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大唐有座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洪东东

    王也见李元吉这么快就被人超了,如今已经是第四,顿时心里后悔不已,看来这大唐军人都是愣头青,根本不在乎你是皇子还是将军,眼看着程咬金都要被超,自己那二十斤鸡尾酒看来是白搭了。

    两圈很短,也就是一盏茶不到,场上就分出了胜负,第一名不是程咬金,而是那个精瘦侍卫,此时正牵着马,满脸兴奋地看着李渊。

    李渊也没让他失望,直接当场就允了一个闲职给他,还让他明日就到御马监任职,帮自己养马。

    这时,王也笑眯眯地捧着一堆金银走来,冲着几个压中那个侍卫的大臣喊道:赔钱啦赔钱啦,一赔二啊,快来领钱咯!

    众人见只有三人去取银钱,心中都是愤恨,当初最不被看好的侍卫竟然夺了第一,简直岂有此理。

    这时,李元吉和程咬金一脸不甘地走来,特别是程咬金更是一张黑脸瘪得通红,显然在为自己临终点被超感到羞愧,低着头都不好意思见自己的同僚。

    李渊笑着说道:你们啊你们,一个天天就知道吃喝玩乐,一个又只会撒泼打诨,今日输给一个刚刚入伍的小侍卫,倒是给你们好好上了一个课。

    李元吉和程咬金闻言,一脸羞愧,恨不得有个地洞直接钻进去。

    这时,王也笑着朝李二说道:怎么样?我这赛马有意思吧?

    李二闻言点点头:紧张刺激,而且顷刻间胜负已分,就算是站在旁边看,也不会觉得沉闷,倒也有趣。

    王也笑着回道:我要的就是让人观看,这个比赛可不是为了让骑手寻开心的,而是要让骑手和马为观众服务。

    在场都是当朝大员,许多更是资深老狐狸,刚刚看到王也一场赌局就赢下一千多贯,再环顾四周,这个可以容纳十万人的竞技场,就是只收门票王也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更何况王也还要开设赌局。




第九十五章 网文抄来的计策(中)
    听雨阁,会客厅,这是王也这里最大的一间屋子,当初的香皂展销会就是在这里召开。

    此时,李渊正坐在上首,下面依次是三位皇子左右仆射秦琼和程咬金等五名将军,最后一个正是王也,由于位置不够,连六位尚书都没能入座。

    不错不错,这个鸡排外脆里嫩,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油,而且鸡肉还有一股香料的清香,很是美味。李渊吃完手里最后一口鸡排,笑着说道。

    一旁的李二闻言,拿起桌子上的玻璃酒杯,笑着说道:鸡排好吃,这鸡尾酒也是味道独特,这杯雪球鸡尾酒味道清爽,上面一层应该是上次吃过的奶油,只是为何喝完之后会有一种冰冰凉凉的畅快感?

    王也笑着说道:呵呵,想不到秦王味觉这么灵敏,那杯雪球是用高度酒混合薄荷酒和茴香酒调制的,上面确实是奶油,至于冰凉感多半是因为薄荷的刺激。

    李渊闻言也是举杯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畅快地打了一个饱嗝后,舒服地说道:好了,吃饱喝足,接下来就要谈点正事,叔宝,四周人员都安排好了吗?

    秦琼闻言,恭敬道:方圆百步都是护卫,一只蚂蚁都爬不进来。

    李渊点点头,对着王也说道:小子,朕观你那个竞技场,想必没有那么简单吧?

    王也闻言舔了舔手指上的番茄酱,抽出一张纸巾擦了擦,说道:圣人英明,我那竞技场可不仅仅对我大唐内部开放。

    呵呵,速速道来。

    在座的几人能被留下,都是李渊最亲近信任的人,王也点点头,说道:我这个计划,称之为:同化。

    李二好奇道:何为同化?

    我这个计划目前只针对突厥,一共分三步,逐步蚕食。

    第一步为贸易往来,给公主的奶粉秘方只是一种,我这里还有羊毛羊绒收购计划,牛羊肉罐头生产计划,都是针对突厥实行的。

    当然支持第一步的基础是我们的分层生态农场,只有足够的粮食才能够满足这项计划,在座有几位也代理了我的农场,你们之中很大一部分产物都会销往突厥,换取牛羊。

    这时,李建成不解地问道:这不是变相养肥了他们吗?对我大唐有何好处?

    王也笑着说道:真的是养肥吗?突厥为什么频频南下,难道只是为了粮食?不,你们都忽略了两样东西。

    李二急切问道:什么东西?

    调味料和布匹,突厥人是游牧民族,食物以牛羊为主,不像我们吃粉面,但是,他们也需要盐和香料,总不能一块肉烤了就吃,那估计比生吃还难受。

    不错,调味料很重要,而且不吃盐人就没力气。尉迟敬德点头应道。

    还有布匹,想必几位将军也曾经发现,突厥每次南下烧杀劫掠,都会将人脱光后再杀死,你们只看到突厥人暴戾无度,却没有去想他们连那些衣服都抢是为什么。其实就是为了得到布匹,只是穿牛羊皮可不舒服。

    众人闻言都是点头,特别是几位曾经对峙过突厥的将军,想起那些被扒光衣服的百姓,顿时怒火冲天。

    王也按住秦琼的手臂,继续说道:你们可知道一石粗盐在突厥能换到多少东西?一石粗盐能换到三只羊羔和十块新牛皮,这是我的侍卫巴偌告诉我的,因为在吐蕃,一石食盐能换到五只羊羔。

    这时,裴寂点点头,开口道:这个我也曾耳闻,只是我大唐食盐也是紧缺,总不能拿去和他们交易吧?

