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但是薛仁贵打起仗来根本就不管不顾,管你多少人,现冲过去打一阵再说。

    于是他带着几百人就冲过去了。

    这可是深入虎穴啊,别说高丽人了,就是自家人都看到胆战心惊,薛仁贵,他特么疯了打中军你也不看看那里有多少人!

    对于这场大战,史书上没有太过详细的描写,毕竟写历史的人一个个都是惜字如金,能一个字表达绝对不会用两个字。除了有卖弄学识之外,更多的是因为一方面史书要记载的事情太多了,能给你几个镜头就不错了,已经让你青史留名了就不能要求太高,毕竟还有很多人很多事排着队呢。再一方面可能是史学家的春秋笔法,只有忽略掉诸多细节,才能给人想象的空间,才能让一个人在历史中充满神秘感。

    史书上说当时围在薛仁贵的身边的高丽兵起码有上百人。

    这么说固然是为了突出薛仁贵的勇猛,但是只要仔细一想就会发现根本不可能。

    一百个敌人啊,再牛逼的高手也得完蛋。

    这一百人可不是赤手空拳的站在那里等着你砍,人家也是手握利刃,就是身手再差,薛仁贵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是两百手。不说别的,就是用石头砸也够薛仁贵喝一壶的。

    但是当时的环境凶险是肯定的,毕竟这次是高丽的精锐,唐军在人数上也不占优势,所以打起来难一点。

    这么多人打起来,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这都是正常现象。那个时候又没有电话,没有定位系统,想要从十几万人里面看到自己的将军简直难如登天。

    所以打到一半就已经乱了,完全乱套了。

    一天结束双方都晕头转向,谁也没有收兵的意思,也没办法收。

    有的到快冲到人家背面了,有的还在边缘没冲进去,怎么收兵

    打吧,只能一直打。

    一直到第二天凌晨,薛仁贵才突破了敌人的三道防线,冲到的高丽的中军那里,一支冷箭射出,干掉了人家的老大。

    这下形势一下子就乱套了。薛仁贵让身边的兵卒扯开嗓子喊,高丽大将被射死了!高丽大将被射死了!

    这一喊顿时让高丽的兵卒不淡定了,群龙无首的军队是最好对付的。

    老大死了,下面的兵卒立刻慌了神,再也没心思接着打,虚晃一枪之后,立刻就开始溃败。

    薛仁贵和高侃力抓住机会,一路追着打,十万高丽精兵死伤大半,逃回去的寥寥无几。

    金山之战是唐军到达高丽的第二场大战,这一战改变了大唐和高丽的军事力量,高丽精锐尽失,再也没有力量发动攻击,只能被动防守。

    这一仗使得大唐灭掉高丽成为可能,也给了李治巨大的信心,使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金山之战薛仁贵的出色表现让李绩大为惊叹,他老怀大慰,大唐的武将后继有人了。

    他老了,契芘何力也老了,程知节走了,苏定方也风烛残年,刘仁轨一介文臣倒是让他倍感意外,可是毕竟也老了。

    数来数去,在后辈的将领之中,好像也就薛仁贵堪称人中龙凤。

    这次对高丽的灭国之战,薛仁贵的才能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不仅让李绩对他刮目相看,也让李治极为赞赏。

    大唐赢了,高丽傻眼了。

    那可是十万大军啊,说没就没了。

    泉男建终于坐不住了,战争的接连失利终于让他感受到了大唐的强大,也看到了自己的渺小。

    高丽保不住了。

    后悔吗

    当然有,如果他没有发动叛乱,没有把泉男生打跑,或者干脆杀死他,就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完成这一切的到底是谁的错

    想来想去,好像谁都没有错。泉男建为了自己的权势打败了泉男生,这是错误吗当然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更何况是一国大权。

    而泉男生呢,似乎更没有错,权力本来就是他的,结果被自己的兄弟抢走了,自然不甘心,想要报复,大不了大家同归于尽。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谁怕谁啊

    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很容易做出轻率的决定来。更何况泉男生这个决定并不轻率,他经过深思熟虑,知道想到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就只能向大唐臣服。




第三十三章两千人
    不管谁对谁错,现在说什么都显得不合时宜,因为趁着泉男建发懵的时候,薛仁贵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马不停蹄的挥师前进,不久之后就占领了金山周围的几座城池,彻底占领了这片地方。

