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大唐有座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洪东东

    上千人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舞台上的十几个人,眼里都是不解,完全被他们搞懵了。

    几个呼吸后,众人只见张老赖用力吸了一口气,全身后仰,高举两根木棍用力的敲向大鼓。

    bong

    bong

    bong

    连续三下。

    身后的十几个老兵听到鼓点,也是大声喊道:嘿嘿嘿。

    张老赖敲一下,他们就喊一声,十几个人整齐划一,声震万里。

    老兵们喊完后,都是轻快地跳向空中,双手各拿一根小木棍,有节奏地敲击着腰上绑着的腰鼓,那动作快如闪电,两只手不断地变换,双脚有规律地前后左右腾挪着。

    十几个腰鼓的鼓声通过舞台边上的两个麦克风,再通过电缆传到分布各处的音响播放出来,加上这套音响中环绕立体声低音炮的烘托。

    仅仅是片刻功夫,所有人都赶紧热血上涌,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心跳跟着鼓点不断地加速,身体也跟着鼓点的节奏颤抖着。

    bong!!!

    bong!!!

    bong!!!

    。。。

    礼部尚书孔颖达虽然人老,但心不老,自从担任礼部尚书以来,大大小小主持过无数祭祀大典,自然非常熟悉这段表演的精彩之处。

    这种震撼人心的演出,最是适合放到丰收祭祀和庆功大典上,每一个鼓点的敲击都能够很好的激活人的感官,那种抑扬顿挫的敲击,能让人立马拥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王也本来是安排安塞腰鼓作为开场表演的,奈何被观众逼迫提前让秦怀玉和二牛登台表演,不过如今感受到台下众人炙热而厚重的喘息声后,忽然觉得无所谓了,国粹就是国粹,哪怕放到最后再表演,都一样震撼人心。

    王也记得自己有一年暑假去延安旅游,恰好目睹了几百人同时表演安塞腰鼓的宏大场面,那时就在黄河边,激昂高亢的鼓声把滚滚黄河水的轰鸣声都掩盖了。

    那种憾天的气势,震撼人心的场面,王也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因此那日看到张老赖敲击竹棒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安塞腰鼓作为古代战争和祭祀的乐器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

    为此,王也还偷偷跑回现代购买了十几套腰鼓,让张老赖按照他敲击的节奏敲鼓试试,没想到效果意想不到的好,这才有了今天的演出。

    一刻钟后,表演终于结束,舞台上,张老赖和十几个老兵已经汗流浃背浑身湿透。

    王也激动地走上舞台,与张老赖拥抱了一下,拿起麦克风说道:谢谢,谢谢你们为大家带来这么激昂的演出,大家说震不震撼?!

    这一喊惊醒了沉浸在腰鼓世界的众人,李二秦琼等一众武将最先反应,纷纷鼓掌叫好。

    村民们看着舞台上熟悉的邻居亲人父亲丈夫,心中都是骄傲万分,高喊着他们的名字。

    坐在李渊身后一桌的孔颖达更是站起来,边鼓掌边大喊:大善大善,实在是妙妙妙。。。

    惹得李渊好奇回头去看,心里暗道这老小子今天吃错药了,平时自己说话大声点都要被他指责,现在怎么叫的这么欢。

    孔颖达感受到李渊疑惑的视线,仍不自知,还兴奋地说道:圣人,赏啊,此处应该有赏!

    无奈,李渊只好回头看向舞台,大喊道:此鼓甚善,重赏!

    王也笑眯眯地看了眼李渊,示意张老赖他们谢恩后,先下去休息,接着开口说道:安静,大家先安静一下,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我张家沟嘴炮二人组:张十三和张十四带来的相声表演,有请。

    听到这回上台的竟然是张十三和张十四两兄弟,张家沟的村民们又是一通欢呼,却见王也重返舞台,开口说道:咳咳咳,刚刚厨房来话了,大家不要只顾着看节目啊,吃菜吃菜,不然人家厨房都没办法上新菜了。

    众人一听还真是,看着面前桌子上五颜六色摆了一桌菜,竟然没人去吃,这些可是平时吃都吃不到的好菜,急忙拿起筷子去夹菜。王也这才笑眯眯的下台,让十三和十四上台表演。




第六十八章 老子不是吃素的(推荐票加更)
    要说今天表演的节目里面王也最担心的,估计就是张十三和张十四两人的相声表演了。

    一来是因为相声这个表演形式,在大唐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现在酒楼客栈流行的是说书,那可能跟单口相声有点像,但却不是一种艺术形式。

    二来是因为两兄弟还太年轻,没有像秦怀玉和二牛二人一样见过大场面,也没有像张里正和张老赖等十几个老兵一样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王也担心他们怯场。

    可是,让王也大跌眼镜的是,这两兄弟非但没有丝毫的怯场,反而精彩地带动着现场的气氛,有几个段子更是让李渊几人笑得喷菜。

    张十三:十四,你还记得上次我肚子疼,城主大人送给我的那种药吗?

