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等到他好不容易到了现在的位置,他以为自己成功了,可以呼风唤雨,所有人都要匍匐在他脚下瑟瑟发抖。
为了发泄他多年的压抑,一口气连着收了十几个美丽的女子到房中。
无数人围着他打转,对他阿谀奉承,好话说尽,排着队等候他的召见。
现在再看看荒凉无人的宰相府,凌乱不堪的院子,人去房空的凄凉,李义府觉得这辈子活的真是太失败了。
曾经的辉煌已经远去,现在的落寞刚刚开始。
现在他真的是孑然一身了。
皇帝治罪的旨意还没下来呢,就急着跑路了,这是有多着急啊!
李义府坐在台阶前,回想着自己这一生,起起落落,感慨万千。
他的母亲哆哆嗦嗦的哭着走出来,看到李义府的断腿哭声再次升高。
这是怎么了啊前段时间还好好的,怎么儿子去了一次洛阳,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她听说自己的儿子居然敢顶撞皇帝,吓的直哆嗦。
君君臣臣,自古以来尊卑有别,他是大唐的臣子,居然敢顶撞皇帝,这不是找死吗好好的日子不过,去什么洛阳他都是宰相了,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李家从来就没出过什么官,到了他这里,居然位居宰相,这可是李家天大的荣耀啊,她就是死了也有脸见李家的先人了。
第十三章有区别
可是她没想到,这好日子没过几年,居然就成了这般模样,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仆人和婢女抢走了,儿子的老婆小妾也跑了,一个都没剩。更让她愤怒的是,有两个小妾居然带人把家中的库房都给抢了。
作孽啊,我李家对你们不薄,事到临头你们居然如此下作!会天打雷劈的!
我的儿啊,你的腿怎么了老妇人泪眼婆娑,想看看儿子的腿又怕儿子太疼,只能泪眼巴巴的一边看一边哭。
都过去了,都过去了,李义府强忍着眼泪,你儿子做错事,这是惩罚。只是连累您跟着受苦了。
当一个人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才能真正看透一切,为何很多经历过生死的人都看的很开,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因为他们知道,那些东西根本就带不走,而且在你的生命即将逝去的时候一点用都没有。
现在的李府只剩下了李义府和他的老母亲两个人,再也没有了喧嚣,那些车水马龙,这些人声鼎沸,都离他们远去了。
没多久李义府的母亲就去世了,李义府回到了老家。安葬了他母亲之后按照礼仪他要在家丁忧。
不管是李义府还是满朝文武,都知道属于李义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只不过在朝堂上活跃了几年便迅速的退出,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名义上李义府仍然是宰相,他仍然占据着大唐重要的位置,为了彻底的让他退出,在李治的授意下,言官们的弹劾从未间断。最牛逼的一个弹劾是一件让人无法反驳的事。
言官说李义府此人心怀叵测,居然在服丧期间望长安的气色,大逆不道。
这种事本来就不好说。
望皇城之色,这种事罪大恶极。但是谁也无法确定到底如何做才是望气。
一个人现在荒郊野外,用手遮着阳光,看看长安所在的方向,这算望气吗当然不算,老子不过就是欣赏一下家乡的风景而已。
当时的李义府在母亲的坟上服丧,没事的时候肯定要四处逛逛,看看乡下的风景,排解一下心中的苦闷。
再说了,李义府根本就不懂这种玄幻无比的学问,想望气也望不了。至于说找一个道士做这件事,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李义府真的有胆子找一个道士来,以千骑司的办事效率,估计三天之后李治就会下旨处死李义府。
之所以这种虚幻的望气事件会在朝堂上被提起,应该是李治为了名正言顺的治李义府的罪而采取的一种做法。
毕竟李义府当时是宰相之一,不管是贬官还是砍头,总要有个明确的说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什么还要下大力气对战犯进行审判直接杀掉不去是更好吗反正大家都知道他们就是死一百次都没错。
为什么
就因为他们的罪行需要整个世界以及后世人知道,从而避免引起一些人的猜疑。
李治对李义府就是这样,让他的罪名传遍天下,这样就不会引起朝堂以及天下强烈的震动。
这件事交给了大理寺审理,到了狄仁杰的手里。
这是他上任以来的第一个大案子,审判宰相啊,稍有不慎就会翻船,狄仁杰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此刻的狄仁杰不过三十多岁,他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当然在大部分人看来,三十多岁就干到了最高法院的院长,这已经是火箭般的速度了。大部分人在三十岁的时候还在庸庸碌碌的为了做一个副科长而绞尽脑汁。
