练新军。
臣准备对京营上下进行一次考核,所有不合格的全都革除,无论是官还是兵,无论是权贵子弟,还是恩荫入仕,全都开革出京营。
刘显说道这里,再一次抬起头说道:缺额从民间招兵,最好从受灾地区招兵。
一来当兵吃粮,可以给他们一条活路,二来他们吃得了苦,也就耐训练。如果陛下能够任由臣放手施为,那臣一定能练出一支精兵来了。
朱翊钧看着刘显,你还真敢说,也真敢干。
在自己的心里面,朱翊钧自然也有这样的想法,可是真的要这么干,那还真不容易,这里面牵扯的事情太多了。朱翊钧也认为这件事情还不成熟,所以一直有些犹豫。
不过朱翊钧也知道,真的这么干了,那自己面临的压力会有多大。
这个时候朱翊钧就想到张居正了,张居正不在,自己直面压力,如果张居正在的话,那就有他给自己分担压力了。看了一眼刘显,朱翊钧心里面一动。
这是一位老将,他为大明征战一生,他须发皆白,他满身伤痕。
可是即便如此,他依旧不惜身,他看到了自己提拔他为提督的意思,他也知道自己这么做将面对的是什么,但是他义无反顾,无惧身败名裂。
自己在怕什么?自己的鲜血冷了?还是自己玩权谋玩的自己都陷进去了?
可以!朱翊钧面无表情,嘴角轻开,只淡淡的说了两个字。
刘显抬起头看着朱翊钧,脸上一片惊喜,甚至身子都颤抖了起来:陛下,此言当真?
事实上这样问皇上是不合适的,可是刘显真的太激动了,他原本都没想着皇上会答应了,可是皇上就答应了,刘显如何能不激动?在接到任命自己为提督的圣旨之时,刘显就向着自己该如何做了。
以前自己的头上有文官,想要一展身手根本不可能,可是这次不一样,自己上面就是皇帝。
如何保住提督的官制,如何让提督不成为空架子,刘显想了一路。到了最后,刘显想明白了,那就是要握住权力。从选兵开始,一定要握在手里面。
士卒选拔,武将升迁,全都自己说了算,而不是依靠文官的举荐和提拔,只有做到这样,提督才是真正的提督。
朕金口玉言,自然说了就算!朱翊钧看着刘显,掷地有声的说道:朕大明天子,言出法随,朕说可以就可以,谁要是不满,朕自会为爱卿做主。
这件事情刘显冲锋陷阵,朱翊钧就要在背后支持他,不然他做不下去。
臣领旨!刘显跪在地上,大声的说道。
朱翊钧能看到刘显颤抖的身子,叹了一口气,或许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或许和自己的步调不协调,可是等到自己计划好了,步调协调了,自己还能在遇到刘显这样的人?
起来吧!朱翊钧摆了摆手说道:接着说,选兵的权力朕给你了,朕让司礼监秉笔掌御马监太监张诚和你一起做这件事情。放心,他什么都不干涉,有麻烦就由他去处理。
让张诚去,主要就是给刘显撑腰的,表明的是朱翊钧的态度。
第二件事情就是饷银。刘显直接说道:当兵吃饷,军中贪渎之事频发,到了士卒手中不足三成,层层盘剥,京营的军官权贵子弟众多,皇上准许臣严惩贪墨。
不用!朱翊钧一摆手,直接说道:朕会让御马监派人专门负责这件事情。
这件事情最是得罪人,朱翊钧不会让刘显扛起来,最合适的人选和机构就是张诚和御马监。
军队的监察机构一定要有,朱翊钧准备将御马监打造成军队的监察机构和情报机构。事实上皇帝对军队的掌控是不严厉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报不到位。
另外一点就是管辖权,地方官府对军队有管辖权,这个最要命了,朱翊钧要把这个权力收回来。
听到朱翊钧这么说,刘显觉得有些不妥,让太监来做?不过他也知道做这件事情的压力和风险,也知道这是朱翊钧对他的爱护,便直接说道:臣领旨。
军饷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以后京营的军饷,全都由户部直拨,军饷足额到提督衙门,如果有人贪墨,你可以直奏于朕。朱翊钧不信了,有命拿没命花的钱谁敢拿。
第六十五章 不能刚正面
听了朱翊钧的话,刘显顿时就激动了,连忙跪倒在地说道: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
你先写一份折子上来吧!朱翊钧看着刘显,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毕竟是大事情,需要综合制定计划,不能两方面脑子一热就动手。
臣遵旨!刘显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向外面走了出去。
朱翊钧看着刘显背影,有些头疼的叹了一口气,说起来简单,事实上做起来真的没那么简单。关键是京城不能乱,朱翊钧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试点。
说起京营,也叫三大营,建立的时间就早了,要追溯到明初。
最巅峰的时候在永乐时期,永乐皇帝就是以三大营北征的,打的蒙古人不敢南顾。
只不过土木堡之变之后,三大营彻底完蛋,剩下的也只是一下老弱病残,根本没法打,甚至都没法看了。一直到正德皇帝,这位大明朝最喜武事的皇帝。
正德初,十二团营仅选出六万零五百锐卒,于是调边军数万人入卫京师,名之外四家。又立东西两官厅,东官厅操练正德初所选官军,西官厅选团营及勇士四卫军操练。
事实上那一次三大营的清洗就很彻底,加上以边军精锐充任新军,战斗力是可观的。
这也是后来正德皇帝能够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的依仗。只不过正德年轻,加上父亲去得早,做事难免没溜了一些。
放在后世,其实就是贪玩,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正德皇帝建立的京营,在那个时候绝对是战斗力很强悍的,只不过经过嘉靖朝的经营,三大营算是彻底完蛋了。在嘉靖二十九年,更是罢团营和两官厅,恢复永乐时三大营旧制。
不同的是三千营改名神枢营,其三营司哨掖等名及诸内臣俱裁革,而以大将一员统帅,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
文官一掺和,三大营彻底歇菜了,不过朱翊钧看来,三大营最大的问题还是士卒来源的问题。
不改变兵卒的户籍制度,基本上就没戏,父死子继的事情绝对要不得。
只有募兵制才是王道,而且当兵到了一定年限,那你就要回家,就像后世征兵一样。朱翊钧现在考虑的是突然整改十多万人,容易出乱子啊!
京营位于京城,如果再有有心人煽风点火,真的容易出事情。
真要是京营除了事情,就算没闹腾出什么幺蛾子,自己这个皇帝估计也就威望大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