    张十四:药?记得啊,西域带过来的西药,叫吗丁啉吧!

    张十三:对对对,就是这药,今天我听张里正说三国的时候,悟出来一个秘密。

    张十四:哦?我也听了,怎么没悟出什么来啊?

    张十三:诸葛亮知道吧?

    张十四:知道啊,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军师。

    张十三:对,就这人,诸葛亮,姓诸名葛亮。

    张十四:哎哎哎,复姓。

    张十三:对,子随父姓。

    张十四捂脸,无奈道:他爹姓诸他就姓诸?复姓说得是两个字的姓氏,复姓诸葛单字名亮,诸葛亮,宝贝儿。

    张十三:对,就这人,字孔明灯。

    张十四捂脸:没灯。

    张十三作势偷偷问台下观众:他没骗我吧?

    大家都是配合大喊:他骗你的,就叫孔明灯。

    张十三:没文化真可怕,就这人,诸葛亮,前知五百年,后知八百载,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定天下。

    张十四:牛人。

    伟大的军事家。

    那是。

    伟大的文学家。

    写过《出师表。

    伟大的天文学家。

    借过东风。

    伟大的医学家。

    他做手术。。。。你等会儿,不是十三,我就不知道诸葛亮是伟大的医学家,你是从哪里听说的?

    这就是我悟出来的秘密啊,经我研究发现,诸葛亮是伟大的医学家。

    你哪看出来的?

    你看,诸葛亮生前算出他死以后,账下大将魏延必定谋反,他就留下锦囊妙计给马岱,让马岱伺机去杀了魏延,可是这个马岱的武功没有魏延高啊,后来马岱偏偏就杀了魏延!

    那我想问问这个马岱为什么能够杀了魏延?

    只因为,马岱,姓马名岱,字丁啉。

    马丁啉?

    张十三一本正经开口道:吗·丁·啉·专·治·胃·炎(魏延)。

    王也听完,一口饭菜喷了出来,这尼玛,老子就是给你吃了几粒胃药,你也能想出这个段子,我服了。

    其他人有了张十三前面的铺垫,也知道吗丁啉是治疗肚子疼的西域神药,此时听到吗丁啉专治魏延的梗,都是捧腹大笑,李渊已经笑得肚子疼,恨不得马上吃几粒吗丁啉试试。

    可是精彩还在继续,只见十三喝了一口茶杯里的水,假装疑惑地朝台下看去。

    十四配合问道:十三,看什么呢?

    张十三回头小声说道:我听说今天许多贵人来看我们的晚会,我找找有没有宫里的大厨。

    听到张十三竟然在找宫里的御厨,李渊奇怪地回头看了眼彭海,见他摇了摇头才继续看着台上的二人。

    十四问道:御厨?

    对,就是那个写《荤菜大全的御厨。

    这时那些大臣也是好奇,疑惑的朝李渊看去,没事让御厨写什么《荤菜大全啊,这圣人也真是乱来。

    李渊无语,硬是想不出哪个王八蛋写了《荤菜大全这本书,却见台上张十四继续表演道。

    哦!《荤菜大全?我怎么没读过?

    《荤菜大全没读过,那你读过《道德经吗?

    这肯定读过啊,李耳乃是当今圣人的先祖,《道德经谁没读过。

    李渊一听竟然提到道祖李耳,自豪的急忙竖起耳朵去听。

    嘿嘿,那你读过《道德经,有没有读过《道德经和《荤菜大全的合订本?

    啥?谁那么无聊把这两本书合订成一本?

    我啊!张十三理所当然地说道。

    张十四作无奈状:额。

    只见张十三又是一本正经的开口道:如果你没有读过《道德经和《荤菜大全的合订本我劝你一定要读一下。

    为什么呀?

    因为读完《道德经和《荤菜大全的合订本你就会迅速的明白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

    那我就想问问你,读完这个《道德经和《荤菜大全的合订本,能明白什么样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

    张十三故作深沉,抬头望天,感叹道:老子,不是吃素的!