这么一比较的话狄仁杰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但是请不要忘记,对于有本事的人来说,三十岁做到这个位置只能说算是正常速度。
而狄仁杰如果没有阎立本的慧眼识珠,估计此刻还在并州做一个小小的法曹呢。
他刚刚升任寺丞,还没多长时间,现在就来了一件这样引人注目的大案子,如果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毕竟这件事的当事人的李义府,而另一方是李治,涉及的事件又是私窥皇城龙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之事。
其难度可见一般。
不过这能难倒狄仁杰吗当然不能。
要知道,狄仁杰这货最大的特点就是见风使舵,当然,在这里这是一个褒义词。我的意思是他总能在复杂的关系中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一个,然后想办法立足不败之地。
很多人都看过关于狄仁杰的电视剧,电影,认为狄仁杰是一个正直、刚强、眼里不容沙子的男子汉。
我并不这么认为。
不可否认的是在狄仁杰的身上有以上这些品质,但是这就是他的全部吗显然不是。能在诡异的武媚手里活下来,并且倚为重臣,仅仅靠这几点是不够的。
实际上,狄仁杰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本事,就是对朝堂有着精准的判断以及预测。
见微知著,狄仁杰的这个本事在当时绝对无人出其右。
在李义府被李治打断腿后狄仁杰就敏锐的知道,李义府已经完蛋了,永远不会再有出头之日,并且应该很快就会被贬官。
处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李义府毕竟是武媚的手下。虽然大部分朝臣都以为李义府的靠山的李治,但是从李义府的发迹史可以判断出来,他真正的靠山是武媚而不是李治。
这有区别吗
有。
李治和武媚是两个人,只要是两个人,即使是夫妻,也同样会有矛盾,对一个人的使用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在狄仁杰看来,李治当初之所以用李义府,完全就是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同样是的,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能为自己所用就是有用之人。
李治虽然使用李义府,但是从心底是瞧不起他的,而且是排斥他的。
李治不可能不清楚李义府的为人,这种人的存在对大唐江山并没有什么好处,只能让朝堂混乱,政事停滞。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一个搅屎棍。
李治是皇帝,大唐的主人,自然不希望有这样的人来扰乱自己的财产。
第十四章没有资格
但是武媚不一样,江山姓李不姓武,武媚对于李义府的使用,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即使他把朝堂搅闹的天翻地覆,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他能为自己所用,管他是什么人呢。李义府是个小人,这更好了,反正她武媚要对付的基本都是正人君子,这活儿还就小人能干,你要真找个像上官仪那样脾气的,还办不成呢。
这次皇帝在洛阳直接打断了李义府的腿,这可是极为罕见的事件,李义府毕竟是宰相之一啊,这样做的影响太大了。
那么李治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如此大张旗鼓不客气的说,如果李治看不惯李义府,完全可以让千骑司偷偷的杀了他,到时候弄一个暴毙,谁知道他到底怎么死的
李治这次之所以要这么惩处李义府,是否说明他已经忍受够了李义府这类人在朝堂的所作所为
李义府可是这类人的代表,现在投靠在李义府手下的人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
这个时候李治大蛇打七寸,惩处了李义府,攀附他的那些人就会不攻自破。
至于武媚会怎么想,李治应该还没有考虑到。
或者说考虑过了,但是觉得没什么。毕竟他是皇帝,即使李义府是武媚的人又怎么样武媚还是我李治的人呢。
狄仁杰认为,李治之所以现在要惩处李义府,是在告诫朝臣,现在他不需要那些小人了,长孙无忌已经死了,现在的他大权在握,没必要在养着一群小人来祸乱朝堂。现在他李治需要的,是上官仪那样的干臣能吏。
得到这个结论让狄仁杰精神大震,虽然这次事件带有偶然性,但是处置李义府是必然。
明白了李治的心思接下来需要推测的,就是武媚的心思了。
