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大唐有座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洪东东

    王也笑道:“我这布料可是纺织工坊新出的弹性布料。”

    “弹性布料”任桀重复一句。

    王也点了点头,朝身后马岱看了一眼。

    马岱会意,转身从马车上拿出一套深绿色的军装。

    这套军装已经跟后世种花家的军装有了分相似。

    “任将军,你穿上这套衣服试试,这布料要穿在身上才能感觉出它的好。”

    看着跃跃欲试的任桀,王也一脸自得,只是心中还在计较着皮鞋的问题,军帽和军装都简单,军鞋都是橡胶底的大头鞋,那橡胶王也至今无法解决来源。

    王也这边正在教授任桀如何试穿新衣。

    此时后宫,栖凤阁。

    万贵妃正看着面前的小宫女,一脸的疑惑。

    王也让小宫女带话,说是让自己准备好人员让他下午带走,可是万贵妃无语了。

    什么人员

    她也被王也这一句不着边际的话弄懵了。

    不过还好,就在她想要置之不理的时候,彭海来了。

    简单的行礼过后。

    彭海从怀中抽出一张宣纸。

    “娘娘,这是王驸马送来的书信,圣人已经看过,说是,如今后宫娘娘为首,但凭娘娘做主即可。”彭海将宣纸递给一旁的宫女。

    主位上,万贵妃接过宫女手中的宣纸,一脸疑惑的展开来。

    半响后。

    万贵妃越看,脸色越是惊喜,继而笑意盈然。

    “这,王驸马真的能够收容这许多宫女”万贵妃急忙朝彭海确认道。

    彭海点点头,笑着应道:“兴许是可以的,据说王驸马新开了十几间纺织工坊,其中需要的绣女不下万人。”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本宫倒是真的要谢谢他才是。”万贵妃一脸惊喜的说道。

    突然,仿佛想到了什么,抬眼朝刚刚来报信的小宫女看去。

    万贵妃突然想起之前王也让小宫女送来的那句话。

    刚刚听着是不着边际,如今想起来真真是之音。

    “来人,看赏。”万贵妃伸手指向那个小宫女,满脸潮红的喊道。

    那小宫女全场懵逼,领了赏钱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得了赏。

    &nbs




第二百零六章 兑现赌约
    处理了宫中的事情后,王也又匆匆赶到东市,和几位公主还有驸马们,在醉仙楼开了个庆功宴,随意应付了一顿小食,王也便带着四女开车回家。

    副驾驶座上,李倾城正拿着一份名单看着。

    后座还有虞凌烟、小雨、杨玥三女,至于汐雨丫头,则是被强制留在【一见倾心】打工一个月。

    小丫头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为人处世却十分圆滑,再加上那张让人不由自主就想亲近的俏脸,简直是男女通杀。

    王也虽然开着车,其实却是有点心不在焉。

    脑海里不断回想着刚刚在宫门口的画面。

    按照约定,万贵妃迫不及待的在半个时辰内,就安排好一千宫女准时在宫门口集合。

    王也本来以为是一千个年龄大约在四五十岁左右的老嬷嬷。

    再不济也是三十出头的年纪才对,可是真正看到那些苦楚的宫女才知道。

    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一个个神情呆滞,其中好些个身上还带着淤青和鞭痕。

    宫中的生活不好过,这个王也在后世的电影、电视剧中经常看到。

    所谓的宫女。

    指的就是在皇宫中受奴役的女子,其实在早些时候,宫女大多是来自奴隶、战俘、囚犯等的家中女眷。

    但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男权的放大,皇帝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大,皇宫需要更多的服侍人员,而普通的女子已经无法满足皇帝的虚荣心,所以皇宫开始向民间挑选。

    虽然说是挑选服侍人员,要求却是异常严格,宫女们还是需要层层选拔,最后才有机会进入皇宫。

    历代都规定宫女取自良家子,良家子即非医、非巫、非商贾和百工,这些人家的女子叫良家女。

    宫女数量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增加,其实在西汉初年,宫女只有十几人。

    而到汉武帝时,宫女数量已经有一千多名了,而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文娱的不断发展,晋武帝司马炎将宫女数突破一万。

    有数据记载,到了唐天宝年间,后宫人数已经达到了可怕的四万多。

    王也不知道如今太极宫中,到底还有多少宫女等着被‘解救’,说解救可能有点自恋,但王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到这个词。

    正常来说,这些宫女如今算是把奴籍卖给了王也,因为她们成为宫女的那一刻开始,便断绝了她们回家的可能。

    宫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算是终身制的职业,只有极少数得了主子赐婚,或者被皇子看中沦为妾室玩物的宫女,才有一丁点出宫的可能。

    王也看到那一千宫女的第一反应是,还她们自由吧,送她们回家吧!