    接下来的目标就很明显了,扶余城。

    这是平壤城的门户,拿下了这座城池,高丽的都城就无险可守。

    虽然扶余城很关键,但是关键是,泉男建没有兵可派了。现在扶余城的军队也就一万多人,真正能打的军队不超过一半,剩下的都是老弱残躯,充个人数还行,真要打仗,只有被砍的命。

    可是那也得打啊,泉男建为了阻止李绩大军的前进,派了一万人出城前去阻击。

    为了确保这次的胜利,李绩依然把薛仁贵派上去做先锋。

    现在李绩的手丽也没有多少兵可派,毕竟在高丽打下了大片的城池,总要派人驻守,地盘一大,李绩也感到捉襟见肘。

    为了剩下的军队安全,薛仁贵知道,他这次做先锋,注定不会有太多的兵卒给他。

    两千。

    薛仁贵伸出两根手指头,给我两千人马,换你一座扶余城。

    什么

    两千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知道你能打,我们也佩服你厉害,但是两千人马,也太少吧泉男建在扶余城外可是有一万人马横在路上。你两千人就敢去打,太冒险了吧。

    连李绩也皱了皱眉头,两千人马确实是太少了,薛仁贵,不可大意啊,这样吧,给你五千人马,务必击败前面的敌人。

    不,大总管,现在我们没有多少大军可用,如果我带走的人太多,到时候万一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我们就会无兵可派,那个时候就危险了。

    可是,两千人马真的太少了。

    足够了。

    你能说说你的计划吗不然我不放心,你是大唐的猛将,损失不起啊。李绩有些担心,两千人马,即使全军覆没,他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可是薛仁贵不能出事,这是大唐的希望,不能出事。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只要如此如此,就一定能够取胜,薛仁贵给李绩讲了自己的计划,让李绩大为惊叹。

    虽然说手段不太光彩,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能取胜,其他都是次要的。

    薛仁贵出发了,带走了大量的白色麻布。留下众人不知所以。打仗他带这么多布匹做什么又不是来做生意。

    李绩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心中惊叹,真他么的有手段啊,老夫自叹不如。

    其实薛仁贵的做法很简单,打埋伏。

    为了取得胜利,以两千人的兵力干掉敌人一万人,正常的打法根本就赢不了。

    于是薛仁贵看着漫天雪花,想到好像可以利用一下障眼法。

    那个时候打仗,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伪装一说,反而为了增加气势,让敌人害怕,还故意把衣服设计的很显眼,几百米外都看的清清楚楚。

    这种思想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是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古人,毕竟那个时候的思想讲究的就是光明正大。

    思想支配着人,处于一个时代的人所做的一切,都受制于他的思想。

    今人看来十分荒谬的做法在古代却被传为美谈。

    卧冰求鲤、埋子养父、铁杵磨成针,教育的意义是正确的,其精神内核也是好的,可是列举的例子却是愚蠢甚至是可怕的。

    但是我们能够说古人不具有智慧吗完全不是,相反,古人的智慧是强大的,是令人神往的,我们在醉心于当代先进科技以及多元化文化之时,也应该时常回过头,去看看古人那纯粹的智慧。

    当时打仗都是冷兵器,即使是埋伏也是刀剑相向,没有狙击枪,没有冲锋枪,没有大炮,没有手榴弹,只能一刀一刀的杀气敌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搞视觉盲区似乎没有必要,作用也不会太大。

    但是因为人少,薛仁贵觉得自己有必要尝试一下。因为面对几倍于自己的敌人,如果不出其不意,想要赢的话几乎不可能。

    薛仁贵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用拜麻布披在兵卒和战马都身上,这样在白茫茫的雪中根本就看不见,只有走进了敌人才能看见。而等到他们看到的时候自己已经冲到了跟前,敌人根本就来不及列阵,只有挨打的份。再在两边埋伏上弓弩手,进行射杀,效果应该不错。

    想好了主意薛仁贵就开始行动,两千兵马都通体雪白,远远望去和大雪混在一起,根本就看不到。

    薛仁贵马不停蹄,快到敌军大营的时候他带领一千人直接冲过去,另外一千人从两翼迂回,不断的用弓弩射杀。

    等到薛仁贵冲进了大营高丽的兵卒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很多时候还没看清楚来人就一刀被砍下了脑袋。

    敌袭!

    等到大营终于混乱起来,高丽人才惊觉,是唐兵来了!