武媚此刻的心里肯定是非常不爽的,干掉李义府,对武媚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而是后面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李义府是武媚手下的一个典型代表,旗帜倒下了,后面就完蛋了。所以武媚心里是很排斥的。从她心里来说,保住李义府才最符合她的利益。
但是李治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现在的武媚根本就无法左右李治的意志,李治对朝堂的控制力很强大。从这次处理李义府的事就能看出来李治很强势。
现在狄仁杰最发愁的,就是如何在李治和武媚之间做选择。
从一般意义上说,狄仁杰自然要站在李治一边,毕竟李治是皇帝,还是一个很强势的皇帝,对朝堂有很强的控制力。
但是武媚也不能轻视啊,毕竟武媚的地位很特殊,她不仅是皇后,而是李治极为看重的人,甚至可以说有些,依赖。对,就是依赖,她更像是李治的亲人。所以武媚和李治这两个人在有些事上相爱,有些事上相杀,纠缠的无法解开。
如果处置李义府太重,武媚心理上接受不了,如果轻了,李治那里又交代不过去。
而且,万一过一段时间,武媚和李治两口子突然在李义府的事上达成一致也说不定。如果处理不好,到时候他狄仁杰得罪的人可就多了。
狄仁杰该如何处理
对于这件事狄仁杰有自己的方式,他并没有急于查案,而是悄悄的跑到了洛阳,和李治进行了一次沟通。
这次的沟通很重要,直接关乎了李义府的生死。
为了保密,他是悄悄走的,连个随从都没有带。对外称急火攻心,被李义府的案子给弄的心力交瘁,病倒了。
没有人怀疑,因为无论是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会急火攻心,不病倒才怪呢。
这就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
只有许敬宗歪着脑袋思索着,看着大门紧闭的狄仁杰家,眼睛一亮又一亮。
狄仁杰不说话,李治正在拧眉,他知道狄仁杰的真正来意,只不过作为臣子,狄仁杰不能问的太明白,只能隐晦的表达自己的疑问。
按大唐律法审理,记住,有罪就是有罪,没罪就是没罪,不要让朕为难。
狄仁杰眼睛一亮,是,微臣一定谨记,臣告退。
狄仁杰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皇帝的心思他已经完全明白。他已经在李治和武媚之间做出了抉择。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面对李义府了。
他已经在大理寺的牢房里待了十天了,想必已经着急了。
大理寺的牢房阴暗潮湿,终日看不到太阳。即使是在最温暖的时间里,这里也是潮湿不已,蝼蚁四起,污水横流。
如果可能的话,狄仁杰一辈子也不想来这样的地方。这里已经不能称为住的地方,就是肮脏的猪圈,也比这里要好。
当然,大理寺的牢房也是分等级的,也有干净的雅间,虽然见不到阳光,但是能一个人住一间牢房,有被子,有单独的饭食,这已经是最好的待遇。
李义府已经来到这里十天了,他终于开始慢慢习惯这里的生活,这个世界上原来真的有这样恐怖的地方。
地狱的第十八层,也不过如此吧。他感慨着,自己活了这么多年,到头来居然从宰相的位置上转到了大理寺的牢房,真是世事无常。
以前只要他一句话,得罪过他的人或者阻挡他往上爬的人,都会被他扔进这里来。他从来就没想过那些人的命运,没有想过他们会呆在什么地方。等到自己也亲身经历,他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如此残酷和肮脏。
扑鼻的恶臭几乎让他昏厥,他被迫脱下华美的衣服,换上肮脏发臭又粗糙的囚衣。这里的饭菜爬着虫子,在他大吼着叫来牢头之后才知道,这已经是大理寺最好的牢饭了,其他的犯人根本没有这样的待遇,只能吃发臭的饭,至于菜,那就别想了。
没有到级别,根本就没有资格吃。
能被关到大理寺的牢房,本身就已经说明了这个人曾经的辉煌。但是辉煌也是分级别的,李义府是宰相,所以才有这样的单间待遇,如果级别低,就只能关到五人间的牢房了。
第十五章自家人
三天下来,已经恶的前胸贴后背的李义府终于向现实低头,端起那碗冷冰冰的饭开始拧着眉头往肚子里吞。
真难吃啊,李义府几乎被饭的味道给呛的呕吐,这还没有自家的狗吃的好。他本来想绝食而死,觉得这样起码死的体面一些,不用再在这里受屈。
可是饿了两天就放弃了这个念头,挨饿的感觉太难受了,这种缓慢的死法太痛苦,远没有一刀掉脑袋来的痛快。
而且,李义府觉得自己或许可以不用死,最好的结果就是贬官。到底结果如何就看武媚了。
李义府现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武媚身上,毕竟对于武媚而言,他李义府可是有功之臣啊,是她的左膀右臂。所有武媚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都是他李义府出头,帮武媚解决了无数麻烦。
他相信武媚不会那么绝情。
等着吧,李义府艰难的咽下去粗鄙的饭食,期待着奇迹发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