    才二十五六岁,都是青春好年华,难道还怕嫁不出去吗

    而且能被选进宫,这些个宫女无论容貌还是身段都是极好的。

    其中有好多人更是多才多艺,难道还怕找不到一个好人家吗

    呵呵,王也这个念头刚刚兴起,一旁的小雨便开口道:“这些姐姐好可怜,有家都回不了。”

    “为什么”王也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

    四女面面相觑,小雨一脸无奈的说道:“女子过了十八便没了自由,当初要不是二牛哥哥护着我,估计不知道要被官配给谁呢,这些姐姐如今更可怜。”

    “官配”王也脑子瞬间清醒了,是啊,这个时代还有这么恶心的一项律法。

    如果他让这些宫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那还真有可能是好心办好事,画蛇又添足。

    能被选进宫里,这些女子家中估计也没有多大势力,届时官府强制官配,让他们嫁个老实的庄稼汉,那倒还不错。

    要是被一些地主老财买去,估计那生活还要比宫里更惨。

    甩了甩昏沉沉的脑袋,王也突然眼前一亮。

    没想到运送宫女的那两百辆马车才走到半路,就被他们后来居上了。

    王也习惯性的按响喇叭。

    嘀嘀

    前面的车夫闻声回头看了一眼,急忙将马车往旁边的草丛里赶去。

    马车旁边几个护卫便是王也的家丁队成员。

    此时自然也是认出了王也的座驾,都是急忙让车夫将道路让出来。

    马车上,一辆马车五个宫女,两百辆马车正好一千。

    见车夫将马车停在道路两旁,宫女们都是好奇的探头来看。

    其中几个见过王也这部座驾的,还以为是大唐皇帝李渊,毕竟如今李倾城



第二百零七章 大粮商王城主(上)
    王也的纠结并不能带来什么改变。

    这个时代的思想并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去左右的,而这些宫女的不幸,也只是整个大唐的一个小小缩影而已。

    王也深信,时间能改变一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他,就是点燃这场火的第一点火星。

    五月中旬(农历),天气已经非常炎热。

    一千宫女的到来并没有给泾阳县的百姓们带来什么影响。

    倒是张家沟新近建设的几个设备,引起了周边村民的热烈讨论。

    如今的张家沟已经是十里八乡生活最富裕的村子,不过最近几天,张家沟又火了,张家沟的名声忽然扩散开来,并迅速占领了周边庄子上闲聊话题的榜首。

    往张家沟的田间小道上,几个村妇正说说笑笑的攀谈着。

    “她二嫂,你这是要去唐人街吗,先等会儿,我回去拿点铜钱,咱们娘俩搭个伴一起去。”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嬷嬷拦住一个小媳妇。

    那小媳妇挎着一篮子鸡蛋,显然是要拿到唐人街去售卖,闻言笑道:“王大娘你多年不出门了,怎么突然想去唐人街呢”

    “这不是家里蚊香用光了嘛,头前张家沟有人上门来售卖,大娘我因为不太相信,所以只买了三盘。”

    “哎哟大娘,不是我说你,蚊香这么好用的东西,你当时怎么不多买一些!这一夏天蚊虫叮咬的,要是没个蚊香那可让人受不了。

    我跟你说哦,大唐商会的蚊香可是涨钱了,现在要一文半才能买一盘呢。”

    “哎呀,这可是亏大了,我真是有些老糊涂了,当时怎么就光想着心疼钱,早知道多买一些备下了。”老嬷嬷显得十分后悔,不过仍然回屋取了铜钱,跟着小媳妇往唐人街赶去。

    一路之上,娘俩不免说些闲话,家长里短,话里话外,十句倒有九句是在说张家沟的好。

    期间,又断断续续碰到几个小媳妇或者老嫂子,显然也是要去唐人街,村头村尾的相互都认识,于是大家便搭伴而行。

    “大娘你听说了么,张家沟又造出新事物啦,听说是两座大大的水车,能够把河里的水抽到旱田里,他们村以后浇地再也不用挑水了呢!”小媳妇显然是个活跃分子,她瞅着搭伴赶集的人越来越多,忍不住便开始卖弄起自己的见识。