    王也听完又是第一个哈哈大笑起来,第二个反应过来的是李二,但是他不敢笑,因为李渊正阴着一张脸,不过旁边的齐王李元吉可不管这许多,已经是笑得前呼后拥。

    隔壁桌的李倾城和虞凌烟都是掩嘴偷笑。人群里几个体会到笑点的秀才都是笑出了声音,旁边的人疑惑询问后也马上知道这个梗,都是笑得眼泪掉下来。

    张十三和张十四看反响这么热烈,也是高兴,准备的段子都说完了,两人互相对视一眼,笑着道:大家好,我是张家沟嘴炮二人组张十三。

    张十四接口道:张十四。

    两人一起谢礼:谢谢大家!然后就下台了,留下了下面意犹未尽的众人欢乐地讨论他们刚刚的笑话。

    王也见氛围不错,拿起麦克风走到台上,笑着喊道:我们张家沟嘴炮二人组的表演好看吗?

    所有村民兴奋得大喊道:好看,再讲一个。

    不要,我要听里正爷爷说三国。有些听过张里正说书的小孩也喊道。

    我也要听。

    让张里正说三国。

    唱歌,唱歌。

    。。。所有人都是一脸兴奋地一阵瞎起哄。

    王也伸手下压,说道:节目很多,大家稍安勿躁,接下来是关乎本城主终身大事的节目,大家先安静听我说个故事。

    众人一看王也突然变得如此正经,而且还有什么关乎终身的大事,都是屏息凝神,端正地坐在位置上侧耳倾听。

    李倾城和虞凌烟都是身体一颤,心里都觉得好像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跟自己有关。

    只见舞台上的王也接过张七递过来的吉他,坐在张十三拿过来的一张高脚凳上,右脚躬着靠在凳子腿上,左脚平伸向外,将吉他放在右脚大腿上,微笑着朝虞凌烟看去,说道: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就知道,这辈子我都无法忘记你,因为你的一颦一笑至今仍在我的心头萦绕。

    你离开后,就再也没有来找过我,而我也只能回忆起你吃泡芙时的可爱模样,今天,我想为你唱首歌,希望你能够听懂我的心声,并且接受我对你的心意!

    村民们是朴实无华的,这个时候肯定要助攻啊,都是起哄道:接受接受接受。。。

    李渊一行人都是笑眯眯地看着台上的王也,没想到昨天李倾城刚刚冒大不韪请求圣人赐婚,今日这王城主就急不可耐地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亲自表白了,简直郎情妾意!呵呵,年轻就是好啊。

    不怪他们误会,主要是王也离第一排有点距离,而且聚光灯下只能看到王也面朝李倾城那个方向,目前只有王雨知道王也这番话是对虞凌烟说的,就连虞凌烟本人也不敢确定,因为她此时已经紧张到不自信起来。

    这时,只见李渊朝身后的彭海点点头,后者微微一笑,抬腿就朝舞台上走去。



第六十九章 懵逼的王诗魁
    舞台上,王也刚刚将麦克风固定到话筒架子上,优雅地伸手从口袋里拿起吉他拨片后准备开唱。

    却见彭海一脸猥琐地朝他走来,而且这丫的还满脸堆笑地打量着王也,那小眼神把王也看得菊花一紧,差点没缩阴。

    还不等王也问什么,彭海直接拿起麦克风,先是疑惑地观察了几眼,然后有模有样地拿到嘴边,对着台下喊道:圣旨到。。。泾阳县民王也接旨。。。

    喊完才从袖子里抽出一根卷轴样的圣旨,单手高举到头顶。

    王也被他突如其来地一喊,搞得一脸懵逼,可是看到台下除了李渊和王雨,特等席前面几排的皇子公主大臣们,还有虞凌烟都跪下听旨,后面的村民们见到连秦琼和程咬金都跪了,也急忙跟着跪下。

    彭海看着台下跪了一片的众人,满意地将圣旨打开,眼睛却瞄到旁边呆愣的王也,急忙对着他眨眼睛。

    王也一看这架势,还真的是圣旨又来了,上次是赐字,这次不知道是什么奖赏,顿时乐得朝台下的李渊微微一笑,赶紧跪下接旨。

    草民王也接旨。

    彭海见他跪下后满意点点头,这才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泾阳县民王也,荣获除夕诗会魁首,现赐封六品员外郎,任泾阳县令一职,赐百金宫女五名绸缎百匹良田千亩;另,念其填充国库安抚流民有功,又与九江公主李倾城情投意合朕念二人天造地设,郎才女貌,特赐尚公主,责其自选吉日纳吉完婚。钦此。
1...3031323334...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