    王也笑了笑:这个就是我的另外一个计划,稍后会跟圣人单独再聊。

    李渊闻言点点头,并不说什么,只是示意王也继续。

    王也默契地收回目光,继续道:突厥人自己无法生产食盐和调味料,也没有织布的原材料,所以我们手中的调味料和布匹就显得珍贵,以前他们得不到要来抢,现在我们主动送上门,去换他们数之不尽的牛羊,这就叫各取所需。

    而刚刚太子怕我们此举养肥突厥,其实不会,交易一年后,所有突厥人都享受到和我大唐交易带来的好处,只需将吃不完的牛羊拿到边境,就能换取大量紧缺物资,何乐而不为。

    但你们想想,一年两年后,这些丰衣足食的突厥人只需要放牧,就能换来往日千金难求的物资,谁还去打仗?毕竟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王也停下来,拿起面前的酒杯喝了一口,见众人一脸思索,继续说道。

    第二步,鼓励移民,当然是突厥人移居我大唐,而我这竞技场就是鼓励移民的第一步,突厥人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而且精通骑射和摔跤近战,但这些汉子除了当兵就只能呆在家里放羊,那么我就给他们第三条出路,来我这里参加比赛,赢了就有高额的奖金让他们采购物资衣锦还乡。

    可是你们想想,这突厥距离我这里何止千里,而突厥人又是游牧民族,这一来一回估计都要找不到家人啊,那么是不是干脆直接带着家人一起来更方便?答案是肯定的,十万贯的诱惑对于突厥人来说想必不小,毕竟他们不可能在马背上认输。

    到时候我再将赛期延长,同时建一些庄子作为奖励送给他们,试问,是在大唐享受锦衣玉食畅快,还是跑回突厥喝西北风舒服?

    听完王也的第二步,李渊眼里闪过一丝精光,笑着问道:那第三步又是什么?

    呵呵,这第三步就是仁政了,届时我们只需要在竞技场附近和边境开设一些启蒙私塾,专门免费教授突厥孩童大唐文字和语言,同时将我大唐的一些名人轶事当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就好。

    李建成听完王也的话,眉头一皱道:前两步都是妙招,可是我们无缘无故为什么免费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认字,要知道我大唐许多百姓都还没钱读书呢。

    王也见这李建成竟然也知道百姓没钱读书的事情,笑着说道:关于我大唐百姓授业的问题,我稍后也会和圣人私聊,呵呵。

    这时,萧禹突然一脸惊恐地看向王也,颤抖着说道:城主,你今年二十四?

    王也纳闷道:是啊!

    萧禹闻言更加惊恐:这第三步你可在哪里见过?还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王也闻言面露异色,见躲不过去,尴尬道:萧阁老不愧于当朝第一大学士之名,只是简单一说,您就想通了这个计划的关键,倒是小子自作聪明了。

    这时,一直安静倾听的李渊轻咳一声,示意萧瑀不要激动,然后看着王也说道: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需要朕如何配合,你尽管开口,五年时间可够。

    萧瑀闻言还要开口,却被李渊伸手制止,王也见状无奈道:五年刚好。



第九十六章 网文抄来的计策(下)
    散会后,王也在萧瑀纠结的目光下落荒而逃,在场除了李渊和裴寂,没有人知道萧瑀为什么突然对王也态度大变,毕竟王也的计划虽然狠毒,但却不着痕迹。

    听雨阁,王也房间里。

    李渊和王也相对而坐,面前的桌子上分别放着三张宣纸,分别写着【火药】【活字印刷术】【青州盐田】。

    依次将三张宣纸的内容看完后,李渊看着面前正襟危坐的王也,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口问起。

    王也见李渊一脸纠结地看着自己,笑着说道:泰山这是怎么了?

    李渊见王也直呼自己泰山,不仅不生气,反而多了几分亲近,将写着火药制法的宣纸拿起来,开口道:制盐之法和印刷术朕可以带走,这个火药的方子,你还是留下吧。

    王也闻言不解,疑惑道:这火药可是镇国利器,泰山为何不要?

    不是不要,只是现在还不是它出现的时候,如今你一招同化基本就解决了北边的问题,其实如果用得好,周边小国慢慢同化也只是时间问题,你说朕还用得着它吗?