    可是混乱之中根本就不知道敌人有多少,也看不清楚敌人在哪里。

    经过两次大战,高丽兵卒已经充分领教了大唐兵卒的勇猛,连最精锐的十万大军都被打没了,他们这些人就更不再话下。

    强烈的心理暗示加上薛仁贵的突然出现,让高丽人顿时惊恐不已,根本就没心思打仗,连武器都顾不上拿,抬起腿就跑。

    求生是人的本能,害怕也是人的本能,当明知道不跑就会死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听从自己大脑的条件反射,只有强大意志的人才能战胜恐惧。

    薛仁贵的突然出现犹如惊雷,高丽大营直接炸营了,长时间的恐惧和压抑让他们变得疯狂,跑的跑,没跑的拿起兵器胡乱挥舞,根本就不看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薛仁贵也没有料到他的出现居然会引起高丽的炸营,不过他没时间想这些,反正这是好事,省得自己动手了。

    他带着一千兵卒直接杀了一波,然后又折返回来,又一次进行了冲锋。

    如此往复三次,他的一千人居然还剩下六百人。

    而两翼的兵卒加起来也还有七百人。还有一千多人,跟我冲!



第三十四章不战而降
    天黑了,高丽的大营终于安静了下来,满地的尸体,空气中漂着浓烈的血腥味,薛仁贵喘着粗气,看着背后剩下的六百多人,大喝一声,兄弟们,我们打败了一万敌军,现在,跟着去冲进扶余城!

    杀啊!薛仁贵这个疯子带着剩下的六百人直奔扶余城而去,后面的李绩惊的连水都吐出来了。

    什么薛仁贵往扶余城杀过去了那城外的一万大军呢被打败了

    这他么也太快了吧,才几个时辰啊,他两千人就打垮了人家一万人居然还有力气杀向扶余城

    是我听错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他还有多少人就敢攻打扶余城

    当李绩听到薛仁贵还有六百人的时候终于坐不住了,赶快集结大军,跟我杀向扶余城。

    薛仁贵啊薛仁贵,你他么是真的疯了,可是疯的好哇!如果本帅再年轻二十岁,一定和你一起疯一把。

    听到薛仁贵居然如此强悍,其他人也不淡定了,他两千人就打败了高丽的一万人,六百人就敢攻打扶余城,老子凭什么不敢不服气,大大的不服气,来人啊,把我的三叉戟拿过来,老子要第一个杀上扶余城。

    就这样,唐军浩浩荡荡的向扶余城进军,所有人都热血沸腾,恨不能马上赶到扶余城,和薛仁贵比试一番。

    等到他们终于赶到了扶余城下准备一显身手的时候,突然发现扶余城的城头上居然嚣张的插着一面硕大的薛字旗。

    李绩愣了。

    契芘何力愣了。

    高侃力愣了。

    旁同善也愣了。

    这他么是怎么回事

    这旗帜是怎么回事

    这…六百人就把扶余城打下来了

    不可能吧这城外没有一具尸体,没有一点血渍,怎么就进城了正在李绩心惊不已的时候,薛仁贵提马从城里走了出来,卑职幸不辱命,扶余城拿下来了。

    虽然大概已经猜到了原因,但是李绩还是咽了口口水,走过去,猛拍薛仁贵的肩膀,薛仁贵,你他娘的真让老夫刮目相看!

    扶余城,居然投降了!

    这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太不可思议了,你带着六百人就让扶余城投降了怎么做到的

    这要是回到长安,可有吹牛的本钱了。

    其实薛仁贵自己都感到意外,他还准备在扶余城大干一场呢,结果没想到人家直接举起白旗,投降了,不打了。

    薛仁贵当然没什么傻,他的六百人真要攻城的话分分钟就死光了。之所以这么急的要杀向扶余城,是他想趁着现在扶余城外围没有敌人赶紧去侦查侦查,好给接下来的攻城战找点有利的地形。

    可是没想到他的六百人刚到城下上面的兵卒立刻就扯着嗓子问,来者何人

    呵一个小小的兵卒也敢如此嚣张!

    去报上我的大名。

    薛仁贵身后一个大汉立刻应声而出,睁开你们的狗眼看清楚了,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薛仁贵在此,识相的赶紧开城门,出来投降,否则杀光扶余城所有活物,鸡犬不留!

    薛仁贵诧异的一回头,你小子还不错啊,知道自己加词了。

    这句话就是一句空话,薛仁贵不信,他身后的六百骑兵也不信。这种威胁根本就没有用,连人家皮毛都伤不到。如果说狠话有用,猪都会上树了。
1...7677787980...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