    挑水在农村属于重活,每到旱天浇地,全家老小都要出动挑水,一担水从河边挑到地头,便是那壮汉劳力都有些吃不消,这些小媳妇老娘们的自然更加畏惧。

    此时听闻张家沟浇地不用挑水,顿时大感兴趣,七嘴八舌便问了起来。

    “她二嫂,你就别卖关子啦,大家都知道你懂得多,赶紧说说,那水车到底怎么回事浇地不用挑水,这可是个宝贝啊。”

    “那可不”小媳妇十分得意,眼见众人都把目光聚向自己,越发卖弄起来:“你们是不知道啊,听说那水车又高又大,比咱们村那棵百年老树还高。

    那水车还响,转动起来轰隆隆的,就跟打雷一样,一个时辰便从河里抽出几千担水。

    张家沟那上千亩地,仅仅几天工夫就能浇完。”

    “这厉害厉害!”一群娘们大呼小叫,都觉得震惊不已。

    这其中王大娘年纪最长,赞叹道:“这同样是庄稼人,怎么什么好事都落在张家沟了!”

    “可不是咋地,要我说这就是张家人祖上埋到了好地方,有风水!”

    “你可拉倒吧!”小媳妇撇了撇嘴,接着道:“要怪就怪当初人家王城主没把家盖在咱们村。”

    一群小媳妇老娘们议论纷纷,话里话外对张家沟的现状很是羡慕,忽然有人提议道:“这水车如此厉害,要不咱们大伙儿搭伴一起去看看。”

    “好啊好啊,一起去看看!”小媳妇大呼小叫,十分赞成。

    她平日里难得出门一趟,有这等奇景热闹可看,再加上人多胆壮,哪里肯放过大好机会。

    却说这几日张家沟真是热闹,自从阎立德两兄弟按照王也提供的图纸,把巨型水车造出来之后,全村顿时轰动,村里抽调了所有的劳动力一起上阵,不到一天便把水车竖在了河边。

    国之命脉,在于



第二百零八章 大粮商王城主(中)
    “安南国的稻米”旁边几人闻言都是面露好奇。

    “对啊,我记得,就是在唐人街买的,听说是王城主从安南国采购的新粮,我家大郎看着新鲜,便买了一石回家。”村妇回忆道。

    张婶见竟然是在唐人街买的粮食,那就肯定是大唐商会的粮行了,如今那里只有商会才有资格开粮行,急忙笑着招呼道:“若是商会粮行买的稻米,你便拿来,这里都会免费帮你去壳磨面的。”

    “还有这个说法”众人听到还有这个好处,都是围上来问,毕竟舂米和磨面是个体力活,如今许多人家里都没有牛马驴骡,全靠一把子力气推磨,累死累活也不见得能够磨出多少面来,哪里有这里快捷。

    张婶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朝磨坊指去:“里面那些去壳的稻米都是商会粮行送来的,等明日你们去买米的时候,卖的便是去壳的白米了。”

    “去壳的白米,那不是更贵了嘛。”小媳妇们议论纷纷。

    如今才是五月中旬,地里的收成还不到时候,大家如今都没了存粮,基本都是去粮行买米度日。

    一听说商会粮行卖的米要去壳,她们都生怕米价上涨,舂米虽然辛苦,但为了钱,大家伙宁愿自己舂。

    要知道,王也这五十万石稻米还没到泾阳的时候,许多黑心粮商就已经开始涨价了。

    要不是王也这批稻米及时入市,控制了粮价,大家伙都得跟着挨宰。

    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以平时市价三四倍,甚至十来倍的价格去买米,总觉得冤得很。

    张婶以前也是庄户,如今两个儿子都出息了,她也跟着不种地,反而在王也这里讨了一份磨坊管事的伙计干。

    不过毕竟是穷过的可怜人,见大家面带忧色,急忙解释道:“姐妹们放心便是了,王城主说了,去壳的稻米价格不变,大家可以选择买带壳的稻米,也可以选择买去壳的稻米。”

    几个小媳妇闻言一愣:“那王城主这不是做亏本生意嘛,况且有了去壳的白米,谁还买带壳的稻米啊。”

    张婶摇了摇头,道:“不亏,你们看,这些米壳子都会被磨坊回收,便当是手工费了。”

    众人见张婶从磨盘上抓起一把被磨下来的稻米壳,面露不解之色,毕竟在她们眼里,这稻米壳吃又吃不得,只能拿来做枕心,这磨坊要着无用之物干啥。
1...8788899091...142
猜你喜欢