    王也点点头,突然想到什么,狞笑道:有一个岛国倒是可以用,呵呵,只怕到时候又要送泰山一份大礼了。

    李渊不知道王也说的是什么地方,只见王也一瞬间表情狰狞,疑惑道:岛国?看来那里的人得罪过你,呵呵呵。

    何止是得罪,对待突厥我可以用同化,但是他们,我打算直接灭种。

    什么?灭种?李渊见王也心绪波动极大,又听竟是要灭种,试问一个小国最少也是十几万人,王也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竟然要灭杀一国之人,那是何等残忍。

    只是王也和李渊都不知道,王也说的那个岛国,在这个时候可是有三百多万人口,如果王也要杀过去,也不知道要杀到什么时候才能灭种。

    王也见李渊一脸惊讶,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不说它了,还是来说说这个盐田的分成吧。

    李渊见王也一瞬间平复心境,暗自赞叹,可听到王也又跟自己谈分成,气呼呼地说道:这盐自古以来都是国之重器,本来就是国家的主要收入,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驸马,也好意思要分成?

    王也一拍胸口,傲娇道:怎么不敢,您看看市面上的盐,有多少是官盐?还不都是私盐,如今我提供这制盐之法,可保我大唐百姓不再受缺盐之苦,我赚点辛苦费怎么了?

    呵,你小子还有理了?上次那个水泥厂你也是这么说的,什么从此我大唐百姓都能住上坚固的房舍,从朕这里骗了两成,转头又从叔宝和知节手上骗了两成,一个水泥厂你就敢独占四成分子,你比朕还多了一成你知道吗?

    王也一时语塞,嘀咕道:那,那也是几位将军看我辛苦,刻意让我。

    哦?是吗?要不朕将叔宝叫进来,你们当面对质?

    啊!哈哈,不用不用,大不了我再给您半成,咱们一人三成半,怎么样?

    你小子,你是第一个敢和朕讨价还价的人,如今竟然还想和朕平分秋色?

    额。。。那我给您一成好了,我就吃亏点,给您四成,我三成,这样可以了吧?

    哼,算你小子识相。

    嘿嘿,那这盐田也给我三成分子吧!您看我还要养家糊口呢,下个月娶公主还要大摆宴席,也挺缺钱的。

    李渊见王也说起迎娶李倾城的事情,一时间心太软,无奈道:那好吧,就给你两成。

    王也闻言一喜:多谢泰山,两成就两。。。不对啊,不是三成吗?

    李渊懒得和王也讨价还价,给了他一个你懂的的眼神,王也立马意会,只好悻悻点头。

    ······

    会客厅内。

    除了李渊和王也躲到房间里打屁以外,中午开会的所有人此时都在这里激烈地争论着。

    太子李建成两耳不闻窗外事,坐在椅子上盯着手里的鸡尾酒发呆,因为他刚刚从萧瑀口中听到了王也那个计划,一旦完美实施后,最终将导致的残酷结果,一时间心绪难平。

    当然,发呆的只是他一个,其他人此时都一脸兴奋地讨论着如何完善王也的同化之计,毕竟王也年龄还小,很多细节考虑得还不到位,这就需要这些久经官场的老狐狸出谋划策去完善,这也是刚刚李渊离开前,给他们留下的任务。

    李二拍了拍桌子,示意大家安静,开口说道: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大唐的缺一不可的英才,有几位更是我李世民敬重的长辈,不过,有一句话世民还是要说在前头。

    裴寂和秦琼几人相视一眼,默契地停止了讨论,看着李二一脸郑重的表情,都是疑惑地等待着他的下文。

    李二见状满意地点点头,道:刚刚讨论的分层生态农场就这么定了,这是我们这个同化计划的第一步,但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本王不希望出现因为内耗而影响全局的事情发生,所以但凡参与了这次农场代理的人,最好都约束好自己手底下的人,别作出一些影响计划的龌龊事,到时候可不要怪本王翻脸不认人。

    众人闻言都是用力点了点头,确实这个农场目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王也提供的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粮食种子来规划,今年的粮食产量将会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这个数目将远远超过大唐六百多万人口的需求,到时候这些多余的粮食就是大唐同化突厥的枪支弹药。

    另外一个就是这个纺纱机。李二拿起桌子上的一张珍妮纺纱机设计图,开口说道:如果真的像城主所说,能够加快五到八倍的纺织效率,那我大唐将人人有布穿,百姓再也不用穿那些生硬的纸衣过冬,那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纺织厂的分配问题。

    李二话音刚落,裴寂站起来说道:秦王,这个纺纱机如今还缺少一个叫轴承的零件,想必整个大唐也只有王城主能够做出来,我们此时就讨论配额,是不是为时尚早?

    这时,秦琼起身说道:裴阁老多虑了,刚刚城主已经交代,轴承他来提供,而纺纱厂他只要一成分子,三成归国库,剩下六成由在座的同僚来合理分配,只是他提到一点,纺纱厂最重要的原材料蚕丝,需要我军中同僚提供,因此这六成分子,三成归我军中。

    众人闻言一惊,什么蚕丝只能你们提供,笑话,不就是种养桑蚕吗,谁不会,萧瑀抖了抖山羊胡,气呼呼地说道:你们当兵的了不起吗?一下子就拿走三成,不就是蚕丝吗?我们也可以提供。

    就是,我们也可以提供。在场几个文臣急忙应和。
1...4344454647...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